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式長頭還有差距,國產高端長頭卡車探索者,乘龍T7長頭車詳解

2021-01-14 提加商用車網

提加商用車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國內的重卡市場以平頭卡車為主,僅存的長頭車市場也是以前落後產品換個符合排放的發動機繼續生產,讓國產長頭車淪落為低端產品的代名詞。反觀平頭車市場車型配置越來越高,各種大馬力大排量發動機裝車、各項舒適性配置不斷增加,外形越做越美觀。長途運輸除了平頭車沒有第二個選擇,沒人願意用220馬力、駕駛室漏風、跑起來晃晃悠悠的低端長頭車去跑長途。

在平頭車市場同質化嚴重的時代,廠商以客戶為中心才是創新的正確方向,市場需要更多細分的車型,再小眾的需求也應該得到滿足。

前五六年也有廠商陸陸續續在展示一些配置能媲美平頭車的長頭車產品,例如2011年上海車展那輛長頭天龍;中國重汽基於HOWO A7生產的威濼長頭車等,在網上一度引起熱議。然而現在天龍都要換代,重汽A7也已經被重汽T7H替代,我們還是沒有等到他們的長頭車量產。

2016年4月北京車展柳汽首次公開長頭車產品乘龍T7,動力配置、舒適性配置等各方面都與主流的國產高端平頭車達到了同一水平,改變大家「國產長頭車等於低端」的認知,最重要的是它有希望量產。

今年9月23號在河南鄭州乘龍T7終於宣布上市,量產銷售已成定局。站在整個卡車行業角度來看,乘龍T7是國內第一款能符合當前運輸市場需求的量產長頭車產品,國產長頭車裡面的第一款量產高端車型。

國產高端長頭車的探索者

很多人對乘龍T7最終的產品形態不是很滿意,究其原因是「期待過高」。長期看美國產的長頭車,各種高端、奢華、移動房車一樣,導致認知裡面把長頭車和美國式的長頭車劃等號。用戶想要那種車,廠商也想做那種車,可是理想和現實是有差距的,最終都要回到一個「錢」字上。

國內法規對於長頭卡車是多給了1米的長度限值,廠商能下功夫的地方也就只有這1米,真的像美國長頭車一樣不在乎車身長度去擴大休息區的空間,那後面掛車的長度就會很短,影響的是用戶盈利,少拉貨=少賺錢。想的時候都是天馬行空的,真正要掏錢買車的時候大家都很老實,生產出一款美式的長頭車賣不出去,那推廣長頭車也沒有任何意義。

長度是一方面,自重也是一個很敏感的問題。長頭車做的長,自重就會增加,與現在國內輕量化盛行的風潮是相反的,用戶買不買單?不買。即便有也是鳳毛麟角。又回到那句話,賣不出去的長頭卡車是沒有意義的。

有人又會說,可以用輕量化材料減重,美國長頭車那麼長那麼大自重也和平頭車差不多呢。這又忽略了另一個問題——價格。用輕量化材料還要保證強度各方面不減弱,材料成本肯定是要增加的,生產的成本最終還是要用戶買單。高昂售價的長頭車在國內賣的出去嗎?賣不出。賣不出去的長頭卡車是沒有意義的。

簡單梳理一下就很明確了,長頭車的理想狀態是空間大、休息區寬敞舒適、自重輕、拉貨量和平頭車要一樣多、價格還要能消費的起,最起碼現在來說是不務實的想法。因此國內要生產一款配置能和平頭車一樣的長頭車太難了,各種受限條件太多,產品價格不能比平頭車貴太多,自重不能增加太多,長度也不能增加太多,還要有平頭車一樣的配置,你說難不難。

