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大腦,在智慧這件事情上,有著驚人的相似。
「從虛無創造萬有,用一就夠了」。
公元1697年,萊布尼茨在送給奧古斯特公爵的紀念章上,刻著這句話。
1701年,萊布尼茨將有關於二進位算法的論文提交給法國國家科學院,但特意要求不發表。
兩年後,1703年,萊布尼茨再次修改了論文,並公開發表,從此二進位開始出現在科學界,這也是現代計算機文明的起始。
而在萊布尼茨寫出二進位論文並將其發表之前,其實和中國傳統文化,有過一段時間的深度交流。
1689年,萊布尼茲和從中國返回的教士閔明我交談數月之久。
1694年,當閔明我回中國,萊布尼茲要求其代為了解中國文化,列出的提綱竟然有三十多項,包含了各個方面的內容。
1697年10月,萊布尼茲與法國教士白晉開始了長達數年的交流,同年十二月,據歷史記載,萊布尼茨向白晉闡述了自己二進位的觀點。
1701年11月,教士白晉在北京給萊布尼茲的信中寫到:伏羲六爻與二進位記數法有著相同的排列順序,同時在心中的還有一個木製的八八六十四卦排列盤。
而直到1703年4月1日,萊布尼茲才收到了白晉的信,僅僅在幾天之後,萊布尼茨將那篇標誌著二進位面世的論文《關於僅用0與1兩個符號的二進位算術的說明,並附其應用以及據此解釋古代中國伏羲圖的探討》遞交到了法國國家科學院。
歷史中記載,萊布尼茨為千年前的中國古老文明和自己的發現如出一轍而欣喜。
但根據其論文發表的歷史時間線來看,不排除赤裸裸的摽竊嫌疑。
現代高度發達的計算機網絡文明,很難讓人和腐朽老舊的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相聯繫。
但事實上,兩者的聯繫比我們所認知的要密切的多。
現代的計算機文明的底層語言,就是二進位,0和1。很多人說是萊布尼茨發明了二進位計數法,筆者認為,一切科學都不應該用發明二字,而需要使用發現。
在萊布尼茨發表二進位論文之前,公元前一千多年西周出現的《易經》,就已經將二進位說的非常之透徹。並且,易經所闡述的二進位,並非三維世界的知識,而是一種多維度的語言,是創世的代碼。
因此,萊布尼茨最後同樣是完成了自己從科學到宗教的轉變,認為,在二進位中,找到了上帝創造世界的證據。
從0到1,不僅僅是一個數字的變化,同樣是從無到有的變化。
易經中的陽爻是代表著有的1,而陰爻,則是代表著無的0。
要想弄明白周易中的二進位,首先要明白兩個概念,無極和太極。那麼用數學的說法,無極就是無窮小,而太極就是無窮大。
《周易.繫辭》上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這兩儀就是無窮之有中的兩種客體,0和1。
前面說了,二進位其實是一種多維的語言,不僅能夠代表著無和有,且能代表一切相互矛盾,卻又相互聯繫和依存的客體關係。
《道德經》中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且這種0和1,是處於一種時刻轉化和變動的狀態之中,循環往復,永無止盡,因此才能夠創生萬物,如今的計算機語言,就很好體現了這種變動的觀點,比如,我們寫一串基礎代碼:「0100100011001110111110」。這樣的代碼,是不是可以無限制的寫下去呢?
再來看一下八八六十四卦的變動方式,如果我們將卦象串聯起來,同樣是無窮無盡的變化。
西方一直認為他們是現代計算機文明的發明者和創造者,但事實上,這樣輝煌的現代文明,其源頭,其實來源於中國的傳統文化《易經》。
筆者一直認為,世界文明的源頭一直是東方,而東方文明的源頭,必然是中國。如果大家覺得我說的有道理,請給我一個贊和關注哦!如果有什麼感想和指教,可以隨時在我的評論區評論,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