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周蘭/文圖
「媽媽,你來照顧我,你的學生怎麼辦?」面對兒子李子騫的發問,吳貴瑾不知道該說什麼,只是低著頭抹著眼淚。
12月3日,吳貴瑾告訴記者,因為兒子病情嚴重,在山西一所扶貧類學校任職的她不得不向學校提出辭職。「我悄悄地離開了學校,很多學生四處打探我的消息,如果說不想孩子們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我又能怎麼辦呢?」
吳貴瑾坦言,為了給兒子治病,前前後後已經花費了80多萬,現在兒子病情有所緩解,但後期治療保守估計還需要花費40餘萬元。
三歲男孩意外患上白血病
李子騫生病前,母親是學校老師,父親在一家私企上班,生活雖然談不上富裕,但一家人還是過的和樂融融。直到病魔的來臨,徹底打破了這種平靜的生活。
2016年3月初,剛滿3周歲的李子騫高燒不退,當時吳貴瑾在學校沒法及時回家,只有奶奶幫忙照看吃藥。第二天吳貴瑾請假回到家時孩子已經不燒了,但是吳貴瑾還是不放心,帶著孩子去了山西省兒童醫院,做了一個血常規。
「怎麼現在才來?準備住院吧!」醫生吳貴瑾大吼,這一吼把吳貴瑾嚇懵了,孩子只是發了個燒,為什麼住院?
吳貴瑾來不及思考,只能先住院,看醫生怎麼說。
安頓下來後,醫生找吳貴瑾談話。「當時醫生告訴我說,孩子有可能是白血病,要做一個骨穿進行更進一步的確診,我聽到這個消息後腦子一片空白。」
在吳貴瑾把消息告訴丈夫後,電話那邊卻傳來一個冷冰冰的回覆:「沒那麼多錢,這個病就算花再多錢,也治不好。」
經過兩年的治療,孩子的病情得到控制
孩子在手術室裡哭,吳貴瑾在外邊哭。哭過之後,她只有一個念頭「哪怕再苦再難,一定要把孩子治好」。
為了拯救自己的孩子,吳貴瑾最終告別了學校,選擇了離職。
孩子生病化療的第一個療程是33天,每一天都是高額的費用。
吳貴瑾表示,孩子住院期間,丈夫來看孩子的次數屈指可數,吳貴瑾在醫院照顧孩子抽不開身,孩子的奶奶來醫院送飯也是應付差事。
孩子治療的過程中,吳貴瑾籤過好幾次病危通知書。「孩子做骨穿、腰穿、化驗抽血時,剛開始疼的哭個不停,後來即使很疼也一聲不哭,即使到了後來,血管都不好找了,有時候手上和腳上要紮好多次才能找到一處可以打吊針的地方,孩子都堅持著。」
孩子變得越來越堅強,吳貴瑾看在眼裡疼在心裡。
經過兩年的治療,終於,2018年7月,孩子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徹底停藥,這讓吳貴瑾長長舒了一口氣。
吳貴瑾重新找工作,到一所扶貧類學校當老師
孩子病情好後,吳貴瑾又重新應聘到一所學校開始工作。
吳貴瑾介紹,該所學校是扶貧類學校,裡面的學生大多數是家庭比較貧困或是單親的孩子,都特別的懂事。
來這所學校的時候,吳貴瑾只想積德行善,把她所學的知識教給每個需要的學生,讓他們學好專業就好業。
「我當時是機電專業班的班主任,也擔任其他一些班級的音樂老師。」吳貴瑾表示,當時她一個月回家一次,每天和學生們朝夕相處,比陪自己孩子的時間還多,早已經有了很深的感情。「直到現在我翻出曾經和孩子們在一起的相片,腦海裡還能清晰地說出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喜歡什麼,討厭什麼。」
吳貴瑾把每個孩子都當成她自己的孩子,這些孩子有時候也親切地叫她吳媽。
