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大學本科生婁晴發表學術論文入選ACS Editors』Choice

2021-01-13 中國教育在線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理學院物理系2016級本科生婁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CS Applied Energy Materials上發表通過錸元素摻雜極大提升贗層狀p-型Sb2Te3(GeTe)12 材料的熱電性能的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併入選為ACS Editors』Choice文章進行亮點報導,同時在美國化學學會網站頭條新聞展示。

  a)Ge 空位的HAADF圖像b)該工作及已報導工作的zT值和晶格熱導率 

  在本次工作中,婁晴在導師何佳清教授和物理系博士生徐嘯的指導下,通過使用金屬元素錸摻雜的方式,成功優化了樣品的電學性能。團隊發現,適量的錸元素摻雜能夠調控Sb2Te3(GeTe)12的載流子濃度以提高其功率因子。同時,團隊運用球差矯正透射電子顯微鏡清楚地捕捉到了樣品中的二維缺陷以及鍺析出物在摻雜前後的尺寸變化,大量文獻表明,材料內部的這些缺陷會強烈的散射聲子,進一步降低材料的晶格熱導率。該工作使得Sb2Te3(GeTe)12基熱電材料的總體熱電性能得到大幅優化,在773 K溫度下的熱電優值達到了2.25,晶格熱導率降低至0.42W/mK,接近GeSbTe體系的晶格極限。 

  熱電材料是能夠實現熱能與電能直接相互轉換的新能源材料,在熱電製冷和廢熱發電等方面均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對於提高現有能源利用效率和緩解能源危機有重要作用。Sb2Te3(GeTe)n基熱電材料,由於其獨有的贗層狀結構能夠帶來較低的本徵晶格熱導率,被視為十分有前景的中溫區熱電材料。然而,Sb2Te3(GeTe)n(n=12)材料相對平庸的電輸運性能限制了該體系的進一步發展。 

  該工作提供了一種同時優化功率因子及降低晶格熱導率的方法,能有效提高Sb2Te3(GeTe)12基熱電材料的熱電性能,使其成為中溫區熱電材料在商用推廣中的可靠備選之一,有望大幅推動熱電材料產業化的進程。

  

  婁晴

  婁晴2016年9月進入南科大,書院導師是我校校長陳十一院士。在導師的鼓勵下,選擇專業後,於2017年9月加入理學院副院長、物理系主任何佳清教授團隊,進行熱電材料研究和透射電子顯微鏡(TEM)技術學習至今。在何佳清和課題組成員的指導下,她迅速融入團隊,經過兩年的學習研究完成了此項研究工作。她於2019年參加中國材料學會主辦的中國材料大會,獲得最佳牆報獎;並於2018年7-9月獲得學校和物理系的專項經費資助,到美國西北大學學習交流TEM技術。

  談到這項研究和取得的成果,婁晴說:「我的專業導師何佳清教授非常重視對學生各種能力培養及科研素質的提高,在他的帶領下,實驗室裡的科研合作創新氛圍很濃。」她表示,研究成果的取得,離不開何佳清教授孜孜不倦的指導和鼓勵以及徐嘯師兄不厭其煩的指導,更要感謝的,是南科大給本科生們提供的寶貴科研平臺和資源。 

  這項工作的開展和完成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深圳市科創委基礎研究以及廣東省大學生科技創新培育專項資金(「攀登計劃」專項資金)等項目的支持。

