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疫苗可預防傳染病發病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

2020-12-04 人民網安徽頻道

人民網合肥12月3日電(汪瑞華)「十三五」期間,安徽省疾控機構堅持預防為主,切實依法履行傳染病監測職責,不斷提升工作質量,提高預警研判的及時性和準確性,為迅速應對和有效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爭取有利條件。

據介紹,截至目前,安徽全省開展傳染病網絡直報的機構共計2590個,其中省級34個,市級124個,縣級436個、鄉鎮社區級醫療機構1973個,基本建立了覆蓋全省的傳染病監測報告網絡。

同時,加強傳染病報告質量控制和管理,定期組織開展傳染病診斷報告和質量管理現狀調查。「十三五」期間組織對網絡直報單位人員,累計開展業務培訓1200餘人次,進一步提升全省傳染病報告管理信息的及時性、準確性和規範性。並規範開展周報、月報、年報與疫情期間日報分析,2小時內對傳染病疫情信息完成三級審核。

為了切實做好傳染病監測,安徽省在健全監測網絡和提升監測水平的基礎上,還重點開展了哨點監測,合理布局、規範設置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手足口、霍亂等腸道傳染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監測哨點。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安徽各級疾控機構以專業高效的疾控人員隊伍為骨幹,發揮防控關鍵作用,對「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三原則予以拓展、深化。

同時,運用「大數據+網格化」方式,指導社區(村)落實最小單元防控措施,做好疫情期間密切接觸者及有風險人群的查找及監測。把握好2小時網絡直報、12小時完成檢測、24小時完成流調「三個時限」,強化疫情監測、風險研判和病例流行病學調查,及時劃定密切接觸者範圍,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傳播風險。

基於有效的監測預防,「十三五」以來,安徽省傳染病防控有序推進,提前一年實現消除瘧疾工作目標,累計完成愛滋病患者抗機會感染醫療救治3萬餘人次,貧困結核病患者救治4.5萬餘人,全省碘缺乏病縣繼續保持消除狀態,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保持在90%以上較高水平,5歲以下兒童B肝發病率控制在1%以下,疫苗可預防傳染病發病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

(責編:歐愷、金蕾欣)

