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雷射粒度儀測量D0和D100的討論

2021-02-18 百特粒度儀

D0表示粉體粒度的最小粒徑,D100表示粉體粒度的最大粒徑,這兩個值是粉體粒度的兩端極限邊界值——極值。對粉體粒度分布規律來看,極值顆粒是最少的,可能只有幾個甚至1個。那麼雷射粒度儀能不能測量測粉體粒度的極值呢?答案是否定的,一是取樣代表性上受到限制,二是雷射粒度測量原理上不可行。

首先從取樣代表性來看,雷射粒度儀測量粒度的樣品量一般在30~500毫克之間,而生產的粉體產品是以噸來計量的,兩者相差的數量級為106~107,取樣概率在百萬分之一到千萬分之一之間,這樣低的概率,能取到最小或最大顆粒的概率更是微乎其微,取樣的可能性都如此之低,測到就更不現實了。那麼為什麼有的雷射粒度儀能測D0和D100呢?其實是用能測到(算出)的D0和D100值,這就好像是把一個公司最矮和最高者說成是全國最矮和最高者的道理一樣,是不準確的。

其次從雷射粒度儀測量過程和原理來分析測D0和D100,也是測不準的。如下圖樣品,在光斑直徑15mm,測試窗厚度3.5mm,遮光率10.41%的條件下,經測算測量區的顆粒數量為7.78×106個,在這麼多顆粒群中,D0和D100數量太少,對散射光能貢獻率可忽略,把它們找出來是幾乎不可能的。

通過下圖我們還能看到,在原始光能分布中,分別加入1個、10個和100個200微米顆粒,然後比較光能分布圖,可以看出,在增加1個和10個顆粒,光能分布圖基本不變,增加100個顆粒光能分布圖才有微小變化,而且這些微小的光能變化可能比系統的噪聲還低,被系統的噪聲淹沒掉。

此外,從反演算法的靈敏度及計算誤差導致D0和D100測不準。雷射粒度儀是通過光散射信號結合Mie散射理論計算粒度分布信息。在這個環節中由於各種系統誤差都會導致D0和D100的波動,而且通常在反演算法中都有對數據的平滑處理,也會使D0和D100測不準。反演算法得到的D0和D100可能較真實的或大或小都有可能。

在雷射粒度儀中不能準確的測出粉體顆粒的D0和D100,取樣是關鍵原因。計算是重要原因。就好像在浩瀚的宇宙中尋找一顆星辰,在茫茫戈壁中尋找一粒沙子,用常規的方法是無法實現的。

終上所述,在雷射粒度儀中測出的D0或D100不具有真實意義,也不具有比較意義。一般用D3和D97來代表粉體的粒度極值。

本文作者:丹東百特研發總監 範繼來

 

