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軟體驅動越升越卡?負優化與安迪比爾定律

2021-01-08 快科技

對於「負優化」,大家都談論了很多。顯卡玩家談論「負優化」,談的是氫彈變原子彈,新驅動一出老卡性能不升反降;手機玩家談論「負優化」,談的是新系統推送天地滅,iPhone瞬間卡得像塞班。

沒錯,在這個高速發展的資訊時代,新軟體新技術層出不窮,然而這些新事物帶給用戶的,卻並不一定是更好的體驗。軟體、系統、驅動等等,新版比老版坑爹的情況,似乎並不是都市傳說。「負優化」現象真的存在嗎?如果真的有,為什麼開發者會如此餵屎?今天,就讓我們來談談「負優化」的話題吧。

新軟體不可避免「負優化」:安迪-比爾定律

按理來說,新產品需要有所優化,比舊產品的用戶體驗更好,消費者才會買單,但新軟體比舊軟體更慢更卡的現象,卻層出不窮。遠有Windows Vista肆虐用戶內存慘案,近有iOS新系統狂殺App後臺悲劇,新版軟體對比舊版,體驗還真不一定更好。


儘管蘋果軟硬體結合出色,但新版的iOS在性能方面往往是「負優化」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新版軟體帶來了更漂亮的界面和更強大的功能,兩者結合在一起,本應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沉浸在全新用戶體驗的美好時光,本來已經觸手可及,然而,為什麼會變成這樣?這就不得不提到聞名業界的「安迪-比爾定律」。

所謂安迪-比爾定律,安迪指的是Intel前CEO安迪-魯夫,比爾則是大家都知道的比爾-蓋茨。這條定律可是把這兩位IT大佬狠狠黑了一把啊。

安迪-比爾定律的含義就是,安迪給啥,比爾拿啥;Intel產多猛的硬體,微軟會用越來越臃腫的系統和軟體統統吃掉增長的硬體性能。雖然這定律說的是Intel和微軟,但套在其他軟硬體廠商身上,也沒什麼違和感。安迪-比爾定律,實質上所描述的,就是軟體臃腫化的問題。


Intel的安迪微軟的比爾,這定律可讓Wintel聯盟大賺了不少

無論是新軟體更漂亮的界面,還是更強勁的功能,都是需要更強大的硬體作為基礎的,總不能要求奔騰MMX能跑得動Win系統的Aero特效。摩爾定律讓「晶片每18個月性能提高一倍,價格減半」,但安迪-比爾定律足以讓摩爾定律無功而返。而如果你的錢包沒有跟上摩爾定律的增長,沒更換新硬體,就難以享受到新軟體帶來的快感,安迪-比爾定律作用下,新軟體也就變成了「負優化」。


QQ的功能和界面都和十幾年前不可同日而語,硬體需要也翻天覆地

安迪-比爾定律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摩爾定律作用越明顯、更迭越迅速的平臺,越容易發生軟體臃腫化現象。有個好的反例就是遊戲機平臺,遊戲機的硬體升級極慢,數年都不換,而遊戲對硬體的要求,卻沒有水漲船高,甚至還出現越後期的遊戲,對硬體的優化越好的情況。這主要是因為封閉而穩定的平臺,有利於開發者深耕細作。而一年一換甚至半年一換的手機,壓根沒法做到這點,軟體應用不得不尾隨進化神速的硬體平臺更新,優化效果難以保證,也是理所當然的了。


移動平臺進化速度最快,所以「負優化」也是最明顯的,App和系統都普遍越來越卡

簡單來說,為了充分利用新硬體的性能,軟體開發商會想辦法在軟體中塞入更多的特性功能,而這些東西,對老硬體卻是不友好的。破除安迪-比爾定律帶來的「負優化」,唯一之道就是錢包君,大家努力賺錢吧。

開發疏忽造成的「負優化」:不上心

雖說因為安迪-比爾定律,軟體的「負優化」發展幾乎是必然的,但在歷史的洪流中,也有人為過失造成的翻船。一些坑爹的「負優化」,完全是自作自受,別想把鍋甩到「大勢所趨」身上。這往往是因為開發者的能力有限或者疏忽所造成的,下面就舉一些例子,大家可以感受感受。

◆Android音頻架構

長久以來,在機友中流傳這這樣一個說法:Android手機的音質遠不如iOS。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說法的確是成立的。原因很簡單,Google對Android音頻部分不上心,一些不當設計,造成了Android音質的「負優化」。

