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進行刺繡。羋嶠 攝
聽說最近生長在高原的花兒們都在選美!雖然冬季了,但都紛紛拿出了夏季最美的寫真照!
你問我有沒有參賽?嘿嘿,當然偷偷的報名嘍!因為我覺得我是這青藏高原最美麗的「花」!不是我吹牛,我真的有本事拔得頭籌!
我的生存不分季節,不挑氣候,一年四季都在高原百姓的手下「綻放」;我的樣子,隨心所動,可以是牡丹、可以是格桑花、可以是太陽花,可以是無法在高原生長的任何花朵,還可以是百姓心中的任何圖案;我下得廚房上得廳堂,我可以隨我的「爸爸媽媽」們下地幹活,也可以代表高原的文化走向梯臺。
你問我究竟是什麼「花」?
告訴你吧,我叫「青繡」,存在於百姓的衣物、鞋子等等需要裝扮的地方,是土族盤繡、藏繡、皮繡、撒拉族刺繡、回族刺繡、河湟刺繡等青海刺繡的總稱,以地域命名。雖然我得名較晚,但這其中的土族盤繡、藏繡、撒拉族刺繡等卻有著淵源的歷史。
近年來,因為我具有泥土氣息,沾著露水與汗水,凝結了高原百姓生活勞作點滴,被越來越多的人們關注並喜愛。也正因如此,我是刺繡界的後起之秀,我正在用自己的獨特方式另闢蹊徑,讓我的「花兒」綻放到世界各地,展現了大美青海的獨特魅力。
對了,我這朵花不僅好看,而且實用,這幾年通過大家的努力,正在為人們開啟另一扇了解青海、推動共同致富的產業大門。而且,我還是網紅呢,直播上總有我的身影,全國人民都喜歡我!
如今,我已經在扶貧產業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去年一年,我為全省認定的6家青繡扶貧就業工坊全年實現銷售收入3580萬元,帶動約5萬貧困群眾就業。
最近,高原的天越來越冷了!許多花們都凋謝了,但是我沒有懈怠。我的「爸爸媽媽」們正在考慮設計理念、針法紋樣如何再創新,繡品與現代生活如何逐步融合,商品走向市場後如何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以及民間手工藝企業如何走出產業化道路等等。
我們約定來年春暖花開時,我這朵高原最美麗的「花」開放得更絢爛!一定要不見不散哦!
主要企業簡介
青海素隆姑文化旅遊產業開發有限公司
青海素隆姑文化旅遊有限公司位於互助土族自治縣扶貧產業園,主營業務涵蓋民族刺繡手工藝品研發、製作、銷售;土族盤繡製作及技藝培訓,旅遊商品銷售,組織土族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及展覽展示等。
公司現有設施面積2600平方米,鄉村扶貧車間5處,1000平方米主要包括製作間,展覽廳,辦公室研發室,培訓室,是一帶一路發展中國家聯誼會理事單位,絲綢之路企業聯盟成員單位,青海省青繡扶貧就業工坊,青海省婦女手工業示範基地,九互傳統文化基地,青海省青年見習基地,青海大學實訓基地。公司響應時代號召,順應時代潮流,以獨特的土族盤繡為切入點,發揚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以民族文化帶動經濟發展。
互助金盤繡土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於2007年9月,隸屬於互助土族自治縣文化館。由盤繡藝術館、繡坊、加工車間、傳習基地、班彥盤繡園幾部分組成。現有固定職工86人,鄉村基地25處,基地繡娘1635餘名,其中建檔立卡貧困繡娘208戶,貧困繡娘年人均增收達2800元以上。主營業務:土族盤繡、刺繡、民族服飾及民俗文化旅遊產品的設計研發、加工、銷售;民族文化用品銷售;民間藝術人才培訓、管理、對外交流等活動。公司先後被授予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全國巾幗脫貧示範基地」、「全國巾幗巧手致富示範基地」、青海省非遺扶貧就業工坊、青海省文化產業示範基地、「青繡」非遺扶貧就業工坊、青海省基層婦女幹部培訓實踐教學基地、青海省婦女手工製品示範基地、青海海東互助土族盤繡「媽媽製造」合作社、海東市巾幗脫貧示範基地等稱號,併入選「青海100」文旅體驗店。 (整理/羋 嶠)
作者:羋嶠 稿件來源:青海日報 聲明:以上內容版權為《青海日報》所屬媒體平臺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