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座空間站核心艙即將完工!美國宇航局提出應對措施

2020-10-03 宇宙印象

編者按:中國第一座空間站核心艙正在製造中,即將完工,發射時間可能在年底至明年。中國第一座空間站計劃也隨之浮出水面,一個核心艙和兩個實驗艙,總計60噸。中國的空間站計劃穩步推進,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布萊登斯汀承認受到了刺激,美國需要有所動作。


宇宙印象|頭條獨家 深度科普欄目第1612期

今年5月,長徵5B火箭從文昌發射場升空,從恢復發射以來,長徵5B火箭已經取得了多次成功,也讓中國空間站的建造提升了議程。這次發射的載荷是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在獲得成功之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宣布,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階段任務取得了圓滿成功。目前,我國第一座空間站的核心艙正在製造中,預計在2020年至2021年發射,還有兩個實驗艙在2022年發射,並且投入運營,設計壽命為10年。

圖片解讀:長徵5B火箭從文昌發射場升空

圖片解讀:長徵5B火箭從文昌發射場升空

根據規劃,我國第一座空間站由三個艙段構成,分別為一個核心艙和兩個實驗艙,每個艙體為20噸級,由長徵5B火箭發射入軌,送入340公裡至450公裡高度的軌道。整體結構為T字形,全重為60噸級,可對接新一代載人飛船、貨運飛船,為航天員提供生活和工作場所,形成空間科研實驗的基礎。

中國即將發射第一座空間站的核心艙,也意味著美俄開發的國際空間站就不再是人類現役的唯一一座空間站,至此軌道上將有兩座空間站。針對這個雄心勃勃的永久性空間站發射計劃,最擔心的仍然是美國,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布萊登斯汀指出,美國需要確保在國際空間站之後,仍然在地球軌道上有存在的必要,這樣中國就不會獲得戰略優勢。


圖片解讀: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

美國宇航局局長的此番話也說明,美國受到了中國空間站建造計劃的刺激,甚至是嫉妒,國際空間站的建造於1998年啟動,在之後的十多年陸陸續續建成,一直持續到現在。國際空間站的主要建設方為美俄兩國,日本、歐洲、加拿大提供不同程度的協助,計劃運行到2030年。國際空間站之所以採取國際聯合建造的方式,主要是為了分攤經費,國際空間站全重為400噸,造價1000億美元,整體規模大,艙室多,美國使用太空梭運行建造材料,俄羅斯提供部分技術支持,也通過質子火箭發射艙室,最終組建起這麼一個軌道建築。

如今美俄之間在航天合作上處於僵持狀態,美國獨立開發新的空間站受到資金的限制,為此,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已要求在2021財年為其單獨撥款1.5億美元,用於發展近地軌道商業化項目,計劃在2000公裡高度以下建造商業空間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接下來並不會獨立開發空間站,而是使用一種公私合作關係,由商業公司打造空間站,美國宇航局提供一定的技術和資金支持,最終美國宇航局可使用這座空間站,但也可以通過商業的模式建立運營模式。


圖片解讀:中國第一座空間站想像圖

圖片解讀:中國第一座空間站想像圖

這個觀點已經得到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布萊登斯汀的認可,他認為建立另一個國際空間站不符合美國的利益,而支持NASA的商業客戶建造空間站,才符合國家利益。從這個政策可以判斷,美國政府下一步不會獨立開發空間站,將通過商業太空公司建造空間站。這種方法可以大大降低建造成本和技術難度,在運營方面可以通過商業公司的商業行為降低成本,比如空間站旅遊等項目,讓運營費用大大降低。宇宙印象為今日頭條獨家,其他均為假冒,轉載均為非法。