在Android 2.X時代,在音質上存在一個非常嚴重的SRC問題。所謂的SRC問題,指的是音頻採樣率重採樣,例如採樣率44.1kHz的音頻被SRC到48kHz。這種非整數倍的SRC,會造成音質損失。在Android 2.X時代,Android系統會把48kHz的音頻強制轉換到44.1kHz,之後,高通晶片又會把44.1kHz強制SRC到48kHz輸出,兩次非整數倍的SRC後,音質慘不忍睹,這就是為何高通 Android會造成音質慘案的原因。


非整數倍的SRC會對原始波形造成破壞,損壞音質

這個問題是否可以避免?其實通過對底層音頻驅動的修改,是可以解決問題的。但是,Google和高通並沒有採取正確的解決方案。Google和高通為了解決音質劣化的問題,所推出的新方案並不是根據原始音頻自動切換輸出採樣率,而是使用高精度算法進行SRC。在高通的QRD方案中,使用高通晶片的Android系統音頻會強制SRC到48kHz,SRC的新算法效果不錯,和之前比,音質的確有所進步。

但是,這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無論非整數倍的SRC多麼高精度,仍不可避免地會帶來音質劣化。同時,高精度的SRC算法對硬體也有很高的需求,這造成了一些手機放歌卡頓、發熱、耗電甚至爆音。這些負面影響,在Google自己的Nexus手機上就有出現,系統資源吃緊的時候,體驗比之前還更差。


現在很多國產手機打Hifi的口號,Hifi與否先不說,但它們當中的確很多都解決了SRC

那麼問題如何徹底解決?其實第三方手機廠商,已經交出了答卷——只要輸出正確的採樣率、不進行SRC即可。很多手機廠商,特別是國內廠商例如VIVO、魅族、小米等等廠商都解決了SRC問題,這甚至比Google改進SRC算法的時間更早。同時,XDA論壇也有野生的開發者給出了徹底解決SRC的方案。然而,Google官方的原生系統至今仍未徹底解決,Android L發布時就說優化了音質,但直到現在Android音質仍有缺陷。這種音質上的「負優化」,實在不應該出現。

◆遊戲移植

為了讓新玩家感受到老遊戲的魅力,很多廠商都會把老遊戲移植到新平臺上。如果是考慮得比較妥當的開發商,會充分發掘新平臺的優勢,讓老遊戲展現得更有魅力。然而現實很殘酷,更多的情況是,移植的遊戲不僅沒有被優化,而且還會出現「負優化」,能玩就不錯了!

移植遊戲被「負優化」的情況是很普遍的。例如光榮出品的《生或死5》,從遊戲機上移植到了性能更強的PC平臺,不僅畫質下降,還砍掉了乳搖等賣點;又例如《忍龍2》,從PS3移植到PSV,畫質降低可以理解,但無法完成遊戲這點就難以理解了——這遊戲有一個關卡是需要兩個玩家合作(AI無法勝任)通過才能獲得獎盃的,但PSV版取消了聯機功能,獲得獎盃成為了不可能的事情。這些「負優化」,顯然是不應該出現的。


在遊戲機平臺上好評如潮的遊戲,登陸PC後收穫一堆差評,可想而知是怎樣的「負優化」

移植遊戲也不是沒有優化得好的例子,例如《最後生還者》的PS4移植版,優化效果就有口皆碑。但是更多的遊戲廠商只是想在新平臺隨便應付坑一筆錢,連冷飯都懶得炒好,導致了「負優化」。

◆殺軟更新造成誤殺

如果說上面的「負優化」只是影響使用,那麼這種就真的可以算是破壞生產了。不少殺軟在更新病毒庫的時候,都出現過大面積的誤殺,甚至會把系統文件殺掉,造成無法開機的情況!例如,Avast「2009-12-03-0」病毒庫就出現過大面積誤殺,McAfee的「DAT 5664」病毒庫曾把系統文件當成病毒來殺導致藍屏,諾頓也出現過類似情況。


