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學生怎麼辦?山西一教師辭職照顧患重病兒子,孩子的一番話讓她...

2020-12-05 瀟湘晨報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周蘭/文圖

「媽媽,你來照顧我,你的學生怎麼辦?」面對兒子李子騫的發問,吳貴瑾不知道該說什麼,只是低著頭抹著眼淚。

12月3日,吳貴瑾告訴記者,因為兒子病情嚴重,在山西一所扶貧類學校任職的她不得不向學校提出辭職。「我悄悄地離開了學校,很多學生四處打探我的消息,如果說不想孩子們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我又能怎麼辦呢?」

吳貴瑾坦言,為了給兒子治病,前前後後已經花費了80多萬,現在兒子病情有所緩解,但後期治療保守估計還需要花費40餘萬元。

三歲男孩意外患上白血病

李子騫生病前,母親是學校老師,父親在一家私企上班,生活雖然談不上富裕,但一家人還是過的和樂融融。直到病魔的來臨,徹底打破了這種平靜的生活。

2016年3月初,剛滿3周歲的李子騫高燒不退,當時吳貴瑾在學校沒法及時回家,只有奶奶幫忙照看吃藥。第二天吳貴瑾請假回到家時孩子已經不燒了,但是吳貴瑾還是不放心,帶著孩子去了山西省兒童醫院,做了一個血常規。

「怎麼現在才來?準備住院吧!」醫生吳貴瑾大吼,這一吼把吳貴瑾嚇懵了,孩子只是發了個燒,為什麼住院?

吳貴瑾來不及思考,只能先住院,看醫生怎麼說。

安頓下來後,醫生找吳貴瑾談話。「當時醫生告訴我說,孩子有可能是白血病,要做一個骨穿進行更進一步的確診,我聽到這個消息後腦子一片空白。」

在吳貴瑾把消息告訴丈夫後,電話那邊卻傳來一個冷冰冰的回覆:「沒那麼多錢,這個病就算花再多錢,也治不好。」

經過兩年的治療,孩子的病情得到控制

孩子在手術室裡哭,吳貴瑾在外邊哭。哭過之後,她只有一個念頭「哪怕再苦再難,一定要把孩子治好」。

為了拯救自己的孩子,吳貴瑾最終告別了學校,選擇了離職。

孩子生病化療的第一個療程是33天,每一天都是高額的費用。

吳貴瑾表示,孩子住院期間,丈夫來看孩子的次數屈指可數,吳貴瑾在醫院照顧孩子抽不開身,孩子的奶奶來醫院送飯也是應付差事。

孩子治療的過程中,吳貴瑾籤過好幾次病危通知書。「孩子做骨穿、腰穿、化驗抽血時,剛開始疼的哭個不停,後來即使很疼也一聲不哭,即使到了後來,血管都不好找了,有時候手上和腳上要紮好多次才能找到一處可以打吊針的地方,孩子都堅持著。」

孩子變得越來越堅強,吳貴瑾看在眼裡疼在心裡。

經過兩年的治療,終於,2018年7月,孩子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徹底停藥,這讓吳貴瑾長長舒了一口氣。

吳貴瑾重新找工作,到一所扶貧類學校當老師

孩子病情好後,吳貴瑾又重新應聘到一所學校開始工作。

吳貴瑾介紹,該所學校是扶貧類學校,裡面的學生大多數是家庭比較貧困或是單親的孩子,都特別的懂事。

來這所學校的時候,吳貴瑾只想積德行善,把她所學的知識教給每個需要的學生,讓他們學好專業就好業。

「我當時是機電專業班的班主任,也擔任其他一些班級的音樂老師。」吳貴瑾表示,當時她一個月回家一次,每天和學生們朝夕相處,比陪自己孩子的時間還多,早已經有了很深的感情。「直到現在我翻出曾經和孩子們在一起的相片,腦海裡還能清晰地說出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喜歡什麼,討厭什麼。」

吳貴瑾把每個孩子都當成她自己的孩子,這些孩子有時候也親切地叫她吳媽。

因為孩子罹患重病,吳貴瑾欠下幾十萬的外債,她表示,雖有萬般的不幸,但兒子還活著。「兒子特別懂事,他知道我們在外邊很忙,趁著出院後的時光自己在家裡看書學習,想儘快補上生病時候耽誤的功課。看書困了就在沙發上打個盹睡覺,每到晚上8點以後,他都會跟我匯報今天的學習進展。」

兒子病情復發,母親再次辭去工作

但是好景不長,在今年4月底,吳貴瑾帶著7歲的孩子去醫院複查的時候,醫生告訴她孩子的病情又再次復發,屬於睪丸白血病復發,建議進行骨髓移植。當聽到這個消息後,吳貴瑾又一次的失聲痛哭,也又一次選擇離開了所愛的學生們,選擇了離職。

