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記憶力最強的學習法,這2個要點,學霸都在悄悄用!

2020-12-06 小務虛

我喜歡研究大腦學習法,特別是基於第一性原理的學習法。

我發現那些所謂的學霸的學習法或者是最強的記憶力,無外乎是該學習法剛好踩中了學習的第一性原理,剛好符合大腦的學習原理

我們今天來深入探討下,大腦在學習的時候,是如何記憶知識的,以及如何學習才會是最高效的。

學習法是如此的重要,以至於它是決定性的,我可以肯定的說,這個時代屬於懂得學習的人的。

我曾讀過一本介紹費曼技巧的書:《高效學習法》,作者說運用這個技巧,1年學完了4年的MIT課程,而我所好奇的是,到底費曼技巧的最關鍵點是什麼?

學習法的第一性原理

我們在網上經常會看到各種介紹技巧的方法,經常會羅列多個要點,比如:交叉學習,舉一反三,定期回顧等等,這類就是表層學習法,停留在術的層面。

我早些年的學習,幾乎就是這類型的學習,可以說它是無效學習的根本原因。

這就是第一性原理的重要性,正是我近年來不斷堅持的。而你只有堅持這樣的點,把你的時間與生命,構建在這個穩固的地基之上,你才有可能在這個讓人迷茫信息過量的時代,一直堅持那個正確的方向而不被外界所動搖。

多年的無效學習,迫使我不斷的在探索學習的方法論,甚至最終逼迫我去打通了大腦的學習原理,甚至打通了人性的原理。

如果你也一直跟著我訓練第一性原理,那麼你會發現,所有的事情,都是由第一性原理演變過來的。

學習也不例外。而它的中間表達形態,就是大腦神經元的活化與連結形式。

我在實戰篇《正念》中提到,大腦是一個情緒器官,它每時每刻度都在追求快感,在神經元上表達為追求更高的神經元信號傳遞的效率,以及長出更多的新突觸

一個突觸

這就是樂趣的學習原理,其中幾個關鍵點:

情緒幾乎就是記憶力的原理,沒有情緒的東西,大腦是不會記住的,它甚至會主動去忘記大腦對所有下一步的預判,全部是基於情緒;因此,情緒越大的經歷,記憶會越牢固因此,一個行為及行動是否能帶來情緒,決定著大腦是否把它記住;

而是否能帶來情緒,在大腦神經元上表達信號的傳遞效率與長出更多新突觸。大腦是通過預測即將得到的快感值來作出決策的,比如更高的信號傳遞效率及長出新突觸,它都能得到更多的情緒

比如如果你在重複做一件事情,這個時候大腦就感覺沒有樂趣了,它即沒有長出新突觸,也沒有形成更高的效率,這個更高的效率,在外在表達為升級。

因此,當你不斷重複的複習一樣的知識的時候,沒有升級的特徵,也沒有發現新的東西,結果,大腦是會排斥的,進入自動駕駛狀態,不記住任何東西。

今天應試教育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它把學生學習的樂趣給扼殺了,這在今天這個知識為王的時代,幾乎是把一個人的一生給廢了。

因此,學習時的樂趣,就表現在如下這兩方面:

可升級,比如進步,發展,更高更快更強等;【更高的信號傳遞效率】發現新東西;【長出新突觸】更高的信號傳遞效率

更高的信號傳遞效率,在神經科學上叫【長時程增強刺激】,也就是不斷的去提升與強化,它也是重複,但它有另一個關鍵特徵,就是每一次會比上一次更好,這就是強化

《刻意練習》說成是走出舒適區,就是這個道理,說一個導師問學生,每天都在幹嗎,為什麼沒有進步。學生說,他也不知道,他每天都有在練習,一刻也沒偷懶,但不知道具體要練習那些目標指示!

比如克裡斯坦森訓練那個學生記憶數字,一開始記憶7位,做到了,升級到8位,練習,練習再練習,熟練的掌握了8位後,繼續升級到9位....就這樣持續了2年,練習到了82位。

再比如跑步,業餘跑者幾乎都是隨心跑;但是專業的馬拉松跑者,他會有很具體的訓練指標,比如在心率與路程固定的前提下,訓練速度。如10公裡從40分鐘,經過1-2個月訓練提升到35分鐘,再經過1-2個月提升到30分鐘。

這就是刻意練習的道理所在,它也是圍繞大腦的記憶力原理打造的。而導師的作用,就在於知道如何給你布置這些指標,然後給你反饋,不斷的逼迫你走出舒適區。

體育項目可以具體的設置這些訓練指標,然後對於知識的思維模型來說,指標在哪?