相關焦點

  • 我國免疫規劃實施40周年 可預防傳染病擴大到15種
    我國免疫規劃實施40周年 可預防傳染病擴大到15種 來源:北晚新視覺   發布者:張小圈   日期:2018-05-14   今日/總瀏覽:1/1898
  • 我國甲乙類傳染病平均年報告發病率較上一個五年下降11%
    報告指出,近年來,全國傳染病疫情總體形勢穩中有降。我國甲乙類傳染病平均年報告發病率較上一個五年下降11%。報告介紹,今年5月至7月,傳染病防治法執法檢查組分為4個小組分別赴內蒙古、吉林、福建、廣東、四川、雲南、陝西、新疆等8個省(區)開展執法檢查,共檢查了24個市(州、縣),召開了18場地方座談會和專題匯報會,聽取了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情況匯報;實地查看13家醫院,16家省市區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11所中小學、幼兒園
  • 統計顯示西藏地區傳染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
    新華社拉薩12月27日電(記者張澤偉)記者從西藏自治區衛生廳獲悉,西藏傳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西藏傳染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    統計顯示,目前,西藏傳染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為284/10萬和68/10萬。而在1990年,這兩個數據分別達911/10萬和91/10萬。
  • 實時監測39種傳染病 我國建成全球最大網絡直報系統
    在今天舉行的國家衛健委例行發布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透露,目前,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直報系統,實現對39種法定傳染病病例個案信息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實時、在線監測。
  • 疫苗問世很多年,為我們做了什麼?
    (MMR)可預防數百萬病例。目前,兒童可以接種MMR疫苗,該疫苗可預防所有這三種病毒性疾病。醫療保健提供者分兩次服用,一次在12-15個月大,另一次在4-6歲。在疾病導致兒童數百萬死亡之後,白喉疫苗於1920年代首次問世。據報導,僅在1921年,該疾病的病毒白喉棒狀桿菌就造成了206,000例白喉病例和15,520例相關死亡。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稱,由於廣泛的疫苗接種,全球病例已降至最低,白喉在美國幾乎「聞所未聞」 。
  • 湖南已實現最小包裝單位疫苗全程追溯 異常反應補償將有明確規定
    疫苗猶豫折射出人們對使用疫苗「愛又怕受傷」的窘境。 數據顯示,中國在1979年與全世界一道成功地消滅了天花,2000年消除了脊髓灰質炎,2006年後連續13年無白喉病例報告,麻疹、流腦等許多疫苗針對傳染病的發病率已降至歷史最低水平,5歲以下兒童B肝病毒攜帶率已下降到0.3%。
  • 「新聞資訊」我國結核病死亡率首次降至30個高負擔國家的末位,耐藥...
    01我國結核病死亡率首次降至30個高負擔國家末位日前,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了2020年度《全球結核病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約1000萬人新髮結核病,約140萬人死於結核病,結核病依然是全球頭號傳染病殺手。
  • 疫苗問世很多年,為我們做了什麼?
    人類與疾病鬥爭的歷史源遠流長,在這段歷史中,疫苗扮演了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幾個世紀以來,憑藉著疫苗的幫助,威脅我們生命的許多疾病得以預防或根治。在人類與傳染鬥智鬥勇的過程中,我國古代中醫早已總結出一些防禦傳染病的思想和經驗。如東晉葛洪在《肘後備急方》中記載「療狂犬咬人方,乃殺所咬犬,取腦傅之,後不復發。」
  • 國家衛健委:2020年全國肺結核發病率要降至55/10萬以下
    馮晨清 製圖為此,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國家醫保局等8部門聯合印發了《遏制結核病行動計劃(2019—2022年)》,到2020年,全國肺結核發病率要降至55/10萬以下
  • 數說疫情0824:美國秋冬季抗疫壓力巨大,中國40種傳染病發病率降低
    截至目前,印度日均核酸檢測能力升至83.7萬次,其中8月22日的新冠病毒檢測量突破100萬人次,累計完成核酸檢測3590萬次。印度衛生部長瓦爾丹23日表示,印度首款新冠疫苗可能在今年年底上市。印度首都新德裡8月初開展的第二輪抗體檢測顯示,1.5萬名受檢者中有29.1%的人攜帶抗體,表明他們曾感染過新冠病毒並已康復,而第一輪檢測時這一數據為23.48%。
  • 我國報告現存愛滋病感染者104.5萬例:處於低流行水平
