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各大電子菸群、朋友圈及其他渠道看到一篇文章(甚至被各種公眾號與媒體轉發,產生各種變體,但來源就是這一篇),文章的標題十分危言聳聽,是這樣的:
《它比香菸毒7倍,國外已被禁,中國人還在被它毒害!最新研究:它會導致基因變異,引起肺癌!》
此篇文章對於我們這些對電子菸稍有了解的老玩家來說可能就一笑而過,但對於並未了解過電子菸的人與剛入坑的人來說可謂影響十分惡劣,許多老一輩看完之後可能會立刻放棄電子菸,並禁止後輩使用電子菸,對電子菸的影響極其惡劣。
我們從不宣稱電子菸是完全無害的!
並將可能造成的影響公之於眾,
但我們絕不會看著電子菸被惡意的抹黑!
所以,
我們覺得有必要來針對這一篇文章做出合理有據的反駁,希望大家發給更多人看到,謝謝!
(雖然難免帶有情緒,但將力圖保證數據與來源的公正)
下面,我們將逐段為大家分解這篇文章。
(黑框部分是原文)
然而,最近外媒一篇被瘋狂刷屏的報導,卻無情地扇了人們一個耳光:
電子菸,
不但不健康,
還會損壞DNA,引起癌症!
BBC:吸電子菸會損害重要免疫系統!
獨立報:電子菸會引起DNA變異,導致癌症!
Daily Telegraph:電子菸會損害你的DNA!
Daily Mail:電子菸導致癌症,加速細胞變異!
這項研究絕對不是開玩笑,它剛一出爐,
就嚇得美國醫藥局立即對電子菸
採取嚴格把控,
也讓澳大利亞立刻出臺電子菸使用規範和禁令。
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嚴禁電子菸,
但大部分華人還對此一無所知,
平日裡依舊該抽抽,該吸吸。
這個曾經讓數百萬菸民看到希望的電子菸,
究竟是一條通向光明的大道,
還是另一條通往噩夢的歧途呢?
這一段,可以攻擊的點太多了,只要你去這幾篇的原文報導看一下,你就將發現,這幾篇報導打的是這篇文章的臉(文內通篇說的是,電子菸並非無害,但如果你想要降低吸菸帶來的危害,請立即開始使用電子菸!)。
並且,在此我們要感謝一位vape圈的朋友,
億拜老許
在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便拍攝了一段闢謠視頻,對此段進行了詳細且公正的評判,大家可以去http://www.acfun.cn/v/ac4586790
觀看闢謠視頻。
我們主要針對這篇文章之後的不實論點進行反駁!
(基本正確的點我們不會單獨拎出來)
後來,電子菸廠家還通過各類手段進行宣傳美化,
他們請來了好萊塢巨星做代言:
(小李子什麼時候做過代言?只是在自己使用電子菸被媒體抓拍了而已吧!)
最近,美國FDA徹查了電子菸的安全性,
在發布檢查報告的當天,美國藥監局便對電子菸的使用範圍採取了嚴格的把控,
甚至下達了禁令。
而澳大利亞,也在幾天之後對電子菸的使用範圍採取了明文規定,
這個持續了幾十年的戒菸神話,
難道就這樣被拉下神壇了嗎?
FDA對電子菸下達禁令?澳大利亞也對電子菸的使用規範進行了規定?
FDA確實對電子菸下答了相關禁令,但我們查閱了FDA自2017年以來發布的所有通知與新聞,該項禁令主要是為了禁止未成年人使用電子菸,與你文章中提出的觀點有何關係?
澳大利亞確實也下達了相關規範,禁止在公開場合使用造成不良影響,但並非是因為危害,而是行為規範。而在最支持電子菸的英國,
卻有醫院從最開始的禁止電子菸轉為可在院內使用電子菸,
這一點為何不說?
一場免疫戰爭,危害是香菸的7倍
2018年5月5日,
35 歲的 Tallmadge D』Elia 在位於美國弗羅裡達州聖·彼得斯堡的家中意外身亡。
起因是他正在吸食的 Smok-E Mountain 牌電子菸中的鋰離子電池突然爆炸,
引起室內著火導致他全身 80% 的面積燒傷。
這雖然無關電子菸本身的健康問題,但這個意外將人們的視線重新轉移到了電子菸身上。
為什麼說是「重新」呢?