相關焦點

  • 中國空間站部署進入倒計時!美國宇航局局長:不能讓這一切發生
    中國的「天和」號空間站已經取得了巨大的發展,目前即將進入正式部署的階段。面對中國在這一領域內取得的巨大發展,美國方面著急了,美國的宇航局(NASA)局長表示,美國應該阻止中國在載人航天設施的發展上取得戰略優勢。空間站對於航天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對太空資源進行開發的理想平臺。
  • 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即將發射!歐美拒絕我們加入,那就自己建一個
    到了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中國的航天技術已經邁入了全球第二梯隊的水平。當時蘇聯解體冷戰結束,美國和俄羅斯這兩個曾經的死對頭在航天事業上奇蹟般地走到了一起。並且開始聯合研製國際空間站。到1993年的時候,包括美國、俄羅斯以及11個歐洲航天局成員國以及日本、加拿大、巴西在內的總共16個國家開始聯合建造國際空間站,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最為龐大的航天工程。不過當時的中國卻被排除在外。
  • 美國宇航局沒錢了?中國空間站入場,美國慌了
    航空航天技術不斷推進,太空空間領域也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之前美國藉助自己的優勢,在太空部署了大量的衛星,想憑藉搶車位的方式佔據太空軌道,但是中國的加入讓美國的美夢開始慢慢破碎。表示,現在美國必須要保持自己在低軌道的載人設施的存在,並且阻止中國進行戰略優勢,甚至還有內部人員揚言稱,不能把低軌道交到那些不把美國放在心上的人。
  • 中國空間站拒絕美國加入的背後:2000噸級大火箭走出自己的路
    中國的空間站已經著手建造,核心艙將在明後兩年發射升空,通過11次發射組建一個60噸級的空間站。目前天宮空間站已收到27個國家的申請,美國團隊提交的申請由於標準不符,被拒絕。空間站並非中國載人航天的最終目標,載人登月各項準備工作已經悄然開始,2000噸級921大火箭有望走出中國人自己的登月之路。出品:兵器瞭望臺(第2839期 頭條獨家)近日中國空間站拒絕美國加入的消息走紅,其前因後果是中國的空間站計劃即將開工建造,預計在2022年前後完工,形成一個60噸級的空間站。
  • 中國空間站建造即將轉入任務實施階段
    記者1月14日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獲悉,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空間應用系統核心艙任務,近日分別順利通過載人航天工程主管部門組織的出廠評審,標誌著中國空間站建造即將轉入任務實施階段。
  • 中國空間站試驗核心艙已完成正樣產品生產 計劃於2020年發射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獲悉,中國空間站系統已完成試驗核心艙正樣產品生產,正在開展總裝集成測試。按照規劃,我國將於2020年發射空間站核心艙,由此拉開屬於中國空間站的建設大幕。
  • 11次發射建成中國第一座空間站!五大核心技術全具備,耗時兩年
    編者按:我國第一座空間站的建造已經拉開序幕,從明年開始到2022年前後,將通過11次發射建成中國第一座空間站!建造空間站的五大核心技術全面具備,計劃用2年左右的時間建成。宇宙印象|頭條獨家 深度科普欄目第1714期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最新消息,關於我國第一座空間站的建造工作已經全部展開,力爭在2022年前後建成我國第一座空間站,並且讓這座空間站在400公裡高度的軌道上長期運行。
  • 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運抵發射場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20日電(中青報 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獲悉,截至2020年1月20日,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和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經過大約一周的海陸運輸,已先後安全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將分別參加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場合練及首飛任務,標誌著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即將拉開序幕
  • 第二髮長徵五號B型火箭,將送空間站核心艙上天
    1999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個無人飛船神舟一號發射成功。2003年10月15日,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發射成功。2008年9月27日,中國人在神舟七號的幫助下,首次出艙活動。2011年9月29日,首個試驗性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發射。
  • 中國空間站建造即將轉入任務實施階段
    中國空間站建造即將轉入任務實施階段 2021-01-14 1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天和核心艙、天舟二號通過出廠評審,中國空間站將轉入實施階段