不少殺軟都鬧過誤殺烏龍,甚至導致藍屏

病毒庫更新本來是為了優化殺軟的反病毒性能,但因此造成誤殺事故,顯然是測試不充分造成的。這種「負優化」,完全不該發生。

除了上文的例子,還有很多因為人為疏忽造成的「負優化」,這裡就不一一舉例了。這些「負優化」,有時候用戶都知道該如何解決,但廠商就是不用心,沒動作,非常氣人。

最沒良心的「負優化」:利益驅動

如果說前面因為人為疏忽造成的「負優化」只是氣人,那麼下面要說的因為利益驅動而故意造成的「負優化」,簡直就是犯罪了。現在的風氣非常不好,一些開發商為了眼前的利益,拼命把應用軟體做得流氓,軟體變流氓的同時,自然而然也帶來了「負優化」。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各種軟體突然變得很喜歡把奇怪的東西塞進自己裡面。一個好好的聊天軟體,突然就多出了新聞瀏覽安全殺毒等功能;一個好好的瀏覽器,突然就多出了安全殺毒社交聊天等功能;一個好好的殺毒軟體,突然就多出了社交聊天新聞瀏覽等功能。平時裝三個軟體可以得到三種功能,現在裝三個軟體得到九種功能,什麼你說都是功能重複的?我聽不到。總之就是一片頂三片,療效特好,專治電腦性能過高!


聊天軟體都自帶一個應用商店,就問你怕不怕

這些行為的背後,是有利益驅動的。目前IT業界正處於從桌面端遷移到移動端、從本地遷移到雲端的劇烈轉型期,新興的應用環境層出不窮。受業界大環境的影響,專精於某一項功能的軟體變得越來越少,開發者們恨不得用一個安裝包就統治了用戶的使用環境,為前途和錢途鋪好路。在這種指導思想下,打鐵的也開始割麥子,煮飯的也開始負責煉鋼,各種軟體應用都長了一堆多餘的肥膘。

此外,國內一些軟體工作者為了業績,也會不顧用戶體驗,在產品中加入「負優化」。例如,一些公司是以軟體應用的活躍度來對員工進行業績考評的,於是開發部門就會動小心思,就算軟體不運行,也在後臺自動喚醒,以增加活躍度,這無疑會增加系統資源消耗,造成「負優化」。總之,在目前的大環境下,殺了兩三個流氓,還有無數後來人。恐怕,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內,流氓軟體帶來的「負優化」,仍會持續拜訪各位的手機電腦。


Android平臺上,隨便查一個App的喚醒觸發機制,都能嚇死你

在遊戲玩家中,還相傳著一種驅動的負優化。例如,顯卡廠商會用新驅動壓制老顯卡的性能,好讓玩家們掏荷包購買新核彈。玩家們猜測,基於銷售新顯卡的利益考慮,廠商有用新驅動降低老顯卡性能的動機。不過經過我們網站的實測,並非如此。下面是測試圖表,大家一起來看看。


老顯卡GTX780Ti在不同版本驅動下的性能表現


老顯卡R9 290X在不同版本驅動下的性能表現

可以看到,無論是N卡A卡,新驅動在老卡上,都沒有出現性能退步。更詳細的內容,可以點擊下面的文章查閱。

不過硬體驅動是不是真的一定沒有負優化?也不盡然。有時候驅動更新也會帶來一些問題,例如Win10就曾經自動更新N卡的驅動,導致出現故障。不過這些並不是基於利益的「負優化」,而是屬於開發疏忽。實際上,修改驅動降低顯卡性能也是需要人力時間成本的,而且很容易被揪到辮子,廠商應該還不至於去做這種下作的事情。

總結

「負優化」是否真的無法避免?根據「安迪-比爾定律」,從長遠來看,軟體對硬體的需求的確是節節上升的

。但是,也並不是沒有新版比舊版優化得更好的軟體,例如從Android 5到Android 7,從Vista到Win7,新版系統的確更有效率。而由於開發疏忽乃至利益驅動造成的「負優化」,要解決更是不存在技術上的問題。希望開發商能夠多多為用戶體驗考慮,讓產品少出現一些「負優化」吧。

