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嚴防嚴控下,截至16日24時,即便是重災區的湖北,新增病例也只有1例了。但相對糟糕的是,國外的情況卻逐漸失控,比如亞洲的韓國、日本、伊朗,歐洲的義大利、德國、英國,還有美洲的美國等等。
於是,這場輿論開始反轉,各個國家的網民開始關注到中國抗疫的成功舉措上來。最新消息指出,全球多個國家開始封鎖邊境,禁止境外人員入內。一些國家更是直接向中國「抄作業」,比如義大利實行「封城」舉措,以及建起了「方艙醫院」。
而如今,中國已進入復工復產階段,一項特殊發明——「無接觸外賣防護罩」,又一次引起了國外強烈關注。據不完全統計,美國老牌媒體如《紐約郵報》和CNBC、英國《每日郵報》和天空新聞、新加坡《南華早報》等在內的近150家海外媒體,均報導了「無接觸外賣防護罩」。
這一新式的「發明」,在國外也有專門的翻譯詞語,被譯為「contactless shields」,或者直接稱之為「shield」。而美團作為中國的外賣平臺,也登上了國外媒體。比如,CNBC在報導中寫到:「作為中國最大的外賣企業,美團推出了『防護罩』來針對用餐期間的防護,目前有8家連鎖餐飲企業在配送外賣時附送該防護罩,同時將免費為武漢的醫護人員提供。」
而美團發放「無接觸外賣防護罩」防止員工在公司用餐時受到感染之舉,亦被英國的《金融時報》和美國的《紐約郵報》報導。其中,英國的《金融時報》如此報導美團的舉動:「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美團將復工員工分為ABC三組,每天允許一組團隊進入辦公區辦公,同時對食堂用餐進行分流、對員工用餐區域進行分隔。」
復工復產之際,許多企業都在想辦法實現「兩手抓」,一面防控病毒交叉感染,一面讓復工復產正常化。因此,一些「專項發明」便應運而生。「無接觸防護罩」便是主要應用於公司工位、食堂、休息區等人員相對密集區域,讓員工們可以輕鬆實現「一人份工作」「一人份餐飲」,以此預防交叉性感染。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無接觸外賣防護罩」整體呈現梯形的形狀,而用戶在收到防護罩後,打開時會形成一個約20寸左右的「電視狀」盒子,變成四面隔檔的防護裝置。如此,用戶就能埋頭工作,又或者埋頭吃飯吃菜,進而有效阻隔飛沫橫飛,造成對周邊工位、餐桌等的汙染。
沒想到,這一項看似簡單的發明,卻贏得了海內外網友們的盛讚。 一位美國網友看到CNBC的報導後如此評論:「不愧是網際網路公司,這是擁抱變化和不斷創新(adapt and innovate)的縮影」。事實上,這句評論恰到其份地點評了網際網路公司美團。另一位美國網友也表示:「中國的嚴防很有效,中國的公司也很有創造力,而且反應非常迅速,無接觸防護罩這個東西太有意思了,羨慕大洋彼端的消費者。」
的確,這一次特殊時期的到來,讓中國很多舉措在國內外被稱為「驚嘆之舉」。比如方艙醫院,這已被義大利效仿;比如無人機空中巡邏,極好地實現了無交叉感染情況下的嚴防嚴控措施;再比如「無接觸外賣防護罩」,可以輕鬆實現「一人食」。那麼,這些舉措為什麼會頻頻受到海外媒體及網友們的關注呢?
一方面,特殊時期的到來,儼然已經波及到全球,且速度很快,關切到每一個人,可以說是「休戚與共」。另一方面,此次特殊時期中,中國政府、企業、個人都表現出了極大的勇氣,其行為的高效、智慧,也深深折服了海外媒體和網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