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機械製造業,為什麼現在技術工人和工程師這麼難招啊?

2021-01-07 機械大數據

很簡單機械行業要求時間的沉澱,剛開始工作工資特別的低,根本滿足不了現在的生活需求,相比其他行業,工資稍微高點,所以大部分人選擇了轉行,所以技術工人很難找,再加上工程師需要一定的知識沉澱和實踐積累,所以能夠達到工程師級別的人很少。

原因可能有下面幾點,

一、工作環境差、工作強度過大。

機械製造業,無論你幹什麼技術崗位,幹得多麼出色,似乎都只能定格在車間一線,夏天炎熱,一身臭汗,冬天寒冷,手腳僵硬。車間環境髒亂,整天面對一堆銅鐵,機器的轟鳴聲不絕於耳,確實需要比較強的適應能力。而且,很多崗位加班嚴重,為了趕項目進度,常常幾個月無休,部分崗位還要輪流上夜班,嚴重打亂作息時間,對生活和身體健康還是有一定影響的。

二、薪資被當下的高薪行業碾壓。

隨著當下金融、IT行業的興起,曾經屬高薪行業的機械製造業瞬間就被碾壓,很多學工科的機械行業工程師也紛紛轉行到IT行業,令人唏噓不已。也難怪,在這個講物質的年代,沒有錢是萬萬不行的,最現實一點就是,沒有錢,你連丈母娘都搞不掂!

三、社會地位低下。

國內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很多頭上頂著「工程師」這個高帽的人往往是二十多歲的年輕小夥,設計出來的東西一點都不靠譜,產品問題也是一大堆,連生產線員工都可以指著工程師鼻子大罵,毫無尊嚴,毫無權威可言。而職場中的資深老工程師來卻非常少,不像國外,到處都是白髮蒼蒼的老工程師,出現這種現象,作為工程師的一員也感到非常無奈。

要從根源上解決上述問題,我認為不能僅僅依靠媒體的宣傳和引導,更要有實質可落地的措施,不然宣傳聽多了卻不見有實質行動,很容易讓人反感,讓人認為就是把技術人員當傻子一樣去忽悠,最終就會導致技術人員用腳投票,屆時,製造強國之路誰來扛起這個大任?難道又靠金融、IT、網際網路?

