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銀環蛇是陸地毒性最猛烈的第四大毒蛇,生性膽小,性情溫和,不主動攻擊人。但是萬一「招惹」它被咬傷,一定要及時去醫院進行專業處理,以免釀成大禍。
百度搜索「銀環蛇咬傷」的消息,太多案例讓人痛心,其中就有我們今天公眾號推送的「美女為尋刺激網購毒蛇險被咬死,男友一句話挽救性命」的消息。
21歲女孩也因網購銀環蛇被咬,但卻沒那麼幸運了
2018年7月9日,陝西渭南市的小芳被銀環蛇咬傷左手食指,用繩進行了包紮並貼上創可貼。後來感到身體不適才告訴家人,隨即被送到醫院。醫生說,小芳被送來時意識還清楚,左手食指第二關節指側有個紅點,有被蛇咬傷後中毒的症狀,查體過程中,呼吸、心跳停止,經過近50分鐘緊急搶救,才恢復心跳,但無法自主呼吸。醫院從西安調了抗蛇毒血清,但效果不明顯。詢問家屬,才得知她是被銀環蛇咬傷,省內醫院沒有抗銀環蛇毒血清。
10日,經多方協調,從上海調到抗銀環蛇毒血清,10日晚注射後無明顯好轉。醫生從小芳手機上的網購聊天記錄上看到,賣家明確告知小芳銀環蛇有劇毒,並問小芳買銀環蛇的用途,小芳回復為了泡酒。小芳親友透露,小芳網購銀環蛇是當寵物養。
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站一負責人介紹,銀環蛇屬於國家野生保護動物,只有經相關政府部門批准,有經營許可才能買賣。私自買賣,包括網絡交易都屬違法,郵寄更不允許。而且銀環蛇有劇毒,市民千萬不能將它當寵物養。「若市民發現周圍有人飼養銀環蛇這類劇毒動物,可向當地野生動植物保護部門舉報,由專業人員處置。對於銀環蛇是如何到小芳手中的問題,需要公安部門調查。」
11日,小芳轉往省人民醫院,在接受了一天治療後,經相關專家多方評估,宣布小芳已腦死亡。
19日,驚聞小芳已去,年輕生命離我們而去,總該留下思考。
7月16日是國際蛇日,可這一天小芳卻在重症監護室判斷為腦死亡。女孩蛇毒身亡,她為網購毒蛇承擔了最嚴重結果,但也不該忽視賣家違法、平臺監管失責、物流違法接單、法律不夠健全等問題。畢竟這一系列漏洞,為悲劇發生提供了客觀上的環境,自然也該由法律去懲罰。
在日常生活和醫療實踐中,毒蛇咬傷後如果救治錯誤,可造成不可估量的肢體殘疾,甚至失去寶貴的生命。
很多人受到電視劇情節的影響,毒蛇咬傷先把「毒液」吸出來,或者百度一下毒蛇咬傷處理、毒蛇咬傷急救專業書、醫學教材等的急救技術:切開傷口、擠壓毒液、衝洗傷口、燒灼傷口等等排毒解毒方法,造成了傷者的進一步傷害、影響醫院診斷與進一步處置。
我國民間傳統草藥雖有奇效,但應以不耽擱現代醫學的處置方案為前提。
毒蛇咬傷現場急救的十大錯誤觀念
針對當前醫院急診科和民間毒蛇愛好者在毒蛇咬傷救治中存在的常見錯誤救治方法,通過解讀2016年我國毒蛇咬傷中醫診療方案專家共識、2015年美國毒蛇咬傷救治指南、美國疾控中心的建議,結合臨床蛇傷救治經驗,總結出毒蛇咬傷後十大錯誤觀念和正確的急救處理規範(按毒蛇咬傷後順序)。
原則:迅速減緩毒液吸收,辨明是否為毒蛇咬傷,儘快送醫。
1、不要撿起蛇或抓捕蛇
認蛇:可以嘗試記住蛇的基本特徵,如蛇頭、顏色和形狀,有利於救治;
2、不要慌張、激動,不要跑動
鎮定、制動:應該留在原地躺下或坐下保持冷靜,全身完全制動,傷口與心臟位置齊平,以減緩毒液擴散;
3、不要等到有症狀才就醫
呼救:應該儘快撥打120、尋求他人幫助送醫、通知上司或親友,根據現場急救資源選擇;
4、不要使用止血帶等綁紮肢體
綁紮:應該夾板固定加繃帶加壓包紮,是各大中心唯一推薦的急救方法,禁忌用繩、帶子、電線等綁紮會造成肢體腫脹壞死,大大增加截肢率;
5、不要用嘴吸出毒液
忌吸:這是無效措施,美國毒蛇咬傷救治指南、澳大利亞協會、美國CDC均不推薦,甚至造成救治者中毒,國內專家共識推薦拔火罐;
6、不要切開引流,甚至斬斷患指
會導致創口出血不止、形成難愈性創口,還可影響毒蛇咬傷局部症狀和牙痕的診斷,屬於無效甚至是有害措施;
7、不要冰敷、不要把傷口浸入水中
如果不能馬上就醫,可以考慮用流動的水衝洗傷口,用乾淨的輔料覆蓋傷口;
8、不要火燒、電灼傷口
