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漢交會籤約2760億 助力武漢打造「雙循環」新樞紐

2020-12-04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第十一屆漢交會籤約2760億 助力武漢打造「雙循環」新樞紐

  日前,2020武漢數字貿易大會暨第十一屆中國武漢(漢口北)商品交易會(以下簡稱「漢交會」)在武漢召開,吸引了50多個國家外交使節和採購團參加。漢交會項目籤約總金額達2760億元人民幣,252筆(含框架協議)內外貿合作現場或線上同步籤約。當日,卓爾購全球數字貿易平臺正式上線。

  作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籤署後全球最大的數字貿易大會,來自「一帶一路」、RCEP協定參與國等50多個國家外交使節和採購團、100家產業網際網路企業、100家國際貿易企業、100家批發市場以及上百位行業協會代表,全國100家知名企業負責人,5000多家品牌參會參展,開展進出口貿易採購、供需對接、現場籤約、直播貿易、跨境電商、論壇交流等經貿活動,研討全球數字貿易創新與發展,把握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的市場機遇,打造內陸「雙循環」第一展。

  當日,2020中國批發市場年會暨全國商品交易市場數位化建設高峰論壇舉行,同期,中國商品交易市場數位化建設聯盟成立。數百位全國批發市場代表共同成立中國商品交易市場數位化建設聯盟,將攜手推動全國各大區域市場間商務、技術、管理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以數位化、信息化為交易賦能,暢通商品國內大循環。

  「安全有序推進消費數據商用,打造數字經濟新實體,商品交易市場的交易升級,數位化的綜合解決方案是商業模式重構的關鍵。」針對商品交易市場如何利用數位化跨越發展,與會專家紛紛展開激烈探討。有嘉賓認為,傳統批發市場轉型升級需要力搭建服務平臺的工具——數位技術,形成數位化解決方案,跨界整合,進行價值鏈重構商品交易市場發展,且數位化是一種手段,不是目的。

  「數位化時代,坐商行商形式已經不適應批發大市場的發展。」山東滕州嘉譽國際貿易城董事長張民現場分享轉型經驗,網際網路已經徹底改變了傳統市場的交易模式,實體市場必須轉變經營理念,不斷整合傳統批發市場的貨源、物流、倉儲、品牌優勢,藉助數位化技術實現轉型升級。

  本屆漢交會共有5000多家中外品牌參展,參展商品門類涉及消費品、食品、農產品、生活服務設備、大宗商品、工業原料、五金機電、汽車等八大類。

  當日籤約項目,包含國際貿易、國際出口、平臺分銷、市場採購、市場分銷、品牌購銷等六個方面。其中,內貿項目籤約221筆,籤約金額約1242億元,涉及批發市場與各省市採購團籤約、產業網際網路平臺合作、交易服務平臺與實體企業合作等,主要涵蓋傳統產業和市場數位化、數字貿易產業發展等方面;外貿項目籤約31筆,籤約金額約230.77億美元,包括新加坡世界商品智能交易中心CIC和國內外多家企業在大宗商品領域的國際貿易,以及20多家全國外貿企業的進口服務協議。

  由卓爾智聯打造的卓爾購全球數字貿易平臺,定位於全國產業網際網路超級入口、中國最大的數字貿易和公共服務平臺。卓爾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閻志介紹,該平臺將重點為全國產業網際網路平臺及供應鏈上下遊企業提供金融、外貿、企業集採、尾貨分銷四個特色板塊的數位化服務。

  據介紹,卓爾購全球數字貿易平臺也是2020武漢數字貿易大會和漢交會的官方交易平臺,貿易成交實時數據等信息將在該平臺上發布。

(文章來源:長江商報)

(責任編輯:DF506)

