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黑洞「偷取」 太空旅行的動力

2020-10-18 大科技

眾所周知,黑洞的引力是如此之大,以至於宇宙中跑得最快的光,如果靠得太近,也會被它像吸麵條一樣吸進去。至於掉進黑洞的物質,更是別指望它們能出來。既然如此,看到這個題目,你必定會很奇怪:那怎麼能從這樣一個如此吝嗇的「守財奴」那裡「偷取」能量呢?

我沒說錯,是從黑洞「偷」能量,而且還是讓人類的飛船去偷,偷來能量給自己加速,從而實現星際旅行的美夢——甚至,這一切都不涉及詭秘的量子過程。

引力彈弓效應

如果你看過2019年的賀歲片《流浪地球》,你或許還記得,地球為了獲得第三宇宙速度(617.7千米/秒),逃出太陽系,不得不向木星借力,結果還差點掉進了木星。這個借力實際上利用了天文學上的「引力彈弓效應」。飛行器往往利用引力彈弓效應來零消耗地改變方向、提升速度,送達目標軌道。

這個「力」怎麼借呢?為了說清楚這一點,我們先來看兩個例子。

例一:有一個桌球,以30千米/小時的速度朝一堵牆水平飛去,假設球與牆壁發生彈性碰撞(即假設球沒有損失任何能量),那麼它將以30千米/小時的速度彈回,只是與原運動方向相反。

例二:現在,假設這堵牆動了起來,以50千米/小時的速度向前行駛(你可以把它想像成車頭上的玻璃窗),你迎著它以30千米/小時的水平速度(相對地面)拋出一個桌球。假設球和牆壁依然發生彈性碰撞,那麼請問:相對地面,球將以多大的速度彈回呢?

30千米/小時嗎?(30+50=80)千米/小時?都不對!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這樣來考慮:首先,以運動的牆為參照系。在這裡牆是靜止的,球以(30+50=80)千米/小時朝它運動去。在這種情況下,根據例一,我們很快知道,球將以80千米/小時的速度彈回。但注意,這個80千米/小時是球相對牆的速度,而現在牆以50千米/小時向前移動。如果站在地面看,應該是:球相對地面的速度=球相對牆的速度+牆相對地面的移動速度=(80+50)千米/小時=130千米/小時!

在這裡,球向移動的牆借力,獲得了2倍牆移動速度(即50×2=100千米/小時)的額外速度。球獲得額外的速度,自然也獲得了額外的動能。但這個能量不是平白無故產生的。根據能量守恆定律,移動的牆必定要損失能量,因此速度減慢。只是考慮到牆的質量比桌球大許多,這個速度變化可以忽略不計。

現在我們來看引力彈弓效應。

假設飛行器以V的速度(相對太陽)飛向一顆行星,再假設行星相對太陽靜止不動(你不如直接把它想像成太陽好了),在行星引力作用下,飛行器的軌道發生彎曲,在繞了行星半周之後,仍以V的速度飛出,只是方向正好調了個頭。

這種情況是不是跟例一很相似?區別僅在於那裡發生了彈性碰撞,這裡則是引力作用。

現在,行星相對太陽不是靜止的,而是以U的速度運動。飛行器的情況不變。那麼請問,飛行器繞行星半周之後飛出時,相對太陽的速度是多少?有了例二的知識準備,就不難回答了:V+2U。換句話說,飛行器在沒任何能量消耗的情況下,獲得了2U的額外速度。

如何從黑洞「偷取」能量?

但這一切跟從黑洞「偷取」能量有什麼關係呢?

理論上講,只要把上節的「行星」換作「黑洞」,宇宙飛船就可以利用黑洞的引力彈弓效應來提升自己的速度——你瞧,從黑洞「偷」能量還是不難理解的,是不是?

