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最強大腦》,記憶力真的能提升嗎?記憶方法到底有沒有用?
大家好,我是谷少。一直在素質領域、學習能力領域深耕十餘年的老師和研發者!
自己是學渣,就愛研究怎麼能讓學習變得高效一下!
自己因此受益,十餘年,也讓全國各地許許多多的孩子也受益了!
所以總有家長、老師諮詢我,這個記憶力,到底能不能提升?
尤其是,近幾年很多的《最強大腦》,大家都覺得那些人是神童,是天才,其實未必,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普通人!只是掌握了一套方法,並且勤加練習,而已!
借這個風口,近幾年,各種記憶力、最強大腦的培訓雨後春筍般噴湧而出!
還多孩子學了,但是,並沒有啥用處!?對不對?
現在的記憶課,基本都是先展示,再開講!
好多朋友覺得記憶術比較花俏,不實用。
谷少就來談談俺的一些心得,還有一些實用的訣竅。
為什麼會覺得花哨,不實用?因為現在全國都是通過公開課招生,都是通用模板。
比如:第一;現在流行的記憶方法,展示課、體驗課給別人的印象就是記數字,記憶撲克,記憶圓周率,等等這些。看上去,哇,好厲害。哇,神奇!
就是不記文章。
嘻嘻嘻,是吧?
其實是有原因的。什麼原因呢?
事實上,那是因為許多記憶力比較好的牛人,都是在記憶比賽或記憶表演中出名的。記數字、撲克什麼的,正是他們的拿手好戲。世界腦力錦標賽比賽項目,就是記憶數字、撲克牌等這些內容為主。
所以,他們衍生出來的記憶體系,也是這麼整的。
事實上,記憶數字啊、撲克什麼,本身不是目的。
主要就是學習幾種常見的方法,然後起到一個訓練記憶力的作用。
所以,記憶力一定是可以提升的!
那麼,如果換成記憶文章什麼的,也是可以的。
只不過在教授學生時,難度就增加了許多罷了。
所以,不喜歡記憶撲克、數字什麼的,也可以換成記憶文章來訓練的。
比如《孫子》《素書》這樣的書兒,就挺好的。
那你又該問了?文章怎麼記?
不是不好傳授嗎?
第二:記憶文章並不複雜,因為最簡單的方法都比死記硬背快得多!
比如,就用最最最「記憶學徒」級別的鎖鏈法,就可以用來記憶數千字的文章了。
方法也很簡單。
首先,我們回一下我們小時候,在背課文、背文章時,是怎麼背的?
基本上都是死記硬背吧!
那有沒有這樣的時刻,背了之後總是忘。然後,在背不出來時,如果同學給我們讀一個提示的詞,我們就可以繼續背了。
比如,你背白日依山盡,……啥呢?同學說,黃、黃、黃。你就背下來,黃河入海流。
所以,如果我們記住這些記憶的提示詞,那我們背課文、記長文章的效率是不是就會高許多了。
那該怎麼用方法呢?怎麼記憶提示詞?
谷老師要教的第一個方法就是——鎖鏈法
第一步:就是找出提示詞,或者關鍵詞。
找提示詞也並不複雜,有點像找段落大意。
你把一些比較能代表每段文章意思的詞劃出來就是了。
「老師,不是吧?在學校,老師就讓找關鍵詞,找不到啊!」
最簡單的,敲黑板,敲黑板——就找名詞、動詞,這簡單了吧?
然後,第二步:把它們串聯起來,編成一個故事。
一般來說,一段有二至四個提示詞,一篇文章一段有十至二十段。
所以,提示詞有二十至八十個左右。串起一個故事,也就是了。
這就像是造句一樣,只不過造句裡面要加入的詞多了一些,句子也長了一些罷了。
記憶方法用到的,許多都是我們小學裡的語文基本功。
不要看得太複雜,太高深。
所以,記憶方法,一定是每個人都能學的會,並且一定能提升記憶力的!
現實中,有一些人學習記憶方法,有些不認同,或者很有挫折感,是因為他們期望太高了。
以為學了記憶方法,就能馬上過目不忘,或記一次就記住所有知識。
谷老師告訴你——這是不可能的!
因為,你方法都沒完全掌握,走路都走不穩就想跑,甚至想飛!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不是說記憶方法做不到。
對於初學者來說,你評價記憶方法的標準應該是:對前你記憶文章,用了多少時間,記憶後一周,忘記了多少。而現在,用了多少時間,一周後忘記了多少——兩者比較一下,有沒有進步?有進步,就好了。不要好高騖遠。
孫悟空也不是一天就成大聖、就成鬥戰勝佛的,肯定是吃了無數的苦、吃了無數仙丹、經歷無數磨難的。但是,他的學習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知恥而後勇!不怕不懂,不怕不會,就怕,知道還不做,知道還不學!
水滴石穿,不接跬步無以至千裡啊!
谷老師要說的第三點:學習記憶方法,是一個不斷累積的過程。
最開始學習一些基本的,簡單的技巧就好了。
別貪多,貪多嚼不爛!
關鍵是,應用,學以致用!最重要!
一個方法用熟了,再新學一些。學難度的一些。一點一點加上去。
高樓萬丈平地起,地基打不牢,起的快,倒得也快!
所以說啊,把基礎打紮實了,後面的所有內容就容易折騰了。
如果你連基礎的打不紮實,那就真的是,空中樓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