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談疫情期間最大壓力:來自於病人的生命

2020-12-05 湘湘帶你看社會

鍾南山院士在《可凡傾聽》節目中談起去武漢考察疫情時說,「我掌握的材料越多,我越相信自己的看法是對還是不對。」做什麼事必須要有根據,在對病人以及突發性傳染病這個問題上,壓力是來自於病人的生命,你判斷錯了,是生是死的問題,你要判斷錯了,用錯誤的方法治療,可能他就死了。這個壓力遠遠比其他壓力大得多,所以為什麼要堅持,就認為用這個方法或者採用這個方法的話,這個病人活的機會機會大,這個給我的壓力,我想當時是最大的。

【責任編輯:詹婷婷】

來源: @看看新聞

【來源:福州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鍾南山談疫情峰值全文曝光 新冠肺炎疫情峰值是什麼時候
    信息來自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網站 最新疫情地圖鍾南山談疫情峰值>2月17日下午,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張挪富帶領廣東醫療隊,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通過網絡平臺與鍾南山院士進行視頻會診。期間,鍾南山院士表示根據現有數學模型和政府採取的有力措施,預計在2月中下旬出現峰值,4月左右全國疫情會平穩。「目前是否已經達到峰值還不確定,還需要再觀察幾天。」鍾南山說,峰值不等於「拐點」,疫情還有可能隨著務工人員返程再次出現新的高峰。峰值不代表拐點?
  • 訪談|鍾南山、李蘭娟兩位院士亮相《可凡傾聽》
    節目播出後,引發轟動,「鍾南山談疫情期間最大壓力」迅速衝上熱搜榜。11月28日,《可凡傾聽》還將播出李蘭娟院士專訪,兩大重磅嘉賓、兩期「王炸」節目,《可凡傾聽》正在努力踐行一檔全國知名人文欄目的社會責任。醫者的大愛都來自家庭「父母給我最大的教育可以概括一句話,當老實人、做老實事,這是給我一個最大的教育。」鍾南山說。
  • 鍾南山談醫改講香港經歷:專家不能私接病人
    鍾南山談醫改講香港經歷:專家不能私接病人 2016-03-08 10:01:07來源:廣州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朱念   講香港經歷:   專家不能私接病人  鍾南山說,幾天前的一件事讓他印象深刻:「我一位朋友,去香港定居,家對面就是威爾斯親王醫院,他拜託我找個主任,給他孩子掛糖尿病專家號。」在內地,託熟人加號是常有的事,很多專家都無法拒絕這「人情加號」。
  • 鍾南山再談武漢
    11月16日,鍾南山院士出席2020官洲國際生物論壇,對當前疫情作出了最新研判:「目前世界對疫情發生的規律還沒有摸清,也未進行溯源,治療也沒有極具針對性且非常有效的藥物,部分藥物如瑞德西韋僅在一開始發現對治療新冠有用
  • 鍾南山:基本支持病毒來自蝙蝠 疫情不會全國大爆發
    中國工程院院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專家組組長鍾南山2日再次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要對2019-nCoV肺炎疫情有科學的認識,進行科學有效的防控,避免不必要的恐慌。鍾南山說。最有效的方法仍是「早發現、早隔離」「目前全國的疫情仍處於上升期,但我們判斷應該不會產生全國性爆發,而可能只為局部爆發。」鍾南山說,面對此次2019-nCoV肺炎疫情,最原始最有效的方法仍是「早發現、早隔離」。
  • (抗疫先進事跡)鍾南山:健康所系 生命相託
    把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我們做到了。」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報告會上說。 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84歲的鐘南山以實際行動詮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提出的防控策略和救治措施挽救了無數生命。
  • 戰「疫」中的鐘南山:守護蒼生
    他提醒疫情預防和控制最有效的辦法是早發現、早診斷,還有治療、隔離。對已經診斷,或者將要確診的病人要進行有效的隔離,這是極為重要的!目前沒有特效藥,戴口罩很重要……他呼籲各級政府領導要負起責任來,這不單純是衛健委的問題。他提醒政府、醫務人員、全社會都要關心,屬地領導要擔起責任。現在處在一個節骨眼上,春節期間得病的人數會增加。但他不希望呈現鏈式的發展。
  • 疫情寫作精品素材!鍾南山:院士、戰士、國士!全角度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國最耀眼的明星無疑是—— 鍾南山! 小鮮肉讓位,流量IP一邊去! 是的,連我讀書不多的老母親都說:終南山是一座名山,鍾南山是一個名人!
  • 鍾南山最新發聲:談死亡率,並給出有關疫情的10個判斷
    2月2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接受了媒體採訪,釋放了一些有關疫情防控的新信息,值得關注。鍾南山:確診數量現在是升高,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但是我相信不會太長。我們判斷此次疫情有望在未來10天至兩周左右出現高峰,但我們仍需加強防控,不可放鬆警惕。在此要特別向武漢這個英雄城市表示感謝,他們做出了重要的犧牲和貢獻。
