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稱城鄉二元帶來巨大心理落差 使周克華容易犯罪
「周克華身上體現出來的,是很明顯的反社會人格。」具有反社會人格的人,和他的生活經歷有著密切的關係。「周克華性格孤僻,看待問題容易出現極端的反應,這些行為在他還很小的時候就應該有。」梅傳強教授分析,由於那個時候周克華年幼,這種人格還不容易體現出來,也不容易被發現。
-
周克華女友為90後 通話稱「幹一次大的」被截獲
10日死於周克華槍下的重慶鐵路公安處刑警支隊民警朱彥超也被追授「重慶市人民衛士」榮譽稱號。 即使是死的時候,俯面倒地的周克華也保持著他一貫的神秘,警方沒有公布他正面的清晰照片。圍繞他的一個個謎團有的解開了,有的仍舊沒有,或許永遠不會解開。 8月10日殺死兩人後他去了哪裡?
-
孩子常打人有攻擊行為?挫折攻擊理論:與常受「挫敗感」有關
孩子經常打人有攻擊行為,遇到這種情況,父母一定要格外留心。根據挫折攻擊理論,這通常是與孩子經常遭受"挫敗感"有關。孩子的"攻擊行為"與"挫敗感"有關挫折攻擊理論主要是由拉爾德、梅爾、米勒等人提出的。指的是,當人的一個動機、行為遭到挫折後,就會產生攻擊和侵犯性反應,從而引起犯罪。也就是說,孩子的攻擊性行為主要來源於孩子的"挫敗感"。
-
負性社會關係之攻擊
進化心理學家指出,男性的攻擊行為具有適應性。有目的的攻擊可以提高生存和繁衍的機率,而失敗者「將面臨基因滅絕的危險」。在正確的時間對正確的對象發動攻擊是獲得社會成就的敲門磚。基於地位的攻擊也有助於解釋為什麼青少年時期和成年早期是攻擊的高峰期,因為這一階段是社會地位和爭奪配偶競爭最激烈的時期。研究者在動物和人類身上發現了一些能夠引起攻擊的神經機制。
-
社會心理學中的攻擊與助人行為
社會關係中的兩大社會行為:攻擊行為和助人行為。01攻擊行為1 攻擊行為:指有意傷害別人且不被社會規範許可的行為。敵意不是攻擊,但可能激發別人的攻擊,是一種代償性的攻擊,實質上為一種高度的自我防衛狀態。2 攻擊行為的3種理論(1)生物本能論認為,人類的攻擊性具有生物遺傳性。
-
挫折是偉大的試金石—挫折是人生的常態
人的一生挫折常伴,沒有誰的一生是一帆風順的,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事情要面對,也有不同的挫折在不時發生,或許是因為一次考試、一次失業,又或許是因為一次失戀,有人因此而一蹶不振,也有人因此奮起成就了自己的輝煌,一切似乎只在一念之間,但是絕不僅僅是一念之間,內心強大的人受過不少挫折,因為這種強大唯有挫折才能培養
-
「隨意給差評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挫折」
所以他們很容易進行自我攻擊,一點點的毛病也會立刻被挑出來,一點點的不完美都要痛斥自己,直到把自己的自尊完全擊碎,然後再回到養育者、親密關係中去依賴別人再次建立自尊。可是更遺憾的是,他們內心那個嚴厲的懲罰者,時不時還很喜歡攻擊別人,所以他們的回歸,並不都是成功而順利的。於是他們常常面臨著斷裂的人際關係和混亂的生活。
-
心理健康:如果你有「被動攻擊型人格障礙」,試試這幾種改善方法
「被動攻擊型人格障礙」這個術語在二戰後才出現,它一度被用來描述某些士兵身上出現的抵抗權威的微妙情緒。被動型攻擊型人格障礙的症狀包括間接地抵制權威,或者間接地對某個人產生怨恨。有被動型攻擊型人格障礙的人一般會儘量避免和別人發生衝突。當你用表面的禮貌掩飾內心的挫折時,被動攻擊行為是不容易被發現的。
-
人類的自我毀滅傾向
人類自我毀滅傾向的研究早在原子彈誕生前3600年就已經有了論述,曼哈頓計劃前整整3600年,人類便已經開始揣測我們的末世圖景。 平常所謂的攻擊驅力,可以說就是死亡本能的衍生物,只不過只將毀滅的對象從自身轉移到他人而已。當指向外界的攻擊驅力因受到障礙而無法滿足時,便會轉向攻擊自己(例如自殺)以圖自我毀滅。
-
初中政治知識點總結:正確對待挫折
初中政治知識點總結:正確對待挫折 (1)挫折具有兩面性。①挫折一方面使人前進的步伐受到阻礙,從而產生憂愁、焦慮、不安、恐懼等消極心理;②另一方面又有利於人們磨鍊意志,增長才幹和智慧。
-
根據臉型就能預測暴力傾向嗎?
