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爐蓄熱室格子磚損毀原因分析及問題探討

2021-01-17 找耐火材料網

摘要:為了解決蓄熱室換熱能力不足導致焦炭質量差的問題,對7.63m焦爐蓄熱室用爐襯進行了調查和更換;結合2015—2017年間9號、10號焦爐蓄熱室格子磚的破損情況,對黏土格子磚、半矽質格子磚破損所涉及的技術問題進行了探討。結果表明:焦爐蓄熱室黏土格子磚出現軟熔變形、格孔堵塞的原因與磚中Fe2O3、K2O等雜質含量超標、細粉多等因素有關;用後黏土格子磚的主要相組成包括矽酸鹽相、高SiO2含量的玻璃相、莫來石相以及由鏷鋁欽鐵或鏷鋁矽鐵等氧化物組成的析晶相,析晶相中w(Fe2O3+TiO2)可達到63.94%87.23%,而K2O在矽酸鹽相中的固溶量可達1.55%(w),這些雜質的存在降低了磚的熔點,引起性能劣化。K2O、Fe2O3的增加可能與粉塵引入有關,含鐵氧化物參與的氧化還原反應導致的體積變化可能是引起格子磚發泡變形的主要原因。可見,提高磚的質量,改進工藝過程,減少粉塵帶入,對於提高蓄熱室格子磚的使用壽命具有重要意義。

焦爐使用壽命很長,其蓄熱室用格子磚的性能要求一般應滿足長達2545a的使用周期。因為其使用溫度一般在1300℃以下,使用的材質也就是黏土磚、半矽磚或者兩者的分層砌築,相關的研究較少。盧一國等對使用28年及40年後的焦爐格子磚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使用了2年的黏土格子磚Al2O3含量約34%(w),熔渣滲透使得格柵變成黑褐色,但沒有發泡;使用了40年的黏土格子磚Al2O3含量約46%(w),熔渣與磚有分界線,表層疏鬆;碼放在蓄熱室上部的格子磚容易損毀,原因在於煤氣中帶入的粉塵。熔渣中主要是玻璃相和莫來石相,玻璃相中分布有含鐵尖晶石;格子磚中靠骨料起骨架和支撐作用。同樣的樣品,高振昕等進行了格子磚侵蝕過程的顯微結構分析,認為在不高的溫度下,在富含鐵及其氧化物、鹼金屬氧化物的用後黏土格子磚中,結晶出粗大純淨的莫來石晶體,是支撐23mm厚渣蝕層體積穩定的關鍵。近年來,有的焦爐使用5年或7年就出現了蓄熱室格子磚扭曲變形、格孔堵塞的現象。其中,馬鋼焦爐使用的所謂黏土磚實際上是Al2O3含量約64.5%(w)的三等高鋁磚,其用後材料的物相包括莫來石、剛玉、玻璃相、尖晶石和鈦鐵。

從以上分析發現,或許高品質的黏土磚就可達到焦爐使用要求,但不同焦爐的使用條件有差異,7.63m焦爐與7m焦爐和6m焦爐的工藝條件也不同,使用的煤氣有幹法除塵,也有溼法除塵,煤氣中含塵量和成分也有差異。武鋼7.63m焦爐是從德國引進的超大型焦爐,其焦爐蓄熱室採用分格式設計,空氣和煤氣通過蓄熱室下部噴射板進行調節,爐襯採用黏土磚和半矽磚,分若干層交錯砌築。焦爐運行5年後,1號焦爐部分炭化室生產的焦炭強度偏低,推焦時產生黑色煙塵,分析認為焦爐蓄熱室換熱不足,爐襯存在開裂破損。在對焦爐部分畜熱室的爐襯更換過程中,對用後格子磚破損狀況進行了分析,認為焦爐格子磚的損壞與格子磚耐火材料的質量、性能控制、焦爐作業環境等因素有關。本工作中結合2015—2017年間9號、10號焦爐格子磚的破損情況進行了分析,對黏土格子磚、半矽質格子磚破損所涉及的技術問題進行了探討。