相關焦點

  • 粒度測試中的一次粒徑和二次粒徑問題初探
    舉個例子:納米硫酸鋇和納米碳酸鈣粉體,電鏡拍攝的照片顯示,單晶顆粒都在幾十或者幾百納米級別,但是雷射粒度儀測試結果通常是微米級別的粒度分布,相差一個數量級。是雷射粒度儀錯了嗎?其實不是。超細碳酸鈣國標GB/T 19690-2004中,提出了一次粒徑和團聚指數的說法。規定碳酸鈣結晶體粒徑d(一次粒徑)採用電鏡測量或者XRD線寬化法測量。晶體團聚體的平均粒徑D則規定使用雷射粒度儀測量。團聚指數T=D/d。有了納米碳酸鈣的實例後,再回過頭來討論的是一次粒徑和二次粒徑概念。
  • 張福根專欄|雷射粒度儀導論之性能特點篇
    鑑於動態光散射儀器只測量納米和亞微米顆粒,與雷射粒度儀的測量範圍重疊部分很少,不應放在一起比較。本文討論的雷射粒度儀性能特點是相較於以上前3類儀器而言的。動態範圍大所謂動態範圍是指儀器在一個量程內能測量的最大粒徑與最小粒徑之比。
  • 雷射粒度儀在粒度檢測中的應用淺談
    編者按:談到粒度,雷射粒度儀怎能缺席?目前,在各行各業的粒度檢測領域,雷射粒度儀應用廣泛。從傳統的石油化工、建材家居,到製藥、食品、環保,甚至在新興的鋰電、半導體、石墨烯等行業,都能看到雷射粒度儀活躍的身影。那麼雷射粒度儀在粒度檢測中到底是怎樣應用的呢?
  • 雷射散射粒度分析儀工作原理及操作流程
    其特點是測量的動態範圍寬、測量速度快、操作方便,尤其適合測量粒度分布範圍寬的粉體和液體霧滴。對粒度均勻的粉體,比如磨料微粉,要慎重選用。雷射散射粒度分析儀一般採用MIE散射原理,雷射粒度分析儀內有雷射器,它會發射出一束具有一定波長的雷射束,該雷射束在經過濾鏡後成為平行的光束照射到顆粒上面,因為粒徑不同,從而產生光散射現象。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路絕對距離雷射幹涉儀測量系統採購...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路絕對距離雷射幹涉儀測量系統採購項目公開招標公告 公告信息: 採購項目名稱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路絕對距離雷射幹涉儀測量系統採購項目 品目 貨物/通用設備/儀器儀表/分析儀器/其他分析儀器,服務/信息技術服務/信息系統集成實施服務/其他系統集成實施服務,貨物/通用設備/電子和通信測量儀器/綜合測量儀
  • 如何判斷雷射粒度分析儀的優劣
    判斷雷射粒度分析儀的優劣,主要看其以下幾個方面:  1、粒度測量範圍粒度範圍寬,適合的應用廣。不僅要看其儀器所報出的範圍,而是看超出主檢測器面積的小粒子散射0.5μm如何檢測。  最好的途徑是全範圍直接檢測,這樣才能保證本底扣除的一致性。不同方法的混合測試,再用計算機擬合成一張圖譜,肯定帶來誤差。  2、雷射光源一般選用2mW雷射器,功率太小則散射光能量低,造成靈敏度低;另外,氣體光源波長短,穩定性優於固體光源。
  • 粉體粒度檢測方法及選擇原則
    特點:方法簡單、快速,可得平均粒徑和粒度分布,分幹法和溼法兩種篩析法,細粒和黏性物料用溼法。②電沉積篩基本原理:物料通過電成型的微孔篩將樣品分級。測定範圍:5-56μm。特點:近年來開始在工程技術上使用的一種新型篩析儀器。
  • 影響微納雷射粒度儀性能的因素有哪些
    雷射粒度分析儀的解析度決定於硬體設置和軟體水平兩個方面。微納儀器具有很高的空間帶寬積,可以處理很高的信息密度,樣品窗後置散射光不受傅立葉透鏡孔徑的限制,在小顆粒範圍可分辨0.1微米的粒度差;我們研製的我約束自由擬合軟體不受任何歷代函數約束,因此對部分粒度級內顆粒的微量變化非常敏感。
  • 關於選擇及影響雷射粒度分析儀的關鍵因素有哪些
    粒度分析儀是用物理的方法測試固體顆粒的大小和分布的一種儀器。根據測試原理的不同分為沉降式粒度儀、沉降天平、雷射粒度儀、光學顆粒計數器、電阻式顆粒計數器、顆粒圖像分析儀等。  為提高對中速度和防止出現誤操作,採用光電傳感器與限位片結合的方式來限位。  新型的三維自動對中系統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越的特點:  1、實現了三維自動對中。  2、設計合理、結構簡單緊湊。方便實用,可用於各型號雷射粒度分析儀。  3、採用自帶絲槓的步進電機和消隙滑軌結合的方式能夠穩定、快速、準確地實現三維對中需求。
  • 雷射粒度儀是如何測試粒度分布的?
    雷射粒度儀是根據顆粒能使雷射產生散射這一物理現象測試粒度分布的。由於雷射具有很好的單色性和極強的方向性,所以在沒有阻礙的無限空間中雷射將會照射到無窮遠的地方,並且在傳播過程中很少有發散的現象。這樣,測量不同角度上的散射光的強度,就可以得到樣品的粒度分布了。為了測量不同角度上的散射光的光強,需要運用光學手段對散射光進行處理。我們在光束中的適當的位置上放置一個富氏透鏡,在該富氏透鏡的後焦平面上放置一組多元光電探測器,不同角度的散射光通過富氏透鏡照射到多元光電探測器上時,光信號將被轉換成電信號並傳輸到電腦中,通過專用軟體對這些信號進行處理,就會準確地得到粒度分布了。
