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媒體:中國和世界格不相入,他們用150億來幫國外修建核電站

2020-12-05 翔哥談科技

現在科技在不斷的進化,很多以前不敢想的科技產品都是被研究創造出來了,科技產品和我們的日常生活已經融合在一起了,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便利,特別是智慧機器人的誕生,不少的工作已經可以用智慧機器人來代替了,人們也是變得越來越輕鬆,科技發展好了之後讓我們的生活有了非常大的改變。

雖然我們中國在科技發展的道路上是比很多發達國家起步的要晚了幾十年,可是發展的速度確實十分的迅速的,特別是在基建領域上面,我們國家能夠說是技術水平最高的了,也是對基建建設最為執著的一個國家,特別是在最近這幾年,我們國家也是加速了在基建技術領域的布局。

雖然我們國家在科技領域並不是排在全球第一的,可是但論基建的技術,那麼中國肯定是當之無愧排在第一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和我們來爭奪這個第一,這就是我們在基建上面強大的實力,荷蘭媒體:中國和世界格不相入,他們用150億來幫國外修建核電站。

而且最近這幾年我們中國的基建也是開始走出中國了,在不少的國家裡都能看得到中國基建,因為我們中國基建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不管是建設的速度非常的快,價格也是十分的合理,所以很多國家都會找中國來進行合作,最近中國也是幫巴基斯丹建設了一條地鐵和五座核電站。

這五座核電站要花費的資金可是非常多的,我們中國一共投入了差不多一百五十億美金才建設完成,要不是有我們國家的基建技術幫忙,巴基斯丹自己是肯定修建不出來這五座核電站的,巴基斯丹是一個相對比較落後貧窮的國家,在夏天的時候經常會發生停電,所以核電站對他們來說是至關緊要的基建。

現在巴基斯丹在中國的援助下已經可以解決停電的問題了,我們中國的做法也是讓整個世界都感覺到震驚,也讓中國的國際地位上升了不少,越來越多的國家都願意和我們中國交好,因為跟中國交好的國家,中國是很樂意伸出援手去幫忙的。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嗎,可以在評論區裡留言來討論哦。

