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REITs試點 助力雙循環
(2020年第12期)
2020年,為積極應對疫情和來自國外環境的衝擊,我國提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2020年4月,國
家發改委和中國證監會宣布將啟動公募REITs試點,以促進居民儲蓄轉化為基礎設施投資,將有望成為
促進國內循環的重要舉措。這對中國資本市場建設和不動產投資都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居民儲蓄通過
REITs投資於基礎設施,不僅有利於擴大基礎設施投資、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還可以增加居民的財產
性收入、帶動消費,REITs有望成為擴大內需和實現雙循環良性發展的重要樞紐。
在此背景下,本刊邀
請政府官員、行業領軍人物、專家學者,通過理論探討、政策分析以及對國內、國際典型案例的模式進
行解讀,對我國REITs的未來發展建言獻策,讓公募REITs在雙循環的大潮中揚帆起航,助力中國經濟
社會的平穩健康發展。
封面專題
01
陳飛
公募REITs對我國金融市場的價值與意義
基礎設施REITs與金融市場各板塊主體功能高度契合,其推出將為基礎設施行業注入新的助燃劑,也將對金融市場、金融行業自身產生深遠影響。
02 孟曉蘇
對中國REITs發展方向的思考
引入REITs將有力推動形成國內大循環,促進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將為我國開通引進外資的新渠道;將在「一帶一路」事業上發揮重大作用,化解其中潛在的經濟風險與外交風險。
03 陳春豔
創新基礎設施公募REITs積極穩妥推動試點落地
從國際主流市場的REITs業務發展歷程來看,各國REITs市場的建設並非一蹴而就,均經歷了複雜漫長的發展歷程。我們應該在尊重國情的基礎上,循序漸進推進REITs市場的完善和發展。
04 段國聖
從機構投資人視角看REITs產品及其發展
從保險資金角度來看,REITs作為一個具有長期穩定分紅收益的權益產品,契合保險資金長久期且要求期間收益的特性,具備大類資產配置價值。
05
佘力
穩步推進公募REITs試點 深化資本要素市場化改革
當前我國公募REITs試點工作正步入關鍵時期,須在REITs的資產準入、治理機制、發行定價、交易機制等方面抓緊完善,確保試點項目順利落地,推動市場長期健康發展。
06 周向勇
公募REITs:開闢新時代背景下資產管理行業新藍海
基金公司作為資產管理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積極探索公募REITs業務領域,向多元化、全能型的綜合資產管理機構奮進。
07
潘東
關於銀行理財在公募REITs中創新作為的思考
對於銀行理財子公司等機構投資者而言,基礎設施公募REITs既是發揮其綜合化金融優勢,深度參與基礎設施全生命周期的重要機遇,也是發揮其資管平臺優勢,成為個人財富完善多元化資產配置的重要橋梁。
08
沈奕
深化金融供給側改革 公募REITs啟航
基礎設施公募REITs試點有利於深化金融供給側改革,同時,也能夠起到壓實金融機構責任、提高市場參與者活力和創新力的作用。
09
胡強
艱難跨越:從類REITs到公募基礎設施REITs
在當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國內外宏觀環境的巨大變化為中國公募REITs的推出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也賦予了其新的時代使命,行業發展迎來黃金機遇期。
10
閆琰
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的治理問題
我國REITs在集合投資計劃的框架下採用「公募基金+ABS」的架構。本文基於傳統的公司治理理論,為進一步優化我國公募REITs治理提出了建議。
11
王剛
中國公募REITs發展與展望
觀察國際REITs市場可以發現,要使我國公募REITs能夠平穩快速發展,還需要稅收方面以及擴募機制的相關政策支持與配合,這是將REITs市場做大做強的必要要素。
宏觀經濟
01
姚前
數字經濟與數字稅
加強數字稅的研究及國際規則建設,是加強數字經濟治理的應有之義,更是防範稅基流失、維護稅收主權的必要之舉。
02
王軍