早在之前,英國BBC就拍攝過一部名為《電子菸是奇蹟還是威脅》的紀錄片,
當時的電子菸極為風靡,許多人認為這是一部極具主觀因素的紀錄片,
連FDA都未給予理睬。
而事到如今,再對電子菸置之不理恐怕是說不過去了,
電子菸是否真的如廣告中那樣神奇?真的不用對其嚴格把控嗎?
FDA在經過試驗和調查後發現,
他們最好加快對電子菸的把控進程了。
(美國考慮禁止使用調味電子菸,因為它正在青少年中流行)
ABC News:美國政府正在嚴格控制青少年吸電子菸
據報導,FDA在本次對電子菸的研究中做了這樣一個實驗。
一如既往,他們首先拉來了一大幫人作為實驗目標,
這一大幫人來自三個不同的人群——
菸民、電子菸民、非菸民,
並分別從這三類人群的鼻子裡提取基因,用於健康研究。
在研究到免疫基因的時候,原本抱著「電子菸無害」想法的研究人員們發現了一個他們怎麼也沒想到 的問題,
他們發現,來自電子菸民人群的實驗者,他們的免疫基因幾乎「全軍覆沒」,
全部被一種「神秘物質」抑制!
只見實驗報告中寫道:
普通菸民有 53 種免疫基因受到了抑制,電子菸民除了這 53 種免疫基因受到抑制之外,額外還有 305 個免疫基因受到抑制(總共 358 個)。
這也就表示,在抑制人體免疫基因數量這一點上,
電子菸的危害是香菸的7倍!
許多人可能還不知道免疫基因被抑制會產生怎樣的後果吧?
人體的免疫系統是一個平衡的系統,
一旦免疫系統發生改變,或高度興奮或被高度抑制,
都會讓免疫系統產生失衡狀態。
這種狀態會導致人類對外界細菌的抵抗力急劇下降,
從而產生多種疾病。
可是,如果只是感個冒發個燒,何以讓藥監局對電子菸下達「禁令」呢?
在此之後,FDA的研究人員對電子菸的煙液展開了研究,
研究結果又讓他們大吃一驚,
這些煙液對身體的危害,
遠超乎他們的想像。
在後續的研究中,
電子菸煙霧氣溶膠會引起血小板聚集增加,
可能導致血管出現微血栓,說明電子菸在增加心血管系統風險並引發心臟病發作方面,
與傳統香菸並無異處!
重點來了,先是說電池爆炸導致人員傷亡(給與人們一種情況很嚴重的感覺,何不說手機爆炸也死了人?)。
BBC紀錄片《電子菸是奇蹟還是威脅》主觀?那請問主觀何必進行人體測試,主持人親身體驗?那請問你們這篇文章的作者有使用過電子菸嗎?(斷章取義倒是看見了)
再來看FDA的實驗,請問相關新聞或通知截圖在哪?神秘物質又是什麼物質?
我們不巧找到了這段結論的來源論文(並非FDA發布),名稱是:
《E-cigarette use results in suppression of immune and inflammatory-response
genes in nasal epithelial cells similar to cigarette smoke
》
大致說的是,大部分公眾認為電子菸相對來說是完全健康的,但實驗結果表明電子菸對
呼吸道的免疫系統有抑制作用(但香菸同樣具備相同作用)
也就是說更容易患感冒等呼吸系統疾病,而香菸與電子菸的抑制數量確實如文內所說,
但風險是5.7倍並非7倍,
且總免疫基因數量為543個,
並非其所說的358個。
並沒有文中說的那麼恐怖,終歸是免疫力下降的問題。
好,下一個問題,增加心血管疾病與心臟病的風險,這個問題的結論來源為尼古丁,與氣溶膠引發血小板聚集的關係並不大,尼古丁將會導致血管收縮,心跳加快。也就是說,只要你的戒菸/替煙方式含有尼古丁,都會增加相關的風險。
隨後,研究人員還發現,
電池加熱煙液產生的氣溶膠中,
含有對心血管有害的醛,包括甲
醛、乙醛和丙烯醛等,
甲醛等危害就不用多說了吧?每家每戶在裝修完之後都知道要躲避甲醛的傷害,
而如今,人們卻通過電子菸,
將甲醛吸入了自己的身體!