在此之前國內沒有過高端長頭車這個品種,柳汽把乘龍T7量產也是風險和機遇並存。我個人更願意把乘龍T7定義為:國產高端長頭車的探索者。

駕駛室基於乘龍H7打造

乘龍T7和柳汽高端平頭車產品乘龍H7是同一個重型車平臺的產品,駕駛室外觀設計延續了H7很多設計語言,例如那個前臉進氣格柵和H7如出一轍。

從衝壓痕跡就能看出來T7駕駛室骨架和H7是相同的龍骨式駕駛室。這意味著零部件通用程度高,以後更換維修一些零部件可以和H7通用,減少了售後方面的一些擔憂。

多出來的「長鼻子」可以向前翻轉,維修保養發動機就不用翻轉駕駛室。車內有個開關解除鎖止,再用力拉引擎蓋上預留的把手就能翻起。

長頭的布局讓發動機進氣管道也做了一些改動。一般平頭車的進氣管道都是在駕駛室後面,乘龍T7空濾就在發動機旁邊,翻起引擎蓋就能更換濾芯。

進氣管道就很隱蔽了,引擎蓋上有一段凸起空鼓的地方就是進氣管道(圖片標藍部分),進氣口則是引擎蓋左側那個開口。

駕駛室後部有2個氣囊減震來提高舒適性,前部只有鉸接機構,沒有減震,這是和平頭車的差異點。長頭車座椅已經不在前軸上,舒適性應該是不會受影響的,真相等體驗實車動態體驗之後才能得知。

更低的駕駛室

長頭車發動機前移,駕駛室下方就不需要預留位置給發動機,因此駕駛室地板離地高度相對來說比平頭車低了許多,上車踏板都只有2級,上下車更便捷,這是平頭車難做到的。

內飾與乘龍H7風格一致,咖啡色的中控臺與黑色的按鍵區域融合的非常好,再加上一條銀色拉絲裝飾面板從方向盤右側貫穿到中控臺中間位置,設計感很強,異型不規則中控臺成了當下潮流。

多功能方向盤、自動空調、電動後視鏡和後視鏡加熱功能都是現在國產高端重卡的主流配置,乘龍T7一個不少。

地板上除了換擋杆,後面還有杯架和暖水瓶架子,根據中國駕駛員用車習慣設定的一個功能。

座椅用了咖啡色和白色拼接的設計來凸顯檔次感。主駕駛座椅氣囊減震,帶有手動腰部支撐調節功能,坐墊長度偏短,對腿部的支撐效果較弱。建議給T7車型提供幾款更高端、功能更豐富的座椅讓用戶選裝,滿足更多人的個性化需求。

駕駛室頂部3個儲物櫃體積都比較大,櫃門使用液壓支撐杆支撐,中間櫃門大一點使用了兩根液壓支撐杆,每個櫃都帶照明燈。

臥鋪的設計是柳汽一直以來的延續性項目,基本每一代車型的臥鋪都可以變成小桌子,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堅持這樣設計的廠商。三段式臥鋪可翻轉,左右兩段翻起來下面是儲物櫃,中間那段翻起來就可以放下小桌板。

同樣的功能對於某些用戶可能是雞肋,但是有些人卻覺得很實用,多一項功能總歸是好的,用不上的人可以不用。還是那句話,再小眾的需求也應該得到滿足。

主推430和500馬力

相比於乘龍H7平頭車,T7的軸距增加了600mm,6x4底盤軸距3900+1350mm,轉彎半徑、通過性各方面都會受到一些影響,這是長頭車無法避免的一個問題。不過現在國內違規的超長車那麼多都能正常運營,T7也能適應大部分工況。

多出一個「長鼻子」剛好可以放下發動機,這樣駕駛室下面就沒有了發動機的「烘烤」,後面的臥鋪位置離發動機距離也更遠,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車內的舒適性和靜謐性。

現在上市的T7主推濰柴發動機,有12升WP12 430馬力和13升WP13 500馬力兩款動力可選,是國內重卡跑長途用的比較多的兩個馬力段,尾氣排放達到國五要求。展車裝的是WP13.500E501發動機500馬力版本,最大扭矩2400Nm(1000-1400r/min)。

