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正反萬能大統一理論》發明人張可海。
今天主要講正反概念的《正理論+反理論=大統一理論!即1+1=1。超越霍金、牛頓、愛因斯坦! 世界科學強國!》。
本文詳見我們的理論專著《大統一理論與霍金對話》第376——380頁。
今天我們看到了大統一理論公式:「正理論+反理論=大統一理論。」即:1+1=1。這裡的「1」,即代表「1」,又代表「一切」。這裡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我們在前邊講過了,朋友們可以參考前邊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來理解這裡的「1」和「一切」。這裡的「1」,即代表「一切」,又代表「萬物」,又代表「萬能」,又代表「萬象」,又代表「理論」,又代表「原理」,又代表「法則」,又代表「規律」,又代表「程序」,又代表「方程」,又代表「運動」,又代表「定律」…………又代表「統一」,又代表「大統一」,又代表「一切」,又代表「一切的一切」。正反即一切,一切即正反。正反即宇宙,宇宙即正反。正反即世界,世界即正反。正反即全球,全球即正反。正反即天下,天下即正反。…………
我們都很熟悉數學運算當中有1+1=2.。但是自然界中有沒有1+1=1的情況呢?不但應該說有,而且萬物、萬象都很普遍。譬如,人類、動物類、鳥類、魚類、青蛙類…………等等,卵細胞遇到精子變成受精卵,數以億計的、無窮無盡的受精卵,其計算方法都是如此計算的:1+1=1 ,非常簡單。
這個「1+1=1」公式,就是我們的《正反萬能大統一理論》統一公式:
正理論+反理論=大統一理論。
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說:「科學的最終極目的,就是尋找一個最簡單的理論,去描述整個宇宙。」 偉大霍金的《時間簡史》 第13頁。
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在《偉大設計》中又說:「大統一理論,應該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任何學科中都能成立。」
美國物理學家《大統一理論》先驅者溫伯格說: 「我們要探索的大統一理論,就是尋求一組最簡單的物理理論,它們具有最必然的意味,而且我們所知有關物理學的所有一切,原則上都可以從這些原理推導出來。」
「自然的設計不僅簡單,而且是最大限度的簡單,這就是說,如果設計再簡單一點的話,宇宙就會單調無味。」甚至需要防止宇宙大廈倒塌,「為了防止宇宙大廈倒塌,我們不能去動其中的任何一塊石頭。」 (阿·熱:《可怕的對稱》第22——23頁,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年版。)
我們發明創造的《正反萬能大統一理論》=正理論+反理論。這個公式中的「正理論」、「反理論」,就是支撐宇宙萬物萬象整個大廈的兩塊石頭基石,任何人都不敢去動其中兩塊中的任何一塊石頭。如果誰敢搬走「正理論」與「反理論」其中的任何一塊石頭,宇宙萬物萬象的整個大廈,就會立刻倒塌。為了防止不讓宇宙大廈倒塌,決不準許任何一個人去動任何一塊石頭。
什麼是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特別是重大的科學發展,常常是推翻了人們普遍認為是科學原理的東西,而提出新的原理。」 (金嶽霖《形式邏輯學》第286——287頁,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
也就是說,重大的科學發展,都是推翻人們普遍認為是科學原理、科學理論、科學定律的理論,而提出一種新的科學原理、科學理論、科學定律的理論,用新的科學原理替代舊的科學原理,用新的科學理論替代舊的科學理論,用新的科學定律替代舊的科學定律。用世界上最新發明的、最正確的、最完善的、最簡單的、最權威的科學原理、科學理論、科學定律替代最不正確的、最不完善的、有錯誤的、有缺陷的錯誤的理論,這才是真正的科學發展,這才是真正的科學創新。
2008年第2期《創新科技》說:「創新體現了發展的觀點,任何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發展就是新事物替代舊事物。」
也就是說,任何一個新生事物的誕生,都標誌著另一個舊事物的滅亡。任何一個舊事物的滅亡,都標誌著另一個新事物的誕生。
科學是一種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傳統中產生的非常特定的文化規律、文化現象、文化
原理、文化理論、文化法則、文化程序、文化定律。捍衛真理,至高無上。
科學之所以偉大,是因為科學能將物理學、宇宙學、天文學…………等等學科的不同理論、不同原理、不同規律、不同法則、不同程序、不同運動、不同定律…………都能用一個通用的、簡單的、統一的公式理論描述它:1+1=1 ,正反萬能大統一理論=正理論+反理論。非常簡單。
所謂科學研究,科學研究重在創新,創新的途徑多種多樣,不存在什麼一成不變的方法。 科學研究就是在前人霍金、牛頓、愛因斯坦、溫伯格、狄拉克等等世界偉人的基礎上,有所創新,有所精進,有所完成。科學研究整個過程充 滿著創造性、貫穿著創新性。追求真理,百折不撓,無論遇到多大的挫折,泰山壓頂不後退,保持科學精神搞發明 ,為了世界科學強國,科學創新強國,牢記科學使命,讓科學與祖國同行,讓科學與強國強大,讓科學與民族富強。
偉大的毛澤東說:「真理只有一個。」(《毛澤東選集》第2卷第655頁。)
2006年原科技部部長徐冠華說:「科學技術競爭,是一個典型的『贏家通吃』領域,在科學技術上,只有第一,沒有第二。」 (《中國科學院科學發展報告》第13頁。)
北京大學教授吳國盛在《名家講科普》第三輯中說:「今天的科學已經不單單是科學家個人的小事情,而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大事情!科學就是力量!」
一個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理論發明,是代表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標準。
巴斯德說過:「只有發明理論,才能展示和弘揚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明創造精神。」
偉大的愛因斯坦曾經說過:「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因為世界必將從重新認識中國開始,而重新認識中國,則必須先從重新中國的科學開始。」 (2007年6月28日《河南商報》)
封面題詩:宇宙統一總定律,國際前沿大難題!挑戰美英科學家!試看天下誰能敵!
中國科學夢!中國科學魂!中國科學根!中國科學使命!中國科學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