甲醛,乙醛,丙烯醛,確實,無法否認這些是有害物質,但這些物質在空氣中也有存在。
這就是另一個問題,不談劑量的說毒害都是耍流氓。
我們給大家找來一張圖,
我們來對比下香菸與電子菸煙霧中這幾種成分的量。
來源為:
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
國立衛生研究院的一篇報導
《Vaping and Health: What Do We Know about E-Cigarettes?》
你們真的好意思提這幾種成分?
就在人們覺得電子菸已經「面目全非」,完全沒了拯救世界的主角光環之時,
另一項實驗結果差點讓FDA的人跳了起來,
原來,電子菸不但沒了光環,
而且被打入反派角色的正營了,因為它帶來一個致命風險——
癌症。
增加突變機率就是致癌!
抽過電子菸的朋友一定都對電子菸的不同口味流連忘返,
草莓味、藍莓味、蜜桃味、薄荷味,
甜甜的口味讓人幾乎上癮,
身邊的女士在聞到這種比香菸「美味」一百倍的煙味後,
也不是那麼排斥身邊的男士「吸菸」了。
可是你是否知道,這種甜甜的煙味,不但對你自己的身體傷害無窮,
同時也在慢慢殺死你身邊的人。
這種香甜的味道是怎麼來的?這是由於煙油中添加了一種物質——
雙乙醯(diacetyl)。
早在十年前,人們就對這個物質聞聲色變,在當時,它曾導致了一個嚴重的肺部疾病——
閉塞性支氣管炎。
閉塞性支氣管炎是一種罕見、致命且不可逆的阻塞性肺病,
若患上了這種疾病,別說抽菸了,可能很長一段時間都要在抽血中度過了。
研究人員還發現,
這些甜甜的「煙霧」除了會引起這種罕見的肺病之外,
還對DNA構成有潛在危害!
Daily Mail:電子菸瓦解DNA構成,會致癌!
危害DNA構成是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說,這些電子菸霧會導致DNA突變。
什麼?說得還不夠明顯?
DNA突變的結果,有一種可能便是——
癌症。
FDA聯合康州大學(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的化學家們發現,
這種含有雙乙醯的化合煙霧會在人體中作用,
導致DNA結構發生突變!
並且,無論你是吸食者還是吸二手菸的,
同樣對身體有影響!
科學家猜測,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煙油中添加的各種化學成分互相作用的緣故,
而具體原因目前還尚不明確,
但可以肯定的是,從實驗者鼻子中提取的實驗細胞的DNA結構,
確實由於接觸煙油煙霧而發生了突變。
並且,實驗還得出結論:
電子菸吸菸者患肺癌,膀胱癌和心臟病的風險可能高於非吸菸者。
這麼大的信息量讓FDA有點慌了,
他們迅速通知了藥監局,
趕緊對電子菸採取得當措施!
這裡有兩個要點,我們分開來講。
其一: 雙乙醯
雙乙醯是爆米花中常用的添加物,能夠讓人覺得更加香甜,會讓人導致閉塞性支氣管炎(也就是爆米花肺)。最初這種疾病在爆米花工廠中的工人身上經常發現。
事實是,
香菸煙霧中的雙乙醯含量是電子菸煙霧的100倍,
但從未有人證實因吸菸患閉塞性支氣管炎的事例。
如非長期大量接觸雙乙醯,患閉塞性支氣管炎的機率微乎及微。
況且,絕大部分電子菸煙油中並不含雙乙醯成分。
來源: 《WHAT ABOUT DIACETYL IN E LIQUID ?》
其二:致癌
對於癌症,想必大家聞之色變,但致癌物,就潛藏在你的身邊,僅僅是你不知道而已。
我們來舉例下:醃肉(亞硝酸鹽 一類致癌物)、醃菜(同上)、酒精(乙醇經人體分解後得到乙醛,一類致癌物)。
而電子菸煙霧中確實含有致癌物,但致癌物的量,其實非常之低,我們再次找到了一份研究報告:
《Wilson-Estimates of e-cig impacts for Potential Modelling 29 June》
其中對電子菸煙霧中檢測到的致癌物與香菸中檢測到的相同致癌物進行了對比,
總對比項目16項,
最高的一項值僅為香菸致癌率的 67.3%,
次級三項為香菸致癌率的(22.9% / 21.1% / 20.7%),
剩餘四項為(14.3% / 10.4% / 2.5% / 1.5%)
八項為 0% 。
數據已經給大家了,具體如何就自行評斷吧!
