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極冰面驚現三個神秘黑洞,或是傳言中從北極挖到南極的洞?
近日,美國科學家在執行一次常規偵察活動時,意外從高空發現北極冰面上出現了三個不規則圓形的神秘空洞,引起科學家們的關注,紛紛對這一神秘現象作出各種猜測。NASA4 月 14 日派出P-3 偵察機去執行一個代號為〝冰橋行動〞的常規偵察探測活動。
-
無人機首次用於北極氣候測量
無人機和直升機等在北極附近,受極端的高緯度地區影響,會發生定位不準的現象。越接近北極,導航就越混亂。而本次北極考察中無人機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北極。早些時候,另一架無人機遭遇了導航困境。無人機從船上起飛,向完全失控的方向飛去,隨後墜毀。Pirazzini非常害怕她的反照率測量無人機也會遇到這個情況。她的擔心在她踏上冰面時得到了證實。
-
利用無人機對北極氣候進行測量和預測海冰融化速度
無人機和直升機等在北極附近,受極端的高緯度地區影響,會發生定位不準的現象。越接近北極,導航就越混亂。而本次北極考察中無人機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北極。早些時候,另一架無人機遭遇了導航困境。無人機從船上起飛,向完全失控的方向飛去,隨後墜毀。Pirazzini非常害怕她的反照率測量無人機也會遇到這個情況。她的擔心在她踏上冰面時得到了證實。
-
安徽:疫苗可預防傳染病發病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
為了切實做好傳染病監測,安徽省在健全監測網絡和提升監測水平的基礎上,還重點開展了哨點監測,合理布局、規範設置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手足口、霍亂等腸道傳染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監測哨點。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安徽各級疾控機構以專業高效的疾控人員隊伍為骨幹,發揮防控關鍵作用,對「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三原則予以拓展、深化。
-
北極海冰縮減至有記錄以來第二低水平
作者:文樂樂據《自然》報導,今年,北極海冰萎縮到了有衛星測量記錄的40多年來的第二低水平9月15日,冰層僅覆蓋了374萬平方公裡的北極水域。除今年外,只有2012年北極海冰的年最小覆蓋面積降至400萬平方公裡以下。
-
尿酸久升不降,是什麼原因?「禍首」可能不止是海鮮,自測一下
其實能引起高尿酸的不止海鮮,下面四種食物也是「禍首」。尿酸久升不降,「禍首」可能不止是海鮮,這4種食物也要引起重視很多人到了秋冬季節就會想要進補禦寒,因此就會在家裡燉上一鍋骨頭湯,喝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骨頭湯,身體感到一陣舒爽。有的人甚至覺得骨頭湯補鈣,喝上一碗骨頭湯,骨骼更強健了。但事實上,骨頭湯中鈣質很少,並不能起到補鈣的作用。
-
【2020年9月創有記錄以來最熱月份 北極冰面第二低】據外媒報導...
【2020年9月創有記錄以來最熱月份 北極冰面第二低】據外媒報導,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機構10月7日宣布,2020年9月是全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月份,北極海冰面積創歷史第二低,科學家預測,將在本世紀中期的夏季完全融化。數據顯示,2020年9月比平均溫度高0.63攝氏度。
-
金一南點評俄羅斯北極跳傘,澳大利亞南極耍賴
俄羅斯媒體稱,這在世界空降兵歷史上尚屬首次。其實,空降並非是一個新出現的作戰訓練科目,那麼,為何此前沒有國家能夠在北極地區實現高空傘降的突破?金一南:人類跳傘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高度。比如我們平常乘坐飛機,飛行高度通常在8000米到12000米,艙外溫度一般在零下40度到零下50度,而且,艙外空氣非常稀薄。
-
山西:5月份PM2.5降至26微克/立方米 歷史同期最低
中新網太原6月9日電 (楊傑英)山西省大氣汙染防治領導小組辦公室9日通報,今年5月份,全省PM2.5濃度為26微克/立方米,創歷史最好水平,山西省藍天保衛戰夏季攻堅行動初見成效。5月份,山西全省PM2.5和PM10濃度分別為26和70微克/立方米,均為2013年以來歷史同期最低水平;O3濃度降至174微克/立方米,為近4年來歷史同期最低水平,同比下降7%,上升勢頭有所遏制;11個設區市臭氧累計超標天數為78天,同比減少23天;累計達標天數250天,同比淨增40天;全省優良天數比例達到73.3%,同比提高11.7個百分點。
-
不僅僅是西伯利亞,北極地區的高溫也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
但更可怕的是,肆虐該地區的持續高溫已決定擴展到北極的其他地區,從挪威到加拿大。而且,上周末高溫記錄又被打破。一股幾乎無所不包的熱浪已經遍布全球最高地區。 周末,加拿大尤裡卡(Eureka)的溫度達到華氏71.4度(攝氏21.9度),這是地球上最北端的定居點之一,位於埃爾斯米爾島。 同時,在挪威北部斯瓦爾巴特群島的一個小鎮朗伊爾城,周六達到71.1華氏度(21.7攝氏度)。
-
10月北極海冰又是史上最低,氣候「臨界點」已經到來?
