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理論的預見功能

2020-11-28 王嘉韻

科學理論的功能不僅表現為能夠解釋已知的自然現象,更重要的是表現為能夠預見目前尚未觀察到、但卻能為日後科學實踐所觀察到的現象和事實。

科學史表明,一個科學理論所解釋的自然規律越深刻、越普遍,它的預見功能便越強;

其所預見到的現象越多,其實踐和理論意義也就越大。

如E=mc2是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一個推論,物理學家在利用這一關係解釋原子核的質量虧損現象時,發現了原子核內蘊藏著巨大的能量,進而預見了開發和利用原子能的可能性和重要性。


(1)大體上可以將科學預見劃分為兩類:

①對尚未發現而早已存在的事物或現象的預見。

②對未來要發生的現象所作的預見。

(2)科學預見的類型劃分的標準

科學預見的類型類似於科學解釋的各種類型,究竟屬於哪種類型,取決於所採用的原始理論前提的本質和特點。

①當採用遵循嚴格決定論的科學理論時,科學預見的結論常常是足夠精確的、單值的。

②而在採用統計或概率規律的情況下,預見的結論則常常是概率性的。這時,精確而可靠地預言的不是事件本身,如電子的行為,而是在給定時空間隔中事件存在或發生的概率。

(3)科學預見的作用

科學理論的解釋功能和預見功能的實現,使科學理論成為變革現實世界的銳利武器。

科學預見提供了認識事物的發展進程、預見事物當前和未來發展的各種可能性,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基礎。

但科學預見既不同於佔卜、算卦之類的神秘預測,也不同於普遍存在的各種經驗預測。

這些預測不論是基於某種神秘玄學還是日常經驗和個人經驗,其結論都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科學預見則不同,它不僅建立在關於現象的本質性聯繫和規律的科學理論基礎上,還要求準確地表達被預見的現象發生的具體條件,運用邏輯的規律和規則,將數學計算運用於理論前提,並且要求對導出結果的現實可能性作出評估。

女機器人

(4)科學預見與科學理論的關係

科學預見是科學理論能動作用最鮮明、最顯著的表現之一,也是科學理論相對獨立性最有特色的表現之一。

科學預見顯示出科學理論能夠明顯地高於認識的經驗層次。

一個科學理論具有預言性,表明這個理論不僅能夠說明已知的經驗和事實,而且能夠預言超越已有經驗和事實的更多的經驗和事實。

一旦這些經驗和事實能夠在進一步的科學認知活動中得到證實,它們會反過來對科學理論的真理性和合理性的確立給予很大的支持。

在現代科學中,幾乎所有創造性的科學理論都是通過其科學預言的證實來為科學共同體所接受和認可的。

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的發展就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

