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在青藏高原的那朵最美麗的「花」

2020-12-05 騰訊網

群眾進行刺繡。羋嶠 攝

聽說最近生長在高原的花兒們都在選美!雖然冬季了,但都紛紛拿出了夏季最美的寫真照!

你問我有沒有參賽?嘿嘿,當然偷偷的報名嘍!因為我覺得我是這青藏高原最美麗的「花」!不是我吹牛,我真的有本事拔得頭籌!

我的生存不分季節,不挑氣候,一年四季都在高原百姓的手下「綻放」;我的樣子,隨心所動,可以是牡丹、可以是格桑花、可以是太陽花,可以是無法在高原生長的任何花朵,還可以是百姓心中的任何圖案;我下得廚房上得廳堂,我可以隨我的「爸爸媽媽」們下地幹活,也可以代表高原的文化走向梯臺。

你問我究竟是什麼「花」?

告訴你吧,我叫「青繡」,存在於百姓的衣物、鞋子等等需要裝扮的地方,是土族盤繡、藏繡、皮繡、撒拉族刺繡、回族刺繡、河湟刺繡等青海刺繡的總稱,以地域命名。雖然我得名較晚,但這其中的土族盤繡、藏繡、撒拉族刺繡等卻有著淵源的歷史。

近年來,因為我具有泥土氣息,沾著露水與汗水,凝結了高原百姓生活勞作點滴,被越來越多的人們關注並喜愛。也正因如此,我是刺繡界的後起之秀,我正在用自己的獨特方式另闢蹊徑,讓我的「花兒」綻放到世界各地,展現了大美青海的獨特魅力。

對了,我這朵花不僅好看,而且實用,這幾年通過大家的努力,正在為人們開啟另一扇了解青海、推動共同致富的產業大門。而且,我還是網紅呢,直播上總有我的身影,全國人民都喜歡我!

如今,我已經在扶貧產業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去年一年,我為全省認定的6家青繡扶貧就業工坊全年實現銷售收入3580萬元,帶動約5萬貧困群眾就業。

最近,高原的天越來越冷了!許多花們都凋謝了,但是我沒有懈怠。我的「爸爸媽媽」們正在考慮設計理念、針法紋樣如何再創新,繡品與現代生活如何逐步融合,商品走向市場後如何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以及民間手工藝企業如何走出產業化道路等等。

我們約定來年春暖花開時,我這朵高原最美麗的「花」開放得更絢爛!一定要不見不散哦!

主要企業簡介

青海素隆姑文化旅遊產業開發有限公司

青海素隆姑文化旅遊有限公司位於互助土族自治縣扶貧產業園,主營業務涵蓋民族刺繡手工藝品研發、製作、銷售;土族盤繡製作及技藝培訓,旅遊商品銷售,組織土族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及展覽展示等。

公司現有設施面積2600平方米,鄉村扶貧車間5處,1000平方米主要包括製作間,展覽廳,辦公室研發室,培訓室,是一帶一路發展中國家聯誼會理事單位,絲綢之路企業聯盟成員單位,青海省青繡扶貧就業工坊,青海省婦女手工業示範基地,九互傳統文化基地,青海省青年見習基地,青海大學實訓基地。公司響應時代號召,順應時代潮流,以獨特的土族盤繡為切入點,發揚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以民族文化帶動經濟發展。

互助金盤繡土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於2007年9月,隸屬於互助土族自治縣文化館。由盤繡藝術館、繡坊、加工車間、傳習基地、班彥盤繡園幾部分組成。現有固定職工86人,鄉村基地25處,基地繡娘1635餘名,其中建檔立卡貧困繡娘208戶,貧困繡娘年人均增收達2800元以上。主營業務:土族盤繡、刺繡、民族服飾及民俗文化旅遊產品的設計研發、加工、銷售;民族文化用品銷售;民間藝術人才培訓、管理、對外交流等活動。公司先後被授予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全國巾幗脫貧示範基地」、「全國巾幗巧手致富示範基地」、青海省非遺扶貧就業工坊、青海省文化產業示範基地、「青繡」非遺扶貧就業工坊、青海省基層婦女幹部培訓實踐教學基地、青海省婦女手工製品示範基地、青海海東互助土族盤繡「媽媽製造」合作社、海東市巾幗脫貧示範基地等稱號,併入選「青海100」文旅體驗店。 (整理/羋 嶠)

