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設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園

2021-01-18 正北方網

「大道不孤,天下一家。經歷了一年來的風雨,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深切體會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義。」「世界各國人民要攜起手來,風雨同舟,早日驅散疫情的陰霾,努力建設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園。」習近平主席二○二一年新年賀詞引發國際人士熱議。他們認為,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經驗值得借鑑,中國經濟為世界經濟復甦帶來希望,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世界範圍內更加深入人心,期待各國攜手戰勝疫情,邁向合作共贏的未來。

「為解決人類共同挑戰指明了方向」

「習近平主席新年賀詞令人振奮,帶給我們信心、力量和希望。」埃及共產黨總書記阿茲利表示,2020年,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了抗疫鬥爭的巨大勝利,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書寫了恢宏的抗疫史詩。2021年,各國只有攜起手來,才能早日驅散疫情的陰霾,重見燦爛陽光。

「正如習近平主席在新年賀詞中所說,『經歷了一年來的風雨,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深切體會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義』。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為解決人類共同挑戰指明了方向。」日本中央大學教授梶田幸雄表示,2020年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果。這一成果來之不易,令世界驚嘆。正因如此,人們對中國未來的發展更加充滿信心。

「習近平主席新年賀詞振奮人心,讓我們回顧了過去一年裡中國在抗擊疫情、經濟復甦、消除貧困等方面取得的輝煌成就,並感動於這個偉大的國家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展現出的韌勁和百折不撓的精神。」中歐數字協會主席路易吉·甘巴爾代拉說,國際社會只有更加團結,才能共同應對風險和挑戰。就在2020年12月30日,歐中領導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歐中投資協定談判,歐中關係邁出歷史性的一步,將有力推動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為歐中合作及世界經濟增長帶來巨大機遇,為全球在數位化、可持續發展等關鍵領域深化合作注入強勁動力。2021年對世界意味著希望,只要世界各國人民攜起手來,形成合力,就一定能夠共渡難關,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

「共享中國經濟發展的機遇」

「國際社會希望了解和學習中國推動實現經濟復甦的經驗,共享中國經濟發展的機遇。」摩洛哥前經濟與財政大臣瓦拉盧表示,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很多國家都出現經濟負增長。引人注目的是,中國採取行之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因而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實現正增長。中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將為全球經濟復甦和增長作出積極貢獻。

巴西瓦加斯基金會國際財務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夏華聲表示,在疫情影響下,全球經濟嚴重衰退,中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經濟發展向好。世界面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的挑戰,而中國依然努力為全球戰疫雪中送炭,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繼續推動經濟全球化,通過開展互利合作為世界經濟增長貢獻中國力量。

韓國檀國大學政治外交系教授金珍鎬表示,在抗擊疫情過程中,中國全民抗疫、上下齊心,體現了高度的團結精神,成為全球抗疫典範。中國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彰顯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活力,為整個亞洲以及世界經濟的復甦注入了強勁動力。在過去的一年裡,中國克服困難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一系列大型國際活動,推動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並剛剛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這體現出中國繼續實施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也是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生動體現。相信在新的一年裡,中國一定能取得更加輝煌的發展成就,在世界舞臺上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展現了大國的責任與擔當」

「習近平主席發表的新年賀詞展現了人文關懷與大國擔當,我從中讀到了溫暖和信心。」埃及前駐華大使馬哈穆德·阿萊姆表示,面對疫情,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奮勇向前的凝聚力令人感動,中國政府的組織動員和有效統籌能力讓人欽佩,中國的制度優勢在這場抗疫鬥爭中得到了全面展現。「我再一次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堅強和韌性。在全球抗疫中,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開展國際合作,毫無保留地分享抗疫經驗,為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盡責,展現了大國的責任與擔當」。

巴西裡約州立大學國際關係學者毛裡西奧·桑託羅表示,習近平主席新年賀詞令人印象深刻,特別是,儘管面臨疫情帶來的巨大挑戰,中國還是如期完成了脫貧攻堅目標任務,「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中國的減貧成就對全球發展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世界經濟衰退的背景下,為全球應對貧困問題提供了寶貴的中國經驗。