相關焦點

  • 科學技術與科學理論
    搞科學理論的人總認為科學技術的進步是因為有科學理論的指導才實現的,但事實上很多科學技術與現時的科學理論根本就沒有什麼關係,現代很多的科學技術現代的科學理論根本就搞不清是什麼道理,更談不上合理解釋了,指導何來?事實上現代的科學理論已經被實際的科學技術遠遠地甩到後面不見了蹤影。搞科學理論的人肯定非常不滿意我所作的這種結論。
  • 為什麼弦理論不是科學理論
    這一科學過程總是涉及到繼續收集更多的數據,當理論的有效性領域被超越時,繼續提煉或徹底取代假設,以及測試將理論置於進一步的驗證中。這就是科學發展的方式,不管我們是否認識到這一點。日心說取代了地心說,因為它解釋了地心說不能解釋的現象,包括:木星的衛星,金星和火星在不同季節的相和相對大小,還有彗星軌道的周期性。
  • 為什麼弦理論不是科學理論?
    定義科學有非常多鍾方法,但也許每個人都可以同意的一個方法是:1.收集有關自然界或特定現象的知識;2.提出了關於該現象的合乎自然規律和物理解釋的可檢驗假設;3.對假設進行檢驗,驗證或推翻它;4.並且構建了一個總體框架或科學理論來解釋該假設
  • 預見2021 | 量子通信:一場不見硝煙的國際較量
    一個是2016年8月我國成功發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該衛星既實現了千公裡級的星地高速量子密鑰分發,又實現了遠距離地星量子隱形傳態,意味著「不被破解的加密技術」這個人類千年夢想有了成為現實的科技基礎。
  • 十大最具革命性的科學理論
    說其龐大,是因為科學擁有迄今為止為數最多的學科群和分支學科,科學知識的總量早已超越其他任何門類。說其系統性,更是毫無爭議,科學已經建立起了成熟的可邏輯推演、可重複檢驗和可預見結果的方法體系。不管怎樣,科學已經深深地滲透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能夠以科學的思想和觀念,去認識和理解極其複雜的客觀世界和精神世界,而科學革命能夠出人意料地變革人們的思想觀念、推動人類歷史的進程。那麼,可否將龐大、系統而複雜的科學,用若干實例給予一個提綱挈領的總結或說明呢?
  • 教你辨別什麼是偽科學,科學理論的標準是什麼?
    Gall認為某些能力與大腦的某些部分相關聯,這導致人們對大腦定位這一觀念的興趣日益增長,或者認為某些功能與大腦的特定區域相關聯。進一步的研究和觀察有助於研究人員更好地了解大腦的組織方式和大腦不同區域的功能。科學與科學理論的標準科學觀察是推動科學發現和科學理論成為引擎的動力。
  • 預見未來 陳曉紅院士將出席2020網易未來大會
    大會將進行三天的頭腦風暴、涵蓋了預見未來、新基建、人工智慧、區塊鏈、潮商業、健康生活等論壇。  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政協委員、湖南工商大學校長、中南大學商學院名譽院長陳曉紅將出席大會,並發表主題演講,就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以及如何賦能數字經濟發表獨到觀點。  陳曉紅是中國著名管理科學與工程管理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召集人。
  • 科學定律與科學理論有什麼區別?
    blocknew.net成就你的區塊鏈夢想科學理論的核心就是已知感應信息共識,說成通俗的話就是群體經驗、高度概括的群體經驗,而在近現代科學理論產生的早期,創建一個理論時習慣模仿幾何理論將這種經驗共識稱之為
  • 科學文化的社會功能
    依此類推,則科學文化本質上就是科學家的生活方式,是科學共同體的生活方式,是圍繞科學活動所形成的一套價值體系、思維方式、制度約束、行為準則和社會規範。    科學家是科學文化形態和風尚的引領者和實踐者,科學家們的科技活動始終是科學文化發展的堅實基礎。我們今天講座的主旨,就是討論科學文化的社會功能包括哪些方面。
  • 科學和技術政策研究進展
    經濟學為研究科學和技術資源分配提供了理論和方法,政治學則為研究決策機制和決策過程提供了理論與方法,社會學為研究科學家群體的行為模式和激勵機制提供了理論和方法。另外,科學計量學的進展為科學和技術政策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
  • 姜慶國: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期刊科學發展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期刊是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學術交流、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成果的重要載體。作為黨的重要思想陣地,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期刊對于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具有特殊意義和作用。自2005年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設立以來,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期刊建設取得較大進展,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