美國、澳洲立刻實行電子菸管制
幾乎就在那一瞬間,美國對電子菸展開了全面管控。
從經濟中心紐約開始,
紐約禁止在室內公共場所
抽電子菸的法律正式生效,
依據這條法律,所有禁止香菸的場所,
包括餐廳、酒吧和辦公樓內,同樣也不允許抽電子菸。
這條法律旨在降低電子菸的使用,
並保護不希望吸入二手菸的人。
同時,
在紐約內所有的公立和私立學校禁止電子菸,
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香菸,並將要求商家在未來銷售新產品前,
必須獲得官方批准。
對產品健康警告標籤所載的內容,也要預先獲得官方的批准。
在此之後,美國海軍也加入到了嚴控電子菸的隊列裡,
美國海軍發表聲明,
今後在美國海軍艦船、潛艇、飛行器、重型裝備等設備上禁止電子菸的使用,
連帶都不許帶上來,
天天想著抽菸,還要不要保家衛國了?
其實這一段基本支持,電子菸並不適合在公眾場合使用,雖然對健康的危害並不如香菸高,但巨大的煙霧量較為影響他人。
但美國禁止在公眾場合使用電子菸並不是這段時間的事,而是很早之前就開始的。
近段時間美國主要針對的是禁止未成年人使用電子菸。
而對於美國海軍禁止使用電子菸,事實是大量美國海軍軍人使用電子菸設備抽
含有大麻成分的特種煙油(在中國是違法的),
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美國海軍禁止了電子菸的使用。
澳大利亞似乎也嗅到了電子菸的危害,
看到全美都對電子菸如此緊張,澳洲也慌了起來。
澳大利亞衛生部也幾乎在同時發布了電子菸禁令,
澳大利亞新州政府近日宣布,
如果民眾在公共場所或公共運輸內抽電子菸,
將面臨高達550澳元
(約合人民幣2700元)的罰款。
這個所謂的「公共場所」包括
購物中心、電影院、圖書館、火車、公共汽車、公共遊泳池、公園、運動場和戶外用餐區。
你現在知道了嗎?
電子菸雖然披著「健康吸菸」、「合理戒菸」的外衣,
但是它的危害足以讓世界上多個國家對其產生警惕,
癌症、閉塞性支氣管炎
隨時都能要了你的命。
對健康最負責的方式,不是爬出了香菸的坑有掉入電子菸的坑,
而是下一把狠心,
徹底戒菸。
澳大利亞政府的舉措無可厚非,但並非政府慌張,事實是一項成熟的產業必將得到合理的監管,這此項舉措無疑是合理的。
但依此抨擊電子菸則有失偏頗,
依靠電子菸戒菸的人大有人在,
先不論戒菸的難度甚至比解除某些毒品更高,
實在無法戒斷為何不能夠選擇一種
更加健康的方式替代呢?
電子菸代表了一種文化、一種個性、一種潮流,
許多年青人們為了獲取關注,
原本不抽菸的他們也
慢慢入了電子菸的坑。
在美國、澳大利亞都對電子菸進行了嚴格把控的今天,
中國的年青人和電子菸愛好者們依舊在沒有節制地抽著電子菸,
在中國運營的數以百計的電子菸生產商
幾乎也不受監管。
上海菸草香料公司華寶國際公司副總經理、中國電子菸市場專家莊志強,
在接受《New York Time(紐約時報)》採訪時說:
「這是一個非常混亂的產業,我希望,這個產業很快能得到有效管控。」
煙,從來不是我們所需要的東西,
你需要克服的不是菸癮,
而是自己的心癮。
要想身體健康,只有徹底戒菸,
你無法用任何事物去代替自己的健康,
當然,也無法依賴任何代替物來戒掉香菸。
此段文字,大體贊同,任何行為都應該有所節制,不然都會危害大家的健康,如果能夠一次性戒掉香菸,那麼,你就應該毫不猶豫的去選擇戒掉它。
電子菸,
是一種相對來說更為健康的替煙方式,
也有人能夠通過電子菸戒除香菸,
為何要遭受此種惡劣的抹黑?
最後,
希望大家看到類似抹黑電子菸的言論時,用這篇文章為電子菸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