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沒錢了?中國空間站入場,美國慌了

2020-10-03 環球科技視界

航空航天技術不斷推進,太空空間領域也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之前美國藉助自己的優勢,在太空部署了大量的衛星,想憑藉搶車位的方式佔據太空軌道,但是中國的加入讓美國的美夢開始慢慢破碎。

就在幾天前,美國宇航局表示,現在美國必須要保持自己在低軌道的載人設施的存在,並且阻止中國進行戰略優勢,甚至還有內部人員揚言稱,不能把低軌道交到那些不把美國放在心上的人。

而美國說出這種話的背景就是現在中國天和空間站即將進入正式的部署階段,但是一直起到領頭作用的美國現在卻開始缺錢了。

美國的航空航天發展可以說是非常坎坷的,雖然阿波羅時代為美國佔盡了風光,但是在阿波羅之後卻再無航天。由於時代的原因,很多有技術的科學家都開始了選擇去私人企業或者出來單幹,這就造成美國的航空航天技術非常的匱乏,很多技術都集中在私營企業中,現在的美國航空航天技術甚至還不如一個私營的公司,這就讓現在的美國宇航局地位特別尷尬。

此前,美國一直專注於載人航天技術,但是隨著空間站的建設、日常運行以及來往飛行的花費。正在逐漸的拖垮美國的消費,現在美國也開始了反思自己的載人航天技術的選擇,不過現在開始的建立月球基地反響也很一般。

美國宇航局缺錢,這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現在美國正在從各方面開始摳出來錢,來供養宇航局,但是美國宇航局卻並沒有帶來大的收益,甚至已經成為了一個吸金的黑洞。