在醫生的介紹下,吳貴瑾帶著孩子從老家那麼遠的地方來到北京京都兒童醫院進行治療,到目前為止,孩子用到第七個大療,就已經花了80多萬,舊債尚未還清,後期還有兩個大療,做手術送外檢評估,骨穿腰穿評估,做PET-CT複查,還要做卡替回輸細胞和多個維持療,保守估計的費用都還需要40多萬。

吳貴瑾介紹,所謂大療,是指化療時間比較長,一般最少一個月左右,維持療就是一個月來醫院化療一次。「前幾天剛出院,過幾天繼續入院化療。」

慢慢長大的李子騫,識得字很多都能讀懂了,也知道自己的病情,但還是意志堅定的認為自己的病會好的。

有一天晚上,吳貴瑾在給兒子講睡前故事,兒子突然發文:「媽媽,你來照顧我了,你的學生怎麼辦?誰來管他們了?你不管他們了?你都不工作了,哪來的那麼多錢給我治病?」面對孩子一連串的發問,吳貴瑾內心突然壓抑起來,低著頭默默地抹著眼淚。

「其實我真的很擔心,也很害怕,此刻面對孩子的病情感到特別無助,怕萬一沒有費用的時候,孩子的治療中斷從此離我而去。」2020年9月1日開學之際,每次看到學校迎接學生上課的消息,吳貴瑾看著病床上的兒子心裡很不是滋味。

「我一直想著等孩子好了重返講堂」

「老師,希望您早日回來,我們向您了,祝弟弟早日康復。生病不可怕,只要信念存,康復不是夢!」

「您在外面不容易,一定要照顧好自己,別累垮了。」

「您花了那麼多時間在我們身上,卻忽略了自己的孩子,您為我們付出了那麼多,我們等您回來。」

「一切都會好的,風雨之後,總會見彩虹。」

······

今年5月,得知兒子病情復發後,吳貴瑾悄悄從學校離職,「我不想讓學生們知道,捨不得他們,但又沒辦法。」離職後的吳貴瑾讀著學生們的微信消息,看著學生們為了安慰自己拍的視頻,吳貴瑾再也繃不住了。

「說心裡話,我一直想著等孩子好了重返講堂。」

遠方有懂得感恩的學生們,眼前有懂事堅強的孩子,吳貴瑾有些欣慰。

「我身體不好,因為孩子生病還經常熬夜,有些時候他叫我沒反應,他很害怕,總是在我躺下的時候隔段時間叫我一次,我問他為什麼?他說怕媽媽睡著了就再也醒不過來。」在兒子看來,吳貴瑾就是它的超級英雄。

面對後期巨大的醫療費用壓力,吳貴瑾唯一擔心的是孩子的生命因為金錢而無法得以挽救,「我已經和很多親朋好友借過錢了,有些都已經被我借怕了,但是不管怎麼說我都不會放棄給孩子治療。」吳貴瑾表示,她希望得到大家的幫助,懇請大家伸出援手,給孩子多一點生的希望。

病魔無情,人間有愛。希望社會各界人士持續關注這位年僅7歲的少年,傳遞愛心,幫助李子騫戰勝病魔,早日重返校園。

如果您想伸出援手,盡一些綿薄之力幫助李子騫、幫助這個家庭渡過難關,可以撥打東方今報新聞熱線16603712315、(0371)65830000,也可以直接聯繫當事人吳貴瑾15934049927,不勝感激。