乘龍T7的定位很明確,現階段只針對長途高速物流工況,大排量大馬力是一方面,輕量化方面也做足了功夫。

匹配的變速器採用輕量化鋁合金殼體設計,法士特12JSD220TA手動12擋,最高擋為超速擋,後續可能會加入法士特AMT自動變速器產品供選裝,主推手動擋配置可以讓產品售價更親民,利於產品推廣。

前懸架只有2片拋物線鋼板彈簧,後平衡軸免維護設計,3片鋼板彈簧,在鋼板數量上就要比其他廠商產品少1片。

282mm高度單層噴塑車架也減輕了不少重量,車架高度要比其他廠商車型矮8mm,大梁由6300噸衝壓機一次衝壓成型,輕量化也保證了承載力。

底盤左右350+450升雙油箱設計,800升總容量已經能保證2000公裡單程運輸中途不加油。

前軸採用美國康邁油潤滑輪端軸承,50萬公裡免維護,保養間隔周期長,定期換油就行,減少了保養次數和時間,國產車現在很喜歡用這個配置。

後驅動橋為方盛FS160免維護產品,輕量化設計。橋殼上也印了大大的「長換油」3個字,輪端軸承不需要單獨加注潤滑脂潤滑。

3.7的後驅動橋速比是主推配置,結合12擋超速擋變速器,經濟車速大約在65-95Km/h,高速巡航動力儲備充足,可以從容應對一般的小坡。經常跑的路況平路多可以選430馬力版本,變速器和後橋速比配置是一樣的,動力輸出表現會弱一點。

其他配置標配鋁合金儲氣筒,WABCO制動閥、ABS、自動剎車調整臂、全包圍導流罩、側裙版、動態節油開關、發動機制動、定速巡航、行車記錄儀等配置,可選裝鋁合金輪圈、獨立暖風、車載冰箱、燃油加熱系統等。

需要更多時間去發展

很多人一直好奇長頭車和平頭車比有什麼優勢,簡單來說有以下幾條:

1、安全性:發生事故時,長頭車緩衝距離大,駕駛員生存空間被侵入的機率降低,提供更高的安全性,長頭車發動機在駕駛員前面,駕駛室離地高度低於平頭車,重心降低,在發生碰撞時的傾覆機率低於平頭車。

2、維護便利性:長頭車維修發動機不需翻轉駕駛室,操作較方便,同時,放置於駕駛室內的物品也不會因駕駛室的翻轉而散落。

3、實用性:平頭駕駛室由於放置在發動機上面,駕駛室高度、車門、踏步均比較高,駕駛員上下車困難,由其是部分身高偏矮的男性駕駛員,更是非常不便。

4、舒適性:長頭車發動機大部分位於車輛前方,駕駛倉在前軸之後,能夠避免發動機的熱量與振動直接傳遞到座椅底下,前軸的跳動對駕駛位的影響也會最大限度減少,相比之下平頭車駕駛員不僅坐在發動機上方的受限空間,同時還要承受發動機帶來的熱量及噪聲的影響。

5、經濟性:長頭車在造型方面可更加容易的利用空氣動力學來提高燃油經濟性,尤其是在高速公路行駛狀態下,節能效果更加明顯。

乘龍T7不是國產長頭車的最終形態,可能它有很多的不完美,但這只是國產高端長頭車探索的第一步,能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就已經不容易。乘龍T7是現階段考慮配置、零部件通用程度、研發成本、售價等各方面綜合因素的最優答案。我們要給出更多的時間讓長頭車去發展,最後探索出適用於國內工況和國情的長頭車產品,純正的美國長頭車雖好,卻不適合中國。

對於乘龍T7,有兩位熱心網友的觀點評論非常中肯:

@逍遙肆弎:比起以往的長頭已有不少提升,法規限制是現實、作為生產資料的成本考慮也是現實,用心設計、契合客戶的產品就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特別是銷量上的尊重。其實我還是看好這臺長頭的,可能不會成為爆款,但銷量比起以前一水的低端長頭產品應該有改觀。

@嘉祥石頭7:希望能銷量能達到一個盈利平衡的水平!然後期盼在重卡多元化的道路上,付出得到一點點認可,帶動長頭車,一點點進步!!!