然而,正如地球借力木星是一個冒險的行動,飛船借力黑洞也是一個冒險的操作,因為有永遠掉進黑洞魔爪的危險。

                                        高速運動的雙黑洞系統

幸運的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一位理論物理學家發現,我們不需要拿飛船本身去冒險,你可以讓飛船發射的一束雷射去玩引力彈弓遊戲。

方法是這樣:如果飛船以適當的角度向一個朝著它運動過來的黑洞發射一束雷射,只要距離不要太靠近,那麼這束雷射將沿著黑洞周圍極度扭曲的空間,繞黑洞半周之後,原路返回。根據廣義相對論的計算,雖然光速前後保持不變,但光折返時所帶的能量將比之前多了——正如上一節的分析,光通過引力彈弓效應,從黑洞獲得了額外的能量。這個額外能量將以光的波長變短的形式表現出來(因為我們知道,單個光子的能量與波長成反比)。當光束反射回來時,如果飛船能及時將其捕獲,那額外的能量就可以給飛船提供動力。

黑洞相對飛船的運動速度越快,這個「竊計」越奏效。這位物理學家計算了一下,當一個黑洞以0.6c(c為光速)的速度朝飛船運動時,飛船將能被加速到0.78c。他將這種獲得能量的方式稱為「光環驅動」,因為雷射會在黑洞周圍產生光環。

構建星際高速路網絡

但是,到哪裡去找運動速度如此之快的黑洞呢?

這類黑洞還是有的,比如在雙黑洞系統中。在這類系統中,兩個黑洞的引力太強了,當它們彼此繞著對方轉時,需要以極大的速度,才能產生足夠的離心力,用以抵抗萬有引力。

不過,為了能夠利用「光環驅動」,我們的飛船首先得星際旅行到這樣一對黑洞附近,其次還需要非常強大的雷射。這些對於我們都是不容易克服的障礙。

但是往好處想,一旦克服了這些障礙,我們就可以利用分布於整個宇宙的雙黑洞系統充當「加油站」,構建一張星際高速路網絡。人類的飛船就能在「高速路」上來回穿梭,星際旅行中困擾我們的動力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相關焦點