(本報開羅、東京、布魯塞爾、首爾、裡約熱內盧1月1日電  記者黃培昭、景玥、劉軍國、方瑩馨、馬菲、張遠南)

[責任編輯:邢俊清]

相關焦點

  • 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努力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一、深刻認識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背景和重大意義 人類命運共同體,顧名思義,就是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前途命運都緊緊聯繫在一起,應該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努力把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這個星球建成一個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變成現實。
  • 地球是人類美好的家園,愛護人類自己的家園
    愛護人類自己的家園人類從一個在自然界中走出來的自然生物,是如何邁進自己的文明,建築自己的家園的呢?人類的行為給自然界帶來了怎樣的後果呢?人類早已習慣以文明為家而忘記了自己真正的故鄉一大自然。大自然給了我們滋養生息的事物,但是人類忘記對自然母親感恩,無止境地向母親索取。
  •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共同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共同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楊潔篪  2017年1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演講,站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的高度,發出「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習近平總書記從政治、安全、經濟、文化、生態等方面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指出維護世界和平的前提是各國都要走和平發展道路,實現共同發展關鍵在於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應對全球危機之道在於各國要同舟共濟,達成廣泛共識要堅持求同存異,實現文明發展最好的方式是交流互鑑,保護地球家園要靠堅持綠色發展。
  • 畫出美好家園 迎接世界地球日
    4月19日,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井崗鎮新城小學學生參加「善待地球,童繪藍天——我與地球的故事」繪畫活動。世界地球日來臨之際,不少學校開展迎接地球日主題繪畫活動,孩子們拿起手中的畫筆,畫出心目中的美好家園,從小樹立保護環境、愛護地球的意識。
  • 一起關愛野生動物 共建美好家園
    如果有一天,金錢豹只留下照片,金絲猴只剩下故事,眼鏡蛇只出現在歷史博物館裡……人類與野生動植物共同居住在這個美麗星球,維持著地球生態平衡。很多野生動物已消失不見,只能從影像中看到這些消失的珍稀動物。意境圖| 圖源網絡如果有一天地球的生態平衡被打破,地球逐漸變成不再適宜居住的荒漠,人類的未來又在何方?
  • 浦東時報特供:給子孫後代留下美好家園-務須 巴特查特 天藍 枯竭...
    黨的十八大報告在號召「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時,深刻地指出:「國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空間載體,必須珍惜每一寸國土。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控制開發強度,調整空間結構,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
  • 大班科學教案:美麗的家園
    ,是非辨別能力得到提高,而且電視中也時常有社會公益廣告宣傳,他們有了保護地球、保護環境的美好願望。通過這次活動,讓他們在討論交流後,知道人類願意生活在美好的綠色環境中,對於髒、亂、差要積極想法整治,並將自己喜歡居住在美麗家園的心願用繪畫形式表現出來,從而初步培養他們保護環境的意識。   活動要求:   1、通過活動,鼓勵幼兒創造畫出美麗的家園,培養幼兒運用色彩表現美的能力。   2、知道地球是人類生活居住的地方,初步培養幼兒保護人類生存環境的意識。
  • 【地評線】荔枝網評:守護地球,呵護人類共同的藍色家園
    習近平就守護地球提出加大應對氣候變化力度、深入推進清潔能源轉型、構築尊重自然的生態系統三點主張,強調地球是我們的共同家園,要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攜手應對氣候環境領域挑戰,守護好這顆藍色星球。   呵護好地球這一全人類共同的家園,中國既是積極倡導者,又是忠實實踐者。
  • 匯聚呵護地球家園的更大合力(和音)
    國際社會理應凝聚更多共識、形成更大合力,抓緊行動,從綠色發展中尋找發展的機遇和動力,共同呵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在「2021年的世界」欄目刊文指出,氣候變化將是這一代人面臨的最嚴峻挑戰,新的一年世界應採取最大努力應對。  2020年,環境治理在全球議事日程上的分量明顯加重。
  • 人民日報和音:匯聚呵護地球家園的更大合力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在「2021年的世界」欄目刊文指出,氣候變化將是這一代人面臨的最嚴峻挑戰,新的一年世界應採取最大努力應對。2020年,環境治理在全球議事日程上的分量明顯加重。從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國傳統智慧,到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中國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和全過程,中國理念的價值越來越受到重視。