長出新突觸

這裡重點是理解動物腦與前額葉,體育項目訓練的幾乎就是動物腦,人體本身;而知識剛好相反,知識作用於前額葉。

我這樣說,容易讓大家誤解為,那就全力去訓練前額葉!

這依舊是沒有讀懂動物腦與前額葉的關係 。

《墨辨》中提出三種知識,一是親知;二是聞知;三是說知:

第一種親知,親身經歷獲得的知識,由經驗得出知識。第二種聞知,學習來的知識,比如看書,或者聽人說,我們現在的應該教育;第三種說知,推導出來的知識;所謂的親知,就是通過動物腦親身經歷,然後前額葉對這具經歷進行歸類匯總,提煉出規律與知識的過程,人類的所有知識,都是這樣產生的,這是那群最有智慧的人的結晶。

這類知識,是無數人畢其一生匯總的結果,是最艱難的一步,比如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開端老子,老子的智慧,到今天依舊是最深刻的,就在於他的這些知識是親知與說知的結果。

第二種知識最不可取,人類的前額葉不是用來記憶知識的,如果你只停留在記憶知識的層面,那麼它一定是最低效的,因為它不產生情緒,它不長出新突觸。

我們的前額葉,就是為第三種知識而存在的,也就是它是用來總結規律的,但是它總結規律只發生在一種情況下,那就是它是基於動物腦的生活素材的前提下的。

比如,當我們在生活裡面不斷經歷的時候,就會在大腦裡面產生大量的生活素材,所有這些帶著情緒的場景,就是存在我們大腦裡面的記憶,也叫情景,這些情景是零散的,沒有歸類整理的。

因此,有能力有智慧的人,自己整頓整理,並且推導出知識規律,但有限的人所能發現的規律與整頓的規律是非常有限的。

因此,就產生聞知,但是聞知不僅僅只是為了聞知,學習了一個規律,只是開始。

原來我們只能通過整頓自己的經歷來發現規律,這個過程緩慢且有限,當人類有了文字與書寫材料,我們的進步就發生了質的變化 。

現在我們可以直接拿人別人花了一輩子得出的一條規律,用這條規律來整頓生活經歷,借用了這條規律整頓那些零散的生活經歷後,我們還進一步發現另一條規律。

因此,當我們從書本學習到一條規律的時候,是學習的開始,更重要的後續步驟是拿這條規律,去整頓我們大腦裡面,那些零散的生活神經元。

這才是學習知識的真正過程,它幾乎也就是知識的產生過程。

而這個過程,就是大腦裡面那些生活神經元大量長出新突觸連結到規律的過程

本章節最重要的一個概念,讀書或者學習知識,只是學習的開始,更重要是拿學習到的規律去整頓生活經歷,這是學習的核心奧秘,只有學習到這個層次,知識才有可能用到生活裡面。

舉例子:

比如「慈」是一個知識點,幾乎就是天道的化身,但是慈對於不同人來說,意義是不一樣的。

我拿這個知識點,來整頓我生活裡面的生活經歷:

首先,親人之間:「慈」大家第一時間會想到親人的愛,特別是父母與孩子;這個生活現象與慈的連結是最強烈的,血緣群團之間的情緒紐帶是人感知這個世界的前提與基礎

其次,看到他物的:人是被這個世界給恩惠著的,比如水滋養著萬物,而人卻被萬物滋養著,沒有了底層這些萬物,人是活不了的,比如陽光給我們溫暖,使得地球剛好適合生命的生長,當太熱時,樹陰給我們陰涼,天地養育了植物與動物,而植物與動物又成就了我們;

當我在這個公園跑步時,我就不斷的運用前額葉在感受與覺知自然界的「慈」。比如看著這條林蔭小路,我頓然產生感恩之心,要是沒有這片陰涼,在陽光下跑步的我,會難受無數倍。

因此,我剛從外面的馬路跑進公園,公園裡面的溫度,瞬間比外面低了3-5度,這是自然界的恩惠。

此時,這個生活情景連結上了我的「慈」這個知識點;當我不斷在生活裡面發現慈的情景時,就是讓所有這些生活情景的神經元長出新的突觸,連結到慈這個知識點上;

因此,實際上就是拿「慈」這個規律,整頓我大腦裡面的所有符合這個原則的生活經歷,這些經歷,沒有整頓前,是零散存儲在我的大腦裡面的;

這就是萬物對人的滋養;