WHO、東南亞毒蛇咬傷處理指南均認為有害且無效;
9、不要用喝酒或含咖啡因的飲料止痛
如有條件,可給予止痛片局部止痛,而飲酒或咖啡因止痛會加快毒素吸收;
10、不要把蝮蛇毒血清當做萬能血清
應該根據毒蛇、牙痕、局部症狀、全身症狀等做出正確診斷,分類救治,儘早使用對應的抗蛇毒血清,診斷有疑難時可考慮聯合使用2種或2種以上抗蛇毒血清。
故事中的美女小陳和小芳錯誤地將毒蛇作為寵物飼養,而且在咬傷後,並沒有在意,任由後果越來越嚴重,加上抗蛇毒血清的緊缺險些釀成悲劇。希望每一個讀者能夠以此為誡。
毒蛇咬傷現場急救應該這樣做最正確
1、認蛇:記住蛇的顏色和形狀,不要求拍照,不帶毒蛇就醫
我國常見的毒蛇包括:
蝮蛇:俗稱毛蛇、短尾蝮、狗屙蝮、狗屎蝮。我國分布最廣泛的毒蛇,除廣東、海南、廣西外均有分布。頭略呈三角形,體粗短,尾短。多棲息於平原、丘陵、荒野、田邊和路旁。屬晨昏性蛇類,在熱天,尤其晚上8點至次日凌晨活動最頻繁。能上樹,能遊泳,能爬山,也是傷人最多的毒蛇。
竹葉青:俗稱青竹蛇、刁竹青、青竹標。全身綠、眼睛紅、尾巴黃,頭呈典型的三角形。眼睛綠、尾巴綠的是無毒的翠青蛇。竹葉青蛇喜歡掛在樹上,人從樹下過,脖子碰到它,就會被咬到脖子,脖子腫起來,壓住氣管,就會把人給悶死。竹葉青和翠青蛇的對照圖片如下圖。
尖吻蝮:俗稱五步蛇、蘄蛇、百步蛇、翹鼻蛇、山谷虌、百花蛇、中華蝮等,幹製藥材叫百花蛇。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生活在海拔100-1300米的山區、丘陵地帶。頭大呈三角形,體型大,毒性強,排毒量較大。但這種蛇地處深山,加上藥用價值很高,被人抓的沒剩下多少了。
原矛頭蝮蛇:俗稱烙鐵頭,我國分布比較廣泛,安徽、淅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陝西、甘肅、四川、貴州。生活在海拔 100 米以上的丘陵、山區的灌木叢、溪邊或山區住宅附近草堆或石縫中。樣子和蝮蛇有點像,但是身材更苗條,頭部更加三角形,脖子也更細。
圓斑蝰蛇: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以及臺灣等地。劇毒。
銀環蛇:俗稱過基峽、白節黑、金錢白花蛇、銀甲帶、銀包鐵等。分布在安徽、浙江、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貴州、雲南等地。棲息於平原、丘陵的多水地帶或山坡、田野、路旁。頭橢圓形,全身體背有白環和黑環相間排列,尾細長。遇到人會團成一團,把頭埋在身體下面,看起來很害羞,溫順,但是去抓它,就會狠狠地咬上你一口。這種蛇的危險之處在於,它的頭不呈三角形,常常誤認為無毒蛇,甚至誤當寵物,被咬了既不腫也不痛、不出血,所以人們往往會麻痺大意。一旦過了半小時到四小時,毒性發作,就會因呼吸肌肉麻痺,呼吸停止而死。
金環蛇:毒性和習性與銀環蛇差不多,分布更加靠近南方,主要在廣東、廣西和福建分布。
眼鏡蛇:俗稱飯剷頭、吹風蛇、飯匙頭等。頭橢圓形,頸部背面有白色眼鏡架狀斑紋,激怒時其前身 1/3 豎起,頸部膨扁,發「呼呼」之聲,體背黑褐色。我國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比如四川僅有麗紋蛇,而眼鏡蛇少見。生活於平原、丘陵、山區的山野、田邊和住宅附近。毒性極大,會主動攻擊人。
眼鏡王蛇:這種蛇受驚後容易生氣,生氣了就會豎起前半身,呼呼喘氣,還會噴射毒液。毒液要是被噴到眼睛上,就會使人失明。毒性猛烈,還會主動攻擊人。被咬傷後很難救治。
麗紋蛇:俗稱福建華珊瑚蛇,麗紋蛇也是劇毒蛇,屬眼鏡蛇科。許多醫學專業書並未將其納入我國常見毒蛇。因為它夜間活動,很少咬人,白天性格懶惰,相對溫和。棲息於山區森林中,有時藏於地表枯枝敗葉下。分布於華南、華中、華東及西南一帶,尤其是福建省內分布於各地。
2、冷靜
被毒蛇咬傷後,急救要分秒必爭,越早越好、越快越好。一定要保持冷靜,切不可以慌亂、奔跑,否則血液循環加速,蛇毒經過血液循環侵入人體的速度就會加快。最好的辦法是電話求救後留在原地「坐以待救」。
