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Cell:一種常見乳腺癌的前體細胞

2020-12-06 生物谷

美國塔夫茨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對老鼠研究發現兩種與乳腺細胞分化有關的前體細胞中,其中一種或許是導致管腔型的乳腺癌的前體細胞。這項研究發表在1月19日的Cancer Cell雜誌上,或將對治療乳腺癌提供一種新的治療靶標。

乳腺癌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管腔型(Luminal-like)乳腺癌,這種乳腺癌對激素十分敏感,生長緩慢,是乳腺癌中最常見的一種;另一種是具有侵潤性的基底細胞樣型(Basal-like)乳腺癌,這種乳腺癌對激素不敏感,一般預後較差。之前有研究人員認為這兩種癌症可能是由不同的前提細胞分化而來。

最近,塔夫茨大學Charlotte Kuperwasser主持的課題組對老鼠研究,發現了不同類型的乳腺前體細胞,而管腔型乳腺癌細胞來自於小葉前體細胞(lobule progenitors)的分化。研究人員還發現,這類前體細胞與一種參與細胞自我更新和分化的蛋白質cyclin D1的活性有關。研究人員使模式老鼠中cyclin D1蛋白失活,與對照組小鼠相比,cyclin D1蛋白失活組老鼠小葉祖細胞的數量很少,且不出現管腔型乳腺腫瘤。

研究人員解釋,導管樣祖細胞缺失cyclin D1蛋白,阻礙細胞的自我更新並中斷了正常的乳腺分化,從而阻斷管腔型乳腺腫瘤的形成。如果能夠找到一種抑制cyclin D1蛋白活性的抑制劑,該蛋白或將成為治療乳腺癌的新靶標。(生物谷Bioon.com)

Cell:不同乳腺癌幹細胞分子特徵對腫瘤發展趨勢的影響

Breast Cancer:維生素D和鈣能夠降低女性乳腺癌風險

JCI:發現乳腺癌幹細胞新表面受體

Nature:乳腺癌中的染色體重排情況

JCS:基因如何影響乳腺癌轉移

Cancer Research:發現乳腺癌致病基因

生物谷推薦原始出處:

Cancer Cell, Volume 17, Issue 1, 65-76, 19 January 2010 DOI:10.1016/j.ccr.2009.11.024

Cyclin D1 Kinase Activity Is Required for the Self-Renewal of Mammary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s that Are Targets of MMTV-ErbB2 Tumorigenesis

Rinath Jeselsohn, Nelson E. Brown, Lisa Arendt, Ina Klebba, Miaofen G. Hu, Charlotte Kuperwasser, Philip W. Hinds

Transplantation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e existence of mammary progenitor cells with the ability to self-renew and regenerate a functional mammary gland. Although these progenitors are the likely targets for oncogenic transformation, correlating progenitor populations with certain oncogenic stimuli has been difficult. Cyclin D1 is required for lobuloalveolar development during pregnancy and lactation as well as MMTV-ErbB2- but not MMTV-Wnt1-mediated tumorigenesis. Using a kinase-deficient cyclin D1 mouse, we identified two functional mammary progenitor cell populations, one of which is the target of MMTV-ErbB2. Moreover, cyclin D1 activity is required for the self-renewal and differentiation of mammary progenitors because its abrogation leads to a failure to maintain the mammary epithelial regenerative potential and also results in defects in luminal lineage differentiation.

