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億年前的森林「墓場」:倒塌後形成珍貴的化石,一塊值上千美元

2020-12-03 去驢行

石化林國家公園位於美國亞利桑納州北部,乾燥的氣候使得這裡的樹木,不得不服從於自然的規則,十分低矮。

但在數億年以前,這裡卻生長著枝繁葉茂的針葉林,而統治著這片森林的主人,卻是巨型的恐龍。

Thomas Guiset

2億年前的森林墓場

2億多年以後,恐龍早已大滅絕,身長上百米的巨型樹木也不見蹤影。

上個世紀60年代,美國人無意間在這片荒無人跡的大地上,發現了一些怪異的石頭。

這些石頭的形體、花紋十分像樹木,最小的一塊都需要一個成年人才能抱住。

隨著科考研究的逐漸加深,人們推測在2.25億年前,這裡有一片一望無際的熱帶森林,而這些怪異的石頭,則是高大樹木倒塌後形成的化石。

這種化石也被稱為石化木,是上億多年以前,樹木在短時間內被埋入土中,由於其停留在空氣中的時間較短,樹身未被腐蝕破壞。

被埋入地底後,經過無數歲月的積壓和化學變化,逐漸形成了堅硬的化石。

因其樹木內部保存完善,樹木的紋理清晰可見,切割打磨後的石化木如玉一樣精美,是室內裝修和手工藝品裡的精品材料。

筆者所在的家鄉是全國著名的石雕、木雕之鄉,幾年以前,看到一塊雕刻精美的佛像竟高達數十萬元的價格。

在上個世紀年代末,這一塊石華木的原石價格,有些就高達一千多美元。

而石化林國家公園,則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化木森林墓場,所以在地上看到的這些石頭,可都是價值不菲。

那麼,它們又是如何形成?

曾經的熱帶森林又為何變成這番模樣?