我認為當務之急,必須來點實質的行動,第一,必須改善技術人員和工程師的工作環境,營造一個適合幹一輩子的工作環境;第二,繼續提高技術人員薪資待遇,多看看人家工業強國其技術人員的薪資吧,再提高50%都不為過;第三,提高技術人員的社會地位,讓人感受到做個技術人員,做個工程師,是讓人覺得光榮的,而不像當下,被人問起職業,都不敢說自己是個工程師,總感覺做個技術人員就是沒出息,就會低人三分,解決以上問題才是最根本的、也是最核心的。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富士康在美國招不到工程師,美國的工程師去哪兒了?
    近日,媒體報導富士康在美國威斯康星州的面板工廠難以招到合適的工程師,引起輿論的廣泛關注,大家都很好奇,為什麼美國這麼大的國家,竟然找不到足夠的工程師?美國的工程師都去哪兒了?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富士康需要的工程師並不是真正的工程師,他們不要求有多高的學歷和資質,不是專業研究人員,只要掌握基本的製造業工程技術即可,一般的技術學校都可以培養,也就是說國內的技工院校畢業也可以勝任。
  • 為什麼工廠招工越來越難?看看技術工人的工資就知道了!
    不過,隨著中國工業產業的逐漸升級,製造業對勞動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工人們技術上也要跟上,學習也要跟上,還要求工人有工匠精神。大家知道企業想要培養出一個有著工匠精神的工人,需要多少年麼?至少需要5年的時間!大家都知道,技術工人的工作非常辛苦,他們工作往往是又髒又累得,這使得不少年輕人對技工望而卻步。實際上,還有許多人不願從事技工的工作,是因為技工的工資普遍較低。
  • 機械自動化製造業新人如何少走彎路
    大家好,首先感謝百家號提供這麼好的平臺,讓大家無門檻進入關注及學習,本人首先是一個從業自動化行業開發經驗有13個年頭,從入行到現在無轉個行,也有很多新人在問我現在開始進入機械設計怎麼樣?機械行業怎麼樣?未來前景如何?我給新人也有說過,這個行業很枯燥,很乏味,首先要耐得住寂寞。
  • 重慶:求職者貨比三家 5000元高月薪招不噴漆工
    5000元高月薪招不到個噴漆工  昨日上午,記者在主會場江津區時代廣場看到,一場招聘會有92家企業爭攬人才,崗位需求多達5300個,主要分布在機械加工、電子裝配、餐飲服務等行業,涉及200多個工種。其中,製造業人才需求超過一半。
  • 很多年輕人都不願做技術工人,導致技術工種出現斷代,啥原因啊?
    一些製造業企業開出近萬元的月薪,仍然解決不了「招工難」的問題。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說說我的看法。技術工人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渠道過於單一,可能會根據工作年限的增長給你加工資。但是想往更高的管理崗位去發展,還是很難的。現行體制下,技術工人的出路會被定格在車間一線,重複的繁重的工作方式,甚至無休止的加班往往會伴隨他們全部的職業生涯。
  • 做機械的為什麼一定要下車間?
    下車間,其實是一個機械人無法繞開的必經階段,作為一個機械專業的學生,我們常常聽到老師(他們自己可能都沒有下過)和前輩們說:你一定要多去車間,沒有經歷過車間的鍛鍊,你是無法成熟與進步的。 仿佛一個沒有下過車間的設計工程師就像沒有經過戀愛就結婚的新人一樣,絲毫沒有可靠的基礎可言。
  • 機械工程師聯盟(2016年-20201207)
    機械工程師應該了解的機械工藝知識在這裡2018-03-03基於MBE技術的產品研製模式研究2018-03-04豐田汽車精彩的5Why問題分析法【轉發+收藏】你為什麼要願意當機械工程師六大表面熱處理方法2018-03-06幾何公差與檢測技術全面解析(一)22張動圖一次看懂懂汽車底盤原理
  • 電焊工成為了全國緊缺職位,而工人卻在找哪裡有招電焊工的?
    然而有個奇怪的現象,即便電焊工崗位如此緊缺,但還是有很多工人在找工作,在到處打聽哪裡有招電焊工的。這是為何呢?隨著生產的發展,焊接廣泛應用於宇航、航空、核工業、造船、建築及機械製造等工業部門,在中國的經濟發展中,焊接技術是一種不可缺少的加工手段。因此給焊接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水電焊、氬弧焊、數控等技術類工種在就業日趨艱難的大形勢下仍是一枝獨秀。
  • 美國SpaceX工程師,只要求學士學位,本科生做火箭靠譜嗎?
    專門做火箭發射生意的SpaceX公司開始招聘大量的工程師,我數了一下,有454個崗位開放招聘,崗位種類也很多,比如有電氣工程師、機械工程師、通信工程師、自動化工程師等等,最為關鍵的是崗位只要求學士學位即可。
