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房山區PM2.5濃度降至35微克/立方米 創歷史新低

2021-01-15 瀟湘晨報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十三五」期間,房山區PM2.5年均濃度由2015年的96微克/立方米降至2020年的35微克/立方米,降幅達63.5%,每立方米濃度創有記錄以來的歷史新低。全區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力度空前,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全面啟動,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房山加速呈現。房山區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這是「實時監控」「把脈問診」「一把手負責」三項機制發揮了重要作用。這是1月11日,記者在房山區「兩會」上了解到的。

房山區在24個鄉鎮街道建有24個標準監測站和550個微觀監測站,24小時不間斷對空氣品質進行實時監測,當某個點位的探頭數據明顯高出周邊其他數據時,平臺將自動推送報警信息,提醒相關社區、村工作人員巡查周邊環境,充分發揮「崗哨」作用。

「『把脈問診』,就是通過高密度的走訪調查,為空氣品質排名靠後的鄉鎮提供空氣治理方案。」相關負責人說,目前已出具「問診報告」43份。此外,房山全區6個進京口和綜合檢查站中,3個重點進京口實現24小時全天候執法監管,其他進京口實行24小時機動執法,對進京車輛進行「全方位體檢」,對「帶病」的車輛嚴查嚴控,不放過一輛從西南大門進京的超標車輛。

為強化對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統籌調度,房山區還建立了「一把手負責」機制,區主要領導牽頭建立微信群,藉助微信群、排名靠后街鄉鎮空氣品質日報等機制對揚塵管控、排名靠后街鄉鎮的空氣品質改善等工作進行日常調度,並通過拉練檢查、專題會、現場會等形式加強「一把手」督辦。