  • 星際旅行可以實現嗎?科學家:可以從黑洞中「偷取」能量
    星際旅行最關鍵速度要快,那就必須攜帶足夠的燃料。但是,地球上現有的所有燃料都帶去,也無法滿足高速星際旅行的要求,因為能提供這麼多能量的燃料本身已經超重了。因此,許多天文學家提出,從地球帶去的燃料只需要提供一個初始速度,後續旅行所需的能量都可以從星際空間內補充。
  • 想帶你去浪漫的黑洞?太空旅行雖遠,但天文旅行正在流行
    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引燃全民對天文的熱情。4月11日,攜程發布了《2019天文旅行報告》,報告披露了一系列最新的天文旅行產品和方式,並推出了1000多條覆蓋全球的各類天文旅遊產品。近一年天文旅遊者人數增加60%報告顯示,最近的一年內,搜索預訂國內外天文旅行相關產品的旅遊者人數,增加了60%。人氣高的產品主題包括觀星、天文臺、天文博物館、北極光、NASA太空營、太空模擬探索等。最近一年,攜程平臺上這類旅遊產品的數量也增加了50%。
  • 創造蟲洞就能進行太空旅行!
    但是也是因為未知,我們才更有動力去探索,我們想到回到過去改變歷史、想要去往未來找到將來,穿越我們在夢裡想像過無數次,夢也終究是停在夢裡了。但是有不少科學家就提出,只要找到找到時空維度的奧妙所在,人就能實現穿越,進入另一個時空。
  • 黑洞星際飛船:利用「微黑洞」蒸發作為推進的動力(技術探討)
    然而,由於黑洞的排放現在都被引導到一個方向,一個反作用力發生在系統上,一個加速度被給予。通過這種方式,飛船和微型黑洞一起在太空中向前推進,儘管彼此從未接觸過。黑洞星際飛船可能布局的橫截面的初步草圖。在這個設計中,反射器能夠「旋轉」,將黑洞輻射推向相反的方向,使飛船在接近目標時減速。
  • 退休太空人死前爆出驚天秘密 黑洞能時空旅行到古代
    日本櫻島火山或許將會再次噴發 比上次更猛   =====全文閱讀=====  至誠財經網(www.zhicheng.com)09月20日訊  9月19日消息,太空人臨死爆出驚天秘密,黑洞能時空旅行。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從美國NASA退休的太空人斯蒂文在臨死前爆出了一個驚天大秘密,他說宇宙中的黑洞能夠進行時空旅行,他曾數次穿梭於黑洞之間,時空旅行到古代的世界中。如今在他彌留之際,他打算向全世界公布他的親身經歷。
  • 進行時空穿梭時光旅行,怎麼通過「黑洞」和「蟲洞」實現的?
    時間旅行可以說是一些科學家甚至科幻家的終極夢想,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持,讓時空穿梭成為可能。澳大利亞的科學家用兩個光量子(光子)證明了時間穿梭至少在量子的尺度上是可行的。對於這方面的理論研究也不少,最典型的是黑洞」理論和「蟲洞理論」。在三維的世界裡,存在一個宇宙中的速度限制,那就是光速。質能轉換定律代表著你的速度越大,質量就越大,所以不可能有物體的速度超過光速。
  • 去太空旅行到底要花多少錢?
    「我的夢想是在我死之前可以到太空中旅行,」美國商人丹尼斯·蒂託曾說過。在2001年,61歲的他完成了人生的終極目標,成為了歷史上第一位太空遊客。他為這趟旅行支付了2000萬美元,在空間站待了僅7天零22個小時,按照當時的物價,他每呼吸一口,就差不多相當於燒掉了一輛桑塔納。
  • 太空中旅行有3種方式比光速快:曲速引擎、超空間旅行和蟲洞旅行
    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已有70年了。人類有一個構想,計劃在未來的20-30年,我們將前往火星,在50-100年內,我們將在那裡建立殖民地。那下一步呢?要在月球和火星上定居,在木星和土星的衛星上建立基地,在小行星上建立採礦站,當然,如果這些目標真能實現的話,那是要花費N年時間的。
  • Blue Origin BE-4火箭引擎進入測試,有生之年太空旅行!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3月10日消息,近日太空商業旅行公司Blue Origin的創始人Jeff Bezos信心十足地表示,他們將在今年底送兩位太空人入太空,商業旅行計劃將在2018年推出。這款引擎將和其他5個同結構、同功能引擎一道,為即將登場的New Glenn火箭提供動力。Blue Origin準備了兩種火箭,即2級火箭和3級火箭。New Glenn的直徑為7米,長82-95米。New Glenn火箭發射的第一和第二級均由BE-4引擎提供動力。
  • 史匹哲太空望遠鏡揭示了黑洞間交織的準確時間