相關焦點

  • 印度人:摸不透中國人,掏150億幫外國建核電站也不幫我們建高鐵
    也許中國的科技實力並不是世界最強的,但是中國的基建實力絕對是世界第一,這點美國也無法否認,儘管很多西方國家都會質疑我國的基建實力,但是其實他們也清楚,中國基建的神話恐怕是打不破了,所以他們更多也只是為了消弭中國基建的影響力罷了。
  • 美國工程師:看不懂中國人,花150億隻為幫外國建5座核電站
    中國這些年關於科技的發展一直都還不錯,並且在很多科技領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前段時間的華為5G就是一個大家熱議的話題,西方國家也因為中國的這個領先技術有了很大的壓力,還採取了一系列的手段來壓制中國在5G方面的發展。但是不管怎麼說,中國都不會放棄,相反,美國的舉動還推動了中國提前進入自主研發的階段。
  • 荷蘭媒體: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國花40年建造世界最大沙漠水庫
    科技的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我們的生活相比於之前已經是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回過頭來看之前的日子,總會覺得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我們從以前那個剛剛吃飽穿暖的國家,一躍成為現在這樣的超級大國,不僅經濟領先大部分國家,科技更是享譽全球。
  • 國外漫天要價15億!中國轉身自己造,建成後被英國評為世界奇蹟
    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位於伶仃洋區域內,整體工程量非常龐大,集橋、島、隧三部分於一體,其中設計施工難度最大的是海底隧道部分,由於在東西人工島附近海域臨近香港機場,為了保證飛機安全起降,有著嚴格的限高要求,因此只能選擇修建海底隧道來連接人工島
  • 從荷蘭回到張家口種樹莓,他想用AI無人種植變革中國農業|鈦媒體...
    從0開始,他和團隊在這個不適合做農業生產的地方搭建了一整套基於AI的溫室硬體和無人種植系統,為自己心目中「複製農業」技術的成熟奠定了基礎。鈦媒體影像《在線》第110期在2020年夏天在張家口實地探訪了這個「神奇」的種植園,半年過去,他們已經開始在雲南複製第二個種植園。
  • 核電站發電能力那麼強,為什麼不能取代火電站,普及全國呢?
    雖然現在關於水電站的修建比較多,但是他們的佔比還是相對比較弱的,畢竟火電作為最為傳統的一種方式,再加上它的修建會相對比較簡單,所以利用也比較多,水電站的時候將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所以目前來看這種電站的使用並不是特別的普遍。
  • 世界上「最大」的5個核電站,中國無一上榜,韓國佔據兩席位!
    世界上「最大」的5個核電站,中國無一上榜,韓國佔據兩席位!作為現代發電技術領域中的重要一環,核電站發電與傳統的煤炭資源發電相比,雖然其建設成本較高,對技術的要求也比較高。因此核電站的修建是很多地區的重點工程項目,也是我國能源轉型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是當前世界上正處於工作之中的,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五個核電站,中國無一上榜,韓國佔據兩席位!
  • 幫巴基斯坦建地鐵又花560億幫修高鐵
    中國的各種基建工程可以說是從國內走向國際,在如今很多國家的高樓大廈、大型橋梁或者是高鐵等等,基本都有著中國人的影子,而對於一些國家,中國更是不留餘力的幫助,幫巴基斯坦建地鐵又花560億幫他們修高鐵。
  • 中國第一座重水堆核電站正式投入商業運行
    主持人:您覺得核電和其他幾種電力形式相比的話,有什麼特點?  康:核電應該說跟其他電能是顯然是不一樣的,因為核電和火電,我個人認為是最大有幾個不同,首先第一個我們核電用的燃料是很少的,比如說我們一個百萬千瓦級的核電站,我們可以用幾卡車燃料就夠了,一年。  主持人:您指的燃料是什麼?
  • 中國五大超級核電站,都建在沿海地區,是為了取水方便嗎?
    中國五大超級核電站,都建在沿海地區,是為了取水方便嗎?核物質在誕生之初,很多人都對其抱有敬而遠之的心態,而發展至今,在各種能源物質漸顯不足的背景下,核物質也不得不被利用起來。核電站的誕生又讓人們對核物質的使用增添了幾分的信心,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我國的五大超級核電站,我們發現這些核電站都建造於沿海地區,難道就是為了取水方便嗎?首先要為大家介紹的第一個水電站就是秦山核電站,只是有我國技術獨立建造以及運營的第一座核電站,代表著我國在核電站技術領域邁出的第一步。
  • 中國現階段已經電力過剩,為何還要不斷建造核電站?
    電能更是代替煤炭成為了一種新型的綠色能源,因此,各個國家都在努力建設核電站。雖然中國現階段電力過剩,但是依然在不斷建造核電站,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國的電力現在已經完全滿足了全國人民的需要,甚至已經超出需求量出現了剩餘。中國自古以來都是利用煤炭進行火力發電,長期使用煤炭不僅使得中國的溫室效應和酸雨現象日趨嚴重,而且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破壞。
  • 福島核電站或再爆炸 核洩漏影響有多大?
    α輻射只要用一張紙就能擋住,但吸入體內危害大;β輻射是高速電子,皮膚沾上後燒傷明顯;γ輻射和X射線相似,能穿透人體和建築物,危害距離遠。宇宙、自然界能產生放射性的物質不少,但危害都不太大,只有核爆炸或核電站事故洩漏的放射性物質才能大範圍地對人員造成傷亡。放射性物質可通過呼吸吸入,皮膚傷口及消化道吸收進入體內,引起內輻射,γ輻射可穿透一定距離被機體吸收,使人員受到外照射傷害。
  • 當年印尼花350億,請求中國修建的雅萬高鐵,如今怎麼樣了?
    想來大家都知道,在如今如今的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在像是基建、通信或者是交通領域,作為後起之秀,如今已經超過了很多國家,做到了世界第一,並且不斷的有國家主動前來與中國談合作,達成交易。
  • 哈薩克斯坦官方稱尚未對是否建核電站做最終決定
    中新社努爾蘇丹4月9日電 (記者 文龍傑)哈薩克斯坦能源部部長博祖姆巴耶夫當地時間9日向媒體表示,日前俄羅斯總統普京有關在哈修建核電站的提議僅僅是俄方表態,不代表哈方的正式立場。哈方尚未對是否建核電站做最終決定。
  • 英國想造個最貴核電站 評論:沒中國的技術很難成
    為了支付這筆費用,英國政府已經與法國電力公司(EDF,佔據法國能源市場83%份額的能源巨頭)和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CGN)籤署了一份複雜的金融協議。根據這份合同,英國電力消費者將在35年內支付數十億美元。據EDF前任董事GérardMagnin稱,法國公司認為欣克利角核電站是「通過英國資金復興法國核工業的一種方式」。
  • 大亞灣核電站在大亞灣嗎?
    大亞灣位置大亞灣核電站是中國大陸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 ,也是中國大陸首座使用國外技術和資金建設的核電站。電站於1987年開工建設 ,1994年2月,1號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同年5月,2號機組投入商業運行 。
  • 國內媒體、短視頻持續火熱,國外娛樂搭配科技內核成為新風口
    天使輪項目數量次之,共39起,佔整體的24.68%,這個輪次的項目類型多為媒體及閱讀和視頻類項目。2017年上半年吸金熱度不減,共有35家平臺完成融資。TOP3 快手融資金額:3.5億美元融資輪次:D輪投資機構:DCM中國、騰訊、華興資本公司簡介:快手成立於2011年,是一家記錄和分享生活的平臺。根據快手提供的數據顯示,快手當前日活用戶超過5000萬,日上傳視頻超過500萬條,用視頻的方式幫助4億人記錄和分享生活,連續三年穩居國內移動app流量榜榜首。
  • 遊客給荷蘭帶來了金錢和就業,但荷蘭說:有兩件事比這更重要
    報告指出,2018年赴荷蘭旅遊的遊客數量為1900萬人次,超過1700萬的荷蘭總人口,預測到2030年遊客數量將突破2900萬,屆時國家將「不堪重負」;目前由於荷蘭媒體的大力宣傳,著名的運河、鬱金香花田和風車景點都人滿為患,相關部門應控制宣傳力度,管控旅遊旺季客流。
  • 十四五計劃再提及藏水入疆,印度媒體開始擔心了
    兩千多年以前,中國人就已經依靠自己的智慧挖出了一條超級大運河,也就是京杭大運河,這條運河改變了中國南北的歷史;而就是六十多年以前,中國的南水北調工程更是改變了北方缺水的困境。可以說,在這一方面,中國一直都在努力,也一直都在進步!
  • 無接觸外賣防護罩被150家外媒關注,國外網友羨慕中國公司創新力
    於是,這場輿論開始反轉,各個國家的網民開始關注到中國抗疫的成功舉措上來。最新消息指出,全球多個國家開始封鎖邊境,禁止境外人員入內。一些國家更是直接向中國「抄作業」,比如義大利實行「封城」舉措,以及建起了「方艙醫院」。而如今,中國已進入復工復產階段,一項特殊發明——「無接觸外賣防護罩」,又一次引起了國外強烈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