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5月份PM2.5降至26微克/立方米 歷史同期最低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太原6月9日電 (楊傑英)山西省大氣汙染防治領導小組辦公室9日通報,今年5月份,全省PM2.5濃度為26微克/立方米,創歷史最好水平,山西省藍天保衛戰夏季攻堅行動初見成效。

5月初,山西省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領導組辦公室下發《關於開展決戰決勝藍天保衛戰夏季攻堅行動的通知》,決定在全省開展為期5個月的決戰決勝藍天保衛戰夏季攻堅行動,向影響全省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的臭氧、散煤、工業汙染等3大突出問題開刀,實施12項「清零」。

5月份,山西全省PM2.5和PM10濃度分別為26和70微克/立方米,均為2013年以來歷史同期最低水平;O3濃度降至174微克/立方米,為近4年來歷史同期最低水平,同比下降7%,上升勢頭有所遏制;11個設區市臭氧累計超標天數為78天,同比減少23天;累計達標天數250天,同比淨增40天;全省優良天數比例達到73.3%,同比提高11.7個百分點。1-5月份,環境空氣六項汙染物均同比下降,其中,PM2.5降至5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1%;優良天數比例達到70.2%,同比增加10個百分點。

攻堅行動「清零」措施硬核,山西全省上下精準發力,靶向協同解決顆粒物和O3複合汙染問題,夏季成效初顯。下一步,山西將藉助VOCs專項執法行動、夏季臭氧應急防控及VOCs走航巡查,把夏季攻勢進一步推向縱深,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完)