1焦爐蓄熱室的破損情況

7.63m焦爐蓄熱室使用了兩個廠家的格子磚,分別為9號爐的J廠和10號爐的D廠。9號爐整體溫度總體較正常,出問題的全部在1號爐。2015年開始進行1號爐低溫號蓄熱室格子磚的更換,截止2016年底共處理了25個蓄熱室,大部分蓄熱室剛處理時爐溫較好,但2016年5月份左右,發現前期處理的部分蓄熱室出現反覆,個別火道溫度再次下降,造成焦炭炭化效果不好,強度偏低。圖1-圖3示出了不同時期不同號焦爐更換的用後蓄熱室格子磚形貌。

圖12015年更換的10號爐用後蓄熱室格子磚形貌

圖22016年底更換的10號爐用後蓄熱室格子磚形貌

圖39號爐爐內格子磚形貌及更換的黏土磚和半矽磚形貌

從2015年及2016年所更換的蓄熱室格子磚發現,無論是黏土磚還是半矽磚,都有軟熔、變形、發泡、格孔堵塞的現象,部分格子磚出現熔融狀或泡沫化,見圖1和圖2;10號爐蓄熱室格孔變形堵塞,無法完成換熱蓄熱的功能,造成煤層結焦溫度過低;9號爐用格子磚大多數外形完好,只有少量出現變形、格孔堵塞現象,但主要發生在蓄熱室上部3層磚上,見圖3。

2用後格子磚的理化性能分析

對1號爐使用的格子磚新磚和用後磚進行了性能分析,結果見表1。半矽磚用後,體積密度降低少,顯氣孔率增加幅度較大;黏土磚用後,體積密度降低幅度很大,顯氣孔率增加幅度也很大。使用耐火度測試方法分析用後發泡物的高溫性能,其在1340℃開始軟化,1600℃流淌攤平,說明黏土磚被鹼金屬、氧化鐵粉塵侵蝕反應後發泡,熔點變低,性能弱化。格子磚的變形與材料的骨料、細粉配比有關,細粉過多,雜質含量高,容易反應,收縮大,變形大。

表110號爐用格子磚新磚及用後磚的物理性能

從表2所示的格子磚使用前後化學組成分析結果發現:黏土磚用後,Al2O3含量增加,而SiO2含量下降幅度大;從其上部結瘤物的組成分析發現,SiO2含量有所降低,Al2O3、TFe及K2O的含量均有所增加。半矽磚用後,Al2O3、K2O、TFe含量增加,SiO2含量下降。

表210號爐用格子磚新磚及用後磚的化學組成

3用後格子磚的顯微結構分析

對用後蓄熱室格子磚,著重分析了格柵變形的黏土磚、各種色澤發泡的黏土磚以及磚的變質層結構,如圖4所示。從圖4可見,用後紅色發泡的黏土格子磚結構中空洞很多;用後黃色發泡的黏土格子磚結構鬆散、發泡,沒有強度,出現粉化;用後紫色發泡的黏土格子磚結構鬆散多孔、強度低;用後棕色發泡的黏土格子磚結構更鬆散、發泡、多孔,強度較高;9號蓄熱室的黏土格子磚相對堵塞變形較少,用後黏土格子磚變質層的表層仍然存在疏鬆發泡,但內層結構緻密。

圖5示出了用後格柵變形的黏土格子磚的二次電子像。圖5中的EDS分析結果見表3。從組成分析發現:反應層中玻璃相以Al2O3、SiO2為主,固溶了較多的FeO和K2O,析晶相中FeO高,不含K2O;在接近原磚層中玻璃相以SiO2為主,固溶了較多的K2O,而另一種固溶體為類似高嶺石相。

圖4不同顏色發泡的黏土格子磚及磚的變質層宏觀形貌

圖5 10號爐用後變形的黏土格子磚的二次電子像

表3 圖5中各區域的EDS分析結果

電子圖像,EDS分析結果見表4。從組成分析發現:黏土磚基質為鋁矽酸鹽,但存在FeO和K2O的反應固溶,以及FeOJiO2和Al2O3的析晶相。

圖6 用後紅色發泡的黏土格子磚的二次電子像

表4 圖6中各區域的EDS分析結果

圖7示出了用後黃色發泡的黏土格子磚的二次電子像,EDS分析結果見表5。圖7(a)中結構基本無顆粒,基質間多分隔、孤立、多孔。從組成分析發現:存在FeO、TiO和Al2Og的析晶相,也存在莫來石相,莫來石析出物的基體是矽酸鹽相,滲透進了氧化鐵。

