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閩兩地「生命接力」 80後上海小夥配對捐骨髓

2020-11-23 東方網

  東方網3月27日消息:昨天,華山醫院2號樓10樓骨髓移植手術室內,80後上海小夥陳祥拉起了袖管。這一個簡單的動作,卻拉開了一場「生命接力賽」的序幕:千裡之外的福建,一個患有白血病的3歲幼童正躺在病床上,陳祥的造血幹細胞,將成為延續這一小生命的唯一火種。昨天下午,這150毫升造血幹細胞已經「速遞」至福建的患兒處進行移植。

  2005年,初入職場的陳祥便進行了第一次無償獻血,同時,他還留下了自己的骨髓樣本,成為中華骨髓庫的志願者。他沒有想到,10年之後,自己當年的這一個不經意的行為,將為一名3歲男孩打開一扇生命之門。

  陳祥表示,當初加入骨髓庫,並不是一時衝動,而是長期以來幫助別人、奉獻社會的夙願。「當我接到中華骨髓庫(配對成功)的電話時,有些興奮。」陳祥說,學醫出身的他深諳,配對成功的概率就好比是買彩票中大獎一般,微乎其微,因而覺得非常幸運。

  昨天,市紅十字會、虹口區及共青團區委的相關負責人來到醫院慰問,為他頒發了市紅十字會造血幹細胞捐獻「榮譽證書」、市紅十字會的「博愛獎章」、「上海市優秀青年志願者」證書。

