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適很經典的一首唐詩,第三句更是一語雙關的妙句,讓人百讀不厭

2021-01-18 詩文書畫匯

原題:高適很經典的一首唐詩,第三句更是一語雙關的妙句,讓人百讀不厭

盛唐時期,國泰民安。在此期間,一首首著名的唐詩也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出來。這些唐詩中或是歌頌大唐盛世下的祖國壯美的山河;或是歌頌友人們之間深厚的情意;還有就是歌頌那些駐守在祖國邊疆的官兵戰士!

其中歌頌祖國山河壯美的唐詩有詩仙李白的《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敘寫友人之間深厚情意的有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當然了,大唐的盛世離不開駐守在祖國邊疆的官兵戰士日日夜夜的付出!在此期間也湧現出了一首首著名的邊塞詩。比如王翰經典的《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推薦的也是唐朝著名的邊塞詩詩人高適寫的一首經典唐詩,在這首詩中高適用詞清快、豪放,而且詩中虛景、實景皆有,其中第三句更是一語雙關的妙句,讓人百讀不厭!那麼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下這首唐詩《塞上聽吹笛》!

《塞上聽吹笛》

朝代:唐代

作者:高適

雪淨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高適在這首詩中對於景色的敘寫運用了「虛景」與「實景」,而且他用明快、秀麗的詞彙,豐富奇妙的想像,實現了詩、畫、音樂的完美結合,描繪了一幅優美動人的塞外春光圖,使這首邊塞詩有著幾分田園詩的風味。那麼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首唐詩的大概意思:冰雪融盡,入侵的胡兵已經悄然返還。月光皎潔,悠揚的笛聲迴蕩在戍樓間。試問飽含離情的《梅花曲》飄向何處?它仿佛像梅花一樣隨風落滿了關山。

「雪淨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這兩句是實景描寫,詩人高適通過胡人被擊退,羌笛在戍樓間悠揚迴蕩,描繪了一種邊塞詩中不多見的和平、寧謐的氛圍。從側面反襯出了駐守邊疆戰士們的驍勇善戰,正是這些無私奉獻的官兵戰士的常年付出才換得大唐盛世的安穩與昌盛!暗喻了戰士們常年在外離家的不容易和邊境生活的無比艱辛!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第三句乃是一語雙關的妙句!這兩句是虛景描寫。既指想像中的梅花,又指笛曲《梅花落》。《梅花落》屬於漢樂府橫吹曲,善述離情,這裡將曲調《梅花落》拆用,嵌入「何處」兩字,從而構思成一種虛景。這虛景又恰與雪淨月明的實景配搭和諧,虛實交錯,構成美妙闊遠的意境。何處吹奏《梅花落》?「梅花落」本為羌笛聲,但仿佛風吹的不是笛聲,而是落梅的花瓣,它四處飄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灑滿關山。風傳笛曲,一夜之間聲滿關山,其境界很動人!

縱觀高適的這首經典唐詩,詩中高適由「雪淨月明」的實景寫到「梅花紛飛」的虛景,虛實皆有,而且相互結合、搭配,其中第三句更是一語雙關的妙句,勾勒出一種美妙闊遠的意境。詩中的思鄉之情含蓄雋永,委婉深沉,令人百讀不厭!對於高適的這首《塞上聽吹笛》你有什麼不同意見嗎?歡迎評論區留言與我討論!感謝朋友們的支持!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還請幫忙點讚、收藏!感謝支持!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感謝原作者對本文的大力支持!

往期精彩圖文推薦:

01、納蘭容若很經典的一首詞,句句傾述相思,開篇7字令人驚豔!

02、李白最經典的一首送別唐詩,讓人百讀不厭,別說你沒讀過!

03、唐代有一詩人作品並不多,但每首都稱得上是精品之作,媲美李白!