專家推測,這些石化木,或是因為洪水襲擊,被捲入到地底。

被埋入地底後,它們阻絕了被腐爛的可能。

然後又經過數億年的變化,使得地底裡的二氧化矽,方解石,黃鐵礦等物質代替了原本的植物元素,變成了今天遊客所看到的化石模樣。

至於曾經生機勃勃的森林,或因降水量逐年減少,氣候逐漸乾燥有關。

後又經過地殼運動、火山噴發等緣故,使得大型樹木逐漸退化或消失,只剩下灌木林還能堅強地生存著。

若不是這些石化木留存,也許到今天人們都不會想像到這裡曾經是一片熱帶森林。

因保存的石化木數量多,且相對比較完善,所以石化林國家公園早在上個世紀年代末就已家喻戶曉,是美國亞利桑納州的地標景觀之一。

不過,石化木只是公園景點的其中之一。

景區裡還有數百萬年前的河床河谷遺址、古印第安人巖畫,戈壁荒漠化的自然景觀,十分適合徒步探險。

但,雖然有一定的特色,不過對比驚險刺激的黃石公園、約塞米蒂國家公園還是略有所不足。

所以它的客流量其實並不高,而大多數遊客到這裡,圖的也只是對木化石的好奇,但往往有一種想像是這樣,現實是這樣的旅遊體驗。

圖片為比利時攝影師Thomas Guiset授權去驢行使用,未經許可禁止使用

相關焦點

  • 2億年前的「墓地」,形成珍貴化石,亞利桑那州的標誌性景觀之一
    石化森林國家公園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北部,乾燥的氣候使得這裡的樹木不得不遵守自然規律,而且非常低矮,但是幾億年前,針葉林生長在這裡,統治這片森林的主人是巨大的恐龍。兩億多年後,恐龍早已滅絕,幾百米長的巨樹也消失了,20世紀60年代,美國人在這片荒蕪的土地上偶然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石頭,這些石頭的形狀和圖案與樹木非常相似,需要一個成年人來拿著最小的一塊,隨著科學研究的逐漸深入,推測2.25億年前這裡曾有一望無際的熱帶森林,這些奇石是高大樹木坍塌後形成的化石。
  • 貓和老鼠森林墓場貓玩法攻略介紹
    最近玩貓和老鼠這款遊戲的玩家都在問,遊戲中的森林墓場怎麼玩,其實在遊戲裡面還有不少小夥伴們都還不知道森林墓場貓怎麼玩,那麼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貓和老鼠森林墓場貓玩法技巧攻略,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接下來就跟小編我一起去看看貓和老鼠森林墓場貓具體怎麼玩吧。貓和老鼠森林墓場貓玩法攻略貓和老鼠森林墓場貓怎麼玩?
  • 罕見化石證明2億年前銅川曾有大片森林
    新華網陝西頻道訊:據西安晚報報導,日前,銅川市一位生物教師在帶領學生採集標本時,發現了大量罕見的矽化木化石,有關專家鑑定後認為,這說明2億年前銅川氣候溫潤,曾有大片森林存在。      王生才是印臺區廣陽中學的一名生物老師,有近30年的教齡,在平時的教學中,他經常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尋找和製作動植物標本。
  • 深圳仙湖植物園的化石森林,和上億年前的樹木來一場邂逅吧
    在深圳的仙湖植物園內,有一個景區叫:化石森林,這裡保存著上億年前的樹木,凡來仙湖植物園旅遊的人,大多數會來這裡一觀,和上億年前的樹木來一場邂逅。圖為化石森林景區,處在一片高地上,到這裡來,需要走很長的一段路化石森林景區由四部分組成:化石森林、深圳古生物博物館、香港回歸紀念林、桃花園。化石森林從1997年開始籌建,佔地2萬平方米,收集引進了來自遼寧、新疆和內蒙古等地的矽化木500多株。這些矽化木經專家鑑定屬松杉類植物,形成於一億五千萬年至七千萬年的中生代時期。
  • 2. 1億年前珍貴動植物化石 居然被拿去制磚
    三疊紀是個什麼世界都區炭步鎮發現距今約2.1億年前的動植物化石?接到地質愛好者段維的報料後,羊晚記者趕到花都區炭步鎮大渦村,在一個佔地面積約上萬平方米的煤炭工地,發現了這片大型地質遺蹟帶。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專家王永棟已經在現場考察多天。
  • 科學家在新疆發現3.7億年前植物化石 揭遠古樹木生長秘密
    原標題:科學家在新疆發現3.7億年前植物化石,揭遠古樹木生長秘密  地球上第一片森林中的樹木是如何生長壯大的?中國科學家在化石的幫助下,開始揭開其面紗。  地球上最早的森林出現在距今約3.9億年-3.6億年前的中泥盆世時期,它們的出現大幅度降低了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隨後,海洋中的四足類動物,如兩棲動物,開始上岸,逐漸演化出陸生生物。大約一億年後,恐龍出現在地球上。
  • 加拿大發現1億年前新品種螳螂化石
    古生物學家知道,大多數現代的螳螂擁有獨特的捕食前足,極大地不同於它們最古老的化石祖先。
  • 愛琴海強震後發生上千次餘震 海水倒灌房屋倒塌……太可怕了!
    愛琴海強震後發生上千次餘震 海水倒灌房屋倒塌……太可怕了!時間:2020-11-02 12:35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愛琴海強震後發生上千次餘震 海水倒灌房屋倒塌太可怕了! 中新網11月2日電 綜合報導,當地時間10月30日,愛琴海海域發生強震,波及希臘與土耳其部分地區。
  • 3.2億年前就有人類了?三葉蟲化石上找到腳印,進化論遭質疑
    而根據達爾文進化論,人類進化起源於森林古猿。是由靈長類一步步發展過來的,科學家也在古化石中找到了古人類的DNA,並證實人類的誕生歷史已有500萬年。 打個比方說,此前科學家就在非洲的奧洛克一處礦洞內發現了一座歷史超過20億年的核反應堆,但檢測的結果卻顯示這座核反應堆並非自然形成的。
