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新聞網訊(實習生 杜菲菲 記者 王鐵軍)7月,又到了光肩星天牛的羽化高峰期,嚴重危害哈爾濱市樹木,有關部門建議市民緊急行動起來,全面予以圍剿。
近日,記者發現哈爾濱市多處綠化街道、生態園和公園的樹木上都有鉛筆粗細般圓圓的洞、長勢較弱,專家介紹,這便是光肩星天牛「寄居」所造。
專家說,光肩星天牛對樹木危害很大,當初隨南方運到哈爾濱市的木材遷徙而來已20餘年,成為哈市樹木的主要蟲害。一般一年發生一代,以幼蟲或卵越冬,成蟲產卵率極強,每年5月至10月都是其危害期,尤其在7月、8月更加嚴重。光肩星天牛成蟲以樹木的嫩枝和葉柄為食,幼蟲能蛀食樹幹,危害輕者降低木材質量,嚴重的可引起樹木枯梢、風折,所寄食的樹木多千瘡百孔,最終會因營養供給不足而慢性死亡。近年暖冬,大量的蟲卵得以安然越冬,越繁殖越多。目前哈爾濱市主要採取化學防治法,即通過對蟲害樹木噴灑一種叫「綠色威雷」的環保型殺蟲劑進行防治,可由於天牛抗藥性極強,必需5月到10月不間斷地反覆噴藥,且消殺成本很高。
園林專家說,還可採取綜合防治的辦法,即將闊葉樹、針葉樹等搭配起來種植,避免成片樹林發生蟲害;採取天敵防治法,即通過其天敵啄木鳥來守護樹木,但由於城市中的綠化帶不是成片森林,加之東北地區啄木鳥數量很少,可行性不大。此外,專家們正在深入研究中的「寄生性天敵」防治法,即從自然界採回寄生蠅、寄生蟲等用來防治天牛。由於這些寄生天敵個頭較小,在城市綠化帶旁受風速、汽車噪音等影響較大,預期效果並不理想。目前,哈爾濱市的具體做法是防治區域從公共街路、綠地向小區、庭院延伸,達到聯防聯治、連續防治,集中消殺。
香坊區園林管理所探索出一條新辦法,即「有償捉蟲,全民參戰」。考慮到光肩星天牛具有抗藥性、產卵力強的特點,在化學防治的同時,「捕捉一隻成蟲,等同於消滅很多幼蟲」的捉蟲行動,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捉一隻光肩星天牛蟲獎勵0.2元的活動,今年已是第三個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