作者:羋嶠 稿件來源:青海日報 聲明:以上內容版權為《青海日報》所屬媒體平臺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地球第三極」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它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地球上最年輕的一個高原>4000米的海拔,讓青藏高原傲視同緯度周邊地區「世界屋脊」當之無愧>海拔高、面積大的青藏高原仿佛城牆般,攔截了它的去路有一首很多人都會唱的口水歌「坐上了火車去拉薩去看那神奇的布達拉去看那最美的格桑花呀盛開在雪山下
  • 西藏情懷,青藏高原情懷
    扎什倫布寺前的藏民說起旅遊聖地,青藏高原無疑讓很多人心中的首選。只是大多數人是被藍天白雲,高原雪山,宗教朝拜,有點難以理解的天葬等照片,視頻,傳說吸引著,而其中大部分人更會因為高原反應,需要比較長時間的計劃而將青藏高原之行束之高閣,寄存心裡。當然其中不乏只是人云亦云,嘴巴說說而已。還在很早的時候,心裡就一直嚮往西藏,嚮往的是那自由與奔放吧。
  • 許巍歌中「永不凋謝的藍蓮花」,盛開在青藏高原上!
    「總狀綠絨蒿」是整個綠絨蒿家族中最常見、分布最為廣泛、形態也最典型的種類。既不十分古老,也不在最新進化的頂端,既不是躲藏在低海拔的特殊種類,也不是喜愛生長在高山之巔。惟其如此,它才得以成為人們在青藏高原最常見的綠絨蒿。
  • 青藏高原生態文明建設狀況
    中國大力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堅持走文明發展之路,努力建設美麗中國。  青藏高原生態文明建設,對推動高原可持續發展、促進中國和全球生態環境保護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堅持生態保護第一,將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作為關係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大事。
  • 世界上「最大」高原,面積是青藏高原的2倍,以國家名命名
    在中國最有名的是青藏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在南美廣大的土地上,有比青藏高原更大的存在。巴西高原礦產非常豐富,這裡有世界上最著名的高品質鐵礦石,在巴西上個世紀的艱難歲月裡,這些豐富的資源給了巴西工業很大的幫助,現在的巴西仍然以農作物生產為主,如果沒有建立工業基礎,怎麼能發展出這種量的農業呢?礦產工業以忽必烈為中心向外輻射,周邊有熔巖,提供了大量的能源。
  • 青藏高原上的野花,你見過幾種?
    青海湖是青藏高原上野花最為豐富的地方之一。對藏族人來說,花草就是身邊的朋友,和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對自然的崇拜和感恩使得藏族人對土地像母親一般依戀,不能忍受肆意的破壞,對點綴大地母親身上的美麗花草,更是愛護有加,用之有度,與他們一起過著簡單而美妙的生活。格桑花泛指草原上黃的明亮的花朵,代表著美好的時光,所以許多藏族女孩都會用格桑花命名。
  •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2020年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大學生夏令營招募令 你是否對美麗的青藏高原神往已久?你是否期待一睹西藏冰川真容?你是否想了解科學家的真實工作與生活?這個夏天與我們一起來一場藏東南冰川森林生態科考之旅吧!
  • 世界最大高原:高度只有青藏高原一半,面積卻是它的2倍!
    導語:「世界最大高原:高度只有青藏高原一半,面積卻是它的2倍!」青藏高原是我國最大的高原,同時它也是全世界平均海拔高度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空氣稀薄,但這裡的風景卻有一種獨特的純淨美,因此很多人都向往來青藏高原旅遊。
  • 青藏高原對印度形成的巨大壓力
    來源:天涯論壇 青藏高原是中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第三極」,南起喜馬拉雅山脈南緣,北至崑崙山、阿爾金山和祁連山北緣,西部為帕米爾高原和喀喇崑崙山脈,東及東北部與秦嶺山脈西段和黃土高原相接,青藏高原東西長約2800千米,南北寬約300
  • 據說這是世界上「最稀有」的10朵花,原來真的有黑色的花
    花總是美麗的,因為它們以自己的形式傳播幸福和愛。鮮花也被認為是大自然最美麗的禮物,植物學家常說,鮮花是大自然的微笑。所以,在這裡,我們列出了世界上最美麗和最珍貴的10朵花。黑蝙蝠花黑蝙蝠花,它屬於山藥家族。
  • 青藏高原科考中的陝西智慧