相關焦點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馬詩,可謂是字字經典,讀來更是令人拍案叫絕!
    李賀被稱為「詩鬼」,同時也是一位天才型的詩人,雖然他只活了短短的二十六歲,但是他對於唐詩依舊有著巨大的貢獻,對於後世也有著很大的影響力,例如他的那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便是後世無數的詩人化用,成為了唐詩裡的經典名句。
  • 李白一首寫月亮的精彩唐詩,一共4句每一句當中都包含了地名
    今天我們所分享的是李白一首寫月亮的精彩唐詩,當時的李白只有24歲,但是這首古詩卻足夠經典。雖然只有四句,不過每一句當中都包含了地名。且看: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這首古詩的題目是《峨眉山月歌》,寫於公元725年,當時的李白只有24歲。青年李白從故鄉出蜀,滿懷著對於未來的盼望,寫出了很多告故鄉的詩歌。
  • 《全唐詩》最婀娜多姿的一首詩,雖然是寫柳樹,但卻猶如一位美女
    唐詩有的時候可以很剛強,雙可以很嫵媚,這也正是唐詩最具有魅力的一個地方,譬如盛唐詩人賀知章的這首《詠柳》,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表現手法高超,猶如一位婀娜多姿的美女,所以如此優美的一首作品,更是充滿了一種高遠的意境,同時也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唐詩名篇,它不僅收錄在了《全唐詩》,另外在我們的課本裡也是頻頻地有收錄,應當說這首詩也是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
  • 李商隱很經典的一首詩,最後10字一語雙關,令人拍案叫絕!
    比如,李商隱的一首經典詩歌作品《落花》。《落花》是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主要描寫了園中的落花,洋溢著李商隱的傷春惜花之情,抒發了李商隱對自己身世坎坷的無奈憂傷之感。全詩純用白描,卻將落花與惜花者的情思展現的淋漓盡致,尤其是最後10字一語雙關,歷來令人拍案叫絕。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李商隱的這首《落花》: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
  • 高適的一首邊塞詩,通過描寫邊境的荒涼,抒發作者報國無門的悲憤
    此詩是高適送兵而歸時所作,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高適的作品《薊中作》。「策馬自沙漠,長驅登塞垣」。策,馬鞭。這裡作動詞用,為驅馬前進之意。塞垣,猶言關塞。詩人驅馬從沙漠趕來,登上邊塞的關隘,瞭望蒼茫大地。起首兩句以沙漠、塞垣點明邊塞地區特定的場景,為下文作鋪墊。「邊城何蕭條,白日黃雲昏」。詩人登上邊城關塞,遙望遠方,看到的是一片荒涼蕭條的沙漠之景。
  • 王維懷念友人,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家喻戶曉!
    譬如,唐代詩人王維的代表作之一《相思》,就是懷念友人而作的一首詩。根據另一個詩題《江上贈李龜年》,我們又可以得知,這首詩是王維寫給當時的宮廷音樂家李龜年的。《相思》是一首借詠物而寄相思的五言絕句。即通篇寫相思之情,卻不離開紅豆。而是以紅豆的「相思子」之名,來關合相思之情,從而達到委婉含蓄,語淺情深的藝術效果。
  • 韋應物最「冷」的一首唐詩,寫的是秋天景色,但抒發的是寂寞心境
    他那句著名的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可謂膾炙人口,早就已經成為了唐詩當中的經典名句。同時他的一首寫離別後重逢的詩句,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更有清麗之美和無窮的意境韻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唐詩的豐味之美。作為中唐時期很有名氣、也很有代表性的詩人,韋應物的仕途發展一般。
  • 一首被《全唐詩》拒之門外的詩,讀起來讓人笑掉大牙,卻講透了世間...
    這話聽著耳熟,轉念一想,這反穿襪子的經典案例,不正好就是一首唐詩麼:梵志翻著襪,人言皆是錯。乍可刺你眼,不可隱我腳。我王梵志反著穿襪子,所有的人都說我穿錯了。我就覺得吧,寧可讓你瞧著刺眼,也不能讓我的腳難受。
  • 最孤獨的一首唐詩,短短的四句,寫下了最孤獨的人生境遇!
