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十三五」期間,房山區PM2.5年均濃度由2015年的96微克/立方米降至2020年的35微克/立方米,降幅達63.5%,每立方米濃度創有記錄以來的歷史新低。全區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力度空前,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全面啟動,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房山加速呈現。房山區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這是「實時監控」「把脈問診」「一把手負責」三項機制發揮了重要作用。這是1月11日,記者在房山區「兩會」上了解到的。
房山區在24個鄉鎮街道建有24個標準監測站和550個微觀監測站,24小時不間斷對空氣品質進行實時監測,當某個點位的探頭數據明顯高出周邊其他數據時,平臺將自動推送報警信息,提醒相關社區、村工作人員巡查周邊環境,充分發揮「崗哨」作用。
「『把脈問診』,就是通過高密度的走訪調查,為空氣品質排名靠後的鄉鎮提供空氣治理方案。」相關負責人說,目前已出具「問診報告」43份。此外,房山全區6個進京口和綜合檢查站中,3個重點進京口實現24小時全天候執法監管,其他進京口實行24小時機動執法,對進京車輛進行「全方位體檢」,對「帶病」的車輛嚴查嚴控,不放過一輛從西南大門進京的超標車輛。
為強化對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統籌調度,房山區還建立了「一把手負責」機制,區主要領導牽頭建立微信群,藉助微信群、排名靠后街鄉鎮空氣品質日報等機制對揚塵管控、排名靠后街鄉鎮的空氣品質改善等工作進行日常調度,並通過拉練檢查、專題會、現場會等形式加強「一把手」督辦。
「十四五」期間,房山區將持續深化「一微克」行動,聚焦機動車、生產生活、揚塵、煤改清潔能源等領域,持續開展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實施二氧化碳控制專項行動和揮發性有機物專項治理行動,基本消除重汙染天氣,確保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來源:北京商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