    對於大多數望遠鏡來說,幾乎是不可能觀測這個黑洞系統的閃爍的,因為OJ 287在大多數時候位於相較於地球的太陽背面,因此整個閃爍過程常常都不在這些望遠鏡的觀測範圍內。但是幸運的是,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史匹哲太空望遠鏡(已於2020年1月停止服役)正好能夠觀測到這個黑洞系統。
  • 太空旅行不是夢!2021年即將實現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太空旅行不再是只存在於科幻電影中的幻想,而是切實可行的計劃。一家致力於實現太空旅行的西班牙公司,目的是讓太空旅行成為一種新興的旅行業,並預計從2021年起,10年內帶1萬名旅客開啟太空之旅。該公司將在全球建立4個基地,其中一個基地預定設在伊比利亞半島。
  • 探尋黑洞、白洞、蟲洞、時間隧道與時空旅行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龍震南文)當我們乘坐宇宙飛船或太空梭離開地球,在茫茫太空中進行星際旅行時,看到遙遠地方出現一束X射線或是物質噴流,或是引力透鏡現象時,那就要注意了!但在了解黑洞的人群中,對此事物的認識和看法,就不一樣了。那麼,何為黑洞呢?顧名思義,我在這裡講的就是太空中的黑洞,用天文術語來講,就是宇宙中的黑洞,它是大質量恆星死亡的產物。那為什麼要講它呢?因為黑洞對我們生活的宇宙,所產生的影響實在太大了,何以見得?
  • 該怎樣進行太空旅行?一切真的值得嗎?也許外星人也是一樣的想法
    儘管銀河系作為一個中等大小的星系,但也依舊包含著數10億顆恆星和數10億顆行星,所有星體都繞著超大質量黑洞運動。但是我們是否能夠踏足這種壯觀的銀河的每一個角落?銀河旅行需要多久?介於人類無法光速旅行,甚至可能永遠也無法達到光速旅行。那麼我們還有沒有其他的選擇呢?已經離開太陽系的旅行者太空探測器以每小時35,000英裡的速度穿越太空。以此速度,想要穿越銀河系也仍然需要大約20億年。
  • 黑洞:科學家說黑洞有可能使時間旅行成為可能
    眾所周知,時間旅行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小說和流行文化中才存在這種概念。但是,一位科學家說,黑洞實際上可能使之成為可能。黑洞之外的事物似乎與黑洞本身一樣神秘,但是據印度孟買CTES學院的Atharva Palshetkar稱,如果黑洞掉進去,黑洞可能提供了一種穿越時空的方式。帕爾謝卡(Palshetkar),如果太空飛行器接近黑洞,時間將影響太空飛行器本身,並且距黑洞越近,時間就越慢。
  • 天文學 | 脈動白矮星、黑洞和星際旅行
    本期內容精選太陽普遍磁場、觀測緻密暗物質、星團宇宙學、脈動白矮星、黑洞熱力學第一定律和星際旅行等研究主題,探索神秘的宇宙學,以及一些最新研究發現。
  • 未來的太空旅行是什麼樣子?
    龍飛船升空瞬間這是一個重要轉折點,意味著企業將可以向政府以及其他機構或個人出售太空旅行服務——事實上,SpaceX已經在今年陸續籤下了幾個太空旅行訂單。商業公司經營的太空旅行其實,太空旅行走進現實也不是最近一兩年才有的事。
  • 未來的太空旅行是什麼樣子?
    ——事實上,SpaceX已經在今年陸續籤下了幾個太空旅行訂單。商業公司經營的太空旅行其實,太空旅行走進現實也不是最近一兩年才有的事。早在2001年,世界上唯一一個提供太空軌道觀光飛行的政府機構——俄羅斯聯邦航天署將美國富商丹尼斯·蒂託送上太空,在國際空間站進行了為期8天的旅行,他也成為人類首位太空遊客。
  • 太空旅行的下一個時代應該包括核動力火箭
    有很多理由認為,更快的太空船是更好的,而核動力火箭就是做到這一點的一種方法。與傳統的燃料燃燒火箭或現代太陽能電火箭相比,它們具有許多優勢,但是在過去的40年中,美國只有八次運載核反應堆的太空發射。 但是,去年,規範核太空飛行的法律發生了變化,下一代火箭已經開始工作。
  • 想親眼看看宇宙的樣子嗎,來一次太空旅行吧!
    一說起旅遊我們總是直接就想到具體的地方,風景或者是不確定目的地的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但這些旅遊不論走得再遠終究還是在地球上,不知道你想不想來一場太空旅遊?去太空裡看一下那些只能在圖片或視頻中看到的景色。
  • 2020太空旅行指南
    也正是這種從未知到逐漸清晰,不斷勾起了我們對外太空的好奇,更讓人類萌發了開展「太空旅行」的想法。一直以來,人類都在不斷的探索和研究如何讓私人太空旅行得以實現。當我們還在為了去過哪個國家打卡而得意時,「高級玩家」已經開著私人飛機滿世界跑了,而「骨灰級玩家」則已經衝出地球馳騁太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