相關焦點

  • 南科大本科生學術論文入選ACS Editors』Choice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理學院物理系2016級本科生婁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CS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發表通過錸元素摻雜極大提升贗層狀p-型Sb2Te3(GeTe)12 材料的熱電性能的最新研究成果
  • ACS Editors』 Choice:單細胞質譜分析
    近日,清華大學歐陽證教授課題組在analytical chemistry上發表了single-cell 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 of metabolites facilitated by cell electro-migration and electroporation
  • 電子科技大學一本科生在國際微波領域發表多篇高水平學術論文!
    近日,電子科技大學英才實驗學院大三本科生唐得山同學,在電子薄膜與集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羅訊教授的指導下,於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IEEE TMTT)發表題為 「Substrate-integrated defected
  • 安徽科技學院本科生在SCI二區期刊上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
    中國教育在線訊 近日從安徽科技學院獲悉,該校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應用化學專業2014級本科生汪偉同學為第一作者的研究論文「Electrochemical Determination of Bisphenol A at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 南方科技大學本科生在邊緣智能計算領域取得研究進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深港微電子學院2017級本科生管子義、李凱在邊緣智能計算人工智慧領域的算法設計和晶片設計方向取得研究成果,分別以「A Video-based Fall Detection Network by Spatio-temporal Joint-point Model on Edge Devices」和「A Reconfigurable Multiple-Precision
  • 湘潭大學本科生在國際物理學頂級期刊發表論文
    袁娟 4月23日,湘潭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2016級「韶峰」實驗班本科生龔振昊同學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物理學著名國際學術期刊《物理學評論B》(Phys. Rev.B.)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具有本徵Type-III型Dirac錐低能量石墨烯異構體的理論預測」(Theoretical prediction of a low-energy Stone-Wales graphene with intrinsic type-III Dirac-cone)。這是該院「韶峰」實驗班本科生第二次在該期刊上發表學術研究成果。
  • 88名本科生發表32篇高水平論文,我電的這個學霸年級厲害了!
    截至6月30日,全年級88人共發表32篇高水平論文,包括ACMMM、NIPS、ICLR、ICML、IJCAI、ECCV、SIGKDD、SIGIR、ICC、IoT、TVT等一系列國際頂級會議或期刊。學院本科生獲得多媒體領域頂級會議ACMMM最佳論文獎;本科生在國際頂級期刊ICLR上發表論文,均實現了我校本科學子在這一領域的首次突破。
  • 南開大學本科生發表Nature論文,直博美國頂尖名校
    美國東部時間10月14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雜誌在線發表了一項來自美國加州理工學院Yuki Oka教授研究團隊的最新成果,能夠解釋這一人人都經歷過的日常行為背後的細胞與腦環路基礎。值得關注的是,該論文的第二作者王童彤是來自南開大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伯苓學院生物伯苓班的本科生。
  • 近1個月來,南方科技大學在《科學》、《自然》連續發表多篇論文!
    論文第一作者為劉瑋書課題組博士後韓成功,共同第一作者、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錢鑫對於論文在協同效應的理論解釋上有重要貢獻。劉瑋書和陳剛為論文通訊作者,南方科技大學為論文第一通訊單位。該論文通過在特定突變體中鑑定到大量植物內源22nt siRNA,揭示了擬南芥22nt小RNA介導翻譯抑制與脅迫適應性的重要生物學功能,是植物小RNA領域的一項突破性研究成果。南方科技大學為該論文第一單位,郭紅衛為論文通訊作者。訪問學生吳輝輝博士(北京大學)和研究助理教授李博生為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
  • 南方科技大學蔣興宇教授新任微流控領域 Lab on a Chip編委
    英國皇家化學會微流控領域的知名期刊 Lab on a Chip 近日宣布南方科技大學蔣興宇教授加入編委會。2005 年開始任職於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中國科學院大學。2018 年開始任南方科技大學講席教授。蔣興宇研究員 2010 年獲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13 年獲中組部拔尖青年、2014 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2019 年獲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首席科學家」、首屆由騰訊基金會發起的「科學探索獎」;曾獲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入選中科院「百人計劃」。
  • 南科大本科生接連以第一作者在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科研成果
    化工醫藥原料搜索,用化學加百科專業 導讀 本科生科研是南科大的一大亮點。南科大鼓勵本科生科研,也為他們提供了寬鬆的學術氛圍和良好的科研條件。
  • 南開大學本科生文章發表在Nature上
    本科生你聽說過SCI麼?大部分人還不知道科研是何物。 美國東部時間10月14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雜誌在線發表了一項來自美國加州理工學院Yuki Oka教授研究團隊的最新成果,能夠解釋這一人人都經歷過的日常行為背後的細胞與腦環路基礎。
  • 武漢科技大學一論文入選「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
    近日一則好消息來嘍武科大一篇論文入選「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快來科科一起來看看是哪篇厲害的論文吧2020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會於2020年12月29日舉行。會上發布了《中國卓越論文統計報告》,評選出2019年度「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我校先進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院霍開富教授領導的「先進儲能材料與動力電池團隊」的一篇論文入選。該論文的通訊作者為霍開富教授,博士生安威力和高標副教授為共同第一作者,付繼江教授、博士生項奔和梅士雄為共同作者。
  • 優秀:電子科技大學一本科生在ACM MM上發表研究成果!
    近日,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2016級本科生王譚在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楊陽教授和徐行副教授的指導下,以第一作者撰寫的論文「Matching Images and Text with Multi-modal Tensor Fusion and Re-ranking
  • 厲害:中南大學一本科生在一區SCI發表論文!
    近日,中南大學物理與電子學院15級本科生張絲雨撰寫的綜述文章「Recent Progress in the Fabrication, Properties, and Devices of Heterostructures Based on 2D Materials」在高水平SCI期刊
  • 真的好厲害:南昌大學本科生,在頂級期刊《JACS》發表論文!
    《JACS》美國化學學會期刊,化學界頂級期刊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科學引文索引》,主要收錄各學科領域的期刊,許多國家和地區均以被SCI收錄及引證的論文情況來作為評價學術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影響因子IF)。
  • 河南科技大學食管癌研究團隊論文同時入選ESI高被引論文和熱點論文
    of  Nanomedicine》上發表的研究性論文《Engineere dexosome-mediated delivery of functionally active miR-26a and its enhanced suppression effect in  HepG2 cells》(河南科技大學大學為第一署名單位和通訊作者單位,梁高峰博士為第一作者,高社幹教授為通訊作者)同時入選ESI高被引論文和熱點論文
  • 研究生本科生發表論文的規定,該由誰取消
    據澎湃新聞網報導,10月24日,本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分組審議高等教育法執法檢查報告時,委員蔡昉建議,「立即糾正大學發展中的一個錯誤導向,取消對研究生甚至本科生發表論文的規定,這是一個不恰當的規定」。  不少輿論認為,要求研究生甚至本科生在讀期間撰寫、發表論文,是教育部門的統一規定,因此,應由教育部門出面取消。
  • 河海大學本科生在國際材料學頂級SCI期刊上發表論文
    未來網高校頻道10月14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宋亞瓊)近日,河海大學水文院本科生王子銘、莫然、李承龍、林雨竹在該校青年教師徐興濤博士指導下,在國際材料學頂級SCI期刊《Materials Horizons》上發表題為「Nanoarchitectured metal–organic
  • 同濟大學2020年度本科生「學術之星」出爐!
    曾多次受邀參加學術交流講座,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學術論文。4孟詩喬「志存高遠 學求博深」土木工程學院2017級本科生,結構防災減災工程方向排名年級第一,並輔修人工智慧專業。曾獲得國家獎學金以及校優秀學生等榮譽稱號;曾獲競賽獎項20餘項,其中國際級獎項1項,國家級獎項5項,省部級獎項9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