相關焦點

  • 舊機更新系統會很卡?升系統還是換手機這個問題以後將不是問題
    OPPO軟體工程事業部戰略總監吳振宇接受採訪時表示,無論系統怎麼演進,甚至如何應用最新的AI和未來的5G,「快、穩、省」三大核心點都是智慧型手機必須要去堅守的東西,每一代都會在這些方向上逐步加強。而系統的針對性優化,往往又是伴隨著用戶需求和場景來推進。 也就是說,這個東西是不是用戶重要的使用場景?
  • 你的手機為什麼會卡?性能過剩永不存在
    手機軟體多手機處理器越來越快,但是不管如何手機使用一年或者更久都會變得卡頓,是手機的問題還是系統的問題呢?IT雜誌社給出的答案是系統和軟體的問題。intel手機為什麼會卡頓這個問題,其實找已經有了答案:安迪比爾定律,安迪提供多少,比爾就要拿走多少,這裡的安迪指的是intel的安迪·格魯夫,比爾則是微軟的比爾·蓋茨。
  • 如何構建智能時代的新安迪比爾定律?「物女心經」
    Bill takes away.然而,想要構建智能時代的「新」安迪比爾定律,就不能照搬計算機時代的「舊」安迪比爾定律。英特爾再將利潤投入研發,按照摩爾定律提升性能,為微軟的下一步軟體升級做準備,大家皆大歡喜。反過來,如果微軟的開發速度慢了,英特爾的股價也就不那麼硬氣。從安迪比爾定律的視角觀察,可以得出三個明顯結論:在IT產業鏈中,由兩個主要的飛輪驅動,中央處理器和作業系統。
  • 負優化被實錘?Nvidia顯卡驅動翻車,偷CPU頻率!
    在顯卡界流傳著幾個玄學的說法,比如說N卡網速快A卡音質好,再比如說N卡負優化,A卡戰未來。雖然這些說法一直在DIY圈子裡面流傳,但是我們卻很難拿出什麼實質性的證據來說明上面的說法就是對的。Nvidia和黃仁勳但是在最近Nvidia的一版本顯卡驅動中,似乎負優化的名號被實錘了。N卡驅動翻車在上一周Nvidia發布了430.39版本的顯卡驅動,這版驅動也通過了微軟的WHQL認證。
  • 升系統還是換手機,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OPPO軟體工程事業部戰略總監吳振宇接受採訪時表示,無論系統怎麼演進,甚至如何應用最新的AI和未來的5G,「快、穩、省」三大核心點都是智慧型手機必須要去堅守的東西,每一代都會在這些方向上逐步加強。而系統的針對性優化,往往又是伴隨著用戶需求和場景來推進。 也就是說,這個東西是不是用戶重要的使用場景?
  • 為啥安卓系統那麼不流暢?餘承東:1億行代碼,只有8%真正使用!
    其實不管是蘋果的iOS系統還是谷歌的安卓系統,都是基於Unix或者是Linux這兩種內核發展來的,最早的時候Unix和Linux其實是一家的,這樣的內核本就很龐大,安卓作業系統有一億行的代碼,光內核就佔了2000萬行的代碼,雖然說安卓系統一直都是開源的,但是安卓系統真的非常的複雜同時也非常大龐大。
  • 為什麼智慧型手機用一陣就很卡?原因在這裡
    圖片來源於網絡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可以說這是必然的。圖片來源於網絡而從性能上來看我們會覺得增長這麼快,性能應該是很不錯了,有個大家不太熟悉的另一項定律「安迪比爾定律」並不是嚴格的定律。圖片來源於網絡這個定律簡單來說是,安迪提供什麼,比爾就拿走什麼,我們很明顯的可以知道,安迪代表著硬體兒,比爾代表著軟體,所以它的含義是,軟體將很快消耗硬體的改進性能,我們試想一下,如果只有摩爾定律,硬體的性能不斷的提高,
  • 基於EXB841的IGBT 驅動電路優化設計
    本文在詳細研究EXB841電路結構與工作原理的基礎上,設計了一種優化驅動電路.該電路應用在大功率全橋逆變DBD型臭氧發生電源中,使用效果證明該優化電路解決了典型電路存在的問題,如電源在極小電流時的虛假過流報警、逆變橋直通,進一步提高了EXB841驅動的可靠性.
  • 地平線黃暢:軟體2.0時代,數據驅動進化,算力將成為智能化的基石
    隨著軟體步入「2.0時代」,數據開始驅動AI進化,算力也逐漸成為智能化的基石。但除了晶片本身的算力提升,AI算法對晶片的要求,也還會越來越高。一方面,AI算法的發展日新月異,從人工設計特徵,到深度學習神經網絡模型,發展速度已經遠超AI硬體改進的速度。
  • 機器視覺需要軟體和驅動