    踏上「第三極」青藏高原被譽為地球「第三極」,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和戰略資源儲備基地,也是亞洲眾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我國首次對青藏高原地區進行了綜合性科學考察研究,填補了青藏高原研究中的諸多空白。2017年,我國啟動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
  • 高原的定義是什麼?為什麼稱之為高原?中國四大高原都是那幾個?
    (*^__^*)大家好,每天一個地理小知識環球地理解析——什麼樣的土地稱之為高原?中國四大高原都是那幾個?陝西黃土高原地層出露完整,地貌形態多樣,是中國黃土自然地理最典型地區。位於我國的西藏地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南起喜馬拉雅山脈,北至崑崙山,祁連山,阿爾金山脈北緣,是亞洲內陸高原,中國最大的高原,世界最高高原之稱,被稱為世界的屋脊,青藏高原東西長2800千米,南北寬約為300-1500千米之間,高原總面積為250萬平方千米。
  • 藏語中格桑花是幸福花,那格桑花是什麼花?其實它不是一種花
    格桑花的故鄉是西藏、青海、川西、滇西北那無邊的大草原,被藏族鄉親視為象徵著愛與吉祥的聖潔之花,也是西藏首府拉薩的市花。它喜愛高原的陽光,也耐得住雪域的風寒。它美麗而不嬌豔,柔弱但不失挺拔,格桑在藏語裡是幸福的意思,所以也就叫幸福花了。
  • 淨化心靈之地,放下浮躁之地,前往青藏高原,一起看看吧
    對青藏高原的印象怎麼樣?但是,對於小編來說,是淨化人心的美麗的地方,這裡是小編憧憬的地方,對這個神地的印象如何?你知道青藏高原有什麼樣的觀光風景嗎?下次帶你去青藏高原的觀光風景吧。先去青藏高原,再去珠穆朗瑪峰,我不是必須讓你爬,而是來過珠穆朗瑪峰,即使站在珠穆朗瑪峰的山腳下,也能看到珠穆朗瑪峰的雄偉,我知道為什麼有那麼多登山者要從珠穆朗瑪峰上去,登峰造極。
  • 青藏高原中部發現古近紀最豐富植物化石群 或曾是亞熱帶森林
    12月7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首次發布了我國科學家關於4700萬年前青藏高原中部的一項重要「探秘」成果,彌補了此前認知和研究的大量空白。發現古近紀最豐富植物化石群青藏高原中部,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是一片廣袤的高寒荒蕪之地,卻是認識青藏高原形成過程的關鍵地區,長期以來備受地球科學和生命科學領域的關注。
  • 被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如今發生異象,地球是怎麼了?
    尤其是全球氣候變暖造成的影響是無法忽略的,高原、山峰都出現了融化的痕跡,環境問題不可避免,就連人類無法抵達的青藏高原,也出現巨大的問題,那究竟是什麼問題呢?被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如今發生異象,地球是怎麼了?
  • 4700萬年前,青藏高原擁有亞熱帶森林
    你們能想像素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極」之稱的青藏高原在幾千萬年前竟然擁有過茂密的森林、豐美的水草?甚至曾擁有亞熱帶森林植被?自我國「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啟動以來,由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組成的團隊在海拔近5000米的青藏高原班戈盆地發現了大量古生物化石。
  • 青藏鐵路串起高原旅遊「珍珠鏈」
    青藏鐵路線沿路分布著青海湖、茶卡鹽湖等許多著名旅遊景區。過去由於交通不便,青藏鐵路沿線旅遊產業發展緩慢。如今,這些景區就像散落在青藏高原上的「美麗珍珠」,被青藏鐵路及其延伸線串聯了起來。
  • 環青藏高原盆地油氣資源豐富
    參加「東特提斯中生代造山過程的盆地響應及其能源效應」學術會議專家認為環青藏高原盆地油氣資源豐富自然資源部沉積盆地與油氣資源重點實驗室日前召開「東特提斯中生代造山過程的盆地響應及其能源效應」學術會議,浙江大學楊樹鋒院士、吉林大學李才教授、南京大學胡修棉教授應邀出席,並作學術報告。
  • 蘭州乾旱氣象研究所積極開展青藏高原科考
    甘肅日報記者從中國氣象局蘭州乾旱氣象研究所了解到,今年6月以來,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項目的支持下,蘭州乾旱氣象研究所開展相關科學考察,先後在青藏高原東北邊坡的甘南州,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的青海、四川、甘肅等地,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