相關焦點

  • 小夥為血癌患者捐獻骨髓 渝滬兩地上演生命接力
    渝滬上演生命接力 兩小夥捐出「生命種子」兩名志願者昨日為上海兩名血癌患兒捐獻骨髓空運到上海,配型成功率只有十萬分之一本報訊(記者 葉惠娟)兩名重慶小夥,兩名上海再生障礙性貧血患兒,兩顆「生命種子」將素昧平生的雙方緊緊相連。昨日上午,我市兩名志願者沈海(化名)和苟林(化名)同時在新橋醫院進行了造血幹細胞採集。
  • 瀋陽:姐姐接力爸爸 捐骨髓救弟弟生命(圖)
    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記者 劉冬梅 攝  在曹志江家中,為挽救兒子生命成了一場接力賽。他的兒子患有再生障礙性貧血,去年12月,曹志江為兒子捐獻骨髓做了移植手術,本報曾以《我把骨髓給你,兒子你給我好起來》做過報導,然而兩個月後醫生宣布手術結果失敗。  12歲的生命就這樣沒救了嗎?看著兒子日漸蒼白的臉色,曹志江心在滴血。
  • 血脈相連易配對臺青捐骨髓救陸童 兩岸攜手克重症
    圖為臺胞在醫護人員照料下乘坐兩岸醫療包機返臺治療\資料圖片    作者:黃寶儀、蘇榕蓉    經歷34小時、跨越海峽2000公裡的「生命接力」,使三名患重病的大陸小朋友獲得三位臺灣同胞的骨髓捐贈而重煥新生。這是廣東東莞首例來自臺灣的非血緣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也是兩岸醫療資源對接、攜手攻克重症的縮影。
  • 小夥棄職捐髓救女童 捐贈骨髓有危害嗎
    工作對於成年人的意義十分重大,一份穩定又高薪的工作,能夠給家人及自己帶來美好的生活,而在黃岡卻有一位小夥,不顧家裡人反對義無反顧的辭去了項目監理的高薪職位,去救素不相識的小女孩,他說:「工作失去了可以再找,患兒的生命只有一次」。這樣的大愛之舉正是現代社會所欠缺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小夥的「英雄」之舉。
  • 「00後」捐骨髓救父:換回爸爸一條命,怎麼都是值得的
    「00後」捐骨髓救父:換回爸爸一條命,怎麼都是值得的 一開始內心也有點害怕,畢竟針管看上去挺粗,但只要想到自己的造血幹細胞能讓爸爸好起來,換回爸爸一條命,怎麼都是值得的。
  • 「面對親人的生命,我別無選擇」 成都女孩義無反顧為河北表姐捐骨髓
    「面對親人的生命,我別無選擇」 成都女孩義無反顧為河北表姐捐骨髓在疾病面前,方知無情。但在有限的生機之下,親情和勇敢,更容易贏得奇蹟。10月下旬,李夢真表姐彭婷的爸爸,在家族微信群裡,發出了一條求救信息:「彭婷本來和我配對成功,但是我的身體檢查沒過關,無法捐獻骨髓。表弟表妹們,懇請你們配對試試!」李夢真的父親與彭婷的母親是兩姐弟,兩家人的關係歷來很和睦,逢年過節經常在一起聚會。今年5月20日,彭婷被查出患上了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治療。
  • 一個電話就答應給陌生小孩捐骨髓,這個湖北小夥讓人敬佩
    經過3個半小時的採集,18日,來自黃岡的彭先生捐出128毫升造血幹細胞懸浮液,將從武漢送至上海,輸入一名血液病患兒體內,為其點燃生命的火種。  彭先生是一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今年30歲。兩年前,一次義務獻血時,他填寫了自願捐獻骨髓申請書,加入了中華骨髓庫。"
  • 上海紅會:捐造血幹細胞不等於捐骨髓,許多捐獻者家屬有誤解
    當問及家屬是否同意這一捐獻行為,李建霖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一開始他們不同意,覺得我是捐骨髓,但其實這就像捐血一樣,經過紅會志願者專業的講解,他們消除了疑慮。」上海市紅十字方面表示,造血幹細胞的來源主要是三類:一是骨髓,二是外周血,三是臍帶血。「上世紀50年代開始,美國就已經開始外周血採集造血幹細胞的方式。
  • 宜賓第二例 小夥配型成功捐骨髓
    昨日,宜賓市紅十字會賑濟部主任宋曉蓉表示,這是宜賓第二例造血幹細胞志願者與白血病患者成功配型,近10年來,四川省造血幹細胞配對成功僅50餘人。  曾留下血液樣本  「我2004年在遼寧當兵的時候,就加入了獻血志願者行列。」
  • 「90」後女孩瞞著家人捐骨髓救人 值得贊一下
    捐髓後第七天,張珊珊的臉色還是略顯蒼白。就是這個「90後」女孩,在他人生命受到死亡威脅的時候,她選擇瞞著家人、老師,將造血幹細胞無償捐獻給了浙江嘉興一名身患白血病的12歲小姑娘。小姑娘的名字,至今她都不知道,「我的血能救她的命,這就夠了!」
  • 為救陌生白血病人捐骨髓 捐骨髓對身體有害嗎