因為孩子罹患重病,吳貴瑾欠下幾十萬的外債,她表示,雖有萬般的不幸,但兒子還活著。「兒子特別懂事,他知道我們在外邊很忙,趁著出院後的時光自己在家裡看書學習,想儘快補上生病時候耽誤的功課。看書困了就在沙發上打個盹睡覺,每到晚上8點以後,他都會跟我匯報今天的學習進展。」
兒子病情復發,母親再次辭去工作
但是好景不長,在今年4月底,吳貴瑾帶著7歲的孩子去醫院複查的時候,醫生告訴她孩子的病情又再次復發,屬於睪丸白血病復發,建議進行骨髓移植。當聽到這個消息後,吳貴瑾又一次的失聲痛哭,也又一次選擇離開了所愛的學生們,選擇了離職。
在醫生的介紹下,吳貴瑾帶著孩子從老家那麼遠的地方來到北京京都兒童醫院進行治療,到目前為止,孩子用到第七個大療,就已經花了80多萬,舊債尚未還清,後期還有兩個大療,做手術送外檢評估,骨穿腰穿評估,做PET-CT複查,還要做卡替回輸細胞和多個維持療,保守估計的費用都還需要40多萬。
吳貴瑾介紹,所謂大療,是指化療時間比較長,一般最少一個月左右,維持療就是一個月來醫院化療一次。「前幾天剛出院,過幾天繼續入院化療。」
慢慢長大的李子騫,識得字很多都能讀懂了,也知道自己的病情,但還是意志堅定的認為自己的病會好的。
有一天晚上,吳貴瑾在給兒子講睡前故事,兒子突然發文:「媽媽,你來照顧我了,你的學生怎麼辦?誰來管他們了?你不管他們了?你都不工作了,哪來的那麼多錢給我治病?」面對孩子一連串的發問,吳貴瑾內心突然壓抑起來,低著頭默默地抹著眼淚。
「其實我真的很擔心,也很害怕,此刻面對孩子的病情感到特別無助,怕萬一沒有費用的時候,孩子的治療中斷從此離我而去。」2020年9月1日開學之際,每次看到學校迎接學生上課的消息,吳貴瑾看著病床上的兒子心裡很不是滋味。
「我一直想著等孩子好了重返講堂」
「老師,希望您早日回來,我們向您了,祝弟弟早日康復。生病不可怕,只要信念存,康復不是夢!」
「您在外面不容易,一定要照顧好自己,別累垮了。」
「您花了那麼多時間在我們身上,卻忽略了自己的孩子,您為我們付出了那麼多,我們等您回來。」
「一切都會好的,風雨之後,總會見彩虹。」
······
今年5月,得知兒子病情復發後,吳貴瑾悄悄從學校離職,「我不想讓學生們知道,捨不得他們,但又沒辦法。」離職後的吳貴瑾讀著學生們的微信消息,看著學生們為了安慰自己拍的視頻,吳貴瑾再也繃不住了。
「說心裡話,我一直想著等孩子好了重返講堂。」
遠方有懂得感恩的學生們,眼前有懂事堅強的孩子,吳貴瑾有些欣慰。
「我身體不好,因為孩子生病還經常熬夜,有些時候他叫我沒反應,他很害怕,總是在我躺下的時候隔段時間叫我一次,我問他為什麼?他說怕媽媽睡著了就再也醒不過來。」在兒子看來,吳貴瑾就是它的超級英雄。
面對後期巨大的醫療費用壓力,吳貴瑾唯一擔心的是孩子的生命因為金錢而無法得以挽救,「我已經和很多親朋好友借過錢了,有些都已經被我借怕了,但是不管怎麼說我都不會放棄給孩子治療。」吳貴瑾表示,她希望得到大家的幫助,懇請大家伸出援手,給孩子多一點生的希望。
病魔無情,人間有愛。希望社會各界人士持續關注這位年僅7歲的少年,傳遞愛心,幫助李子騫戰勝病魔,早日重返校園。
如果您想伸出援手,盡一些綿薄之力幫助李子騫、幫助這個家庭渡過難關,可以撥打東方今報新聞熱線16603712315、(0371)65830000,也可以直接聯繫當事人吳貴瑾15934049927,不勝感激。
爆料、維權、尋找、求助,請撥打東方今報新聞熱線16603712315、(0371)65830000,歡迎您隨時向我們提供新聞線索。
【來源:東方今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