根據臉型就能預測暴力傾向嗎?在他的言論中,這些男性是人類逐漸演化中的「返祖者」、是愚蠢的「野蠻人」,並具有類似人類祖先的面貌。典型的面部特徵包括大下巴、突出的眉毛和柄狀的耳朵。而Lombroso對他們的評價都是負面的。雖然,Lombroso的理論充滿了爭議性,在19世紀末期到20時期初期,和優生學理論(eugenics,改進人種的一種理論)一樣,在社會上極其流行。
-
擁有暴力傾向的人,往往具有這3點特徵,大家要當心
但是生活往往不是盡如人意,我們從新聞中還是看到了一些家暴和虐待小動物的諮詢,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識別那些具有暴力傾向的人,並對他們敬而遠之呢?01.缺乏同情心具有暴力傾向的人,往往是比較冷血的,沒有什麼同情心。他們在面對他人的苦難時,並不會在第一時間就去伸出援手,反而是在一旁袖手旁觀,甚至發出與場合不相適宜的笑容。
-
在遇到挫折後不要消極逃避,在挫折中你會不斷成長
時間長了,他們形成「只能好不能差」的思維定式,對失敗缺乏必要的心理準備,一旦某次考試出現失誤,便會感到心理壓力增大產生強烈的挫折感;同時,也有一些孩子,因為長期學習成績佳,也被周圍的同學歧視、老師天重視、家長打擊,那挫折感就如影隨形。因學習上遇到挫折而產生苦悶是正常的,關鍵在於自己能振奮精神,正視自己的失敗,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從而獲得戰勝挫折的力量。俗話講「失敗是成功之母」,就是這個道理。
-
挫折是命運的轉折點也是新的起點,挫折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之一
挫折是命運的轉折點也同樣是新的起點,挫折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之一!(開門見山+蘊含哲理式開頭,是此類文章常見的開頭形式之一。)挫折並不可怕,因為它帶給了我們人生最嚴峻的考驗。(過渡,引出下文。)在挫折面前,有些人被挫折擊敗,從此一事無成;而有些人卻不被挫折所徵服,而是勇敢地去面對,從此命運就為他敞開了成功的大門!(議論!)有這樣一個不屈服於挫折的人。(列舉典型事例。)他是吉林省九臺市人。父親是一個普通的修鞋匠,母親是一個智力有障礙的人。白天,他除了上課外,其餘的時間就在一家餐館打工。
-
臉型能預測你的暴力傾向嗎?
但現代研究者,如哈佛大學的人類學家理察·格蘭漢姆(Richard Wrangham)很推崇龍勃羅梭派的學說,認為寬臉的人具有返祖的攻擊性。在1997年出版的《惡魔雄性》(Demonic Males )一書中,格蘭漢姆主張男人與黑猩猩有著天生的群體暴力傾向,這一主張使他聞名於世。
-
成功必然經歷挫折,可是經歷挫折不一定必然會成功!
美國人溫德爾·菲利普斯的名言,「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們都非常的熟悉,在生活中當我們遇到挫折或者是失敗時,長輩或者領導都會以此來激勵我們,當然我們也是深信不疑。可是隨著年歲的增長,閱歷的增加,很多時候我們也會對這句話產生疑問,成功是要經歷挫折,可是經歷挫折我們就一定會成功嗎?我看未必。所謂成功必然經歷挫折,是因為任何人和事物都是一個發展的過程。
-
挫折,人生最好的試金石
每個人的一生都可能遇到或大或小的挫折。面對挫折,有人厭惡,有人排斥,有人拒絕;有人彷徨,有人懼怕,有人退縮;有人勇敢,有人樂觀,有人搏擊....心態不同,結果就不同。
-
天生具有暴力傾向的三大星座,而且還非常狡猾
如果惹毛了他們,他們就會用言語打擊對方,並且會用暴力解決問題,十分有暴力傾向。處女座女生就是那個潛伏很深的「特工」女票!看起來溫柔賢惠得不得了,對很多事情也蠻大度的,實際上她們對另一半的某些行為恨得牙痒痒,一直都在找機會惡整一下對方。設圈套的能力一個頂倆,就等著對方不知不覺走進陷阱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