    我國報告現存愛滋病感染者104.5萬例: 處於低流行水平。「十三五」 期間,我國愛滋病經輸血感染病例接近零報告,母嬰傳播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目前尚無有效疫苗和治癒藥物。
  • 歷史與新域:新型傳染病流行與控制的新敘述
    從1879年至1937年間,霍亂、炭疽等13種疫苗陸續研製,使人類成功應對了多種傳染病。然而,「疫苗」是否為多種傳染病減少的主要因素?按照醫學史學家麥基翁·託馬斯(McKeown Thomas)的觀點,十九世紀下半葉至二十世紀上半葉,在各種疫苗問世前,幾乎所有傳染病的發病率已明顯下降,疫苗不過是決定性因素之一,且其研發與社會發展密切相關。
  • 統計數據顯示:社交隔離措施降低了其他傳染病的發病率
    伴隨疫情而來的社交隔離措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不便,但是NBC的記者發現,實施社交隔離之後,包括流感在內的其他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病率也下降了。他猜測這些新習慣可能會降低一些疾病的發病率。surmise[s'maz]: vi.
  • 山西:5月份PM2.5降至26微克/立方米 歷史同期最低
    中新網太原6月9日電 (楊傑英)山西省大氣汙染防治領導小組辦公室9日通報,今年5月份,全省PM2.5濃度為26微克/立方米,創歷史最好水平,山西省藍天保衛戰夏季攻堅行動初見成效。5月份,山西全省PM2.5和PM10濃度分別為26和70微克/立方米,均為2013年以來歷史同期最低水平;O3濃度降至174微克/立方米,為近4年來歷史同期最低水平,同比下降7%,上升勢頭有所遏制;11個設區市臭氧累計超標天數為78天,同比減少23天;累計達標天數250天,同比淨增40天;全省優良天數比例達到73.3%,同比提高11.7個百分點。
  • 世界肝炎日:病毒性肝炎仍佔據我國法定報告乙類傳染病首位 規範...
    圖  □記者 吳文可  7月28日是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第十個「世界肝炎日」,中國的宣傳主題為「積極預防,主動檢測,規範治療,全面遏制肝炎危害」,號召全社會共同關注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2019年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顯示,病毒性肝炎依然是我國法定傳染病中報告病例數第一、死亡數第三的乙類傳染病。2019年,我國病毒性肝炎發病數1286691例,發病率約為92.13/10萬,死亡率約為0.04/10萬。其中B型肝炎發病率約為71.77/10萬,C型肝炎發病率約為16.02/10萬。
  • 2015/16年度印度油粕出口降至歷史最低
    美國農業參贊將2015/16年度印度油粕(不包括米麩和蓖麻粕)出口預測數據下調至45萬噸的歷史低點。自2015年10月份以來,印度油粕平均出口價格下跌,但是依然高於國際水平。印度油粕的傳統買家已經轉向更加低廉的供應。  2015/16年度印度豆粕出口量預計為16萬噸,菜籽粕和其他油粕出口量預計為24萬噸。另外,油籽壓榨廠的產能利用率降至三年最低,造成許多工廠關門。
  • 傳染病與疫苗不得不說的故事
    作為預防疾病最有效、最經濟、最便利的方式,疫苗保護著數以億計的生命。然而,同時出現的還有「讓人深信不疑的謠言」、看起來非常「科學」的爭議。傳染病的三大要素究竟是什麼?如何阻斷?疫苗進入我們身體會發生什麼?疫苗和抗生素有什麼區別?HPV宮頸癌疫苗,你真的了解嗎?國外的疫苗是不是一定比國產好?關於疫苗,你不知道的,想知道的,盡在《理性派對 新科技發布廳》第五期!
  • 梅毒成浙江頭號傳染病 發病率曾連續4年全國第1
    「傳染病那麼多種,為什麼梅毒發病率排在第一位?」  在昨天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2012健康「藍皮書」中,我省甲乙類傳染病發病率排行,排首位的是梅毒,其次是肺結核、B肝、淋病、痢疾。  採訪中了解到,2012年,浙江省梅毒的發病率為62.54/10萬,相比2011年的發病率79.95/10萬,下降了17%。儘管如此,浙江省梅毒發病率,仍在全國排名比較靠前,2007年至2010年間,曾連續4年排名最高。2012年,浙江省的梅毒發病率排在全國第二位。在浙江各地市中,梅毒發病率排第一位的是杭州。  怎麼會這樣?
  • 黑死病、天花、流感……歷史上的傳染病都啥水平?
    人類社會各個不同的發展階段,一直飽受傳染病的困擾,可以說人類發展史就是一部人類與傳染病作鬥爭的歷史。 雖然,隨著醫療水平和防疫手段的大幅提升,很多昔日令人聞風色變的傳染病,如天花、小兒麻痺症,都已被徹底消滅。即便是鼠疫這樣的冷血殺手,我們也已將感染後的死亡率控制在 10%以下。
  • 中國消滅傳染病歷史紀實
    ★中國消滅傳染病歷史紀實點上疫苗,用一支較粗的針在酒精擦過的皮膚上劃一道,傷口不能出血。隨後,傷口處會出現紅色斑疹,後變為丘疹,2—3天後變為皰疹,再轉為膿皰疹,逐漸幹縮結成厚痂,大約1個月後痂皮開始脫落,留下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