  • 科學網—英科學家構建3億年前盲蛛化石3D模型
    開氣門亞目化石3D模型,顯示其擁有長長的腿部,前端有一個彎曲部分,和它們的現代親戚非常相似北京時間8月27日消息,科學家近日發現了兩種新的盲蛛品種,它們曾在3億年前的森林中生活 一個由英國倫敦帝國大學的研究人員領銜的國際小組成功地創建了這兩種分別屬於閉氣門亞目和開氣門亞目的盲蛛化石3D模型。這些盲蛛在地球上的生活年代大致是在石炭紀,早於恐龍。此番成功構建3D模型將有助於我們了解這種體長僅有1釐米的八足小生物是如何在地球上3億年前的森林中生存的;作為一個種群,它們又是如何逐漸演化的。
  • 什麼條件下才會形成化石?為何化石如此珍貴
    摘要:化石,是一種存在於地下的古生物遺蹟,它主要分為三個種類,分別是實體化石、遺蹟化石和分子化石,它們是由於一些自然因素被掩埋後氧化形成的產物。有很多去過中藥店的朋友都會看到一些特別的藥材,例如龍骨、龍齒、石蟹等等,其實這些外表奇特的藥材都是化石,它們是古代生物在死亡後進行石化而留下的動物遺蹟,不光是動物,一些植物也是可以有機會變成化石的,那麼,化石的形成都需要哪些條件呢?
  • 新疆發現2億年前中國最大蜻蜓化石
    圖為林氏中國三疊蜓化石(受訪者供圖) 2億年前的一天,在溼潤的準噶爾盆地,一隻翅展寬為210毫米的「巨型」蜻蜓結束了它的一生。雨水衝刷著它的遺體,流水和泥漿將它埋葬……時光如梭,如今,它的化石被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所研究員張海春及其團隊找到,並給它起了一個名字——林氏中國三疊蜓。
  • 2.5億年後地球或形成終極盤古大陸!
    ▲ 科學家研究認為,世界各大洲又在逐漸靠攏,並可能將於2.5億年後形成一個類似於盤古超大陸的「終極盤古大陸」地球的陸地一直在不斷地位移,根據其反反覆覆的運動規律,科學家們可以了解其歷史形態,大陸漂移說認為,地球上曾經存在的盤古超大陸後來逐漸解體形成如今的各個大洲。現在,美國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科學家研究認為,如今的大陸又在逐漸靠攏,並可能將於2.5億年後形成一個類似於盤古大陸的超大陸--「終極盤古大陸」。美國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科學家克裡斯多福-史考提斯認為,地球各主要大洲並不是固定的,它們在慢慢靠攏合併,一個新的超大陸正在形成。
  • 2.5億年前水龍,冬眠動物的鼻祖!它的長牙化石留下珍貴印記
    美國華盛頓大學,生物學家克裡斯蒂安 · 西多爾(Christian Sidor),以及哈佛大學脊椎動物、古生物學家梅根 · 惠特尼,針對南極所發現6隻,一種名叫雷斯特龍(Lystrosaurus)簡稱水龍,古生物的化石研究
  • 縉雲山首次發現「似木賊」化石 1.8億年前它是片巨大的湖邊森林
    在1.8億年前,這座雄偉挺拔的高山其實是一個巨大的湖邊森林。近日,北碚市民伍定金在縉雲山生態環道的一處石壁上,發現了一塊「奇石」,後經專家鑑定為1.8億年前的「似木賊」化石。結合今年6月在北碚自然世界公園內發現的遠古湖泊沉積所留下的流水波痕遺蹟,一個個關於歷史變遷的細節逐漸串聯在一起,勾勒出縉雲山的「前世」畫面——浩瀚無際的古巴蜀湖,湖邊分布有綠色森林。
  • 美科研人員發現森林化石:南極洲在2.8億年前曾有森林覆蓋
    美科研人員發現森林化石:南極洲在2.8億年前曾有森林覆蓋 科技日報微信公號 2018-01-08 09:46
  • (原創)走進3億年前的植物森林
    在參觀山西地質博物館的遠古物種展廳中,你會發現有這樣一個由眾多植物化石標本組成的只見綠色,不見花朵的著名史前植物群——華夏植物群(圖1)。圖3),在距今約3.2—2.7億年前的石炭紀至二疊紀,歐亞板塊及美洲板塊處於低緯度地區,陸生植物逐漸繁盛,並逐漸佔據內陸腹地,地球上首次出現了大規模的熱帶森林,並且地球上開始呈現明顯的植物地理分區,而這一時期發育在亞洲東部的植物群被稱為華夏植物群,山西正是華夏植物群最為發育的典型地區(圖4)。
  • 新疆塔城發現的這片國內最古老「森林」,比恐龍出現還早2億年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聯合國內外研究團隊對外宣布,他們在新疆塔城地區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的一片荒漠草原上發現了大量年代古老的植物化石群,研究團隊通過現代同位素定年方法研究顯示,這片植物化石群的年代距今已有3.71億年,是國內目前已知最早的森林,它們的形成時間比遠古森林大規模出現的時代(石炭紀)要早1000多萬年,比恐龍出現的時代還要早2億年。枝蕨類植物化石。
  • 5.2億年前節肢類幼蟲化石長度僅兩毫米
    如圖所示,這是科學家最新發現的5.2億年前節肢動物幼蟲化石,它的長度僅2毫米,保存狀況非常完好,通過微計算機斷層掃描可呈現身體3D結構。據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報導,目前,科學家發現5.2億年前非常罕見的節肢動物幼蟲化石,其體長僅2毫米。
  • 地球上的煤,為什麼主要形成於3億年前?
    但煤是怎麼形成的?大約3億年前,出現了一個被地理學家稱為石炭紀的時代,石炭紀的植物看起來很難腐蝕。石炭紀的樹木死亡後,倒在地面。那時的地面大多是沼澤,但這些植物殘骸卻沒有被微生物分解,基本保持原有狀態。隨著時間的流逝,更多樹木倒在了早先樹木的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