圖8示出了用後紫色發泡的黏土格子磚的二次電子像,EDS分析結果見表6。從紫色發泡磚的組成分析發現,基質存在大量的莫來石相,析出物存在氧化鐵、氧化鈦和氧化鋁的固溶物;莫來石析出物的基體是固溶了大量鹼土金屬氧化物和氧化鐵的矽酸鹽礦物相。圖8(c)中區域5為莫來石相,局部富集,也是從矽酸鹽相中析出的。

圖7用後黃色發泡的黏土格子磚的二次電子像

表5圖7中各區域的EDS分析結果

圖9示出了用後棕色發泡的黏土格子磚的二次電子像。圖9(a)所示其相與相間多是孤立分布,孔洞多。圖9(b)中區域1的化學組成(w)為:Al2O3 18. 93% ,SiO2 70. 84% ,K2O 6. 57%,CaO 3. 67%;區域2的化學組成(撕)為:Al2O3 75. 84%,SiO2 24.16%。

圖8用後紫色發泡的黏土格子磚的二次電子像

表6 圖8中各區域的EDS分析結果

從棕色發泡磚的組成分析發現,莫來石析出物的基體是固溶了大量K2O、CaO的高SiO2含量的玻璃相,玻 璃相中析出的白色細晶體仍然是鈦鐵鋁的氧化物共晶體。

圖9用後棕色發泡的黏土格子磚的二次電子像

圖10示出了用後棕色發泡的黏土格子磚局部放大的二次電子像,EDS的分析結果見表7。可以看出,區域3的化學組成與區域1的類似,表明在玻璃相中析出的莫來石晶體,同時析出點、線狀的含鈦鐵氧化物的晶相。圖10(b)中4處成分與圖10(a)中2處成分近似,區域5為富集鎂鋁鈦鐵氧化物的析出晶相。

圖10用後棕色發泡的黏土格子磚局部放大的二次電子像

表7圖10中各區域的EDS分析結果

圖11示出了9號爐用後黏土格子磚變質層的二次電子像,EDS分析結果見表8。從變質層的組成分析發現:黏土磚最初的礦物相主要為矽酸鹽相和玻璃相,K2O的大量滲透造成了矽酸鹽相的熔融反應;而K2O、Fe2O3與矽酸鹽相進一步反應形成低熔點的固溶相。

圖11 9號爐用後黏土格子磚變質層的二次電子像

表8圖11中各區域的EDS分析結果

4、討論

焦爐蓄熱室用後黏土格子磚的物理性能分析結果表明:黏土磚體積密度降低,顯氣孔率增加,強度下降直至粉化;格孔扭曲變形,有些被發泡物堵塞,有些表面出現熔融。從化學組成分析看,用後黏土磚的SiO2含量降低,而K2O、Fe2O3、Al2O3含量均有所增加,性能劣化主要與K2O、Fe2O3的變化有關。從對D廠生產的黏土磚抽樣檢驗結果看:其荷重軟化開始溫度1419℃,企業標準要求不小於1450℃;Fe2O3含量3.18%(W),企業標準要求不大於2%(w);w(K2O+Na2O)=1.23%,企業標準要求不大於1%(w);w(K2O+Na2O+MgO+CaO)=3.15%,企業標準要求不大於1.8%(w)。因此,D廠生產的黏土磚理化性能指標不能達到企業標準的要求,為不合格產品。1號焦爐蓄熱室用半矽磚用後的化學組成中KO、Al2O3、TFe含量增加,SiO含量降低,與黏土磚趨勢類似。這說明在焦爐的運行過程中,除了耐火材料自身含有雜質外,存在著煤氣或煙塵中鹼蒸氣、鐵氧化物引起的材料破壞問題。

