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都應該知道人類歷史上第一種抗生素是青黴素。如果說青黴素髮明以前,人類與細菌鬥爭的武器是棍棒的話,那麼青黴素絕對是開啟了人類與細菌鬥爭武器的槍炮化,這是劃時代意義的發明!
粗略計算,人類是上世紀20年代末期發明了第一種抗生素,到現只有不到100年,但是它已經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的健康、環境,波及到我們的一切生命!
偶然中的必然:人類第一種抗生素:青黴素發現的故事
上個世紀初的歐洲大地,經過一戰的洗禮,大量的人口因為戰爭和疾病喪生。這其中因為細菌感染而死掉的人佔了很大部分。人們急切的需要找到抗感染的特效藥物。這是抗生素被發現的必然要求。
1928年的一天一個叫弗萊明的英國小哥一直在實驗室研究導致人類感染高燒的葡萄球菌。但是偶然一次也可能是小哥的大意,一個培養皿沒有蓋好蓋子,其結果就是葡萄球菌沒能長滿整個培養皿。「側漏」部分的葡萄球菌怎麼有生長?
此等情況下,通常人會認為是操作錯誤導致的,清理掉這個培養基再重新搞一次就是了。但是,我們的弗萊明小哥卻不是這麼認為滴。他認為一定是有神馬東東把他的葡萄球菌給幹掉了。
經過培養發現是青黴菌。原本樓上的搞青黴菌的小哥沒關窗子,青黴菌順風飄到了弗萊明小哥實驗室,而弗萊明小哥實驗室恰巧有一個「側漏」的葡萄球菌培養皿。基於此發現,弗萊明小哥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分離出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種抗生素-青黴素。
抗生素的發明是不是很巧合也很偶然呢?我只能說是也不是。說是是因為青黴素的發現是因為弗萊明一次試驗失誤,說不是是因為弗萊明小哥不同尋常的洞察力和不同於常人的思維方式。
理所當然:抗生素研發大爆發,各種抗生素的出現
20世紀上半葉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人類的浩劫時間。一次大戰的硝煙剛散去,二戰的陰霾又籠罩在人類上空。青黴素的橫空出世挽救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這也促使了科學家對抗生素的進一步研究,各種抗生素也就此一一被發明了出來。
磺胺類抗生素首發:百浪多息
隨著青黴素的發明,其他微生物學家以及醫藥學家試圖發明發現其他類的抗生素。其中德國病理學家微生物學家多馬克就通過對細菌染色化學物質的研究,經過上千次的實驗,於1935年發明了百浪多息這種磺胺類抗生素。還曾經首次用於自己罹患鏈球菌的女兒身上,結果效果奇佳。而後,多種磺胺類抗生素被發明製造出來。人類在對抗細菌感染上又多了一個選擇。
肺結核元兇結核桿菌的狙擊手:鏈黴素
肺結核絕對是人類在發現抗生素以前的死神鐮刀!中國稱之為:肺癆,《紅樓夢》裡的林黛玉就是最有名的病例。當然,肺結核在西方也是惡性流行性疾病。
1943年美國化學家微生物學家瓦克斯曼,成功找到了可以殺滅結核桿菌的抗生素鏈黴素。經過臨床試驗鏈黴素對肺結核有明顯的治療作用。鏈黴素的發現和療效,激起了人類尋找發現新抗生素的熱情,此後各類型的抗生素紛紛被發現。
對所有細菌「通吃」:廣譜抗生素的誕生
在廣譜抗生素發現之前,一種抗生素只能殺死一種細菌,於是科學家試圖尋找到一種可以殺死大部分細菌的抗生素。到了上世紀50年代,隨著金黴素、土黴素的發現,揭開了發現廣譜抗生素的序幕。金黴素、土黴素都有核心的分子結構,化學家把這一類抗生素統一命名為四環素類廣譜抗生素。
抗生素來源的革命:半合成抗生素
青黴素經過人為的改造從而研發出半合成抗生素。例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
抗生素家族的進行時:(常用抗生素)
目前人類已知的抗生素「大家庭」大致可以分為:青黴素類(青黴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頭孢菌素類(共5代:一代:頭孢唑林等,二代:頭孢克洛等,三代:頭孢克肟等,四代:頭孢吡肟等,五代:頭孢洛林酯等)、氨基糖苷類(鏈黴素、慶大黴素等)、大環內酯類(紅黴素、克拉黴素等)、四環素類(四環素等)林可黴素類(利可黴素等)多肽類(萬古黴素等)醯胺醇類(氯黴素等)硝基呋喃類(呋喃妥因等)硝基咪唑類(甲硝唑等)磺胺類(磺胺甲惡唑等)抗真菌類(氟康唑、伏立康唑等)
人類VS細菌:抗生素研發的明天,也許「凜冬將至」
自弗萊明發現青黴素以來,抗生素在人類歷史上,絕對是很濃重的一筆。它的發現成功了挽救了世界各國數不清的患者,為守護人類的健康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事物都有兩面性。隨著人們對抗生素的運用越來越肆無忌憚,細菌的抗藥性也在飛速提升。目前世界上,已經出現了針對人類已知所有抗生素都無效的細菌菌株即所謂的超級菌。
針對超級菌的存在,科學家在現代基因技術的加持下,可以有針對性的開發新的抗生素,但是這一過程絕對會是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關鍵是還不一定能研發成功。如果面對超級菌人類無法研發對應的抗生素的話,人類或許又要重回瘟疫肆虐的至暗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