自從9月中旬的海冰最低點過後,北極就正式進入到了封凍期,這個季節北極海冰會在不斷降低的氣溫中逐漸增長,但2019年10月,情況有些不同——根據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的數據,2019年10月中,北極海冰範圍從月初的衛星記錄第三低點緩慢增加到10月13日至10月30日衛星記錄最低點,到月末海冰範圍達到了衛星觀測史上的第二低點
-
俄羅斯北極跳傘,澳大利亞南極耍賴,金一南:兩極地區將成為新爭奪點
俄羅斯媒體稱,這在世界空降兵歷史上尚屬首次。其實,空降並非是一個新出現的作戰訓練科目,那麼,為何此前沒有國家能夠在北極地區實現高空傘降的突破?比如我們平常乘坐飛機,飛行高度通常在8000米到12000米,艙外溫度一般在零下40度到零下50度,而且,艙外空氣非常稀薄。而傘兵離機之後,如果沒有特種裝備,比如保暖裝備、供氧裝備等等,那很快會被凍死,會窒息而死。此外,從一萬米高空往北冰洋方向傘降,以自由落體的形式落到地面,一般來說,偏差度是很大的。
-
專家:北極融冰致全球三月寒冷
美國東部地區25日忽降春雪,從費城到華盛頓的大片地區氣溫驟降,道路與空中交通受到影響。俄羅斯降雪量超100釐米莫斯科目前同樣嗅不到「春天的氣息」。據報導,莫斯科的3月幾無「陽春」,今年尤甚。至於原因,據英國《衛報》報導稱,美國氣候學家表示,這和歐洲、北美地區去年經歷的暴風雪一樣,都可能與北極海冰大面積融化有關。美國羅格斯大學沿海和海洋科學研究所的專家指出,北極海冰面積銳減導致了北半球反常天氣的出現。去年秋季,北極海冰的面積與體積均降至歷史低點。
-
2015/16年度印度油粕出口降至歷史最低
美國農業參贊將2015/16年度印度油粕(不包括米麩和蓖麻粕)出口預測數據下調至45萬噸的歷史低點。自2015年10月份以來,印度油粕平均出口價格下跌,但是依然高於國際水平。印度油粕的傳統買家已經轉向更加低廉的供應。 2015/16年度印度豆粕出口量預計為16萬噸,菜籽粕和其他油粕出口量預計為24萬噸。另外,油籽壓榨廠的產能利用率降至三年最低,造成許多工廠關門。
-
北極融化:海冰、冰川大不同
夏季的北極冰原並非純白一片,而是白色中零星點綴著大大小小的淡藍色湖泊,這些形狀不規則的湖泊輪廓彎彎曲曲,像迷彩服上的花紋,它們是冰面上的積雪和海冰表層融化後的產物。停船,下船,我興奮地踏上冰雪,用手指沾起湖水一嘗——是清冽的淡水。
-
北極冬季海冰面積達歷史第七低值
北極冬季海冰面積達歷史第七低值 來源:中國氣象報 發布時間:2019年04月11日15:10
-
這不是北極,是山東!
預計今天白天到明天,半島北部地區仍有大到暴雪;半島地區北風6~7級陣風8~9級減弱到5~6級陣風7~8級,其他地區北風短時南風3~4級;明日最低氣溫:魯西北和魯中地區-18~-20℃,其他地區-13~-15℃。昨晚的雪下得到底有多大?
-
央視紀錄片:廣州年初降雪原因可追溯到北極
與廣州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降雪相伴的,是去年底到今年初,全國數百個城市最低氣溫刷新歷史記錄,北京最低氣溫-17度,創30年來最低;杭州城區低於-9度,直逼1969年歷史最低值……許多人並不了解,這次劇烈降溫其實與北極持續升溫有關。
-
這不是北極,是山東!今冬為啥...
半島地區北風6~7級陣風8~9級減弱到5~6級陣風7級,其他地區北風3~4級轉南風2~3級。最低氣溫:魯西北和魯中地區-15~-17℃,其他地區-10~-12℃。8日夜間到9日白天,半島北部地區天氣多雲間陰有小到中雪局部大雪,其他地區天氣晴到少雲。半島地區北風5~6級陣風7級減弱到4~5級陣風6級,其他地區南風短時北風2~3級。
-
省應急管理廳提示:冬季冰面暗藏「危機」,掉進冰窟如何自救?
大寒天氣已經到來,冬季將進入最冷的時期,河面結成了冰層,不少人便到河面上溜冰,但很多冰層其實並沒有看起來那麼厚,貿然進入,會有很大的危險,那麼冬天如果不幸掉進冰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