最後再爆個料,柳汽後續會推出一款定位低一點的T5長頭車,擴大乘龍長頭車產品陣容,形成高低搭配。

圖/文:陳驛宸

相關焦點

  • 東風柳汽總經理助理林長波:首款互聯智能長頭 雙子星完成布局2.0
    東風柳汽總經理助理林長波乘龍T5:東風柳汽長頭重卡情懷的延續從2005年的龍卡,再到2017年乘龍T7,東風柳汽的長頭卡車產品一直沒有中斷過。與平頭卡車相比,長頭卡車在安全性、舒適性和節油性等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乘龍T7是國內首款高端長頭重卡,自2016年北京車展首發以來,備受運輸人關注。
  • 股二頭肌長頭損傷與坐骨神經痛如何鑑別?90%的人易誤診!
    、小腿後外側和足部,疼痛劇烈的患者可呈特有的姿勢:腰部屈曲、屈膝、腳尖著地。(4)股二頭肌長頭起於坐骨結節,會連接著骶結節韌帶,從而跟豎脊肌聯繫著,當股二頭肌長頭受損時間長後,會慢慢影響到豎脊肌而引發腰痛。
  • 新手進階:肱二頭肌的「二頭」指什麼?如何影響手臂寬度和厚度?
    明明你也可以用正確的動作,讓手臂練完效果更好;你可以比和你一起走近健身房的朋友,取得更明顯的進步——因為太多人重量很大但肱二頭肌練的不好,是缺少細節和訓練技巧,也缺少對目標肌群:肱二頭肌,最直白的了解。肱二頭肌講解肱二頭肌位於身體手臂的前側,「二頭」指代的是靠近身體內側的短頭和身體外側的長頭。
  • 即將進軍國內市場 福特Cargo卡車簡析
    【卡車之家 原創】近日,長安汽車與福特達成協議,準備正式進軍中國市場的消息被國內一些媒體曝光,此次合作如果成功,無疑又將為本來就已經競爭白熱化的國內卡車市場再添一把火。按照猜想,福特應該不會把在北美地區銷售的F650/750系列長頭卡車拿給合作夥伴,最有可能引進的就是同樣在南美發展中國家生產並銷售的福特Cargo系列卡車。
  • 乘龍陪你走人生路:孫宏駿和乘龍H7的緣定抖音!
    根據抖音算法推薦,乘龍本地經銷商——黃驊九通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發送的抖音視頻經過抖音大數據運算被推送到孫宏駿的手機上,「龍骨框架駕駛室有多重要?」、「卡車司機如何減少運營成本?」、「乘龍H7新車推薦」等一系列視頻引起了孫宏駿的注意,時不時地刷乘龍新車型推薦視頻,他逐漸對乘龍H7有了強烈興趣。
  • 提加侃卡車帶您看懂公路之王
    每次寫關於斯堪尼亞的文章我或多或少的會提到一些系列車型的話題,比如2系、4系等等,但是很多人對這些車的認識還是有點模糊,所以本期的提加侃卡車就來和大家聊一聊斯堪尼亞老車系列的故事。瑞典人的偏執性格將這些車做到了極致,公路之王和陸地飛行器的駕駛感受是別的車無可比擬的,過硬的質量更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數字「0」代表著開始,斯堪尼亞正式的系列車型也是從0系開始的。
  • 600馬力+AMT+1.2米寬臥鋪,詳解柳汽乘龍H7 3.0版牽引車
    【卡車之家 原創】2015年下半年,柳汽推出了全新的乘龍H7車型,該車是東風柳汽歷時3年打造的全新一代高效物流用車,一經推出便憑藉著霸氣的外觀和高端的配置引起了眾多卡友的關注。然而伴隨著市場需求和政策法規的不斷變化下,東風柳汽為了深耕用戶需求,針對不用細分市場的需求變化,不斷地對乘龍H7更新升級。
  • 乘龍汽車L4級自動駕駛來了!