  • 「製造業大省」也淪陷了?用工荒下,普工6000沒人來
    而國內的各行各業早就已經回溫了,企業和工廠也開始陸續走上正軌了,為此,找一份安穩長久的崗位才是最重要的。  不過,話雖如此,現在市面上招工的工廠、企業的確是不在少數。可是,能招滿人的工廠卻很少。而這一現象,在製造業中更加常見。
  • 泉州機械裝備製造業:從聚集走向「聚變」
    豐富的門類、精密的產品、不斷的創新,讓泉州機械裝備製造業發展進入全省前列。  填補國內技術空白、佔據產業技術高地,為本地紡織、食品、電子信息等產業提供價格低廉且不亞於國內外頂尖技術水平的裝備,泉州機械裝備製造業持續破解著一個個產業難題。
  • 機械設計搞兼職年入40+,年薪大於年齡
    一個是面試的時候面試官會考慮你這麼大歲數還是個畫圖熟練工到處跳槽是否能力有問題,另外一個是即便錄取了,你得跟年輕領導搞好關係還得想辦法讓人家給你多加點工資,其實很尷尬的。通常一般人到了50歲收入可能就開始下降了,然而這個時候正是孩子和老人都最需要錢的時候。大家也看到新聞了,退休年齡要延遲了。然後有個瀋陽的機械工程師說他感覺他能幹到80歲。
  • 低端製造業不向內地和東北轉移,而直接去了東南亞,這是什麼原因
    有一個網友,問了我一個問題:中國的製造業那些勞動密集型的低端的製造業,為什麼不像中國的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進行轉移?而是直接去了寮國柬埔寨越南菲律賓等這些東南亞國家,這和曾經預想的是不是不一樣?我們喊了這麼多年的振興東北工業以及呢,西部大開發,最後這些沿海地區淘汰的產業竟然沒有像我們的內陸地區進行轉移。這是什麼原因?那麼今天啊我就解答一下這個網友的疑問,以及給大家講一講中國的低端製造業,為什麼去了東南亞國家,而不是像我們的內陸地區或者是東北地區進行轉移。其實這件事兒呢,並不複雜。
  • 中國技術工人應提升待遇,最高可超院士水平
    為什麼現在年輕人不願做技術工人,導致好多技術工種出現斷代?》中,有留言區的朋友說,現在的年輕人之所以不願意從事技術工種,主要是「怕吃苦、怕累」。我對此反駁道:「倒也並非如此。其實,絕大多數中國青年,他們是有理想、朝氣蓬勃、積極進取的,如果給他們未來的希望,他們是肯吃苦,願意鑽研技術的。
  • 技術工人沒有尊嚴,拿什麼談「工匠精神」?
    國內的製造業,似乎目前後繼無人,很多小工廠招不到人,很多這一行的人紛紛轉行。 這一行,累,髒,窮。培養一個熟練的人,需要三到五年,高級人才需要十年以上,人才的流失,這一行在失血。
  • 本科學機械,是悲劇的開始
    不是因為學了機械才有了這一切的悲劇,而是因為我們本身就是悲劇,才投入了製造業的懷抱。想到這一點,這一切也許就變成別人眼裡滑稽的喜劇了。本科的機械課程內容和十幾年前差不多,但是實際工作比十幾年前要難做很多(如:畫減速器和磨錘子!)
  • 富士康在美招不到足夠工程師,計劃從中國調用
    【編譯/觀察者網 徐乾昂】 已故蘋果公司創始人賈伯斯曾告訴歐巴馬,「如果你能培養出這些工程師,我們可以把更多的(iPhone)製造廠搬回來。」 多年以後,這個問題依然困擾著富士康和川普。 有內部消息人士透露,富士康集團執行長郭臺銘正在國內尋找調往美國工廠的工程師。但「自告奮勇的人」不多,對此,他感到「不高興(upset)」。目前他計劃往美國調用多少人,尚不得而知。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程師擔心,「威斯康辛州可能會和哈爾濱一樣冷。」
  • 機械工程師前景如何,薪水高嗎?
    你甚至可能會進入機器人技術和其他先進行業。機械工程師前景如何,薪水高嗎?大多數機械工程師通常與其他專業工程技術人員,其他工程師和建築師一起在辦公室環境中全職工作。如果需要他們的看管,需要前往工地。機械工程師薪水有關數據顯示,現在機械工程師的年平均工資為8萬元。
  • 四五千的普工難招,三四千的文員搶著幹,這啥情況?
    我們經常在工廠大門口或在網上看到很多常年招普工的廣告,招聘要求不高,只要能幹活就行,而開出的工資卻還行,有四五千,而來應聘的卻寥寥無幾,工廠環境條件好的或還可招到人,工廠環境差的基本就找不到人。反觀其它一些公司辦事處,一發出招聘廣告,應聘者就絡繹不絕,要求條件較高,有學歷技術等要求,工資也很低,只有三四千元或更低,卻很快就能招滿,這什麼情況?
  • 淺談電子工程師和軟體工程師差距
    傳統製造業與之相比,其實無論軟體硬體,跟網際網路行業都要差一個檔次。 問題是傳統製造業內部,軟體的發展也也要好於硬體;因而在大多數人看來,軟體工程師相較於硬體工程師,也更加受人青睞,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兩者工作職責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