相關焦點

  • 在三陰性乳腺癌中剪接體靶向療法觸發抗病毒免疫反應
    在三陰性乳腺癌中剪接體靶向療法觸發抗病毒免疫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15 16:34:14 美國貝勒醫學院Thomas F.
  • Cancer Cell:超級小鼠用於癌症研究
    2013年7月28日 訊 /生物谷BIOON/ --肯塔基大學癌症研究中心六年前開發出的"超級小鼠"已經應用於多種癌症疾病的研究中2007年該研究中心的Vivek Rangnekar博士和他的研究團隊表明,他們發現了一種基因Par-4,針對該基因能夠特異的殺死癌細胞而不影響正常細胞。Rangnekar博士研究組採用該基因開發出一種"抗癌超級鼠"。從此之後,各地的科學家都使用Rangnekar博士製作的超級小鼠進行研究。最近賓夕法尼亞大學科學家揭示了Par-4下調如何影響乳腺癌復發的機制。
  • Oncotarget:CXCR4在乳腺癌和正常細胞中起著不同的作用
    2014年6月21日訊 /生物谷BIOON/--在制定有效的癌症療法中的一個關鍵步驟是確定正常,健康細胞和癌細胞之間的差異,這些差異可以被利用來特異性殺傷腫瘤細胞。曼徹斯特科學家一項新的研究第一次對比了一種特定的蛋白質CXCR4在正常和癌變乳腺幹細胞中的影響,了解CXCR4對上述細胞的差異性意味著它可以被利用來開發乳腺癌更有針對性的治療。
  • 研究揭示B細胞和濾泡輔助T細胞在乳腺癌中的新功能
    研究揭示B細胞和濾泡輔助T細胞在乳腺癌中的新功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15 12:48:49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Charles M.
  • Cell Death Dis:蛋白質泛素化調控細胞凋亡研究取得進展
    細胞凋亡是維持機體組織平衡的重要生物學過程,腫瘤細胞的抗凋亡現象是目前癌症治療領域中的主要障礙。在細胞凋亡過程中,caspase家族扮演著關鍵角色,其中caspase-8作為凋亡起始因子顯得尤為重要。HECTD3是近年來發現的一個新的E3泛素連接酶。
  • Cell Res:新研究表明預防乳腺癌有戲
    RANKL和RANK也因提供信號告訴乳腺細胞生長而將性激素與這些細胞關聯在一起。正常情形下,這會在每個女性的懷孕和月經期間發生。然而,如果失去調節的話,乳腺細胞開始分裂和增殖,而且不會在它們應當死亡時死掉,這最終會導致乳腺癌產生。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奧地利、美國、加拿大、西班牙和英國的研究人員發現RANKL也是BRCA1突變驅動的乳腺癌的主要驅動因子。
  • Oncogene:乳腺癌診斷新靶點
    2016年7月15日 訊 /生物谷BIOON/ --乳腺癌是致死率第二高的癌症類型,每年乳腺癌患者病情惡化的比例達到30%。周所周知,腫瘤細胞的微環境對於其擴散與惡化具有重要的作用。腫瘤的基質中含有很多細胞與非細胞成分,包括成纖維細胞,內皮細胞以及免疫細胞。在腫瘤發育的過程中,腫瘤基質能夠對腫瘤細胞的癌化特性起到一定的影響,並最終促進其擴散。
  • 加州大學四份報告提出乳腺癌研究新假說
    cancer,IBC)有可能來自相同的乳腺癌祖細胞。        傳統觀點認為DCIS作為常見的一種局部乳腺癌(localized  breast  cancer),只有在有附加遺傳變異時才會通過乳腺擴散。新假說認為乳腺癌祖細胞在癌前期病變(precancerous  lesions)即已存在,遺傳程序早已確定發育為DCIS以至IBC的命運。
  • Science子刊:詳解阿司匹林殺死乳腺癌幹細胞的機制,有望用於乳腺癌...
    2020年11月16日訊/生物谷BIOON/---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高度致瘤性的癌症幹細胞(cancer stem cell, CSC)的數量與癌症的進展和侵襲性成正比。SMAR1是最受關注的MARBP之一,據報導,它也是一種腫瘤抑制蛋白,這是因為它具有促凋亡的性質,能夠與野生型p53相互作用而讓後者保持穩定,並且抑制增殖因子細胞周期蛋白D1的表達。SMAR1在乳腺癌中表達減少,它的缺失與預後不良有關,它的表達隨腫瘤生長階段的推進而減少。
  • Cancer Cell:乳腺癌組織中一個重要的非可控性炎症因素
    最新調查數據顯示,平均每3分鐘世界上就有一位婦女被診斷為乳腺癌,我國女性乳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也是逐年上升,乳腺癌已經成為要挾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乳腺癌細胞的轉移是其致死的主要原因。乳腺癌細胞之所以發生轉移,除了癌細胞本身的因素外,還跟癌細胞周圍的非可控性炎症反應有關。非可控性炎症在癌症的發生發展進程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 Cell death&differ:中國科學家發現抑制乳腺癌腫瘤幹細胞新策略