    人間到處都有大愛,一位捐獻幹細胞的女士,在四年後配對成功,當她得知這個消息也非常的開心,因為幹細胞陌生人配對的成功率很低,這次是為了挽救一個陌生的白血病的患者,而且,為了捐獻骨髓,這位陳女士還停掉了自己的生意,她很深情的說到: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是幹細胞將我們聯繫在一起,這也是一種緣分,而且,還給患病的人送去祝福。
  • 周蓬安:捐個骨髓怎成換命?無知的煽情將加重悔捐
    周蓬安:捐個骨髓怎成換命?無知的煽情將加重悔捐湖南永州,可馨和妹妹可愛是雙胞胎。2016年可馨被查出患白血病,家裡四處借錢花費約50萬治療。2019年1月,可馨白血病復發需移植骨髓。妹妹稱希望自己的骨髓能和姐姐匹配,就算用自己的生命都要換姐姐的命。
  • 身患重病危在旦夕,突遭悔捐?骨髓移植的致命缺陷
    網絡上,甚至出現,悔捐=殺入的說法。 原因在於: 1、同意捐獻後為手術進行,進行高配和體檢等費用,都由本人承擔。為治病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無疑是雪上加霜。 2、準備階段完成後,會進行「清髓預處理」,即用化療和射線,破壞病人的造血系統和免疫系統,以減少排異反應,為移植做準備。
  • 小夥捐骨髓被告知今年任務已完成 明年再捐
    在西安工作的小夥納悶:骨髓庫每年採集骨髓為啥限人數  在西安工作的小魏準備捐獻自己的骨髓,誰知血站和骨髓庫均表示,今年採集骨髓的任務已經完成,要捐獻只能等到明年3月,小魏不明白:「怎麼捐獻骨髓還有任務?」
  • 兒子患白血病,媽媽:要捐骨髓先離婚……專家說這樣可避免
    這裡說的臍帶血是新生兒降生後殘留在胎盤和臍帶中的血液,同骨髓一樣是造血幹細胞的重要來源,且有骨髓不具備的優勢:儲存臍帶血的臍血庫是實體庫,存放其中的造血幹細胞提取就能使用,不存在悔捐的情況;臍帶血是醫生從新生兒的臍帶中採集出來的,對嬰兒沒有任何傷害;患者等待一個合適的骨髓,往往需要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即使有兄弟姐妹,將骨髓進行配對與採集
  • 兩岸生命接力 臺灣骨髓一日之內抵達大陸
    摘要:來自臺北的MF882航班前晚抵達福建廈門高崎國際機場,一名醫師手提醫用冷藏箱匆匆走下飛機,箱內裝的是臺灣同胞捐獻的骨髓幹細胞。與此同時,廈門機場檢驗檢疫工作人員迅速上前查驗並予以放行,將審批時間壓縮到1日內,這批「生命種子」隨即被送往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為1名白血病患者帶去康復的希望。
  • 成都女孩義無反顧為表姐捐骨髓
    一位美麗的成都女孩,為了挽救罹患白血病的表姐,義無反顧地捐出骨髓。這個暖心故事,發生在新津縣新平鎮。表姐罹患白血病表兄妹三人前去配對26歲的李夢真,是新津縣新平鎮的一名工作人員,負責鎮紀委、團委等工作。
  • 骨髓移植前遭悔捐,6歲男童命懸一線 臍帶血救助絕處逢生
    遼寧省臍血庫2019年7月4日,在北京京都兒童醫院血液科移植病房,一份承載著生命希望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在低溫中被喚醒,順利注入到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軒軒體內,又一個小生命因臍帶血而獲得重生機會。在病魔和死神面前,生命是那麼渺小那麼無助……骨髓移植術前遭毀捐愛心臍帶血燃起新希望在轉到北京京都兒童醫院進行治療期間,本來骨髓配型已經成功,但在接受治療前夕,遭遇了骨髓捐獻者的悔捐,軒軒命懸一線,全家人陷入了絕望……面對骨髓移植無望,北京京都兒童醫院醫生團隊及時調整了治療方案,使用臍帶血造血幹細胞聯合父親半相合外周血來挽救軒軒的生命。
  • 星爺捐骨髓變老了?說說骨髓移植那些事
    翻了一下嚇一跳,認為「星爺顯得老是因為捐過骨髓」的評論比例著實有點高,截個屏看下。圖片來自網絡是網友相當然了,還是果真如此呢?筆者問了幾位醫生,回復基本一致:捐獻骨髓造血幹細胞不會影響身體健康。所以,捐骨髓會老的快這件事純屬老百姓的相當然。但這件事反倒讓筆者對骨髓捐贈和幹細胞移植產生了興趣。
  • 瞞著外婆,長興小夥捐獻造血幹細胞,為蘇州患者送去了「生命火種」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李歡曹韌,是湖州城市集團蝴蝶公益志願者、資產公司下屬衡通公司員工,也是一名充滿熱情的90後小夥。201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正式加入造血幹細胞志願者組織,沒想到2年後,他完成了首次捐獻,把造血幹細胞輸送給了蘇州一位80後患者,完成了生命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