用後黏土格子磚的主要礦物組成包括矽酸鹽相、高SO2含量的玻璃相、莫來石相以及由鎂鋁鈦鐵或鎂鋁矽鐵氧化物組成的析晶相,析晶相中Fe2O3含量很高。對圖5的組成分析發現:反應較少的基質中,K2O的滲透量大,無論是矽酸鹽相還是玻璃相,K2O含量高,Fe2O;含量相對較低;而當白色的以Fe2O3、Al2O3為主的析晶相增多時,其玻璃相中Fe^含量也大幅度增加。而從黏土格子磚變質層的組成分析發現:變質層中矽酸鹽相在K2O作用下可出現分相:一種被少量K2O、Fe2O3熔融反應,一種與K2O反應形成Al2O3-SiO2-K2O的固溶體。當K2O的含量達到16.55%(w)時,從Al2O3-SiO2-K2O相圖[5]看:KO和K2O·Al2O3·2SiO2的低共熔點僅923℃;而當KO+Fe2O3的含量達到73.71%(w)時,K2O-Fe2O3-Al2O3-SiO2系統中,KO·2SiO2熔點僅1045℃,FeO熔點僅1380℃,其高氧化鐵含量的物相熔點估計在900~1200℃,在焦爐蓄熱室的換熱溫度下,容易導致基質的熔融,從而使格子磚的格孔變形。

不同色澤用後發泡黏土格子磚的顯微結構與組成分析結果表明:發泡的原因在於基質反應後形成多孔結構,矽酸鹽相被K2O、Fe2O3滲透,形成不同的固溶相;Fe2O3的富集以及與鈦、鋁、鎂等氧化物的反應,析出不同的高Fe2O3含量的晶相。紅色發泡物中矽酸鹽相固溶K2O、Fe2O3的含量較高,析出Fe2O3-TiO2-Al2O3晶相,其中Fe2O3+TiO2的含量達到73.18%(w)。黃色發泡物中矽酸鹽相中固溶Fe2O3含量較高,析出Fe2O3-TiO2-Al2O3-SiO2-MgO晶相,其中Fe2O3+TA的含量達到78.86%(w)。紫色發泡物中存在較多的莫來石相,矽酸鹽相中固溶了Fe2O3,但存在Al2O3高或SiO2高的不同分相;析出的Fe2O3-TiO2-Al2O3-SiO2-MgO晶相,其中Fe2O3+TiO2的含量達到63.94%(w)。棕色發泡物中存在較多莫來石相,高SiO2含量的玻璃相固溶了Fe2O3、K2O,析出Fe2O3-TiO2-Al2O3-MgO晶相,其中Fe2O3+TiO2的含量達到87.23%(w)。

不同色澤的發泡黏土格子磚往往因其位置不同而有所區別。棕色的發泡物一般在格子磚頂層,接觸的粉塵最多,因此外來物帶入的Fe2O3相也最多。馬鋼焦爐用黏土磚實際上是三等高鋁磚,磚中除細粒剛玉外,莫來石相居多,雖然結合黏土中矽酸鹽相會產生二次莫來石化反應,體積膨脹率達到1%15%,但其證據不足以支持黏土磚過度發泡的體積膨脹量;如表1所示,有些用後黏土磚的顯氣孔率比新磚增加了32.6個百分點,而發泡物的顯氣孔率達到74.5%。有觀點認為高爐煤氣中含碳粉塵會與SiO2產生如式(1)和式(2)的氣化反應[3]:

雖與黏土磚用後SiO2含量降低的數據趨勢相近,但僅是一種推測。

從黏土磚用後顯微結構與組成變化分析發現:基質的劣化是從K2O、Fe2O3與矽酸鹽相的固溶和反應開始的,磚中MgO、CaO、Na2O雜質多時,參與基質中玻璃相的反應,但這種反應不會造成大的體積變化,更多的是產生低熔點物。從不同色澤的發泡物組成變化分析,發生以下反應:

