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眼中,她只是一名普通的高中化學教師;在學生眼中,她是最美最善良的老師;在同事眼中,她是個從不向困難低頭的女人;在腦癱的兒子眼中,她是全世界最好的媽媽。作為我市2016年「最美教師」之一,洛陽市八中教師周青娥的人生經歷,令人動容、落淚。
1 學生的一聲「媽」,讓她淚如雨下
「人只要懷有希望,看到希望,便不再苦累。」在周青娥的日記本上,寫著這樣一句話。
從1991年至今,周青娥在洛陽市八中工作了整整25年。周青娥說的希望,一個是今年18歲的腦癱兒子,一個是所有教過和正在教的學生。
1998年,周青娥3個月大的兒子頭直不起來,醫院給出的「腦癱兒」檢查結果讓她痛不欲生。丈夫隨之離去,但周青娥沒有選擇放棄:兒子是一個生命,應該得到尊重,就是再苦再累也要把他養大。
從此,她每天要做的事,除給學生上課、改作業、輔導外,還要給腦癱的兒子按摩、進行康復治療。
每到周五放學,周青娥就抱起兒子急急忙忙去趕公交車到火車站,然後去鄭州給兒子看病。有次從鄭州看病回來,下了火車已是晚上10點,身無分文的周青娥只好抱著孩子一步步從火車站趕往關林的家。走到中州路時,有輛計程車問她是否坐車,她不坐。又過了一個小時,她氣喘籲籲地走到了洛陽橋,這輛計程車又跟了上來。司機說自己收車回家,可以順道免費帶他們母子到關林。
學生得知周青娥的不幸後,紛紛拉著她的手說:「周老師,我們都是您的孩子!」一聲聲「媽」叫得周青娥淚如雨下,周青娥說:「我是一群孩子的媽。」
雖然要給兒子治病,但執教25年來,周青娥從沒有缺過學生一節課。她總是提前到校,從沒遲到過。
在周青娥的堅持下,兒子不僅會說話,能站立,還以不錯的成績考上了高中。
周青娥說,兒子和學生就是她生活的希望,她要讓希望在困苦中開出花來。
2 三鍋雞蛋的故事
今年4月30日,周青娥早早起來,煮了滿滿三鍋雞蛋,而且把煮爛的全部挑出來,剩下的分成3份打包。她這是要幹啥?
原來,距離高考越來越近,看到自己教的3個班上,有些學生壓力很大,經濟上不寬裕的周青娥想用雞蛋來給他們鼓勁兒。當課代表把雞蛋發到每個學生手中時,學生們都感動得捨不得吃。學生們說,這枚雞蛋鼓起他們的鬥志,激勵他們向高考衝刺。
周青娥一直過得很清貧,自己衣著樸素,2009年才有了第一部手機,而且是朋友送她的舊手機;兒子18歲了,她從不捨得給他過生日。但當她班上一個家庭條件不好的學生過生日時,她買了個大大的蛋糕,送到這個學生的宿舍,還在他生活拮据時塞給他100元生活費。
一個夏天的夜晚,周青娥給學生們輔導完功課,雷電交加,她走出教室,卻發現渾身溼透的兒子蜷縮在樓梯拐角處瑟瑟發抖。那一天,是兒子的生日。
對待學生,周青娥始終懷著一顆「公心」,她要求自己對每個學生都做到公平、公正。每到周末,她都會邀請那些因為家離得遠、無法回家的學生到自己家中吃飯、休息。
她已畢業的學生在班級微信群中說:「我們是真正的人生贏家,可敬的周老師喚起我們向上的力量,鼓舞我們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學會了堅強。」
3 入選「最美」,她依然「無言」
論業務,周青娥也是「響噹噹」的,多次榮獲省、市級優質課獎,她還根據化學學科的特點,自製教具,開展研究性學習。她指導的多名學生獲省級競賽獎。
論師德,她用大愛無私照亮學生,她被授予省、市級優秀輔導員及洛陽市師德標兵等稱號。
她的同事寫道:「我知你不易,我懂你艱難,含辛茹苦十餘年,堅毅母親把你贊!愛崗奉獻春秋轉,春蠶蠟燭你無言!」
9月6日,副省長、市委書記李亞親切接見了我市優秀教師代表並與他們座談,傾聽教師們的心聲,周青娥就是其中一位。
面對榮譽,周青娥很平靜,很低調。她說,與那些在農村學校默默無聞奉獻的老師相比,她很平凡。這個榮譽不是她一個人的,應該頒給所有幫助過她的人。
因為怕自己的事情破壞聚會的氛圍,平時,同學會、學生聚會周青娥都不參加。今年7月底,她教過的一個班的學生聚會,無論如何非要她參加。學生們的理由是:讓我們看看您的孩子,看看您,我們才會安心工作。
周青娥說,她想拿著「最美教師」證書,給九泉之下的父母「看一看」,告訴他們:「女兒沒有辜負你們,我過得還好,不要牽掛。」(洛陽日報記者 常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