相關焦點

  • 【記憶克隆術】最強大腦記憶法,拯救你的記憶力,學習效率馬上飆升!
    《紐約時報》做過一次調查顯示:華爾街95%的成功人士,記憶力都明顯優於常人。這哪是記憶力,這簡直是記憶克隆術啊!看來,擁有一個好記性的確可以讓人受益終生。同時,她還是學霸綜藝《最強大腦》上的明星選手,很多同學都覺得提升記憶力這件事很難!
  • 3個小技巧,你也可以擁有像《最強大腦》高手一樣的超強記憶力
    這樣的人似乎天生就擁有超強大腦,讓人望塵莫及。而我們很多人的狀況是:努力學習也只能在中下遊徘徊終於提起興趣開始看書,確總也記不住書中的內容。好不容易記住一些了,過幾天又忘了。這些問題如何解決呢?大腦教練吉姆·奎克在《無限可能》這本書中都給出了詳細的答案,只要正確運用,這些方法就能為我們的大腦「開光」。
  • 大腦記憶力最強的學習法,愛因斯坦:我靠這個方法成為科學家
    我覺得這些做法很熟悉,因為它正是我早期的學習方式,我當時也學習了大量的學習技巧,什麼超越記憶法,費曼學習法,思維導圖,但所以這些技巧,實際上,並沒有真正搞懂背後的原理,特別是網上寫這類文章的人,95%以上的人,都是在蹭流量,都是在寫他自己用了這個學習法,覺得有效的分享,但實際上,很多人從來不懂背後的原理。
  • 《最強大腦》「腦王」曝光真相,大多數人都被騙了:這個教育謊言...
    《最強大腦》,裡面的參賽選手有著天才般的記憶力。但其實,大部分選手都經歷過專業的後天訓練,這一點早就不是什麼秘密,連參賽選手的訓練方法都可以找到。  《最強大腦》的明星選手申一帆曾經在採訪中直言不諱:  "除了極少數天才,大部分普通人,都可以通過後天訓練來提高記憶力。" "和其他選手交流之後,大家都相視一笑——原來,我們平時訓練記憶力的方法,本質上都差不多。"
  • 學習效率高的人,都懂得運用大腦的記憶力原理,2個步驟教會你
    什麼樣的方法才是最佳學習法?大腦是如何記住知識的?記憶力的原理是什麼?現在市面上,流行著各種各樣所謂的高效學習法,然而大部分都停留在過於片面的說法,沒有綜合考慮大腦的機制,我們今天就來深入了了解下,到底大腦是如何學習新知識的,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習效率,少走彎路。
  • 最強大腦申一帆,教你過目不忘的超級記憶法
    於是,我開始教他把每一個字母都想像成一個好玩的圖像,比如把a想像成蘋果,把b想像成一支筆……東東慢慢有了興趣,也止住了眼淚,開始認真起來。半個小時過去了,東東居然記住了30個單詞。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不是記不住東西,而是所用的方法不對。這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網絡上特別火的一個視頻。
  • 《最強大腦》裡記憶力可以提升嗎?記憶方法到底有用嗎?
    看了《最強大腦》,記憶力真的能提升嗎?記憶方法到底有沒有用?大家好,我是谷少。一直在素質領域、學習能力領域深耕十餘年的老師和研發者!自己是學渣,就愛研究怎麼能讓學習變得高效一下!自己因此受益,十餘年,也讓全國各地許許多多的孩子也受益了!所以總有家長、老師諮詢我,這個記憶力,到底能不能提升?
  • 憶多星南寧高效學習法(記憶力,思維導圖)特訓營圓滿結束
    2 月12日,2018憶多星寒假假最強大腦(記憶力,思維導圖)學科特訓營才剛剛結營,新一期的特訓營就在2月23日開營了,而在前幾天,這新一期的特訓營也已經結營了。真真是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啊~回想2月12日這天,我們進行小組協作,將這幾天來學到的東西繪製成一張酷炫的思維導圖。
  • 《最強大腦》魏坤琳的學霸人生
    早期江蘇衛視有一檔綜藝節目叫做《最強大腦》。他那一句經典的臺詞,讓我們記憶猶新:「科學是我評判的唯一標準。」能夠到《最強大腦》上同臺競技的每一個人,都是記憶超人、智商超越常人。能夠給這些人做評委及點評的人,絕非等閒之輩。最近又傳出魏坤琳與製片人桑潔的緋聞。更是把他推上了風口浪尖。魏坤琳,原本是北京大學心理學系的一名教授、博士生導師。本來應該是呆在大學裡安心做學術研究的。
