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谷主人講述,首批羽化成功的蝴蝶在鷺島的美好時光
綠植茂盛,花兒盛開,蝴蝶飛來,翩翩起舞……細心觀察的市民會發現,近段時間廈門的蝴蝶開始多了起來,五彩斑斕的各類蝴蝶現身大街小巷,廈門儼然成為它們的「樂園」。它們是今年首批在廈羽化成功的蝴蝶。
而隨著氣溫的逐漸回升,廈門的蝴蝶數量將繼續增多。據統計,目前廈門蝴蝶品種已增至70種。昨日(25日),記者前往東坪山上,並邀請資深「碟友」、蝴蝶谷主人許爾林,一同揭秘蝴蝶在廈的美好時光。
報喜斑粉蝶
青帶鳳蝶
散紋盛蛺蝶
蝶蛹
大帛斑蝶幼蟲
玉帶鳳蝶
東坪山蝴蝶隨處起舞
昨日,記者驅車前往東坪山,一路上,各類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的場景隨處可見。當記者走進東坪山上的蝴蝶谷時,見到的蝴蝶種類更多。
現場,兩隻體型較小、集紅黃灰三色於一體的蝴蝶,圍著花飛舞著,時不時停留下花上。許爾林說,它叫報喜斑粉蝶,它們正在採花蜜。同樣在忙著找花蜜的,還有兩隻身體大部分呈黑色的玉帶鳳蝶,它們在樹林中翩翩起舞,顯得異常興奮。
現場還有隨處可見的菜粉蝶,它們不依不饒地穿梭在花草樹林間,似乎有用不完的能量,不停地翩翩起舞。
兩種植物最吸引蝴蝶
這些出現在廈門的蝴蝶來自哪裡?許爾林介紹,蝴蝶的一生,要經歷「卵—幼蟲—羽化成蝶—產卵—死亡」過程。每年12月到次年4月,是在廈蝴蝶的冬眠期,它們「躲在」蛹中冬眠,待到5月初,它們就羽化成蝶。「所以,現在出現在廈門的蝴蝶,是今年首批在廈羽化成功的蝴蝶,它們正處於繁殖期間,一個多月後,第二批蝴蝶也能翩翩起舞,將是蝴蝶高峰期。」
吸引蝴蝶到來的地方,要有兩種植物:寄主植物和蜜源植物。寄主植物,是指為蝴蝶幼蟲提供食物的植物,蜜源植物就是為蝴蝶提供花蜜的植物。現在,廈門處於第一批蝴蝶產卵時期,一隻蝴蝶產卵,大都能達幾十個至上百個,它們將卵產在寄主植物的嫩葉上、樹幹上。
許爾林介紹,就目前氣候條件來看,蝴蝶卵3-5天孵化,幼蟲每3至5天蛻皮一次,歷經20至30天化蛹,再經過7天即可羽化成蝶,之後幾個小時,待蝴蝶翅膀硬了,它就可以飛行了。如果天氣冷一些,這些過程就會相應地放緩。
天敵少孵化率高
蝴蝶的成長過程危機四伏,不僅面臨鳥類、蜘蛛、螞蟻等天敵的捕食,還要面臨寄生蜂的寄生,也要避免被大雨衝落和陽光曬傷。「一般而言,一隻蝴蝶如果產200個卵,最多只能孵化出三四十隻的蝴蝶,其他的都半途夭折。」許爾林說。
現階段,在廈的蝴蝶天敵還相對少一些,這是蝴蝶提高孵化成功率的有利條件。
蝴蝶的壽命多長?許爾林說,粉蝶科、灰蝶科等蝴蝶,只能活一個星期,斑碟科的蝴蝶壽命較長,可以活3個月左右。當一隻蝴蝶產完卵時,就預示著其已基本上走到生命的盡頭。
廈門綠化率高蝴蝶樂在此安家
多年來,廈門市綠化管理中心農藝師佘震加熱衷於研究蝴蝶。據其初步統計,目前,廈門蝴蝶已增至10科、48屬、70種。與往年相比,種類有所增加。
佘震加分析,隨著廈門城市園林綠化的提升,園林綠化樹種的豐富,引進和種植了更多的蝴蝶的寄主植物,如馬兜鈴、馬利筋、臘腸樹、黃槐;以及種植更多的蜜源植物,如馬利筋、繁星花、醉蝶花等,還有家庭養花種菜的普及,蝴蝶的生存環境由此得到進一步的淨化。
「加上廈門原生態山體的保護,一些鄉土植物和野生竹類長勢良好。在多種有利因素的助推下,在廈門的綠化道路、植物園、山地公園、居民社區隨處可見各種蝴蝶。」
(新媒體編輯:羅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