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陰溝裡的蟲子,但總還是得有人仰望星空。——《三體》
科學技術發展到現在,人類也可以說是這個地球上的「霸主。」也曾有科學家表示,地球已經進入到「人類世。」人類既然成為了地球的主人,那說明地球的一切也都和人類息息相關,工業革命以來,我們又是否注意到了人類備受改變的活動?
當然對於這個問題人們也有過無數的猜測,這或許也成為人類繞不開的一個話題。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霍金曾經說過:「目前人類在地球上生活的日子已經是屈指可數,人類不會永遠稱霸地球。」我們的祖先在整個歷史中,從來都是低調的代名詞,所以之前人類對地球的印象也以長壽著稱,但如今就感覺在眼前。
生物滅絕
對於霍金的猜測想必諸位也能理解,從地球誕生以來,一共經歷了五次生物的滅絕,而且程度是大規模的。
第一次生物大滅絕導致大約85%的物種絕滅,第二次導致海洋生物遭受了滅頂之災,第三次導致導致超過96%的地球生物滅絕,第四次爬行類動物遭遇重創,第五次導致長期統治地球的恐龍整體滅絕。
當然現代學有專家認為,微生物在當今的地球上也佔據著重要地位,同時人也是微生物構成。從數量和區域來看,它們都是當之無愧的。上百億個微生物存在於人體,那我們有沒有想過微生物會滅絕的那一天呢?
就拿前面的五次滅絕來說,誰能保證接下來的滅絕不會影響到人類呢?即便不是衝人類,那如果這是一次大災難人類又能否躲得過呢?
資源匱乏
當然有一種原因不用科學家們猜測,我們也會考慮到。當今社會下,資源匱乏是一個顯著問題。許多國家也紛紛開始發展潮汐能、太陽能、風能等等,這也有了現在人們登上月球,發現新資源。如果有一天地球的資源用盡了,人類去哪裡?所以必須找到一個適合地球人類生活的地方。
其實關於這個話題許多學者也有自己的說法,包括「新時代第一科幻迷」劉慈欣也是其中之一。對於地球屬不屬於人類、什麼時候終結劉慈欣也給出了自己的觀點:終結不終結不好說,但想要繼續發展就必須警惕兩種生物。
微生物
這一點其實在前面我們也有所提到,當然它有一個統稱,包括細菌、真菌、病毒等等。有科學家曾經發現,地球南北極的的凍土下,封存著一種甚至是幾種遠古病毒,目前也只是因為低溫沒有出現。但現在全球氣溫上漲,凍土也有融化的風險。當它們真正有了活性的那一天,先不說地球,人類何去何從?
軟體動物
整個地球也無非兩個地方,一個陸地一個海洋。在人類不幹預海洋之前,頭足類生物統治著海洋區域。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魚類成為了整個海洋的霸主,站在了整個海洋生物鏈的頂端。但他們似乎並不滿足這樣的現狀,進化成為章魚、魷魚和墨魚等等,也就是我們所知的蛸亞綱。
有人認為這不是正常的生物演變嗎?但我們忽略了一點,他們有著比人類更為高級的膝跳反射。2個記憶系統,5億個神經元,1個主腦和8個附腦,只有40%的神經元集中在主腦裡,其餘分布在腕足裡。就好比一個編程好的電腦,攻擊命令指向哪裡,它們就會自主判斷去哪裡。甚至有科學家認為,將來統治世界的可能會是章魚這些軟體動物。
三體世界
這些所有的想法在《三體》裡面全部得到了體現,也正是因為他有這樣超前的想法,也才有了《三體》這本書。
你很難想像,這樣一本科幻小說,獲得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這是整個亞洲第一個獲得此獎的人。各個論壇裡面,都有關於《三體》的討論。很多人在看完這本書之後,覺得《三體》之外的預言都是小兒科,只有一句話:世界屬於三體。
《三體》一共有三部:《三體I》——地球往事、《三體II》—— 黑暗森林、《三體III》—— 死神永生。別說銀河系,這是一個令人震撼、令人嚮往、卻也令人敬畏的宇宙。
當然沒有看過《三體》這本書的,可以通過下面連結購買,在業餘時間觀看一下另一個世界。
參考文獻:
《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