  • 盤點科學史上8個錯誤的科學理論
    人們喜歡關注偉大的科學理論。的確,正是這些偉大的理論使我們對世界有了深刻的了解。但並非所有的想法都是正確的。雖然許多理論在當時很流行,但最終被證明是錯誤的。然而,它們仍然是科學發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環。其他科學家也提出了光波的理論,但他們認為,光波從太陽傳播到地球必須使用類似的介質。在著名的麥可遜-莫利實驗之前,人們一直認為光以太理論是正確的。然而最後麥可遜-莫利用實驗最終證明了光以太理論是錯誤的理論。
  • 為什麼科學理論需要證偽?
    為什麼科學理論需要證偽?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許多科學理論你並沒有辦法去證明它是完全正確的,也無法完全證明它是錯誤的。比如說,熱素說等等。可以說有許多科學理論就是,憑想像的理論胡扯,有好多還是公式化非常好的胡扯!
  • 合成生物學將想像變成可預見的未來 | 一刻 · 科學俠
    從埃隆·馬斯克發射火箭到合成生物學,從積木拼接到合成生物學的DNA,從玻尿酸的製造到合成生物學對細胞工廠的改造和設計,他認為想像是驅動科學發展的源泉。他帶領我們想像一顆會發光的樹,想像火星變成綠色星球……用想像的力量創造可預見的未來。科學最終的目的就是造福人類。
  • 您真正應該知道的10條科學定律和理論
    10.大爆炸理論根據埃德溫·哈勃(Edwin Hubble),喬治·勒邁特(Georges Lemaitre)和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等人的研究,大爆炸理論是假設宇宙開始於140億年前發生了一次大爆炸。當時,宇宙被限制在一個單一的點上,涵蓋了宇宙的所有物質。
  • 教學研究:新課標視域下化學史的科學本質教育功能研究
    化學史記錄了化學科學知識形成、建立和發展的全部過程,承載了科學本質的許多方面,2017年版新課標強調將化學史與促進學生對科學本質的理解相聯繫。本文通過對科學本質和化學史進行分析、整理,討論了化學史的科學本質教育功能。
  • 混沌理論是什麼鬼?大顛覆,20世紀最偉大理論之一
    混沌理論不是糊塗理論,不是宣揚真理的理論,也不是意識形態,是辯證之道,自然之道,是發展著的關於世界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混沌是一個由非線性效應引起的一個相當獨特的現象,具有對初值的敏感性、無周期性、長期不可預測性以及分形性和普適性等特點。混沌理論則是研究這一類典型現象的理論,是系統從有序突然變為無序狀態的一種演化理論,是對確定性系統中出現的內在&34;形成的途徑、機制的研討。
  • 五大功能區域劃分是科學的指導性戰略
    原標題:五大功能區域劃分是科學的指導性戰略   市委四屆三次全會提出科學劃分功能區域、加快建設五大功能區,是區域發展與經濟布局調整的戰略思路,是符合重慶實際的重大戰略決策。五大功能區域劃分是全市區域發展的長期戰略大布局,注重科學發展理論和理念支撐,採取突出首要、明確重點、宜粗不宜細原則,各區域板塊在明確既定發展方向的同時,又具有比較充分的自由度和拓展空間。因此具有全局性、基礎性、指導性特點,是重慶經濟社會發展的藍圖。規劃則是區域空間階段性和目標性的具體布局安排,不同於戰略的粗線條特徵,一般具有明確的有效期限和相應的分階段目標和任務。
  • 正理論+反理論=大統一理論!1+1=1超越霍金!科學強國
    我是《正反萬能大統一理論》發明人張可海。今天主要講正反概念的《正理論+反理論=大統一理論!即1+1=1。超越霍金、牛頓、愛因斯坦! 世界科學強國!》。本文詳見我們的理論專著《大統一理論與霍金對話》第376——380頁。今天我們看到了大統一理論公式:「正理論+反理論=大統一理論。」即:1+1=1。
  • 歐依安盾——在安全領域提前預見未來
    正是基於這一理論思想,才有了歐依安盾超前布局、大膽投入的勇氣。歐依安盾CEO、原盛景網聯創始副總裁吳巍老師結合歐依安盾客戶案例(世界五百強企業新興際華武安工業園安全智能化平臺)向嘉賓們詳細介紹了歐依安盾在「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生產」領域長期耕耘的心路歷程和最新研究成果,並仔細講解了「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生產監管平臺」的各項功能和運行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