「十四五」期間,房山區將持續深化「一微克」行動,聚焦機動車、生產生活、揚塵、煤改清潔能源等領域,持續開展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實施二氧化碳控制專項行動和揮發性有機物專項治理行動,基本消除重汙染天氣,確保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來源:北京商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2020年房山PM2.5達35微克/立方米創歷史新低
    「十三五」期間,房山區PM2.5年均濃度由2015年的96微克/立方米降至2020年的35微克/立方米,降幅達63.5%,每立方米濃度創有記錄以來的歷史新低。全區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力度空前,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全面啟動,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房山加速呈現。
  • 「十三五」期間 房山PM2.5降幅63.5% 2020年達35微克/立方米 濃度...
    &nbsp&nbsp&nbsp&nbsp「十三五」期間,房山區PM2.5年均濃度由2015年的96微克/立方米降至2020年的35微克/立方米,降幅達63.5%,每立方米濃度創有記錄以來的歷史新低。全區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力度空前,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全面啟動,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房山加速呈現。
  • 2020年PM2.5年均濃度創歷史新低!北京去年「好天兒」多了36天
    今天上午,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發布,2020年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創歷史新低,PM2.5濃度首次實現「30+」,與國家標準(35微克/立方米)的差距進一步拉近。同時,2020年北京藍天「含金量」持續提升,平均每周7天有6.3天為PM2.5優良天,全年的「好天兒」比2019年多了36天。
  • 山西:5月份PM2.5降至26微克/立方米 歷史同期最低
    中新網太原6月9日電 (楊傑英)山西省大氣汙染防治領導小組辦公室9日通報,今年5月份,全省PM2.5濃度為26微克/立方米,創歷史最好水平,山西省藍天保衛戰夏季攻堅行動初見成效。5月份,山西全省PM2.5和PM10濃度分別為26和70微克/立方米,均為2013年以來歷史同期最低水平;O3濃度降至174微克/立方米,為近4年來歷史同期最低水平,同比下降7%,上升勢頭有所遏制;11個設區市臭氧累計超標天數為78天,同比減少23天;累計達標天數250天,同比淨增40天;全省優良天數比例達到73.3%,同比提高11.7個百分點。
  • 北京去年「好天兒」多了36天,PM2.5年均濃度創歷史新低
    2020年北京空氣品質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今天上午,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發布,2020年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創歷史新低,PM2.5濃度首次實現「30+」,與國家標準(35微克/立方米)的差距進一步拉近。同時,2020年北京藍天「含金量」持續提升,平均每周7天有6.3天為PM2.5優良天,全年的「好天兒」比2019年多了36天。
  • 推進「一微克」行動 豐臺區PM2.5累計濃度比今年初降一半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12月31日,記者從豐臺區了解到,2020年,豐臺區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四項主要汙染物濃度均創有監測紀錄以來新低。截至12月29日,豐臺區PM2.5累計濃度由年初的73微克/立方米下降至36微克/立方米,達到中心城區最好水平。
  • 2014年國家PM2.5標準 廣州要求2020年需達標
    【2020年穗空氣要達國家標準】  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明年起開始實施,日前,@廣州環保 就落實新環保法的情況在官網向社會公布。據悉,廣州空氣品質達標規劃已基本編制完成,提出2020年實現環境空氣品質基本達到國家標準,即廣州PM2.5年均濃度要達到35微克/立方米以下,這比此前提出的2025年達標提前了5年。(PM2.5是什麼意思? )  2014年12月1日,中國PM2.5標準:要求濃度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
  • 每立方米29微克!懷柔PM2.5累計平均濃度率先進入「20+」!
    2020年,懷柔區PM2.5年累計平均濃度29微克/立方米,突破「30」整數關口,在全市範圍內率先進入「20+」,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數據。去年,懷柔區汙染防治工作實現「五個第一」,即PM2.5、PM10、SO2、NO2四項汙染物濃度和重汙染天數(5天)全市最低,優良天數290天,優良率79.1%。「在良好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再提升,工作就要更精準、更精確、更精密,科技賦能大氣汙染防治是妙招。」
  • 去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創歷史新低
    全市空氣品質改善取得標誌性、歷史性突破,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首次實現「30+」,為38微克/立方米,創歷史新低。至此,北京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圓滿收官。從具體分項指標來看,全年北京大氣環境中PM2.5等四項主要汙染物同比均明顯改善。
  • 北京2019全年空氣品質報告出爐 PM2.5年均濃度42微克/立方米有監測...
    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穩定達標並連續三年濃度達到個位數,北京市空氣品質持續改善。&nbsp&nbsp&nbsp&nbsp2019年北京市PM10、PM2.5、NO2和SO2年均濃度分別為68微克/立方米、42微克/立方米、37微克/立方米和4微克/立方米。
  • 去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同比降9.5%
    一、2020年空氣品質總體情況及特徵2020年北京市大氣環境中PM2.5等四項主要汙染物同比均明顯改善,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首次達到「30+」水平,同比下降9.5%;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連續兩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穩定達到國家標準並保持個位數水平。
  • 2020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38微克/立方米 為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優
    2020年空氣品質總體情況及特徵2020年北京市大氣環境中PM2.5等四項主要汙染物同比均明顯改善,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首次達到「30+」水平,同比下降9.5%。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連續兩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穩定達到國家標準並保持個位數水平。
  • 新風系統可以讓室內PM2.5在個位數?
    空氣問題成為了時下熱議話題,PM2.5成為了社會熱點詞彙,大多數人都養成了每日出門前看PM2.5數值的習慣。新風系統的出現完美解決了空氣品質問題,它可以有效排除室內甲醛、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還能減少PM2.5、花粉、粉塵等顆粒物對人體的侵害,從而守護全家健康。
  • 上半年京津冀PM2.5和PM10濃度不降反升 環保部回應
    除1、2月份外,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其他月份優良天數比例維持在70%以上,其中三個月在80%以上,PM2.5濃度除1、2月外,最高值都在50微克/立方米以下,呈逐月下降趨勢。資料圖:4月27日,北京天氣晴好,情侶在故宮外拍攝婚紗照。
  • PM2.5年均濃度控制在60微克/m3
    到2017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顆粒物濃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優良天數逐年提高;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細顆粒物濃度分別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細顆粒物年均濃度控制在每立方米60微克左右。    北京目標:到2017年,全市空氣中的細顆粒物年均濃度比2012年下降25%以上,控制在每立方米60微克左右。
  • 詳解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
    目前,我國的pm2.5標準值為24小時平均濃度小於75微克/立方米為達標,然而,這一數值與pm2.5國際標準相比,還相差甚遠,僅僅是達到世衛組織設定的最寬標準。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pm2.5標準值為小於每立方米10微克,年均濃度達到每立方米35微克時,人患病並致死的機率將大大增加。
  • 藍天保衛戰專家談(7)丨2013年以來74城PM2.5小時濃度超300微克/...
    2013年至2019年期間,全國337城市PM2.5重汙染頻次顯著下降,74城市PM2.5小時濃度超300微克/立方米的頻次下降94.2%涵蓋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國家城市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網的監測統計結果表明,2015年至2019年全國地級城市PM2.5重汙染天數(PM2.5日均值大於150微克/立方米
  • 2019年河南省十件重點民生實事落實情況之九 PM2.5濃度連續五個月...
    其中,全省PM2.5月均濃度連續5個月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取得近年來最好成績。縣市空氣品質有新突破,欒川縣、新縣的PM2.5、PM10年均濃度均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實事讓藍天更多,讓老百姓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2019年年初,省委省政府把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列為我省重點民生實事。
  • 2020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38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57.5%
    原標題:2020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38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57.5%記者從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獲悉:2020年北京市空氣品質改善取得標誌性、歷史性突破,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首次實現「30+」,為38微克/立方米,與2013年相比下降57.5%。
  • pm2.5標準值是多少?pm2.5中國標準與pm2.5國際標準的區別
    目前,我國的pm2.5標準值為24小時平均濃度小於75微克/立方米為達標,然而,這一數值與pm2.5國際標準相比,還相差甚遠,僅僅是達到世衛組織設定的最寬標準。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pm2.5標準值為小於每立方米10微克。年均濃度達到每立方米35微克時,人患病並致死的機率將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