    在物聯網、大數據、智能AI快速發展的今天,卡車行業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革。9月27日,在東風柳汽造車50周年暨270萬輛下線儀式的當天,乘龍汽車L4級自動駕駛「橫空出世」!80餘名行業媒體及物流行業大客戶參加了這次自動駕駛體驗。
  • 600馬力+AMT變速箱+1米2雙人床,柳汽乘龍H7 3.0配置太豪橫
    【卡車之家原創】2016年,東風柳汽推出了乘龍新平臺戰略的首款力作:全新重卡產品乘龍H7,在此後的時間中,乘龍H7創下了不俗的銷量。並且東風柳汽也深耕用戶需求,針對不同細分市場的需求變化,不斷的對乘龍H7系列車型進行改款升級。
  • 乘龍在線揭秘:一條抖音是如何讓孫宏駿多掙錢的?
    根據抖音算法推薦,乘龍本地經銷商——黃驊九通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發送的抖音視頻經過抖音大數據運算被推送到孫宏駿的手機上,「龍骨框架駕駛室有多重要?」、「卡車司機如何減少運營成本?」、「乘龍H7新車推薦」等一系列視頻引起了孫宏駿的注意,時不時地刷乘龍新車型推薦視頻,他逐漸對乘龍H7有了強烈興趣。
  • 實拍一輛解放J7危險品運輸車,高頂雙臥自動空調,高端配置齊全
    國內危險品運輸車大概有兩種使用趨勢,有規模的危險品運輸公司可能會選配可靠性高的進口車,規模比較小的公司則會選擇中端卡車來降低車輛使用成本。這樣就會出現一個問題,國產高端危險品運輸車在危險品運輸市場保有量比較低。而且除了國家法規強制要求的配置以外,危險品運輸車在大眾的眼中就是最低配。
  • 健體之王傑瑞米與冠軍教頭雷蒙博德的FST-7肩膀三頭訓練
    大重量複合動作,重量遞增,主要刺激三角肌前束和中束,略微夾緊手肘,保持小臂始終垂直於地面。 針對肱三頭肌外側頭,滑輪調至高位反握把手,固定上臂不動,充分收縮擠壓三頭肌。
  • 倒短拉煤跑快運 這臺乘龍H5啥錢都能賺
    經卡車之家專業車速計算器計算可得,該車型在1200轉的經濟時速下,最高擋車速可達82.5km/h,次高擋車速為64.3km/h,頭擋扭矩突破17萬牛米,爬小坡時速超過30km/h。來到乘龍H5的車內,它可能給人的第一感受就是簡潔,沒有過多冗雜的按鍵,只包含了基本的必須配置。
  • 乘龍H7 3.0 以高效、可靠與安全 入圍第六屆值得用戶信賴零擔運輸...
    東風柳汽乘龍作為商用車的知名品牌,推出品牌煥新後的H7 3.0產品,其高效、可靠以及黑科技加身帶來的安全性,為更多的零擔用戶帶來福音,因此,東風柳汽乘龍H7 3.0牽引車成功入圍中國卡車網主辦的第六屆發現信賴中國卡車用戶調查暨評選活動2021年度值得用戶信賴零擔運輸車型的評選。
  • 卡車界精品!300L油箱,保值率超過乘龍H6,336000元值得買嗎?
    如今車界市面血海廝殺,無數帶有鮮明特點的「豪車」映入眼帘。隨著年代進步,車主對貨車的要求也一直在改變,沒有持續賣點的車型,瞬間就會被人遺忘。生產技藝讓卡車都有不一樣的亮點,只有找準自身發展的目標,才能實現鶴立雞群,正如德龍新M3000。貨車界精品!
  • 國產四缸750cc運動巡航曝光,配單搖臂皮帶傳動,還有V缸美式太子
    近兩年來國產摩託的車型從前幾年一股腦的拉力車款已經開始向多個性化車款上轉變,更多的車廠已經開始發研發方向投入到更加休閒的復古、太子和運動巡航車款上來,尤其是類似於杜卡迪大魔鬼的運動巡航車型更是受到了國內大量摩友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