面向「十四五」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意味著什麼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背後的清晰邏輯鏈條是:基於大變局,面向中長期,立足持久戰,形成雙循環,既要解決內循環不暢的問題,也要解決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卡脖子」的問題。
央行與貨幣
01
郭棟
自由貿易港演變與人民幣雙循環機制——海南自貿港離岸債券市場發展思路
自貿港是全球高等級的特別經濟區開放形式。自貿港的建設具有實施全面改革和實驗最高水平開放政策的獨特優勢,建設過程中需要借鑑國際經驗,體現中國特色。
02 喬依德
Libra退夠了嗎——信用貨幣時代的數字貨幣和法定數字貨幣
考察和理解貨幣僅僅關注其物理形態是不夠的,必須要放到貨幣制度的框架下進行分析。當前信用貨幣制度是各種貨幣制度演變的結果,跟當前的貨幣理論、貨幣政策密切相關。
銀行與信貸
01 李健、王麗娟、王芳
從「陀螺」評價體系看商業銀行公司治理趨勢、問題及對策
商業銀行既是一般的市場主體,在經營中追求利潤最大化,又是審慎經營金融資產和負債的金融企業,須管理好風險。近幾年,商業銀行公司治理水平不斷提升,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02 王博璐、陳韻涵、張靜依
「一帶一路」綠色金融國別案例分析:蒙古國
「一帶一路」倡議創建了巨大的投融資合作平臺,國際投資機構需要重視相關投資活動對東道國的環境和社會影響,關注東道國的可持續發展政策及綠色金融制度,積極探索綠色投資機會。
資本市場
01 張望軍、孫即、李博
上市公司股份回購的國際比較與借鑑——基於美股、港股與A股上市公司數據分析
近兩年A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財務調節以及分紅替代的功能尚未充分發揮,建議進一步適度放鬆回購條件與比例,鼓勵公司適當增大回購力度提振市場信心,關注內幕交易、利益輸送等風險。
02
方剛
「十四五」新形勢下證券執法的新使命與著力點
「十四五」新形勢下,證券執法承擔著新使命,要立足服務經濟社會新發展格局,發揮好助力完善資本市場樞紐功能,保障註冊制實施,護航資本市場新生態的作用。
財富管理
01 溫彬、李洪俠、霍天翔
基礎設施公募REITs「破冰」與商業銀行參與模式分析
商業銀行應積極參與基礎設施公募REITs試點,探索形成新的業務模式。建議儘快明確商業銀行投資基礎設施公募REITs的資本佔用規定,明確REITs的稅收中性政策,加強投資者教育與保護。
02
何超
理財淨值化轉型的破局與出路
「資管新規」落地後,理財產品由保本型轉向淨值型,管理者需要持續提高投資管理、產品開發能力,為廣大投資者提供合適的理財產品,同時要深化對營銷人員和投資者的教育,樹立起正確的理財觀。
網際網路金融
01 孫天琦
對數字金融/金融科技與金融穩定關係的幾點思考
數字金融發展對金融監管提出新課題、新挑戰,風險呈現新特點,需要完善監管體系,嚴肅市場紀律,發揮金融科技支持實體經濟、維護金融穩定的積極作用。
02
顧雷
我國個人金融信息的保護要義與監管建議
金融業正加速邁入互聯、共享的數位化時代,日益呈現出「無科技不金融,無數據不信息」的特徵,一場大範圍、深層次的科技與數字變革正改變著金融行業,個人金融信息保護更顯重要和緊迫。
論文故事匯
01 李青原
走進國企投資行為背後的故事
本論文利用25個歐洲國家14多萬國有企業樣本構成的大型面板數據,進一步為國有企業投資的「政策性動機」提供了經驗證據。
國際
01 李松梁、侍荻
海外養老金髮展特點及對中國金融市場的啟示
在我國擴大金融高水平雙向開放背景下,把握全球機構投資者行為、吸引海外養老金等長期資金參與中國金融市場意義重大。未來應有重點地吸引海外養老金投資中國市場。
02 麥可·斯賓塞(Michael Spence)
疫情後的全球經濟復甦
疫情給世界經濟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經濟開始逐漸復甦。同時,疫情環境也倒逼著數字經濟的發展。
道口研究
01 餘劍峰、林兟、何為
公募基金經理管理能力、多重管理以及基金間未來表現交叉預測
本文利用2002年至2020年中國公募基金市場數據,發現基於歷史表現的基金經理能力指標可以很好地預測其組合的未來表現,並對單個產品的表現預測做出增量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