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攻克癌症有望

2020-12-05 東方網

東方網20日消息:據新民晚報報導,本月,三位美英科學家,正是憑藉他們在細胞周期研究中所作的基礎性貢獻對癌症治療的重大意義,而榮獲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科學家已經預言,到本世紀中葉,人類就有望在抗癌之戰中獲勝。

我們期待那一天早早到來。

基因療法將是治癌利器

減少損害正常組織

當今世界上兩個最大的電腦軟體商———微軟公司的比爾·蓋茨和甲骨文公司的拉裡·埃裡森,不約而同地將投資的新方向鎖定在生物技術。而拉裡·埃裡森更聲稱,為找到治療癌症的方法,他願「儘其所有」。

埃裡森以對生活的熱愛和事業的追求而聞名。他飲食講究,是賽艇好手,能駕駛飛機,同時也是軟體行業裡的弄潮兒。埃裡森現在捐助了一個慈善性質的基金組織,稱作「埃裡森醫療基金」。這個組織的其中一項工作,就是資助對老年病的治療研究。埃裡森還直接向生物技術投資,他擁有以色列夸克生物技術公司百分之七十的股份,這家公司僱有一百多名醫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使基因療法商業化,以找到治療癌症的新方法。

埃裡森所青睞的基因療法與通常的治癌方法不同,基因療法通過攻擊、改變致癌基因為治療手段,因此療效高,對病人體內正常組織的損害較小。雖然對它的效果還存在爭議,但仍然被不少人認為是二十一世紀治療癌症的利器。

以色列哈達薩醫學中心的伍諾達夫斯基教授二十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癌症治療方面的研究。一九八三年,他分離出一種名叫「肝酶素」的酶,它是導致癌細胞擴散最主要的酶之一。當癌細胞在人身體中某處形成腫瘤後,會通過血管向其它組織與器官轉移。如果癌細胞在血管中停留時間太長,就會被免疫系統殺死。在癌細胞穿透血管壁時,一些特定的酶發揮了關鍵作用,沒有它們,癌細胞將無法擴散到健康的器官中去。在這些酶中,肝酶素是最基本、也是最關鍵的一種。

伍諾達夫斯基教授說:「實際上癌細胞的轉移是癌症之所以危險的原因,也是癌症患者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關鍵。

最初的腫瘤不足為懼,用外科手術方法就可以去除,但一旦它轉移到大腦或肝臟這些重要而脆弱的器官,治療起來就非常困難。」伍諾達夫斯基教授現在已成功地將與肝酶素的產生有關的基因分離出來並進行了克隆。如果能阻止癌細胞產生這種酶,就可以把癌細胞困在血管裡,不讓它擴散到其它地方,最後由免疫系統將癌細胞消滅。他和同事正在研究如何控制這種酶,抑制了這種酶就等於找到了治療癌症的鑰匙。

在實驗室中,被注射了癌細胞的小白鼠過了一段時間就會死亡,而如果同時給它們注射抑制肝酶素的藥物的話,它們的壽命會大大延長。伍諾達夫斯基教授說,如果肝酶素以及其它與癌症擴散有關的酶都能夠被抑制,那麼,在不久的將來,癌症將有可能成為像糖尿病那樣「可以控制的」疾病。

