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峰(確山縣)
記得去年秋天,屋裡進了幾隻蛐蛐兒,聽著它們沒日沒夜地歡唱,忽然發現最近幾年我一直在外奔波,似乎沒怎麼見過蛐蛐兒了。
順著聲音找過去,終於在一個角落裡看到它,我悄悄地靠近,它卻渾然不知,依舊歡唱著。我伸出手,往前一撲,結果卻撲了個空,蛐蛐兒蹦走後還衝我叫了幾聲,估計是嘲笑我太笨了。又追了一會兒,終於把它捉到手了,想著剛才笨拙而又生疏的動作,自己都覺得好笑。看著手中的這隻蛐蛐兒,我發現它瞪著眼睛看著我,一瞬間,竟感覺它可憐巴巴的,不忍心傷害它,就把它放到屋外。
蛐蛐兒可是個好東西!醫書上記載「以乾燥全體入藥,開水燙死,曬乾。味辛、鹹,性溫。有利尿、破血、利咽功能。」蛐蛐兒的藥用價值我沒有體驗過,不過它的美味我倒是享用過。
小時候,每當秋天來臨時,我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捉蛐蛐兒。吃過晚飯,我拿著空瓶子來到路燈下,一晚上能捉好幾瓶子。回家後,我把蛐蛐兒擇乾淨,洗一下,放進油鍋裡炸一炸,吃起來真香,現在想想還直流口水呢!其實,不光人愛吃,就連小貓小狗也喜歡吃蛐蛐兒。從瓶子裡取出一隻蛐蛐兒,扔給小貓小狗,它們吃得津津有味,吃完後眼巴巴地看著你,還不時用頭蹭蹭你的腿討好你。看著它們可愛的樣子,我總是忍不住再獎勵它們一隻。
蛐蛐兒不僅好吃,還是很好的「玩具」。我上高中時,由於學校在山上,蛐蛐兒特別多。每到秋天,我們最後一排的幾個同學,總是趁著自習課和課間休息滿教室地捉蛐蛐兒。有一次,我捉了半瓶,放在抽屜裡忘了,過了半個月才想起來,打開瓶蓋一聞,一股臭味撲鼻而來。從此,捉蛐蛐兒又有了一個新的目的——製作「毒氣彈」。經過我們不斷地研究和實驗,「毒氣彈」的氣味越來越濃,發酵周期也越來越短。一次自習課上,同桌把一瓶高濃度的「毒氣彈」打開,悄悄扔到教室中間。中間的同學馬上捂住了鼻子。起初他們還以為是哪個同學「腹中餘氣」外洩,後來發現不對勁,最後整個班的同學都受不了這種氣味,全都跑出教室透氣。我們幾個躲在走廊裡笑得前俯後仰。蛐蛐兒給枯燥的高中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
轉眼之間,又是一個秋天,又是一個蛐蛐兒歡唱的時節,只是身邊的人已不是當年的同學,而我再也沒有那顆捉蛐蛐兒的童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