-
全球第二個「聯合國地球村」在中國乳山選址考察
2018年1月9日,「聯合國地球村」選址決策團隊,受山東省乳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書面邀請,由聯合國地球村總裁魯金平率團對乳山市行政區域內的區位優勢,地理環境,海洋生態及人文生活等符合聯合國地球村的選址標準的基本條件進行實地考察
-
如何理解「地球村」的世界合作共贏是大勢所趨
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南京校區學員景源浩、王文博答:在「地球村」時代,各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環境、安全等領域的聯繫日益緊密,國際社會正在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離不開的命運共同體。各國只有在開放中合作、以合作求共贏,才能給世界帶來光明、穩定、美好的前景。世界日益成為「地球村」是大勢所趨,各國利益日益交融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
-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共同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共同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楊潔篪 2017年1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演講,站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的高度,發出「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歷史呼喚著人類文明同放異彩,不同文明應該和諧共生、相得益彰,共同為人類發展提供精神力量。要摒棄傲慢和偏見,跨越文明衝突的陷阱,讓世界多樣性成為人類社會進步的不竭動力,人類文明多姿多彩的天然形態。 ——面對環境保護的行動不足和意見歧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綠色低碳,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建設生態文明關乎人類未來,傷害自然最終將傷及人類。
-
【人民日報】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促進全球抗疫合作——外國政黨...
一段時間以來,許多外國政黨政要、智庫學者通過不同方式向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表示,中國積極推動抗疫國際合作,以實際行動深刻詮釋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體現了大國責任與擔當。疫情是人類共同的敵人,世界各國須齊心協力、攜手應對。 法國國際問題專家、中歐論壇創始人高大偉指出:「此次全球抗疫充分體現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重要意義。在全球化時代,只有團結一致,人類才有望戰勝疫情。」
-
聯合國世界地球村有限公司正式運營
低碳、環保、綠色行動一直是全世界各國政府及世界各族人民倡導的地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準則。 經過數年的前期籌備,及各國際組織和機構的支持,經聯合國授權,於2011年11月,聯合國世界地球村項目籌建團隊在中國香港正式註冊成立了「聯合國世界地球村有限公司」。
-
聯合國世界地球村魯金平總裁2020年新春賀詞
2020輝煌之年已經到來,我真誠的邀請全世界各國家、不論各種族膚色的人民,皆有志向的精英和精工巨將,在這美好的春天相約共同加入聯合國地球村團隊,我們將無私的奉獻人類的智慧,團結一心,勇往直前!春風得意調雨順,天賜之福降眾生。神洲英雄數風流,萬水千山綠滿洲。生靈和歡人仙境,普光輝煌在今朝。
-
全球第二個聯合國地球村海南選址,與瓊山區政府達成合作共識
2018年8月15日,受海南省地方政府邀請,聯合國世界地球村總裁魯金平率團隊到海南實地考察「全球第二個聯合國地球村」項目選址工作。上午9時,聯合國世界地球村團隊與海南省地方政府雙方關於聯合國地球村項目選址海南可行性及推進工作雙方在海口市瓊山區政府會議室召開,會議由海口市瓊山區馮柳副區長主持,瓊山區住建局,區環保局,區發改委等負責人及紅旗鎮黨委書記和鎮長等共同出席了雙邊會議
-
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學校長:歷史將銘記中國抗疫壯舉
新華網北京11月22日電 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學校長馬哈茂德·馬蒂尼教授近日在「中阿改革發展研究中心」網站發表了題為《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攜手抗擊疫情,為遏制全球疫情加強合作作出貢獻》的文章,對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努力和對全球作出的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並表示中國的抗疫壯舉將被歷史所銘記
-
努力建設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園
「世界各國人民要攜起手來,風雨同舟,早日驅散疫情的陰霾,努力建設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園。」習近平主席二○二一年新年賀詞引發國際人士熱議。他們認為,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經驗值得借鑑,中國經濟為世界經濟復甦帶來希望,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世界範圍內更加深入人心,期待各國攜手戰勝疫情,邁向合作共贏的未來。
-
全球首次24小時雲端音樂會上線五大洲600多位藝術家聯手為抗疫發聲
在這場關乎全人類生命健康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有無數英勇的戰士,除了大量在疫情肆虐下逆行的醫生護士,也有不少社會組織、企業和個人投身抗疫,獻出自己的力量。北京時間6月20日上午10點,來自全球五大洲50多個國家的600 多位藝術家齊聚雲端,以24小時不間斷的形式用音樂傳遞溫暖和感動,為投身全球抗疫的每個人送上祝福,向戰鬥在防控一線的戰士們、英雄們致敬!