  • 鍾南山接受採訪全程飆英文:疫情峰值會在二月中下旬到來
    他估計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會在二月出現峰值。鍾南山表示,二月出現峰值這一預測是根據最近幾天的疫情發展態勢和政府部門所採取的措施做出的。他透露,現在一些省份的情況已有明顯改善,新增病例已經下降。「所以,我們估計,大概峰值會在這個月(二月)的中下旬到來……然後會有個類似小平臺期的過渡,隨後下降。
  • 2003年「非典」老照片:每一張都刻骨銘心,圖3鍾南山在診治病人
    【鍾南山在診治病人】廣東爆發「非典」後,鍾南山很快被任命為廣東省非典醫療救護專家指導小組組長,他立即投入到搶救「非典」病人的行動中。當時的鐘南山已經年近古稀,可他卻說:「病人的生命重於一切。醫院是戰場,作為戰士,我們不衝上去,誰上去?」
  • 鍾南山院士權威談疫情:全球4月底可望控制下來,中國不會有「第二波...
    疫情席捲全球,確診病例逼近90萬人,死亡病例也已超過4萬4000人。中國抗疫權威鍾南山1日表示,隨著各國採取強而有力的措施,疫情到4月底應該能夠控制下來。對於中國國內疫情,鍾南山也樂觀認為不會造成第二波高峰。
  • 鍾南山發出最新提醒
    蔡敏婕 攝談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新課題鍾南山稱,現在,新冠病毒研究出現了一個值得關注的課題,就是「環境傳人」。談新技術:數據驅動醫學發展「我們都看到,大數據在此次新冠肺炎防控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為政府正確決策、精準施策提供科學依據;為防止疫情蔓延,建立前瞻性研究模型,在疫情監測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
  • 鍾南山等十人獲稱「廣東最美科技工作者」,多來自戰疫一線
    他們大部分來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其中,鍾南山、成守珍、張忠德、侯金林等都曾奔赴湖北,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線參加戰「疫」。在鍾南山的牽頭下,廣醫一院收治了廣州絕大部分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支援廣州市八醫院的醫療隊全程參與8例危重症、17例重症的救治工作,馳援武漢的醫療隊累計診治逾400例次。其團隊在疫情期間,一邊進行臨床救治任務,一邊進行科研攻關,取得多項重要進展。 隨著國際疫情爆發蔓延,鍾南山也積極主動與國際多個科研醫療機構進行遠程連線,交流抗疫經驗。
  • 鍾南山:無雙國士 醫教雙馨
    前一天晚上10點多,他接到博導、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的電話,又開始新的新冠肺炎疫情緊急科研任務。從今年1月至今,鍾南山一直帶領團隊攻關新冠肺炎疫情防治難題。因為一張夜馳武漢時在餐車閉目養神的照片,因為接受採訪時「肯定存在人傳人」的論斷拉響的警報,繼2003年非典之後,鍾南山又一次披上鎧甲,戰鬥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 【團·分享】鍾南山疫情期間的日程表,每一頁都讓人心疼
    【團·分享】鍾南山疫情期間的日程表,每一頁都讓人心疼 > 在有關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記憶中 有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1月20日 這天,國家衛健委組織召開記者會 高級別專家組通報 新冠病毒已出現「人傳人」的現象
  • 鍾南山:實現疾病的早發現早幹預,將是我們最大的成功
    12月19日,以「科技助力新冠防控 數據驅動醫學發展」為主題的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在廣州召開,鍾南山、侯凡凡、陳潤生、盧煜明等9位院士與來自全國的臨床、檢驗、病理及醫學大數據等領域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科技抗疫與數據驅動醫學發展的當下與未來。
  • 《還是鍾南山》首發,講述鍾南山抗疫事跡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川)5月23日,《還是鍾南山》新書首發式與廣州市第111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聞發布會在廣州購書中心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經濟日報出版社主辦,廣州新華出版發行集團、廣州購書中心承辦。
  • 鍾南山稱新冠肺炎可能長期存在 不可能剷除乾淨
    鍾南山稱新冠肺炎可能長期存在 不可能剷除乾淨原標題:鍾南山院士:新冠肺炎可能會長期存在4月10日,鍾南山院士與韓國防疫專家在線交流中韓防控經驗,針對全球疫情發展態勢和防控重點,談了自己的觀點,在交流中他表示
  • 鍾南山,你怎麼什麼都敢說?
    他才是真正的「國民偶像」、「民族脊梁」他知道所有人都在密切關注疫情的發展,他和自己的團隊趕往一個又一個的地方調研、研究,在車上明明可以休息一下,但他卻把時間留給記者,就為了告訴大家準確的消息:1月18日,84歲鍾南山趕赴武漢最前線;1月20日:武漢肺炎病毒很可能來自野味,存在人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