  • 是記憶問題,學習這四點來建立學霸大腦
    昨晚閨蜜給我發了一條消息,說:晚上在家陪孩子一直在背誦古詩文,孩子反覆念,讀到口乾舌燥,最後還是不能背誦一句古詩文下來,這對孩子和她來說都是非常痛苦的。她說:孩子的記憶力太差了,他每天都要學那麼多東西,怎麼能記住呢?考試一定不好!
  • 學霸要培養!青少年記憶力下降?怎樣增強孩子的記憶力的方法?
    青少年記憶力下降?怎樣增強孩子的記憶力的方法?普通人之間的記憶力差別一般不大,決定記憶力的因素不少,需要大腦供氧充足,記憶要明確目的,孩子的興趣和注意力,還要規律的複習等等讀書的話,這是個慢慢積累的過程,天道酬勤。青少年記憶力下降?怎樣增強孩子的記憶力的方法?
  • 最強大腦:如何瞬間提高記憶力?
    在《最強大腦》中德之戰中,王峰和西蒙對決後,西蒙說,他輸在他的「記憶宮殿」裡。他的宮殿裡,有個房間裡有個美女,和另一個有美女的房間混起來了。王峰說,他的宮殿裡沒有美女。德國人輸在了宮殿不夠純潔。這麼說,難道 「記憶宮殿」是真的?如果是真的,是獨屬於王峰這樣天才的絕技,還是你我凡人也能擁有的技術?這裡為你揭開謎底。
  • 從記憶力和思維導圖入手,大腦派決心打造中國的「最強大腦」
    2016年,姬廣亮創辦大腦派,目前大腦派的業務模塊主要包括記憶力培訓和思維導圖訓練。為什麼要學習記憶方法和思維導圖?每個人在上學期間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自習時我們坐在座位上大聲地背誦著課文,或在走廊裡來回踱步反覆的背誦,但是多數時候我們還是記不住,忘得快。
  • 4個小技巧堅持做,最強大腦王峰助你最強記憶!
    學了又忘,是當前很多同學在學習中面臨的問題和困擾。尤其對於初高中同學,學習任務繁重,時間又緊迫。感覺跟上老師的節奏都是很費力的事,今天的知識點還沒有完全消化,明天又有了新的學習內容。時間一長,學習的「債」越欠越多,最後成績一落千丈。
  • 最強大腦學霸父子來啦,清北網校數獨「大師課」不容錯過
    今年夏天,國民綜藝《最強大腦7》熱播,節目中的學霸父子——黃中華和黃明睿,憑藉驚人腦力和高超「數獨」能力,迅速在學生和家長群走紅。節目後,很多學生家長表示,希望在孩子數學學習能力方面,向父子倆「取經」。
  • 現場|最強大腦高效學習法公開課
    「現在很多學校都快放寒假了,很多家長都想在寒假給孩子充充電,聽說有最強大腦高效學習法公開課,家長立馬就給孩子報名了,因為報名人數眾多,所以活動分幾場進行。」在路上教育相關負責人如是說。在路上教育最強大腦高效學習法公開課近日在佛山南海區裡水舉行,把高效記憶法的授課過程搬上學校講臺,向中小學生開放。
  • 沒有最強大腦,怎麼訓練記憶力?
    記憶力可分為短期記憶力、中期記憶力和長期記憶力,而我們都希望將自己學的東西變成長期記憶力,就好比學會了騎自行車之後永遠也不會忘記的效果。但是大腦記憶要比肌肉記憶難得多了,所以要經過更加長期、持久的訓練才能見到成效。想想你學騎自行車還要幾天呢!訓練記憶力也是,不要急於求成,一口吃不成胖子。
  • 最強大腦學霸父子「開課」,入駐清北網校直播數獨專項課
    十月中下旬,國內領先的中小學學生在線教育品牌——清北網校開展全新《大師課》活動,特別邀請了《最強大腦7》節目中的學霸父子黃中華和黃明睿,為清北網校打造益智數獨專項課,「傳授」數獨攻略。從10月14日開始,這門數學思維課程陸續在清北網校上線。
  • 《最強大腦》首次出書 儼然現實版學霸養成手冊
    原標題:《最強大腦》首次出書 儼然現實版學霸養成手冊   在新一季的《最強大腦》晉級賽中,越來越多的低齡選手躋身前列,這些「別人家的孩子」引起了觀眾的強烈好奇心,他們特別想知道「小小的大腦是如何燃燒的」。
  • 最強大腦的黑幕其實是這樣的!記憶力與記憶術要清楚!
    最強大腦第六季於2019年5月3日收官,從2014年1月第一季開始,各位記憶選手展現了各自不同的記憶絕技。王昱珩,人稱水哥,憑藉自己的記憶,能在520杯一模一樣的自來水中認出剛剛自己看到的那杯水。而且自稱能在一分鐘之內認出100個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