伍諾達夫斯基教授正在與以色列的一家生物技術公司共同進行癌症治療的研究,同時,這家公司還正在試驗一種檢測病人尿樣中肝酶素濃度含量的方法,以確診早期癌症。


 選稿:董維雯 來源:《新民晚報》 

相關焦點

  • 2050年的世界居然長這樣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日前,英國智庫亞當斯密研究所發布了一份未來報告,向我們預測並描繪了2050年的世界的輪廓。除了衣食無憂之外,亞當斯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還預測:到2050年的時候,每個人都將擁有更多的空閒時間和更強健的體魄,癌症、老年痴呆都將被徹底治癒,而實驗室將成批生產出我們所需要的組織器官。亞當斯密研究所的主席梅森·皮裡博士更是大膽地向我們預測了渡渡鳥和恐龍的復活。
  • ...大學聯合多國組織攻克癌症難題,有望抑制癌症轉移! 藥物作用機制
    說到癌症,我們都知道,如果癌細胞已經轉移了,那麼治療起來的難度就變得非常大。所以對於攻克癌症的研究上,科學家們有的需要考慮如何將癌細胞消滅,而有的則需要考慮如何抑制癌細胞的「轉移」,對其遷移能力進行抑制,削弱癌細胞的轉移能力。
  • 拜登宣誓當選將攻克癌症,「癌症登月計劃」是否會成功?
    川普依舊發著推特,而拜登(Joe Biden)則做出大膽承諾,稱如果他在2020年當選總統,將會「治癒癌症」。和癌症死磕沒有哪個美國總統像拜登一樣,如此迫切地想要攻克癌症。癌症家庭面臨的不僅是病痛和生命的考驗,還有經濟和心理的雙重巨大壓力。2013年,博 拜登經過手術、化療,康復出院。2015年,博 拜登癌症復發,二次手術兩周後去世,年僅46歲。
  • 未來學家:人類2050年有望長生不老
    他預測,到2050年,人的壽命將超過肉身的限制。通過放緩或逆轉細胞的老化過程,基因工程技術可以用來延長人的預期壽命。當「血肉之軀」結束後,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將催生人賴以寄託自己意識的機器人。屆時,人類將創建虛擬實境世界,一旦身體死亡,人可以將自己的意識上傳到虛擬實境世界中。
  • BREAST CANCER RES:2050年人類有望戰勝乳腺癌
    逾百名英國知名乳腺癌醫生和研究人員10月1日說,如果乳腺癌研究能得到全面支持與多方合作,到2050年,人類有很大希望能最終預防和治癒乳腺癌。專家們呼籲,目前應在至少10個方面加強乳腺癌研究,爭取在40年中攻克這一癌症。
  • 拜登當選將治癒癌症?「癌症登月計劃」有望重啟
    川普依舊發著推特,而拜登(Joe Biden)則做出大膽承諾,稱如果他在2020年當選總統,將會「治癒癌症」。癌症家庭面臨的不僅是病痛和生命的考驗,還有經濟和心理的雙重巨大壓力。 2013年,博 • 拜登經過手術、化療,康復出院。 2015年,博 • 拜登癌症復發,二次手術兩周後去世,年僅46歲。
  • 美國推出癌症「登月計劃」,很快就能攻克癌症,自信來自何處呢?
    癌症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2012年死於癌症的人數高達820萬。據估計,到2030年,全球死於癌症的人數將高達1300萬人。為了攻克癌症,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在夜以繼日的研究,希望在本世紀,我們可以戰勝癌症。近兩年,全球最大的癌症項目來源於美國。
  • 未來10年癌症可能被攻克?700多名全球一線科學家預測「未來城市」
    《2020「理想之城」——面向2035年的全球科技創新城市調查報告》在上海舉辦的2020浦江創新論壇發布。未來10年癌症可能被攻克報告顯示,人工智慧、量子科技和創新藥物領銜未來全球科技創新熱點,腦科學等前沿領域有望迎來全新突破。
  • 2050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有望增長至14萬億千瓦時左右
    終端能源需求峰值有望控制在37億噸標準煤左右,2035年、2050年和2060年分別達到34億噸、28億噸和24億噸標準煤左右。一次能源需求峰值有望控制在57億噸標準煤左右,2035年、2050年和2060年分別達到55億噸、51億噸和46億噸標準煤左右;其中化石能源需求峰值約為43億噸標準煤左右。
  • 人類為什麼至今都無法攻克癌症,達到完全治癒癌症?