  • 焦炭粒度標準及方法(焦炭的平均粒度計算方法 )
    它是評價焦炭塊度大小和均勻性的一個指標。 計算方法:取各個粒級組成的百分數與各個粒級的平均數用。  焦炭的級別的,是根據國家頒布的標準來劃分的。標準中根據焦炭的質量指標,如粒度在30mm-80mm之間的焦炭一般成為冶金焦,粒度大的一般是鑄造焦,因為粒度  焦炭粒度較大時,有一種常用的計算方法,叫「表面積體積平均徑」,簡寫d(3,2):d(3,2) = 1 / (σ(fvi /di))。就是,「(體積)表中百分數,除對應的邊界中值」,這些值相加。
  • 雷射粒度分析方法中幹法和溼法的重複性比較
    雷射粒度儀測試法是新型粒徑測試方法,應用廣泛,測試速度快,測試範圍廣。雷射粒徑分析儀是根據雷射在被測顆粒表面發生散射,散射光的角度和光強會因顆粒尺寸的不同而不同,根據米氏散射和弗氏衍射理論,可以進行粒徑分析。雷射粒度儀的測試方法可以分為幹法和溼法2種。
  • FDA審評專家對粒度控制的看法和建議
    一旦在最終開發階段確定了粒度的影響,就可以選擇粉體的粒度分布,並確定合適的質量標準,達到控制產品質量的目的,保證生產的一致性。本文將從監管的角度,對口服固體製劑粒度標準制定的幾個重要方面進行討論。討論將包括粒度作為處方組成和中間產品關鍵物料屬性的一部分,在建立粒度標準方面的關鍵考慮。對於原料藥,ICHQ6A指導原則中提出了何時需要制定粒度標準的建議(決策樹#3)[5]。
  • 粉體學基礎知識——粒徑和粒度分布
    粉體粒子的物理性質主要有:粒子與粒度分布、粒子形態、比表面積等。 粒子徑與粒度分布 粉體的粒子大小也稱粒度,含有粒子大小和粒子分布雙重含義,是粉體的基礎性質。 對於一個不規則粒子,其粒子徑的測定方法不同,其物理意義不同,測定值也不同。
  • 德國新帕泰克:幹法粒度分析-水泥磁性材料粒度分析的最佳選擇
    耿建芳博士介紹說對於0.1-8750μm的粉末或可稀釋的乳液、懸浮液,可使用HELOS或MYTOS系列雷射粒度儀;對於0.01-3000μm的不可稀釋的乳液、懸浮液可使用OPUS或NIBUS系列超聲衰減粒度儀;對於1-20,000μm的粉末或可稀釋的乳液、懸浮液等,除了粒度大小和分布,如果還要獲得顆粒形貌信息可採用QICPIC動態顆粒圖像分析儀;對於1-10000nm的粉末或可稀釋的乳液、懸浮液則可用
  • 用粒度分布預測含量均勻度
    儘管Johnson的方法有用,但是根據CU標準,推導PSD更加普適的。這樣,對於一定規格可以預先設定粒徑限度,並且排除與粒度相關CU的全部問題。在1990年的一篇文章中,Yalkowsky and Bolton4 提出了基礎方法。他們使用預測的CU變異,計算符合USP的CU標準的概率。1990年後,USP的CU標準改變。片劑和膠囊劑的標準也不相同。
  • 粒徑及粒度分布
    ,有時則只能找到最接近的球體(如雷射粒度儀)。即:        式中,De是與X50(中位徑)成正比的常數,N則決定粒度分布的範圍。N越大,粒度分布範圍越窄,表示樣品中顆粒分布的均勻性越好。用公式表達粒度分布只在作理論研究時才用。
  • 雷射粒度粒徑分析儀在生物醫藥領域內的應用
    雷射粒度儀是醫藥企業常用設備雷射粒度分析儀的介紹粉劑藥物一般都需要測粒度分布雷射粒度粒徑分析儀在生物醫藥領域內的應用由於研發新藥費用的高昂,國內很多生物醫藥內企業選擇做仿製藥,但是在仿製藥的開發過程中,製劑中間體、API和輔料等粉體學領域內最重要技術指標粒度,越來越不容忽視,FDA法律法規越來越嚴格,口服類的藥品的粒度分布影響著藥物的溶出速率、藥物有效成分的分布、顆粒的流動性、嚴重點甚至會影響人體的吸收,所以無論是制粉還是制粒都對藥物的粒度分布有一個很嚴格的要求,必須在一定的控制範圍之內,這就對製藥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納米雷射粒度儀行業現狀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納米雷射粒度儀行業現狀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是目前納米雷射粒度儀領域最專業和最全面系統的深度市場研究報告。  下遊客戶及產業調查分析,並介紹納米雷射粒度儀營銷渠道,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策略建議,最後還採用案例的模式分析了納米雷射粒度儀新項目SWOT分析和投資可行性研究。
  • 貝克曼庫爾特推出全新一代雷射衍射粒度分析儀
    中國,上海 —— 2018年10月訊 ——貝克曼庫爾特生命科學事業部推出新一代雷射衍射粒度分析儀LS 13 320 XR,以滿足製藥和工業領域質量控制和研究應用的嚴苛要求。貝克曼庫爾特公司已有數十年顆粒表徵分析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