  • 讓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將「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作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之一。
  • 攜手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習近平主席在賀信中指出,中國願同世界各國一道,把握信息革命歷史機遇,培育創新發展新動能,開創數字合作新局面,打造網絡安全新格局,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攜手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我們將遵守國家法規和政策,建設更加健康的平臺經濟,為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貢獻力量。」「網際網路對保障社會運行發揮的重要作用,我們深有體會。數位化抗疫的中國經驗,為各國提供了重要借鑑。」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郭凱天表示,數字經濟給人們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有效支持了精準有序的復工復產。
  • 建設美麗中國,努力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學習《習近平關於...
    一、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作為重大民生實事緊緊抓在手上,生態文明建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顯,生態環境保護取得重大成就。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意義何在?習近平同志作了深刻闡述。
  • 地球——我們的家園
    地球是人類的家園,人們對她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我們天天在她的懷抱裡生活,陌生的是我們對她又是那樣的不了解,她從哪裡來,轉到哪裡去?人們應該為我們的家園做些什麼呢?好在人們己經有所覺悟和驚醒,正在為地球生態保護作出努力。六、我們應該為地球做些什麼。
  • 人人都應該相信「神」:建設我們的心靈家園
    其實,我這裡所指的「神」,並非單一的指釋迦牟尼佛或者是耶穌上帝,而是指自己內心的一種心靈家園。我有一個朋友,她多年未婚,長相漂亮,腦袋聰明,對事情有著獨到的見解。她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條,從工作到以後的規劃,我都覺得異常的聰明與堅定。
  • 愛護地球生命,守護共同家園,《完美星球》全球同播!
    地球上澎湃的自然力量完美地孕育了多彩的生命。每個生命都源於大自然的饋贈,它們共同構成了多元、豐富和平衡的地球生態。立足新發展,大眾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加憧憬和嚮往美好環境和燦爛生命。可以說,《完美星球》運用更廣闊的視域、更別致的視角、更精緻的細節,呈現出更加豐滿、獨特、立體的地球風貌,讓觀眾一覽地球的雄偉壯麗、神奇秀美。先導片中的震撼視覺效果引爆了觀眾的期待。即便疫情給本片帶來製作上的諸多限制,阻滯了後期進度,但《完美星球》的製作水準和品質卻絲毫沒有降低。
  • 數字地球,人類家園可以變得更美好
    遙感衛星對地球的每一次回眸,科考船在大洋的每一次下潛,地質鑽機向地球深部的每一次進軍,以及人類的每一次地面調查等,都積累下越來越多關於地球的數據。這些數據讓地球變得「透明」,變得數位化。這就是數字地球,人類認識地球的新方式。  日前,國際數字地球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在北京舉辦首屆中國數字地球大會。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地球家園,你我共同守護!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地球家園,你我共同守護!我國作為世界上首先批准《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六個國家之一,十分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將其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2020年,《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將由中國舉辦、在雲南昆明舉行。大會主題是「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 "我心中的美好家園"繪畫作品
    "我心中的美好家園
  • 青島市總工會發起垃圾分類倡議書 全市各級工會組織攜手共創綠色家園
    人人參與,共創美好。廣大職工群眾要強化監督意識,對垃圾分類投放、收集、轉運、減量等環節的熱點問題,主動獻計獻策;對不按規定投放垃圾的行為,主動勸導引導;對所在小區或單位的垃圾分類工作,主動協助幫助。  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綠色家園攜手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