    主要軟體:主要軟體版本: 7.1主要軟體修正版本:次要軟體: Vision Builder for Automated Inspection問題: 我對NI軟體中的視覺相關功能十分有興趣,但是我不確定我應該使用什麼樣的軟體產品Vision Builder for Automated Inspection (VBAI),,Vision
  • 驅動到底是什麼?別再用精靈管家無腦裝驅動了!
    並且一些驅動更新活躍,更新驅動能帶來更穩定更安全的使用體驗,比如獨立顯卡的驅動會為了特定軟體、遊戲更新專屬優化,讓系統在運行特定程序時有更好的表現。官方驅動相較通用驅動,是完全為硬體專門定製的,支持硬體的獨特功能、更穩定、發揮更好。
  • 手機變卡、變慢原因被確認,是這些東西在「搞鬼」!
    對於普通用戶來說,換手機的最大原因就是舊手機變卡、變慢了,但是有時候安卓手機變卡變慢並不是手機不行了,而是背後有很多東西在「搞鬼」,拖慢了你的手機運行速度。今天就來聊聊安卓手機變卡背後的那些原因以及解決辦法。
  • 地平線黃暢:軟體2.0時代,數據驅動進化,算力將成為智能化基石
    隨著軟體步入「2.0時代」,數據開始驅動AI進化,算力也逐漸成為智能化的基石。但除了晶片本身的算力提升,AI算法對晶片的要求,也還會越來越高。一方面,AI算法的發展日新月異,從人工設計特徵,到深度學習神經網絡模型,發展速度已經遠超AI硬體改進的速度。
  • 絕地求生:如何設置NVIDIA卡使遊戲更加流暢高效!及N卡設置原理
    絕地求生:如何設置NVIDIA卡使遊戲更加流暢高效!針對於NVIDIA卡獨立顯卡。很多人使用主流N卡玩遊戲,使用WINDOWS推薦驅動設置,即使開了獨顯,遊戲裡的效果還不是最佳的。只要更新N卡驅動,然後打開N卡的屬性設置,然後參照下圖設置1、在通過預覽調整圖像設置中,使用我的優先選擇,側重於(M)性能。 如果你顯卡足夠好,可以選擇質量。小編是1080就選擇質量,反之就選擇性能。
  • 殺毒不再卡!AVG安全軟體2012搶先體驗
    毫無疑問,AVG2012是一款「不卡的殺毒軟體」。▲  AVG所推崇的智能掃描功能,這也是AVG2012實現「不卡的殺毒軟體」的殺手鐧。通過優化,系統在不進行工作的時候,後臺進行掃描,當用戶正常辦公或遊戲時,則低優先級進行掃描。最終可以讓用戶真正的忽略殺毒軟體的存在,自由無限的享受網際網路生活。
  • 42勝0負!詹眉58+15+11破卡椒不敗金身,贏球定律湖人比快船更穩
    顯然,詹姆斯做到了,一場112比103的勝利,徹底讓人們看見一個現實,湖人真不怕季後賽遇上快船,誰能笑到最後還不一定,至少贏球定律湖人比快船更穩,首先被打破不敗金身的,不是湖人,而是快船。在這一場比賽開打前,湖人與快船都有一個贏球定律!
  • 地平線黃暢:軟體2.0時代,數據驅動進化,算力將成為智能化的基石丨...
    隨著軟體步入「2.0時代」,數據開始驅動AI進化,算力也逐漸成為智能化的基石。但除了晶片本身的算力提升,AI算法對晶片的要求,也還會越來越高。一方面,AI算法的發展日新月異,從人工設計特徵,到深度學習神經網絡模型,發展速度已經遠超AI硬體改進的速度。
  • 絕地求生大逃殺配置優化攻略 絕地求生優化軟體推薦
    本文這裡推薦的軟體叫做CPUCores,是steam官方發布的一款優化軟體,破解版下載地址:http://dl.3dmgame.com/201706/107326.html    這款原售價99塊的軟體的確是非常好使的,(想支持官方的去steam搜索CPUCores就能找到購買連結了)
  • 為什麼你的手機會越用越卡?那是你不知道主導IT行業的三大定律!
    第二條:安迪-比爾定律安迪-比爾定律:硬體廠商所帶來的硬體性能的提升,都會被軟體開發商全部消耗殆盡。比爾就是微軟的比爾·蓋茨,代表軟體開發商。這條定律表達的意思是,只要是安迪創造出來的,比爾都會拿走。當然了,凡事都有兩面性,每18 個月集成電路性能提升一倍的另一面,就是同樣的時間,那之前的產品價格就會下降一半。
  • 信息流優化:牛頓冷卻定律的應用
    信息流作為一種呈現內容的方式,天然地存在一些問題,為了更好地展示信息,滿足用戶需求,需要對信息流進行一些優化。筆者在本文中由牛頓冷卻定律得到啟發,對信息流的呈現提出了優化方法。之前做社區類產品時,為了讓用戶能夠及時看到一些比較熱門的帖子,以及讓一些新的內容能夠及時呈現給用戶,所以嘗試了很多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