Fe相參與氧化和還原過程,在蓄熱室的換熱過程中反覆進行,可能與黏土磚的發泡有關。有K2O大量滲入,會導致基質形成大量低熔點相;而黏土磚內基質或粉塵帶入較多的雜質TFe,引發氧化還原反應,會促使更大的體積變形,而Fe2O3容易與磚中TiO2、Al2O3、MgO形成類似尖晶石的晶相結構,也引起體積變化,這從發泡物組成分析可得到驗證;變質層的物相變化也說明:在含雜質較多的高SiO2含量的玻璃相中可析出很高Fe2O3、K2O含量的相,而高Fe2O3含量的結晶相多為Fe2O3-TiO2-Al2O3-MgO系的晶相。

對焦爐蓄熱室用後黏土格子磚的調研發現:變形大的磚,除了性能差、雜質超標外,骨料少、細粉多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盧一國等對格柵附渣的成分進行了分析,認為A廠格子磚出現熔渣滲透而不是格孔堵塞,是因為其接觸的粉塵軟熔或熔化溫度低于格子磚工作溫度;而B廠格子磚出現格孔堵塞而不是熔渣滲透,是因為其接觸的粉塵軟熔或熔化溫度高于格子磚工作溫度。而從武鋼焦化公司多座焦爐蓄熱室的分析看:粉塵的熔點高低是不可控、不可預測的,如果黏土格子磚的骨料比例大,性能達標,且雜質相對少,其用後格柵的變形少。至於二次莫來石的存在,應是黏土磚在反覆的氧化還原反應後,分相後玻璃相中莫來石的再析晶過程,如果玻璃相的熔點高,莫來石可以起格柵的支撐作用;如果玻璃相中Fe2O3、k2O含量高而熔點低,即使莫來石存在,也難改變格柵變形、格孔堵塞的結果。

5結論

(1)焦爐蓄熱室黏土格子磚出現軟熔變形、格孔堵塞的原因與磚中Fe2O3、K2O等雜質含量超標及性能不合格有關;骨料少、細粉多的格子磚容易變形扭曲。

(2)用後黏土格子磚的主要相組成包括矽酸鹽相、高SiO2含量的玻璃相、莫來石相以及由鎂鋁鈦鐵或鎂鋁矽鐵氧化物組成的析出相,析出相中w(Fe2O3+TiO2)可達到63.94%~87.23%,而K2O在矽酸鹽相中的固溶量可達到16.55%(w),這些雜質的存在促使了格子磚的熔點降低和性能劣化。