爆料、維權、尋找、求助,請撥打東方今報新聞熱線16603712315、(0371)65830000,歡迎您隨時向我們提供新聞線索。

【來源:東方今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兒子不幸患重病 新年想要一套植物類百科全書
    的哥席贛南的小兒子腿患重病,熱愛植物,長大想當農業科學家【信念執著】小兒子不幸患重病,家人堅持要把他治好2000年,席贛南在老家結婚,婚後生下一個女兒,2005年,又迎來小兒子。本來,兒女雙全、夫妻和睦的生活甜蜜安康,但在2013年,小兒子被查出髖骨、膝關節畸形及兩腳馬蹄足外翻。席贛南夫婦倆帶著兒子到北京求醫,做了左髖關節的手術,花去8萬多元。
  • 女子照顧重病公公吃喝拉撒 照顧小叔子成人成家
    她是孝兒媳 照顧重病公公吃喝拉撒 上世紀八十年代,老家在宜陽縣的谷留枝與家住洛龍區豐李鎮的李會敏結婚。李會敏弟兄四個,他是老大,兩人成婚時,谷留枝的婆婆已經去世,公公則因雙目失明在家,而三個小叔子年齡尚小,最小的只有9歲,一大家子都需要人照顧。 由於家在農村,收入主要靠家裡的幾畝地,李會敏不得不每天在地裡忙碌,農閒時候還要外出幹活兒掙錢養家。
  • 一家五口全患「舞蹈病」 七旬老太獨自照顧仨兒女
    18年後,人到中年的丈夫老趙也患上了同樣的病,離開了她。隨後,她的小女兒、二兒子和大兒子也相繼患上了舞蹈病。  1980年,在鄭州大學工作的丈夫老趙出現了手指抖動的現象,經診治,老趙患的也是「舞蹈病」,儘管跑遍了全國各地的著名醫院,但是夫婦倆都被告知這個病屬於不治之症。10年後,丈夫因發燒、敗血症等多種併發症離世。  此後,宋培華老人的女兒、二兒子、大兒子也相繼患上了這種家族遺傳病。  如今,照顧三個患病的兒女全壓在宋培華老人一個人身上。
  • 未來婆婆嫌棄兒媳矮,直言「娘矮矮一窩」,兒子一番話打臉了
    我就問她:下班還不高興?同事說:下班當然很高興,可是一想到去看未來的婆婆,比加班還難受。原因我也是知道的,同事個子不高,一米五多。所以每次去未來婆婆家的時候,就會被她話裡話外的嫌棄。而且同事也不敢反駁,只得默默聽著。上次去看望未來婆婆的時候,她直接就在飯桌上講:娘矮矮一窩,媽媽個子低,孩子也長不高,都拉低了我們家的基因。
  • 女教師放棄留城進山支教 患重病床上掛念學生
    嫌說話不方便,她乾脆把口罩摘掉了,笑意頓時擴散開來。同病房的一位陝北陪護說,「這女子就是這,自己病著,還整天嘮叨她的那些學生娃娃。」    韓城女教師齊春會因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已在醫院治了一年。
  • 丈夫咒患癌兒子趕緊去死!她想到了鄰居孩子溶解在玻璃杯裡的安眠藥
    為了方便照顧兒子,吳雲霞辭職,帶兒子看病,照顧兒子。慢慢地,巨額醫藥費和一家三口的生活費逐漸讓他們坐吃山空。巨大的壓力讓吳雲霞患上了失眠症,平時,她習慣吃完安眠藥才能睡著覺。每隔幾周,她會在瑞安市第五人民醫院開藥。楊加明與吳雲霞關係不好,經常吵架,據小區小賣部李姓老闆娘回憶:「他們家吵架時,楊加明都是喝了酒的。
  • 3歲男童患重病 父親每月捐血小板掙營養費
    命運弄人 三歲幼童突患重病小君耀來自阜陽臨泉農村,是一名重度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在他還沒有記事的時候,醫院就是一個除了家以外他最常去的地方,由於家庭貧困,父母沒有錢讓他住在病房裡,一家三口只能擠在醫院走廊的角落裡,醫生、護士和病友們都親切地稱他為「角落男孩」。
  • 如何教學生「談性說愛」? 成都21所中學教師賽課
    到底該不該給孩子談性健康?又該怎樣講呢?日前,成都市金牛區21所中學教師匯聚在金牛區實驗中學(北區)賽課,PK如何給孩子講「性」這個敏感話題。  這是金牛區教育系統在2009年在全市率先推廣性教育課程後,首次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考核。賽課結果昨日出爐,包括20中馬文琦老師領講的《愛情童話》在內,10名教師獲得前三等獎。
  • 原來是她!鄉村教師方平爾
    影片中的獨立單元《最後一課》,講述了曾在大山裡支教的鄉村教師老範,晚年因患阿爾茨海默病,記憶混亂,甚至「認不出兒子」,但他依舊清楚記得支教時候,給孩子們上的「最後一課」。這個傳遞著師生間濃厚情感的故事,也給我們帶來了滿滿的愛與力量。
  • 兒子患視網膜母細胞瘤 母親願用命保住兒子的眼睛