相關焦點

  • 助力武漢打造「雙循環」新樞紐,2020全球數字貿易大會將於11月28日...
    助力武漢打造「雙循環」新樞紐,2020全球數字貿易大會將於11月28日開幕.mp303:03來自湖北之聲FM1046今天上午(24號),武漢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2020全球數字貿易大會新聞發布會。方潔:「本次大會是武漢疫後重振規模大、綜合性強、外向度高的一次大型經貿會議,將向世界展示湖北武漢經濟復甦的活力與韌勁,助力武漢打造「雙循環」新樞紐,助推湖北建設中部強大市場。」
  • 一波波「首次」彰顯漢交會驚人爆發力
    原標題:一波波「首次」彰顯漢交會驚人爆發力   11月28日,為期9天的第十一屆中國武漢(漢口北)
  • 漢交會進入尾聲,進出口展商熱切期待新形勢下國際貿易新平臺
    第十一屆漢交會於11月28日至12月6日在武漢舉辦,漢交會即將進入尾聲,但進出口展商熱情不減,其中不僅包括本省出口企業想要持續藉助漢交會平臺「走出去」,更有進博會上受邀參加本屆漢交會的優質進口企業想要入駐武漢。
  • 共赴東方之約 東航積極助力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
    藉助進博會的「大平臺」「大機遇」,東航以「飛全球+買全球+服務全球」理念,發揮好航空業的戰略先導作用,在西部地區服務成渝雙城經濟圈、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等國家戰略,助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百裡蔬香綿延,第十一屆蔬菜博覽會於彭州開幕
    11月22日上午10時,由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中國蔬菜流通協會聯合主辦,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四川省商務廳、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全程指導的第十一屆中國·四川(彭州)蔬菜博覽會在彭州市濛陽街道天府蔬香博覽園盛大開幕。
  • 新一輪省校合作協議籤約,「復旦·山東創新發展...
    山東省與復旦大學全面深化戰略合作,12月3日上午,新一輪省校合作協議籤約暨「復旦·山東創新發展論壇」在濟南舉辦。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致辭,山東省委副書記楊東奇講話,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可主持,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王書堅,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孫述濤,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周亞明,六次產業研究院院長張來武等出席。
  • 全球請知曉,武漢跨入「天河時間」
    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提出加快打造「五個中心」、建設現代化大武漢的目標。在「現代化」視野中重新看待「大武漢」,充分發揮武漢在產業基礎、交通支撐、國家戰略疊加等方面優勢,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重要樞紐。武漢,居中國地理經濟棋盤天元之位,歷史上就是九省通衢之地,連接八方,通江達海。
  • 溫州龍灣國際機場三期擴建項目籤約:計劃新建第二跑道、T3航站樓
    計劃新建第二跑道、T3航站樓,從千萬級機場向三千萬級機場躍進……今天下午,總投資200億元的溫州龍灣國際機場三期擴建項目籤約,助力溫州機場加速邁向區域國際航空樞紐,這標誌著溫州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又跨出了一大步
  • 深圳機場加快打造國際航空物流樞紐
    年內將新增多個國際全貨機航點今年以來,深圳機場克服疫情給世界經濟和全球航空業帶來的不利影響,按照中央「六保」「六穩」工作部署,危中尋機、化危為機,加快打造國際航空物流樞紐,著力提升航空貨運供給能力,為全球物資流通和供應鏈穩定搭建順暢的「空中通道」,積極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第十一屆央視財經香港論壇聚焦「新發展格局下的新經濟」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大公報、大公網共同主辦的「第十一屆央視財經香港論壇」 12月29日在深圳舉行
  • 數行江城 洞見未來 京東智聯雲打造武漢經開區「數智引擎」
    ,推動數字產業發展,全力打造「中國車谷」,力爭當好武漢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 武漢經開區黨組成員呂鵬致辭表示,武漢經開區正打造「數字車谷」,大力推動「數、智、網、端」等數字產業突破性發展,積極打造數字經濟產業集群,京東智聯雲落地之後,展開了數字經濟產業發展深度合作,為武漢經開區智能供應鏈、工業網際網路等產業全方位賦能,幫助武漢經開區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打造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區。
  • 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舉行「打造雙循環樞紐 做大做強青島實體經濟...
    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舉行「打造雙循環樞紐做大做強青島實體經濟」專題討論會做大規模延長鏈條提升層級做強實體經濟增強綜合實力趙豪志出席並講話楊軍出席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12日訊 今天下午,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舉行「打造雙循環樞紐做大做強青島實體經濟」專題討論會。
  • 推動REITs試點 助力雙循環|新刊預告
    推動REITs試點 助力雙循環(2020年第12期)2020年,為積極應對疫情和來自國外環境的衝擊,我國提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居民儲蓄通過REITs投資於基礎設施,不僅有利於擴大基礎設施投資、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還可以增加居民的財產性收入、帶動消費,REITs有望成為擴大內需和實現雙循環良性發展的重要樞紐。
  • ...新高地打造雙循環的重要樞紐扛起自貿港在新發展格局中的歷史擔當
    劉賜貴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緊迫感,充分發揮自貿港的引領作用,著力建設開放新高地,著力推進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著力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努力把海南打造成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樞紐,切實扛起海南自貿港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歷史擔當。
  •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中國民航的「變與不變」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化改革辦公室副主任邵鳳茹發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中國民航的「變與不變」》主題演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適應新時代我國比較優勢和社會主要矛盾轉變、適應國際環境複雜深刻變化的迫切要求,服務雙循環格局也是對民航業的必然要求。
  • 強強聯手打造「中國氫谷」!又一外資項目落戶海鹽經開區
    9月17日上午,海鹽舉行三江高分子聚醚項目暨美國空氣產品供氣協議籤約儀式,總投資3億美元的三江高分子聚醚項目正式落戶海鹽經濟開發區,三江化工和美國空氣產品公司將強強聯手,聚焦氫能源上下遊產業鏈建鏈、補鏈、強鏈,打造「中國氫谷
  • 我省持續打造信息通信樞紐大河潮湧
    記者12月19日從省通信管理局了解到,我省近年來持續夯實信息網絡基礎,先後建成鄭州國家級網際網路骨幹直聯點、鄭汴洛國際通信專用通道,實現光網、4G城鄉全覆蓋,躋身全國十大通信網絡交換樞紐和七大網際網路信源集散地,信息通信樞紐地位日益彰顯。    進入新世紀特別是網際網路時代到來後,我省緊緊抓住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機遇,建成一流通信網絡體系。
  • 港股上市制度改革一周年 助力香港成生物科技及創新金融樞紐
    原標題:港股上市制度改革一周年 助力香港成生物科技及創新金融樞紐   香港交易所進行的25年來最大的上市制度改革於2018年4月30日正式生效,便利不同投票權架構的創新型公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等新經濟公司在香港上市。   30日是新上市制度落實一周年,香港的資本市場聚集了更多不同類型的上市公司,市場更多元化、更富有活力。
  • 經濟大家談|正確認識「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深刻內涵
    ,我們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更加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不僅是中國自身發展需要,而且將更好造福各國人民。抓住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關鍵和樞紐,正確認識新發展格局的深刻內涵和重要性,是更好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前提。對此,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經濟學教授、副院長,北京大學中國民營企業研究所所長王在全進行了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