相關焦點

  • 上半年河北空氣品質持續改善,PM2.5平均濃度達到歷史同期最低值
    今年1—6月份,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5%,為2013年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低值;全省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平均為5.31,同比下降14.5%;優良天數為119天,同比增加15天;PM2.5平均濃度4、5、6月連續三個月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
  • PM2.5值 「2+26」城市中濃度最低,北京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平均濃度29微克/立方米。今年1月至8月,全市四項汙染物濃度繼續保持同期最低,其中PM2.5累計濃度41微克/立方米,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中濃度最低;累計優良天數170天、同比增加20天。曾經一度被冠之以「霾都」的北京市空氣品質持續改善,從生活、居住在這個城市的更多人「朋友圈」中頻頻曬出的「北京藍」等可窺一斑。
  • 上半年京津冀PM2.5和PM10濃度不降反升 環保部回應
    除1、2月份外,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其他月份優良天數比例維持在70%以上,其中三個月在80%以上,PM2.5濃度除1、2月外,最高值都在50微克/立方米以下,呈逐月下降趨勢。資料圖:4月27日,北京天氣晴好,情侶在故宮外拍攝婚紗照。
  • 前11個月北京PM2.5累計濃度39微克/立方米
    新京報快訊(記者 李玉坤)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2020年1-11月,北京市細顆粒物(PM2.5)累計濃度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1%,連續3個月保持「30+」。
  • 北京2019全年空氣品質報告出爐 PM2.5年均濃度42微克/立方米有監測...
    &nbsp&nbsp&nbsp&nbsp2019年北京市PM10、PM2.5、NO2和SO2年均濃度分別為68微克/立方米、42微克/立方米、37微克/立方米和4微克/立方米。
  • PM2.5濃度最低!重慶一季度環境空氣品質創歷史同期...
    資料圖片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4月23日17時訊(記者 邱小雅 通訊員 陳娟)今(23)日,重慶市召開2020年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會,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獲悉,今年一季度,重慶環境空氣品質實現「開門紅」,優良天數、優天數為歷史同期最多,PM2.5濃度創歷史同期最低。
  • 推進「一微克」行動 豐臺區PM2.5累計濃度比今年初降一半
    截至12月29日,豐臺區PM2.5累計濃度由年初的73微克/立方米下降至36微克/立方米,達到中心城區最好水平。空氣品質優良天數273天,同比增加40天。其中9月份創有監測數據以來最好成績,月均濃度實現「10+」。這些進步的背後,得益於豐臺區狠抓生態環境治理的各個環節,通過「多元治理、精細化治理、源頭監管」,構建治理體系,真正把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 pm2.5標準值是多少?pm2.5中國標準與pm2.5國際標準的區別
    連日來,霧靄重重,使越來越多的人關注pm2.5標準值。我國現行的pm2.5標準值與pm2.5國際標準有多大差距呢?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被稱作入肺顆粒物。pm2.5的危害很大,除心臟病、動脈硬化外,還會造成肺癌、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
  • 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pm2.5的影響
    早在奧運會期間,一些國外的人就因為覺得北京的空氣汙染太嚴重而帶口罩,雖然北京在奧運會期間城市綠色環保做得很不錯,但是這也逐漸帶動起了人們對空氣汙染物的好奇,這裡我們就來了解一種空氣汙染物質pm2.5。
  • 藍天保衛戰專家談(7)丨2013年以來74城PM2.5小時濃度超300微克/...
    2013年至2019年期間,全國337城市PM2.5重汙染頻次顯著下降,74城市PM2.5小時濃度超300微克/立方米的頻次下降94.2%涵蓋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國家城市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網的監測統計結果表明,2015年至2019年全國地級城市PM2.5重汙染天數(PM2.5日均值大於150微克/立方米
  • 詳解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
    PM2.5,PM2.5的標準是什麼?  我們先來簡單的了解一下pm2.5是什麼意思。PM其實是顆粒物的意思,是英文particulate matter的簡稱,2.5表示的是每立方米空氣中這種顆粒的含量。一般這種顆粒的數值太高的話,就代表空氣汙染越嚴重,pm產生的主要來源就是日常發電、工業生產、汽車尾氣排放等在燃燒過程中排放的殘留物,PM2.5則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如機動車尾氣、燃煤)、揮發性有機物等。
  • 36微克/立方米!上半年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降一...
    其中,PM2.5濃度為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0%。值得注意的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等重點地區的空氣品質改善幅度明顯加大,PM2.5濃度同比下降百分比均超過兩位數,同比下降幅度分別為16.7%、21.3%、18.5%。
  • 2020年房山區PM2.5濃度降至35微克/立方米 創歷史新低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十三五」期間,房山區PM2.5年均濃度由2015年的96微克/立方米降至2020年的35微克/立方米,降幅達63.5%,每立方米濃度創有記錄以來的歷史新低。全區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力度空前,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全面啟動,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房山加速呈現。
  • 新風系統可以讓室內PM2.5在個位數?
    空氣問題成為了時下熱議話題,PM2.5成為了社會熱點詞彙,大多數人都養成了每日出門前看PM2.5數值的習慣。新風系統的出現完美解決了空氣品質問題,它可以有效排除室內甲醛、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還能減少PM2.5、花粉、粉塵等顆粒物對人體的侵害,從而守護全家健康。
  • pm2.5的主要來源有哪些?pm2.5標準值是多少?
    三是損害人體健康,這是危害最大的,PM2.5因其能被人體吸入並粘附在呼吸道和肺葉而引起鼻炎、支氣管炎等病症;由於太陽中紫外線輻射的減弱致使小兒佝僂病高發,還易使空氣中傳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強導致傳染病增多。那麼pm2.5產生的主要來源有哪些呢?
  • 各地環保頭條丨2019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42微克/立方米 空氣品質...
    其中,PM10、NO2首次達到國家標準(70微克/立方米、40微克/立方米);SO2穩定達到國家標準(60微克/立方米);PM2.5仍是北京市大氣主要汙染物,超過國家標準(35微克/立方米)20%。其中,2019年5-9月PM2.5平均濃度基本與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相當,8月月均濃度為23微克/立方米,是PM2.5開展監測以來的歷史最低值。2019年四項汙染物月均濃度變化情況從空間分布上看,2019年PM10、PM2.5和NO2仍呈現「南高北低」的梯度分布特徵,SO2全市均處於較低濃度水平。
  • 前10月空氣品質排名出爐:京津冀PM2.5不降反升,北京下降10.9%,邢臺...
    其中,前10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PM2.5(濃度53微克/立方米)仍不降反升,同比上升1.9%。這與前9月上升幅度相同。不過,10月,「2+26」城PM2.5濃度同比下降11.8%,而此前9月份卻上升了12.1%。前10月和10月,「2+26」平均優良天數比例均出現下降,分別同比下降7.1個百分點和4.9個百分點。
  • 每立方米29微克!懷柔PM2.5累計平均濃度率先進入「20+」!
    2020年,懷柔區PM2.5年累計平均濃度29微克/立方米,突破「30」整數關口,在全市範圍內率先進入「20+」,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數據。去年,懷柔區汙染防治工作實現「五個第一」,即PM2.5、PM10、SO2、NO2四項汙染物濃度和重汙染天數(5天)全市最低,優良天數290天,優良率79.1%。「在良好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再提升,工作就要更精準、更精確、更精密,科技賦能大氣汙染防治是妙招。」
  • 去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同比降9.5%
    一、2020年空氣品質總體情況及特徵2020年北京市大氣環境中PM2.5等四項主要汙染物同比均明顯改善,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首次達到「30+」水平,同比下降9.5%;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連續兩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穩定達到國家標準並保持個位數水平。
  • 喜聞北京PM2.5值在周邊城市中濃度最低
    9月18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介紹,8月份,全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29微克/立方米。今年1月至8月,全市四項汙染物濃度繼續保持同期最低,其中PM2.5累計濃度41微克/立方米,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中濃度最低;累計優良天數170天、同比增加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