    唐詩是中國文學一顆璀璨的人明珠,光耀千古,這一千多年來唐詩,那是一直代表著中國文學最高的成就,而且唐詩對於我們也是影響極為深遠,裡面更是誕生了無數經典的詩句,有一些詩句還直接轉化為了成語,從而也增強了漢語的表現力。
  • 王維的經典唐詩,開篇第一句就不俗,這景色描繪得讓人心醉!
    原題:王維的經典唐詩,開篇第一句就不俗,這景色描繪得讓人心醉!要說整個唐詩中,誰的五言山水田園詩最牛?我想詩佛王維要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吧!王維字摩詰,精通音律、詩詞、書法和繪畫,也是個不可多得的全能型才子!
  • 元曲四大家之一,一首詩詞寫晚年終歸豁達,頗有幾分人生哲理
    和唐詩宋詞相對的是,古典文學發展到了元朝呈現出另外的方式,那就是元曲。雖然說元曲的詩詞成就沒有辦法和唐詩宋詞相提並論,但是作為一種獨立的文學題材和獨立朝代呈現出的文學特色,在文學史上還是很有地位的。更為重要的是,元朝的時候元曲蓬勃發展,還出現了元曲四大家。
  • 唐詩中的五首寫雪小詩,每一首都很短,每一首都是千古經典!
    唐詩中寫雪的名作尤其多,譬如下面這五首寫雪的小詩,每一首都很短,但每一首都是傳世經典: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劉長卿當時科舉文題是"終南望餘雪",要求必須寫出一首六韻十二句的五言長律。但祖詠僅僅寫了四句就覺得意象具足,詩意在言外,再多些就畫蛇添足了,於是擱筆不寫。結果那一年祖詠沒有考中,而這首詩卻成為詠雪的千古名作。
  • 唐詩中最唯美的一首詠月,短短的四句,讀來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唐詩中有很多無比唯美的作品,而這些作品可能並不是很出名,其實這樣的作品,那也是最不容錯過,儘管這樣的作品並不是很出名,但同樣很是經典。詩人在創作時,也是營造出了一種高遠的意境,這也正是此類作品,能夠一直流傳下來,並且感動我們的原因。
  • 黃庭堅偶遇佳人,這首詞語淡情深,最後三句更是意濃韻遠
    下面介紹的是黃庭堅偶遇佳人,這首詞語淡情深,最後三句更是意濃韻遠。驀山溪宋代:黃庭堅鴛鴦翡翠,小小思珍偶。眉黛斂秋波,盡湖南、山明水秀。娉娉嫋嫋,恰近十三餘。春未透,花枝瘦,正是愁時候。尋花載酒,肯落誰人後。只恐遠歸來,綠成陰、青梅如豆。心期得 處,每自不由人。長亭柳,君知否,千裡猶回首。北宋崇寧三年,58歲的黃山谷在赴宜州貶所途中,偶遇一位名叫陳湘的歌女,一番交談之後,詞人忽然感到她談吐不俗、舉止優雅,而且非常溫柔體貼,真有相見恨晚之感。
  • 史上最有哲理的三句經典名言,洞穿人性,能讀懂的都是聰明人
    我國歷史上有很多經典名言,它們沒有隨著時間流逝而消失,而是被一代代口耳相傳,流傳至今,成為了人們為人處世的指導金句。而其中有三句更是非常經典,經常為人所引用,究竟是哪三句,又該如何理解這三句話呢?讓我們來看看。
  • 史上最現實的一首唐詩,開篇就戳痛人心,揭開人性虛偽,發人深思
    意思就是說全天下的人,都會為了各自的利益東奔西走。對此,後人還有一句對聯,更加形象地揭露了世態人情的現實,那就是「窮在路邊無人知,富在深山有遠親。」從古至今,人們從沒有停止過對現實人性的討論。除了史學家以外,還有很多的文人墨客用各種各樣的文字,對人性的現實與醜惡進行了無情的地揭露與嘲諷。
  • 虞世南被譽為唐代「詠蟬」三絕之一,全唐詩卻只有他一首詩
    唐詩和宋詞亦是我國古代文學皇冠上最絢爛的兩顆明珠,縱觀唐代所有詩人,寫蟬的詩人更是數不勝數,但是真正的精品卻只有三首,而虞世南便位列其中。虞世南雖然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堪稱書法大家。但是在《全唐詩》中卻只留下了這一首,這首詩也是唐代文壇上的「詠蟬」詩三絕之一,也是託物言志的經典之作,他的這首《蟬》可以與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相媲美。
  • 李白一首膾炙人口的千古絕詩,用詞簡單質樸,道盡人生無常
    這位浪漫主義詩人在看到古蹟時腦海裡在想什麼,寫下的經典詩歌表達出了怎樣的思想,我們一起來跟隨李白的詩歌感受這番人生況味。懷古且看第三句詩,這句詩說的是越王的宮中很是繁華,宮女們歌舞昇平,宮殿裡充滿著歡聲笑語,洋溢著祥和和喜慶。
  • 唐詩中最經典的十首七言絕句,篇篇都是千古名篇
    一、王昌齡《出塞》王昌齡被稱為「七絕聖手」,是以七絕名世的詩人,他跟李白是公認的七絕寫得最了的兩位唐代詩人,他的七絕,以邊塞詩、宮怨詩和送別詩為主,《出塞》便是一首邊塞詩,被很多人評為唐詩七絕的壓卷之作。《出塞》這首詩聲調高昂,氣勢雄渾,它濃縮了千年的邊關戰爭歷史,凝聚了一代又一代戍邊戰士的鮮血,抒寫了所有中華志士的家國情懷,故而千古傳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