    有人問,在科學技術非常發達的今天,人們奇怪為什麼癌症依然難以攻克?完全治癒癌症呢?疾病是人類難以迴避的生存危機,人類5000年的文明史中就是與疾病的抗爭的歷史。天花、鼠疫、瘧疾、肺結核等烈性傳染病曾奪去數百萬人的生命,人類終於依靠智慧,成功地控制了一輪又一輪傳染病的流行。
  • 2050年的人類生活會是怎樣的?
    關於2050年人類生活的暢想:1、無人駕駛智能汽車普及,人們出行不再需要自己駕駛車輛,也無需考取駕照,只需要語音告訴行車電腦你要去的目的地即可,車輛會自動規劃好行車路線前往。6、人類醫療技術取得突破發展,困擾人類的癌症被完全攻克,人類長壽基因被發現,自然壽命延續要120歲,同時人類已經掌握更加成熟的人造器官移植技術,發達國家人類平均壽命接近100歲。7、人類搜尋到更多的類地宜居星球,同時發現外星智慧生物所在星球的位置。
  • 下一個十年,人類會攻克癌症嗎?
    如果「攻克」指的是完全治癒,那肯定不可能的。只說一點,一種新藥從研發到臨床再到降低成本、可惠及大眾,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不能在療效證明完全可治癒,那就談不上攻克。實際上,直至今天,我們連感冒這種病都不能說已經攻克。 張強:不會。
  • 拜登力推的「癌症登月計劃」會實現嗎,癌症真的能被攻克嗎?|癌症|...
    2015年,拜登年僅46歲的大兒子博伊因膠質母細胞瘤去世。次子不學無術,被寄予厚望的長子卻不幸英年早逝,這對拜登打擊很大,但這也讓拜登努力要攻克癌症。臨終前,大兒子對拜登說:「爸爸,答應我,繼續前進,不要停歇。」這句話深深刻在了拜登心裡,成為了人生的一種信念。
  • 人類攻克癌症的「重要一步」——硼中子俘獲治療
    Ø難治性癌症的新療法:對於侵入性、多發性、復發性、抗輻射性,不能手術的癌症,以及放射治療適應不良的癌症都可以嘗試硼中子俘獲治療。Ø避免了化療或免疫治療易產生的細胞抗藥性問題。與此相比BNCT不僅適用於X射線治療,也有可能適用於質子線治療和碳線治療難以應對的癌症,BNCT可以選擇性地對腫瘤(細胞)施加一定劑量的放射,在BNCT治療下,甚至腫瘤組織內存在的正常細胞也會受到保護。BNCT可以治療體表附近的多種癌症、浸潤性癌症、放療後復發的癌症等。
  • 諾獎得主本庶佑:到2050年憑藉免疫療法可治療癌症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據日本共同社報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京都大學特別教授本庶佑6日下午在斯德哥爾摩的卡羅林斯卡學院召開正式記者會,談及對未來的展望時稱「到2050年,幾乎所有癌症都能憑藉免疫療法得到治療
  • 逆天病毒M1專殺癌細胞 人類攻克癌症還要多久
    逆天病毒M1專殺癌細胞 人類攻克癌症還要多久  衝鋒耗 • 2014-10-14 10:18:00 來源:前瞻網 E12708G3
  • 拜登力推的「癌症登月計劃」會實現嗎,癌症真的能被攻克嗎?
    仔細翻看拜登的經歷,會發現他對於癌症治療異常的執著,這份執著的背後深藏著撕心裂肺般的痛楚。首先,拜登本人在1988年被確診患有腦動脈瘤,經歷了兩次開顱手術,才最終成功戰勝了病魔。然而對拜登觸動更大的莫過於「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痛經歷。2015年,拜登年僅46歲的大兒子博伊因膠質母細胞瘤去世。
  • 諾獎得主本庶佑:2050年免疫療法可治療癌症—新聞—科學網
    中新網12月7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京都大學特別教授本庶佑6日下午在斯德哥爾摩的卡羅林斯卡學院召開正式記者會,談及對未來的展望時稱「到2050
  • 得了癌症有多可怕?人類還需要多久才能攻克癌症呢?
    癌症可怕嗎?癌症到底是否能夠從根本上被攻克?對於癌症,或許我們應該更多的應該了解的是預防和控制,而不是攻克和治癒。詠哥主持的非常6+1還在我的記憶深處,但如今詠哥卻已離開了人間,心痛惋惜的同時,也給大家探討癌症的相關知識吧。癌症到底有多可怕?
  • 科學家發現鯊魚少得癌的原因,癌症有望被攻克?
    先前,小艾寫過一篇「動物患癌」的文章,裡面說到——癌症並非是人類的「特權」,動物其實也會得癌症。 但之後,也有很多人留言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其中有一個粉絲稱,鯊魚不得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