    天和核心艙、天舟二號通過出廠評審,中國空間站將轉入實施階段 「中國載人航天」微信公眾號 2021-01-14 13:04
  • 中國的空間站來了!我國將於2021年春季發射空間站核心艙|科研圈日報
    我國將於2021年春季發射空間站核心艙圖片來源:央視新聞據央視新聞報導,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實施三步走戰略,目前工程的「第三步」——空間站建造任務已全面開啟,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工程全線各項工作進展順利,空間站核心艙將於明年春季發射。
  • 中國空間站又將有好消息!美國人:中國正在成為太空超級強國
    回首2020年是中國航天的高光時刻,除了嫦娥五號採樣返回,還有天問一號奔向火星,而進入的2021年初,中國空間站即將發射的好消息傳來,新的一年估計又是一個高技術的盛宴。 據《環球時報》稱,中國火星探測器到1月3日為止,已經在軌飛行了163天,飛行路程已經突破了4億公裡,離火星越來越近只有約830萬公裡,相距地球1.3億公裡。根據遙控數據分析,探測器姿態穩定,將於2月份擇機登陸火星。
  • 中國空間站即將開建,美國先坐不住了:花重金求俄羅斯送人上太空
    與此同時,據央視軍事消息,中國空間站試驗核心艙以及長徵五號B二火箭的研製工作已經基本完成,我國將於2021年春季開始"天宮"空間站的關鍵技術驗證和建造階段工作,並發射空間站的核心艙。值得注意的是,國際空間站目前主要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俄羅斯聯邦航天局、歐洲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加拿大空間局共同運營,其中並沒有中國。但隨著我國航天計劃的逐步實現,這一局面似乎即將被打破。
  • 天和核心艙、天舟二號通過出廠評審 中國空間站將轉入實施階段
    央廣網北京1月15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記者14日從中國載人航天辦公室獲悉,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空間應用系統核心艙任務分別順利通過載人航天工程主管部門組織的出廠評審。
  • 全世界僅中國一家,我國空間站即將來臨,艙室造價堪比山東艦
    相比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所建立的國際空間站即將墜毀,我國空間站已經完成了正樣評審,並預計在2022年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到那時太空空間站將只有中國一家。而且我國空間站核心艙天和號的技術水平領先國際空間站一代。
  • 中國將於今年春季發射空間站核心艙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中國將於今年(2021年)春季在海南文昌用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隨後將發射天舟二號和神舟十二號。目前,空間站核心艙測試已基本完成,航天員乘組已選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今年春季將首先發射空間站核心艙, 隨後將發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完成交會對接和相關在軌關鍵技術驗證。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 周建平我們將建成中國第一個長期在軌飛行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載人空間站,並且在上面開展大規模的空間科學研究。
  • 新載人飛船、空間站核心艙、長徵5B火箭同日「亮相」值得期待
    其中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中國空間站天和號核心艙(初樣)和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遙1)均被提及,而且都至少處於完工和出廠狀態。中國空間站天和號核心艙載人航天辦公室稱新一代載人飛船和天和號核心艙均在1月20日順利抵達了海南文昌發射場,而
  • 中國空間站即將建成,美國要求共享,總設計師直接回復了一句話
    ,各國在太空中的微重力環境科學實驗研究將被迫中斷,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重新建立新的空間站,而建立空間站從初始設計到完成組建、發射到低地軌道需要大約10年時間,對於許多國家來說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目前只有中國的空間站已經接近完工狀態。
  • 中國空間站核心艙核心艙已基本完成測試工作,航天員正在開展任務訓練
    IT之家1月3日消息 據央視新聞報導,我國將於今年(2021 年)春季在海南文昌用長徵五號 B 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目前,核心艙已經基本完成測試的全部工作,航天員乘組已選定,正在開展任務訓練。▲ 圖截於央視報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表示,我國將在今年春季率先發射空間站核心艙,隨後將發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以及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這代表我國將完成交會對接和相關在軌關鍵技術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