(3)磚中存在氧化鐵雜質及粉塵引入的含鐵相滲透到格子磚基質中,引起氧化還原反應,在蓄熱室換熱過程中反覆進行,推測是引起格子磚發泡變形的主要原因。

相關焦點

  • 焦爐對耐火材料的基本要求
    焦爐是煉焦企業的基礎設備,是一種結構複雜的熱工窯爐,分為基礎頂板、小煙道、蓄熱室、斜道、燃燒室、爐頃等部分。其爐齡一般在30~35年。耐火材料的性能、爐體結構的設計、爐體砌築的質M是決定焦爐壽命的關鍵因素。
  • 焦化廠焦爐煙氣脫硫脫硝工藝技術分析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分析了天鐵集團焦化廠煉焦生產過程中排放的煙氣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煙氣汙染物的生成原因及其物理化學性質。結合相關環保標準,分析比較了溼法脫硫、幹法脫硫技術、選擇性催化還原法(SCR)這幾種現有的比較成熟的煙氣脫硫脫硝方法,闡述了其優缺點,並針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總結改進,為焦化廠煙氣脫硫脫硝工藝的設計運行提供了基礎。
  • 焦爐煙氣常見脫硫脫硝工藝及其特點分析
    而焦爐加熱產生的焦爐煙氣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焦化生產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重要來源。由於長期的粗放發展,對生態環境質量產生嚴重影響,由其轉變而來的PM2.5佔空氣中PM2.5總量的40%~50%,同時它們也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質,會導致一系列環境問題。因此控制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生成,減少二氧化疏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己是擺在焦化行業面前的重大任務。
  • 焦爐用黏土磚應該具備的性能及理化指標
    在燒成制磚時,不再有顯著的體積收縮)摻以結合黏土作粘接劑於1300~1400℃下燒成的製品。含Al2O330%~46%,SiO250%~65%,另外還含有少量鹼金屬與鹼土金屬的氧化物。(1)焦爐用黏土磚的性質①耐火度黏土磚隨著氧化鋁含量的提高則耐火度也跟著提高。有單位按照耐火度分類。
  • 水泥窯用耐火磚品種、性能介紹和損毀分析
    這此特點,使高鋁磚主要用於砌築高爐、熱風爐、電爐爐頂、鼓風爐、反射爐,並可用於平爐蓄熱式格子磚、澆注系統用塞頭、水口磚等。在水泥生產領域,主要用於迴轉窯內襯。迴轉窯的燒成帶通常以穩定附著窯皮來保護襯磚,特別是中心燒結區的入口側變成窯皮穩定區帶,磚的損傷較少。另一方面,在燒成帶中,中心燒結區由於處在最高溫的位置,所以鎂鉻磚在此處的蝕損速度通常最大。其次,窯皮末端區帶由於窯皮附著不容易穩定,所以蝕損也增大。因此,由於各種高溫的、化學的、機械的負荷作用,造成了燒成帶鎂鉻磚的損毀。
  • 玻璃熔窯的高低溫(兩段/三段)蓄熱室都有哪些
    在玻璃熔窯上採用高低溫兩段蓄熱室可以使排出的煙氣溫度達到200~300 ℃,可回收煙氣餘熱50%~60%。高低溫蓄熱室有「並聯式高低溫蓄熱室」 和「串聯式高低溫蓄熱室」兩種形式。2、並聯式高低溫段蓄熱室蓄熱室每側所有小爐的煙氣經過高溫段格子體降溫後,在爐條碹下「並聯」匯合,排入與蓄熱室前山牆相連接的幹支煙道,在每側的幹支煙道上加設低溫段蓄熱室,全窯低溫蓄熱室共兩個,分別位於左右幹支煙道上,可稱之為並聯式高低溫段蓄熱室。
  • 合成氨裝置氣化爐不同部位用耐火材料損毀原因
    煤熔渣中的CaO、Fe2O3等成分,會降低渣的熔點和粘度,對高鉻磚侵蝕嚴重,這是水煤漿氣化爐內襯耐火材料損毀的主要原因。高鉻磚在使用過程中有大塊剝落現象,煤渣通過連通的氣孔及基質晶界滲透到高鉻磚的內部,化學分析表明,Si、Ca滲透很深;Fe/FeO主要集中在反應層,與高鉻磚反應並在熱面形成複合尖晶石,由於與基質不同的熱膨脹性,尖晶石反應層很容易脫落,尖晶石反應層越厚,剝落的塊度就越大。
  • 鎂鉻磚在水泥迴轉窯、RH爐、煉銅爐上的應用與損毀