    那天,在安徽蕭縣由爺爺奶奶撫養的兒子李洋突然眼睛紅腫,在當地衛生院掛水消炎卻不見好轉,陳笛音當晚就趕回老家,將孩子送到最近的大醫院,做了CT後醫生告訴她,孩子左眼可能患了視網膜母細胞瘤,建議馬上去北京同仁醫院治療。  陳笛音夫妻倆來不及化解悲傷和震驚,連忙帶著孩子趕到北京,由於同仁醫院暫時沒有床位,他們每天從住處到醫院之間來回要奔波兩個多小時。
  • 「打拐媽媽」李靜芝:兒子是她找回的第30個孩子
    李靜芝越聽越難過,她懊悔自己錯過了太多。「看著他的時候,我總有點發愣。他怎麼長得這麼快?」在她心中,毛寅還是那個喜歡黏著她、需要她照顧的孩子。吃飯的時候,她會專門點酸菜魚、酥肉這種四川口味的菜,然後把毛寅愛吃的菜都給他夾到盤子裡;毛寅說喜歡吃餃子,她又馬上給孩子包韭菜餃子;走在路上,李靜芝也會緊緊抓住毛寅的手,好像怕他再跑丟了。
  • 洛陽「最美教師」周青娥:「我是一群孩子的媽」
    在自己眼中,她只是一名普通的高中化學教師;在學生眼中,她是最美最善良的老師;在同事眼中,她是個從不向困難低頭的女人;在腦癱的兒子眼中,她是全世界最好的媽媽。作為我市2016年「最美教師」之一,洛陽市八中教師周青娥的人生經歷,令人動容、落淚。
  • 執教12年 她將滿滿的愛獻給了學生
    ;生病手術後不顧醫生叮囑,她只休息一周便回到課堂,甚至練就了一手清秀的「左手板書」;面對家境困難又體弱的學生,她三年來給學生買營養品,疫情期間更是車接車送……執教12年,瀋陽二中外語教師王鄴對學生的牽掛遠超出了「師」的範疇,而更像一位母親。
  • 一名人民教師,七名學生,是她給了大山孩子一個新的希望
    冬天的東北大地,一片蕭索,一場小雪過後,操場上立馬就感覺被洗淨了一樣,在午後的陽光裡,梁老師一如既往的鎖好教師們,踩著自己的小單車,沿著這條路,去每個同學家裡家訪,她叫梁淑華,今年54歲,一名人民教師,七名學生,是她給了大山孩子一個新的希望。
  • 兩個兒子不給養老,68歲老太哭訴:我養了兩個白眼狼!
    2張阿婆今年68歲,她有兩個兒子,現如今她患上了重病,生活不能自理,可是她的兩個兒子都不給她養老,她被送到養老院,張阿婆傷心欲絕,她哭訴:「我養了兩個白眼狼!」張阿婆生活在蘇北地區,當地「重男輕女」的思想比較嚴重,有些家庭為了要兒子一連生了六七個孩子,這種情況在當地很普遍。
  • 女兒患重病後老公放棄治療,我找前任借二十萬,老公給我一巴掌
    那麼有天當孩子們病了,父母會想方設法給子女治病,哪怕是砸鍋賣鐵。我和老公結婚五年,女兒三歲了。我一直以為嫁給了一個好老公,也一度認為自己是一個幸福的女人。但女兒生病後,我才徹底看清老公和婆家人的嘴臉。剛子是我的高中同學,我們倆從高二開始認識。由於我學習成績特好,剛子每次考試總是倒數,再加上我倆又是同桌,當時班主任讓我好好輔導剛子,就這樣我倆成了好朋友。
  • 做公益47年幫助過無數人,如今她身患肝癌重病,大家伸出了援手
    她頭髮花白,精神狀態並不太好,她講起了做公益的初衷。徐伯玉老家在四川樂至縣。她說,做公益是受母親影響。「在我小的時候,農村沒有米飯吃,母親把紅薯分給其他孩子吃,她自己卻挨餓,她就是一個愛做好事的人。」18歲那年,徐伯玉在鄉鎮企業上班,她第一次做公益。「村裡有家人很窮,一對雙胞胎孩子很可憐,我就用我的糧票換米,給他們家送去,我自己吃紅薯。」
  • 小學教師讓學生檢測智商 稱能對症下藥-智力量表 短時記憶能力...
    「你的孩子成績這麼差,去醫院查查智商有沒有問題吧。」如果你是家長,聽到老師這麼說自己的孩子,會怎麼做?  7月27日上午,記者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簡稱北醫三院)兒童智測室遇到了焦慮的劉女士,她10歲的兒子思陽(化名)正在診室裡接受智商檢測。
  • 人民教師夫婦為血癌兒子發起輕鬆籌:還有希望,我們不甘放棄!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本應站在三尺講臺,教書育人,傳授知識。但可能是為了報復我多年來一直把精力放在學生身上而忽略了我的孩子,所以,厄運就這樣降臨在了我可憐的兒子身上……」小兒子不幸罹患白血病,無奈走上抗白路孫茜(化名)和丈夫都是是湖南永州工貿學校的普通教師,2006年,他們有了第一個孩子,是個女兒。
  • 雲南一女子基因突變致倆孩子同患重症,更悲劇的是「傳男不傳女」
    我怎麼也想不到,最終不幸的根源在於我,因為我的基因變異,導致倆孩子先後得了重病當我得知倆孩子可以治癒,但治療中需要「化療清髓」大概率會失去生育能力時,我悲喜交加,至少孩子還有命在。我不在意別人說我會絕後,只要孩子能健康長大就好。我轉念一想,這也許是好事,能治癒已是萬幸,何必再把痛苦延續到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