有意思的是,美國宇航局還必須要養活國際空間站,其每年在空間站上面花費的資金更是超過8000萬美元。現在美國看得也比較開,直接宣布停止給國際空間站的撥款,並且把重心放到了地月軌道上去,這也就是開頭所說的,美國要升空大量的衛星來佔據地月低軌道空間,來完成其佔領軌道的目標。而現在中國國際空間站的入場,對於美國的空間布局來說,無疑是一個嚴重的衝擊,被打亂計劃的美國航空航天,下一個又該何去何從呢?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座空間站核心艙即將完工!美國宇航局提出應對措施
    編者按:中國第一座空間站核心艙正在製造中,即將完工,發射時間可能在年底至明年。中國第一座空間站計劃也隨之浮出水面,一個核心艙和兩個實驗艙,總計60噸。中國的空間站計劃穩步推進,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布萊登斯汀承認受到了刺激,美國需要有所動作。
  • 美國宇航局努力追捕討厭的國際空間站漏氣
    洩漏不會對國際空間站的工作人員構成直接威脅,但是美國宇航局還是想進行調查。由於有少量但持續的漏氣,三位在國際空間站上空盤旋的太空探索者手上有一個謎。NASA目前處於偵查模式下已在查找源頭。儘管太空中的空氣洩漏令人擔憂,但美國航空航天局並沒有為此擔心。
  • 美國宇航局對空發射日本貨船離開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將於2020年9月13日在德克薩斯州馬爾法的正上方進行東南軌道飛行,將飛越墨西哥和南美洲。前景中,是「右旋」微調機械手,後面是日本的H-II轉運車9(HTV-9)。在HTV-9內部,是HTV-8的託盤,上面放著以前太空行走時從空間站移走的舊鎳氫電池。
  • 美國宇航局新的太空廁所在前往國際空間站的路上
    美國航天局在一份聲明中解釋說:「它的功能改進了目前的太空廁所操作,有助於美國宇航局為未來的任務做準備,包括飛往月球和火星的任務。」。「通用廢物管理系統(UWMS)展示了一個緊湊的廁所和尿液輸送系統,進一步實現了廢物管理和儲存的自動化。」
  • 美國宇航局將網絡直播國際空間站外實時畫面
    【搜狐IT消息】北京時間3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將網播國際空間站外部攝像頭捕捉的實時畫面,不過這僅限於太空人業餘或者睡眠時間。  美國宇航局說,地面和空間站有四個信道傳輸數據,在太空人醒了之後或者開始工作時,宇航局需要這些信道用於工作,因此此時無法網播空間站外畫面。
  • 美國宇航局計劃在月球近地軌道建立前哨空間站
    美國宇航局計劃在月球附近建造一個漂浮的前哨,這樣太空人就可以生活在那裡並在月球表面和更遠的地方進行研究任務。美國宇航局局長William Gerstenmaier說,月球軌道空間站將「給我們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存在空間。
  • 中國空間站部署進入倒計時!美國宇航局局長:不能讓這一切發生
    我們一直有一個航天夢,將中國建設成為一個航天強國。從世界範圍來看,中國在航天領域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在航天領域內取得了很多的成就,比如載人航天。這些輝煌成就的背後是無數航天人的努力奮鬥,是我國堅持走自力更生的發展道路。
  • 中國空間站即將部署,美國擔心了,NASA局長:快給錢,別讓他們領先了
    9月底,美國宇航局NASA的局長布裡登斯汀在參議院接受諮詢時,表示,中國已經開始在低地球軌道取得戰略優勢,美國再不行動,國家利益就要受到威脅了。也不怪他氣急敗壞,就在他說這段話時,中國的天和空間站正在按計劃組裝建造,為進入正式部署階段努力,而美國聯合諸多西方國家建立的國際空間站卻坎坷不斷,馬上要進入沒錢維持的窘境。事情是怎麼走到今天這一步的呢?
  • 國際空間站:美國宇航局說俄羅斯的模塊有小洩漏
    美國宇航局正在調查國際空間站上的少量漏氣。幸運的是,據美國宇航局稱,目前的三名機組人員並沒有立即處於危險之中,他們將在即將到來的周末度過該站俄羅斯段的時間,因為他們試圖尋找洩漏源。預計會有少量空氣洩漏出站外。
  • SpaceX的「龍船」去國際空間站。美國宇航局正在全程實況轉播中
    美國太空人九年來第一次重返太空,今天5/27將乘坐SpaceX的「龍船」去國際空間站。美國宇航局全程在網頁連結 實況轉播,下面是幾個重要時間點:美國東部時間(紐約)星期三,5/27上午11點開始轉播下午4:33,火箭發射星期四,5/28上午11:29, 飛船與空間站對接。
  • 18國獲批入駐中國空間站——天宮空間站,美國也想加入卻被拒
    根據2014年美國宇航局(NASA)和俄羅斯宇航局(Roscosmos)達成的協議,從1998年開始建設,重達420噸,活動空間達到1200立方米的國際空間站運營時間將會至少持續到也就是說在那之後,太空中可能只剩下中國的天宮空間站可供使用。截止到目前,中國已先後收到了27個國家的申請,在經過仔細評估後,批准了18個國家入駐天宮空間站的資格。
  • 美國宇航局發送儀器到空間站觀察地球「呼吸」
    美國宇航局已向國際空間站(ISS)發送了一種儀器,以幫助追蹤地球上的二氧化碳。OCO-3,就像觀察者所說的那樣,是在星期六凌晨從佛羅裡達州發射的獵鷹火箭上發射的。該儀器由衛星OCO-2組裝後留下的備用部件製成,該衛星於2014年投入軌道進行同樣的工作。
  • 中國空間站將正式部署,美國會給NASA撥款嗎?
    中國空間站傳來好消息,天宮空間站即將正式部署,美國宇航局NASA局長聽到這個消息,第一反應是催促政府儘快增加財政撥款,給錢,別讓他們領先,對此有網友表示,美國政府會給NASA撥款嗎?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已經不再滿足太空上的短暫停留,為了在太空上長期生活工作,更好地開發太空資源,國際空間站逐漸演變出來,它的存在確保了人類科研工作的深入性,為了開展太空實驗,各國逐漸將部署空間站的計劃提上日程,中國空間站將在2022年前後投入使用,看到其他國家的空間站領先,美國NASA局長為何如此著急?
  • 美國兩步走加快促進國際空間站的科學發展 中國呢?
    important}美國宇航局官員在周四(8月27日)舉行的在線會議上說,與以往相比,越來越多的太空人乘坐商用乘員飛行器並通過私人公司飛往國際空間站(ISS),是人類航天研究的黃金時代。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布萊登斯汀在為國際空間站研究與開發會議發表的講話時說:「與長期以來相比,我們將在國際空間站擁有更多的人,並且研發的吞吐量實際上將會增加。」
  • 美國宇航局完成首次商業載人試航任務
    中新社休斯敦8月2日電 美東時間8月2日,美國宇航局(NASA)成功完成首次商業載人試航任務。美聯社消息,美國太空人道格拉斯·赫爾利(道格)和羅伯特·本肯(鮑勃)於8月1日乘坐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載人「龍」飛船從國際空間站返回地球。離開空間站18個小時後,飛船啟動推進器離開地球軌道,衝入地球大氣層。
  • 國際空間站漏氣了,可能在美國艙段……
    美國宇航局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20日發表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為何會突然漏氣?會帶來哪些危害?太空人閉艙三天尋找美國艙段漏氣源頭今年4月,俄羅斯「聯盟MS-16」飛船順利升空入軌,把2名俄羅斯太空人、1名美國太空人送抵國際空間站
  • 美國宇航局的太空機器人
    美國宇航局的機器人加油任務3(RRM3)已經成功地完成了在國際空間站上的第二組機器人工具操作,展示了傳輸低溫流體的關鍵技術,這些流體被用作冷卻劑、推進劑或在軌道上的生命支持系統。這些技術在延長太空飛行器壽命和促進月球和火星探測方面具有應用。
  • 國際空間站運行了20年,美國宇航局將為其更換電池板,想再用10年
    國際空間站(ISS)在過去的20年裡一直繞地球運行,它以每小時17227英裡的平均速度環繞地球旋轉。國際空間站是一個太空人在微重力環境下為世界各地研究人員進行科學實驗的實驗室。這項研究使工程師和醫學專家能夠為人類開發尖端技術和對各種疾病的治療方法。
  • 國際空間站要吃散夥飯?當年美國一句話,就否決了中國的加入
    ,中國就表達了想要加入國際空間站的意願,俄羅斯和其他國家也都有邀請中國加入的意願,不過美國聲稱中國當時的技術水平不夠,拒絕邀請中國。而由於美國在國際空間站上的主導地位,所以最後也就沒有邀請中國到國家空間站的建設中去。
  • 中國空間站又將有好消息!美國人:中國正在成為太空超級強國
    回首2020年是中國航天的高光時刻,除了嫦娥五號採樣返回,還有天問一號奔向火星,而進入的2021年初,中國空間站即將發射的好消息傳來,新的一年估計又是一個高技術的盛宴。 據《環球時報》稱,中國火星探測器到1月3日為止,已經在軌飛行了163天,飛行路程已經突破了4億公裡,離火星越來越近只有約830萬公裡,相距地球1.3億公裡。根據遙控數據分析,探測器姿態穩定,將於2月份擇機登陸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