    Qotaibi等分析了水泥迴轉窯燒成帶用後鎂鉻殘磚,發現鎂鉻磚熱面與掛渣層界面中無Mg-SiO4和Mg(Al1.5Cr0.5)O4,水泥熟料中的3CaO·SiO2、2CaO·SiO2和3CaO·Al2O3已經滲入熱面中,同時檢測到有Cr6+形成。
  • 我對於高爐一些熱點問題的認識
    分析其原因,也是由於渣皮頻繁脫落期間經受煤氣流衝刷和爐料的磨損造成的。顯然,無論是球墨鑄鐵冷卻壁還是銅冷卻壁設置「留住渣皮」的凸臺機構是完全必要的。只要留住了渣皮,對於球墨鑄鐵冷卻壁本體出現過熱和銅冷卻壁本體出現被磨損的機會將大幅度減少。
  • 焦爐煙氣低溫SCR脫硝工藝催化劑選型探討
    焦爐煙氣中SO2濃度一般在60~800 mg/Nm3,多數在100~300mg/Nm3之間。(5)煙塵含量低。焦爐燃燒的高爐煤氣或焦爐煤氣基本上沒有攜帶粉塵,焦爐煙氣粉塵含量一般在10~50mg/Nm3在之間。(6)焦爐串漏問題普遍存在。
  • 工業窯爐火焰噴補層的損毀原因都有哪些?
    其主要原因之一,則是在火焰噴補料碰到襯磚表面時,在磚的預熱溫度低的情況下,在火焰中熔融的火焰噴補料便急冷固化,難以與襯磚形成陶瓷結合;反之在預熱溫度高的情況下,能夠得到與熔融粒子牢固的結合。但是,磚的預熱溫度在500℃時,從磚內部切斷,發現實際的結合強度比實測值高。
  • 玻璃熔窯池壁磚侵蝕原因
    玻璃熔窯是浮法玻璃生產線的心臟,玻璃熔窯的使用壽命主要取決於熔窯池壁、大碹、蓄熱室的侵蝕和燒損程度,而池壁侵蝕程度又是影響熔窯壽命的關鍵部位。
  • 狹縫型透氣磚的研究現狀及應用
    ,容易造成透氣磚的橫斷和剝落現象,鋼液滲入斷裂層,需要吹氧清洗,加速了透氣磚的損毀,造成透氣磚功能喪失,如圖1所示。1、狹縫型透氣磚的研究現狀佟曉軍等認為狹縫型透氣磚損毀主要受到熱應力和衝刷磨損作用的影響。針對其損毀原因,設計了以板狀剛玉為主要原料,加入適量氧化鉻在高溫下形成固溶體,提高了其高溫機械性能,延長了使用壽命。J.Kondo等研製了一種仙人掌狀狹縫透氣磚,再加上吹氣控制裝置,有效減少了鋼水對狹縫的滲透,降低了鋼水對磚的侵蝕和吹氧清燒的程度,延長了透氣磚的使用壽命。
  • 焦爐煙氣脫硫脫硝工藝技術分析
    其缺點是脫硫廢水具有腐蝕性,建設成本高,而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需要持續對脫硫劑進行採買,而且難以處理副產品的亞硫酸鈣。通常而言,焦化廠會使用氨脫硫技術,其能有效將管道中的氧氣去除,同時也能夠對焦化廠回收車間處理系統進行充分利用,讓兩者相結合反應生成硫酸銨。氨法脫硫一般使用液體吸收劑洗滌煙氣除氧,該裝置操作簡單,具有很高的脫硫效率。
  • 鎂鉻磚製品的種類與其使用性能及應用分析
    鎂鉻磚通常用於生產鎂鉻尖晶石磚製品的原料主要為鎂砂、鉻礦、合成鎂鉻砂,有時加入少量添加劑。現今商業交往流行最廣的品種提法有普通鎂鉻磚、直接結合鎂鉻磚、再結合(半再結合)鎂鉻磚和不燒鎂鉻磚等。1.普通鎂鉻磚:普通鎂鉻磚一般是由燒結鎂砂(MgO質量分數在89%~92%之間)和耐火級鉻礦為原料生產的,由於雜質多,耐火晶粒間為矽酸鹽結合。國內通常所說的鎂鉻磚,一般是指燒成的普通鎂鉻磚,也稱矽酸鹽結合鎂鉻磚,簡稱鎂鉻磚。
  • 焦爐煙氣循環流化床半乾法脫硫技術應用及優缺點分析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我國是工業大國,燃煤電廠、煉焦化學及水泥、化工、玻璃行業等在生產的過程中產生一定量的粉塵、SO2、氮氧化物(NOx)和有害金屬元素等,煙氣中SO2 對環境的危害最為嚴重,大量SO2的排放會引起酸雨、光化學煙霧、臭氧層破壞和溫室效應等一些列的環境問題,控制大氣中SO2的排放引起了全球的關注,同時也是我國目前大氣環境中保護的重點和難點。
  • 焦爐用耐火材料的基本分類及礦物組成
    焦爐所用耐火材料包括矽質、黏土質、高鋁質三大類,它們都屬於矽鋁系耐火材料。矽酸鋁耐火材料是由Al2O3、SiO2及少量雜質所組成,根據其中所含氧化鋁不同又可分為:半矽磚(半酸磚),含Al2O3 15%~30%;黏土磚,含Al2O3 30%~46%;高鋁磚,含Al2O3>46%。矽酸鋁耐火材料資源豐富,成本低,尤其是黏土磚用途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