    2015年1月21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國際生物學期刊cell death &differentiation發表了來自加拿大和中國科學家的一項最近研究成果。 研究人員指出,在2012年的統計中,乳腺癌是導致女性死亡的第二大疾病。傳統療法如放療和化療能夠消除腫瘤腫塊,但對少數具有惡性作用的腫瘤細胞仍然不能起到完全殺死的作用,這些惡性腫瘤細胞仍然能夠存活並自我更新,進一步發展為惡性腫瘤,這一類細胞就叫做腫瘤幹細胞。研究發現,腫瘤幹細胞對傳統療法具有抵抗作用,並且能夠在某些條件下由非腫瘤幹細胞轉化而來。
  • 單細胞測序鑑定到髓母細胞瘤的前體細胞
    單細胞測序鑑定到髓母細胞瘤的前體細胞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30 14:03:50 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療中心Q.
  • Cell Res: 體細胞到神經前體細胞的完全化學轉分化
    2014年6月11日訊/生物谷BIOON/-先前有關於通過一些確定的基因可以把體細胞轉分化成神經前體細胞(NPC)。最近同濟大學的裴剛實驗室發現可以通過純粹的化學方法可以把體細胞轉分化成神經前體細胞,相關的成果發表在cell research 上。
  • 《科學》子刊:詳解阿司匹林殺死乳腺癌幹細胞的機制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高度致瘤性癌症幹細胞(cancer stem cell, CSC)的數量與癌症的進展和侵襲性成正比。CSC最初被認為是腫瘤發生的起始因子,但是後來在腫瘤內發現其在腫瘤發生的各個主要方面---包括腫瘤血管生成、轉移、耐藥性和復發---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CSC的藥物和化療耐藥性增強的特點是由於它們較高地表達藥物外排泵。
  • Dev Cell:阻斷細胞自噬可用於治療癌症
    體內細胞內的循環利用也是如此。每個細胞都有清除廢物的方法,以再生更新,更健康的細胞。這種「細胞回收」過程被稱為自噬。針對和改變這一過程與幫助控制或減少某些癌症有關。現在,辛辛那提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表明,通過改變細胞的回收過程能夠有效改善乳腺癌細胞的生長。這些結果發表在2月8日的《Developmental Cells》雜誌上。
  • 今日《細胞》:騙腫瘤細胞以為自己在抗病毒……這是什麼抗癌新思路?
    頂尖學術期刊《細胞》最新上線了一篇研究論文,科學家們就在文中詳細揭示了一種新穎的剪接體靶向療法(spliceosome-targeted therapies)如何「欺騙」癌細胞,通過激活其抗病毒免疫信號,讓腫瘤自我毀滅。利用這種機制,我們有望攻克某些極難治療的癌症。
  • 科學家揭示調節性T細胞在乳腺癌復發中的作用
    科學家揭示調節性T細胞在乳腺癌復發中的作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2 14:07:07 美國希望之城綜合癌症中心Peter P.
  • J Nucl Med:藥物組合設計治療三陰性乳腺癌
    2013年4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澳大利亞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新的療法來治療一種積極形式的乳腺癌,可以阻止疾病蔓延,並且在小鼠實驗中有100%的成功率。該療法使用藥物組合設計,殺死腫瘤組織中存在的每個腫瘤細胞,以確保癌症不會復發。該療法針對三陰性乳腺癌,三陰性乳腺癌佔五分之一的乳腺癌,通常會影響年輕婦女。
  • BREAST CANCER RES:2050年人類有望戰勝乳腺癌
    逾百名英國知名乳腺癌醫生和研究人員10月1日說,如果乳腺癌研究能得到全面支持與多方合作,到2050年,人類有很大希望能最終預防和治癒乳腺癌。專家們呼籲,目前應在至少10個方面加強乳腺癌研究,爭取在40年中攻克這一癌症。
  • Cancer Cell重大發現 維生素A治療結腸癌
    2015年12月16日訊 /生物谷BIOON/ --結腸癌是導致癌症死亡的一個重要癌症類型,同時也是經常對治療方法產生抵抗的一種癌症類型。結腸癌發生治療抵抗的原因有很多,而癌症幹細胞的存在是引起癌症復發的一個重要因素,傳統治療方法通常不是特別有效。 最近來自EPFL的科學家們最近發現了一條重要信號通路或可用於對抗結腸癌復發情況。通過維生素A類化合物治療,將癌症幹細胞內一個被關閉的基因重新激活可以幫助清除癌症幹細胞並防止發生復發和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