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林國家公園位於美國亞利桑納州北部,乾燥的氣候使得這裡的樹木,不得不服從於自然的規則,十分低矮。
但在數億年以前,這裡卻生長著枝繁葉茂的針葉林,而統治著這片森林的主人,卻是巨型的恐龍。
2億年前的森林墓場
2億多年以後,恐龍早已大滅絕,身長上百米的巨型樹木也不見蹤影。
上個世紀60年代,美國人無意間在這片荒無人跡的大地上,發現了一些怪異的石頭。
這些石頭的形體、花紋十分像樹木,最小的一塊都需要一個成年人才能抱住。
隨著科考研究的逐漸加深,人們推測在2.25億年前,這裡有一片一望無際的熱帶森林,而這些怪異的石頭,則是高大樹木倒塌後形成的化石。
這種化石也被稱為石化木,是上億多年以前,樹木在短時間內被埋入土中,由於其停留在空氣中的時間較短,樹身未被腐蝕破壞。
被埋入地底後,經過無數歲月的積壓和化學變化,逐漸形成了堅硬的化石。
因其樹木內部保存完善,樹木的紋理清晰可見,切割打磨後的石化木如玉一樣精美,是室內裝修和手工藝品裡的精品材料。
筆者所在的家鄉是全國著名的石雕、木雕之鄉,幾年以前,看到一塊雕刻精美的佛像竟高達數十萬元的價格。
在上個世紀年代末,這一塊石華木的原石價格,有些就高達一千多美元。
而石化林國家公園,則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化木森林墓場,所以在地上看到的這些石頭,可都是價值不菲。
那麼,它們又是如何形成?
曾經的熱帶森林又為何變成這番模樣?
專家推測,這些石化木,或是因為洪水襲擊,被捲入到地底。
被埋入地底後,它們阻絕了被腐爛的可能。
然後又經過數億年的變化,使得地底裡的二氧化矽,方解石,黃鐵礦等物質代替了原本的植物元素,變成了今天遊客所看到的化石模樣。
至於曾經生機勃勃的森林,或因降水量逐年減少,氣候逐漸乾燥有關。
後又經過地殼運動、火山噴發等緣故,使得大型樹木逐漸退化或消失,只剩下灌木林還能堅強地生存著。
若不是這些石化木留存,也許到今天人們都不會想像到這裡曾經是一片熱帶森林。
因保存的石化木數量多,且相對比較完善,所以石化林國家公園早在上個世紀年代末就已家喻戶曉,是美國亞利桑納州的地標景觀之一。
不過,石化木只是公園景點的其中之一。
景區裡還有數百萬年前的河床河谷遺址、古印第安人巖畫,戈壁荒漠化的自然景觀,十分適合徒步探險。
但,雖然有一定的特色,不過對比驚險刺激的黃石公園、約塞米蒂國家公園還是略有所不足。
所以它的客流量其實並不高,而大多數遊客到這裡,圖的也只是對木化石的好奇,但往往有一種想像是這樣,現實是這樣的旅遊體驗。
圖片為比利時攝影師Thomas Guiset授權去驢行使用,未經許可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