3、解壓
去除咬傷部位的各種受限物品,如戒指、手鐲腳鏈、手錶、較緊的衣物、鞋子等,以免因後續腫脹無法取出,加重局部傷害。
4、標記
咬傷部位測量周長,標記淤血邊緣,註明咬傷時間。
5、拔毒牙
毒蛇咬人,一般是出於自衛反擊。人一腳踩在蛇身上,蛇的反擊就是垂死掙扎,所以會咬得很緊。人一甩,把毒蛇甩掉了,但毒蛇的毒牙往往會斷在傷口內。毒牙內有毒液,以最快的速度拔出毒牙,以免造成更多的蛇毒侵入人體。
6、復甦
第一目擊者要冷靜思考基本的急救復甦技能,如嘔吐時側臥位,意識喪失、呼吸心搏停止時立即心肺復甦。
7、送醫院
毒蛇咬傷應該馬上送醫院。蛇毒作用於全身,會引起各個系統器官的損害,有潛在的生命危險,送醫院,一定要爭分奪秒。
全國大多數醫院都沒有常備抗蛇毒血清,更缺乏抗銀環蛇毒血清常備機制,不合理使用蛇毒血清就沒有任何價值。蛇藥片已經納入急救藥,但因價格低企業無法再降價,導致多省市均未進基本藥品或招標目錄。
強烈呼籲
1、各地市政府牽頭建立蛇傷救治中心,各縣建立定點蛇傷門診;
2、加強蛇傷救治網絡化,方便查詢抗蛇毒血清存貨量;
3、蛇傷救治定點單位必須常備蛇傷急救藥(各種抗蛇毒血清、蛇毒藥片等),過期血清由政府買單,防患於未然。
常笑健康溫馨提示
毒蛇再溫順也是毒蛇,不小心被咬傷就可能喪命,把毒蛇當做寵物的做法小編無法理解。如果實在不小心被蛇咬了,千萬不可大意,更不可聽信土方、偏方,病急亂投醫,不僅會延誤治療,甚至有危及生命的可能,一定要前往醫院進行正規的治療。
野外活動的時候,要穿長衣長褲,高幫鞋子,把褲腳綁緊,也就是不要有皮膚裸露在外面。進入林區還要戴帽子,防止掛在樹上的蛇碰到脖子而咬人。儘量不要進入草叢中走。如果非要穿過草叢,可以拿一個小木棍,採用打草驚蛇的辦法,邊打邊通過。
參考文獻:
[1] 美國疾控中心(CDC).https://www.cdc.gov/
[2] 梅奧醫院(Mayo Clinic).https://www.mayoclinic.org/
[3] 美國毒蛇咬傷救治指南(2015年美國野外醫學協會)
[4] 2018年中國蛇傷救治專家共識(中國蛇傷救治專家共識專家組)
[5] 中華中醫藥學會外科分會的毒蛇咬傷中醫診療方案專家共識( 2016 版)
[6] 血清危機幹預治療蝮蛇咬傷(中華急診醫學雜誌2012年第6期)
作者簡介
王永高
科 室:普外科(血管外科、毒蛇咬傷急救)
職 稱:副主任醫師、兼職副教授
社會兼職:
國際血管聯盟(IUA)下肢動脈疾病專委會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腔內血管學專業委員會主動脈瘤專委會委員,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周圍血管委員會糖尿病足專委會委員,
中國微循環學會周圍血管疾病專業委員會靜脈曲張學組學術研究部副部長,
中國微循環學會周圍血管疾病專業委員會壓力治療學組委員,
中國康復醫學會修復重建委員會創面治療專委會委員,
浙江省醫學會災難醫學會委員。
簡 介:1991年畢業於浙江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先後從事普外科、血管外科的臨床與教學工作近30年。
擅 長:本人對下肢靜脈曲張、血管外科疾病、疝與腹壁外科疾病、毒蛇咬傷急救等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普外科開展靜脈曲張微創手術日間病房管理。尤其擅長下肢靜脈曲張微創手術、周圍血管外科疾病的介入和手術,以及糖尿病足綜合治療、毒蛇毒蟲咬傷急救等。
近年來,在血管外科、慢性創面等領域開展了12項醫院新技術新項目並獲獎。參加制定全國「負壓封閉引流技術腹部應用指南」,深入研究慢性創面負壓治療技術。
科教成果:發表中華系列及省級以上核心期刊論文10餘篇,參編《危重病急救與臨床》專業著作。
專家門診:周四下午、周五上午(浙江省中醫院下沙院區),門診時間以醫院公布為準。
互動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