-
天津舉行「全球天大人·攜手築小康·共建地球村」天津大學建校
原標題:9月27日天津舉行「全球天大人·攜手築小康·共建地球村」 天津大學建校125周年主題活動新聞發布會 9月27日,天津舉行「全球天大人·攜手築小康·共建地球村」天津大學建校125周年主題活動新聞發布會,請天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元英進,天津大學黨委副書記雷鳴,天津大學黨辦校辦、扶貧辦主任李武,天津大學天津校友會會長劉毅介紹天津大學建校
-
早安,地球村丨出發!為全球抗疫注入江西力量!
這是我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提高我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有關部署的切實行動,是進一步拓寬我省國際貨運物流通道的具體舉措,也是我省醫用防護物資為全球抗疫注入的「江西力量」。與省發改委共同研究提出航空貨運發展十條舉措,從搭建對接服務平臺、穩定市場政策預期、鼓勵開展包機業務等10個方面,著力發展航空貨運。根據企業需求,整理了較為集中的幾條線路,啟動了我省防護物資出口包機籌備工作。
-
攜手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李俊雄說,今年1月該所參與開發了「新型冠狀病毒國家科技資源服務系統」這一共享平臺,推動了國際抗疫合作,「我們將繼續完善平臺建設,促進交流共享」。「中國利用數位技術抗疫和促進經濟復甦所取得的巨大成果,表明中國的數字經濟建設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
-
吉林外國語大學加強新文科內涵建設 啟動《走進地球村》實踐教學活動
10月14日,吉林外國語大學《走進地球村》實踐教學活動啟動儀式在學校國際語言文化實踐教學中心——地球村中國村舉行。《走進地球村》實踐教學活動啟動儀式為實現學校應用型、複合型、外向型人才培養目標,打造品牌化、特色化的專業實踐活動,突出「專業+外語」的國際化教學模式。
-
中國抗疫外交助力全球公共衛生治理
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截至10月14日,全球新冠確診病例累計超過3800萬例,死亡病例超108萬人,造成嚴重的人類公共衛生災難,且病毒仍在快速蔓延擴散。世衛組織警告稱,若沒有國際共同行動,新冠疫情的死亡案例很可能超過200萬。非洲、拉美、南亞等發展中國家正在成為新的重災區,因公共衛生投入長期不足,多數民眾難以獲得正規醫療服務,疫情或成加速上升之勢。
-
共同「抗疫」,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最好注釋
為此,全球共同「參戰」,成功控制了其惡性蔓延。期間,中國連續4輪向疫區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現匯和物資等援助,共計價值1.2億美元。派遣1200多名醫護人員和公共衛生專家赴疫區及周邊國家,累計完成樣本檢測近9000份、留觀診療病例900多例、培訓1.3萬名當地醫療護理和社區防控骨幹。中國以實際行動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
華夏航空榮獲「幸福中國行·零點行動」抗疫先進集體
)實戰應用高峰論壇」暨「幸福中國行·零點行動抗疫先進集體」頒獎儀式在深圳舉行。華夏航空受邀參加並獲得「抗疫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幸福中國行·零點行動」是在國家應急管理部、交通運輸部、公安部、衛健委等八個部委的參與指導下,由中國民用航空應急救援聯盟牽頭,華夏聯合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中國災害防禦協會、中國應急管理學會、中國道路交通安全協會、中國氣象服務協會等16個國家群團組織的一項全國性的空地救援公益行動。
-
外交部:中國的抗疫行動對全世界公開 經得起時間與歷史檢驗
中國網6月3日訊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針對近期美國媒體稱發現世衛組織1月份曾對中國抗疫的透明度表達不滿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今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有關報導與事實嚴重不符。趙立堅稱,中國的抗疫行動對全世界公開,時間經緯清清楚楚,事實數據一目了然,經得起時間與歷史的檢驗。
-
全球面臨的共同課題——加速氣候變化適應行動
適應行動的最終目標是建立氣候風險的長期預警系統,為人類社會長期穩定、安全的可持續發展服務。南水北調、黃土高原水土保持、三北防護林帶、海綿城市建設等都是中國適應氣候變化的重要實踐。近日,聯合國和世界氣象組織共同發布的《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指出,2019年是全球有氣溫記錄以來第二熱的年份,僅次於2016年。由於溫室氣體水平持續上升,新的「史上最熱年」可能在5年內出現。人類已經偏離了實現《巴黎協定》所要求的1.5℃或2℃目標的軌道,急需採取更有力度的行動計劃。
-
學校是一個「地球村」,在這個「地球村」裡,學生與自我對話、與...
走進江蘇省常州市武進清英外國語學校,校園中的建築並沒有常見的教學樓、宿舍樓等標誌,取而代之的,是「理想國」「童話城」「呼嚕島」……這是校長奚亞英的創意,在她看來,學校不應該僅僅是學生學習的場所,更應該是學生共同生活的「地球村」。「學生是『地球村』的原住民,他們要在『地球村』中學會求知、學會辦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奚亞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