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數據顯示:社交隔離措施降低了其他傳染病的發病率

2020-12-04 中國日報網

伴隨疫情而來的社交隔離措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不便,但是NBC的記者發現,實施社交隔離之後,包括流感在內的其他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病率也下降了。

Photo by Jordan Hopkins on Unsplash

According to NBC News』 Medical Correspondent Dr. John Torres, there appears to be a 『silver lining』 to global social distancing measures.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新聞部的醫療記者約翰·託雷斯博士稱,全球的社交隔離措施似乎帶來了一線光明。

He surmises these new habits could be driving down diseases.

他猜測這些新習慣可能會降低一些疾病的發病率。

surmise[s'maz]: vi. 猜測;認為

"Around the world, people have had to adapt to life with different public health restrictions in place,」 he said. 「Now we are starting to see that these measures, including social distancing, are also helping against the flu and other infectious diseases.」

他說:「在世界各地,人們都必須適應不同公共衛生限制條規下的生活。現在我們開始發現,包括社交隔離在內的這些措施也有助於抵禦流感和其他傳染病。」

Torres points to Australia as an example of the disease-lowering impact.

託雷斯指出,澳大利亞就是防疫措施導致疾病減少的一個例子。

"Australia is now in its winter months when flu is most rampant,」 he explained. 「But early figures show influenza rates are at a record low. Hospitals are usually overwhelmed with cases, but are seeing less admissions for this time of year.」

他解釋道:「澳大利亞現在進入了流感最猖獗的冬季,但早期數據顯示,流感發病率降到了史上最低水平。往年醫院在這個時候通常都會被流感患者擠爆,但今年因流感而住院的人卻減少了。」

He goes on to say there is more evidence coming from other countries.

他接著說道,還有來自其他國家的更多證據。

"Canada and the UK are also reporting exceptionally low levels of influenza,」 he pointed out. 「In China, where lockdown measures were first widely enforced, mumps and measles have also declined.」

他指出:「加拿大和英國報告的流感率也特別低。在最早廣泛實施封鎖措施的中國,腮腺炎和麻疹的發病率也降低了。」

Photo by Mateusz Glogowski on Unsplash

He says there is a simple explanation for these new statistics.

他表示,這些新的統計數據可以簡單地解釋清楚。

"Like coronavirus, flu, measles and mumps are mainly transmitted in respiratory droplets and airborne particles,」 he stated. 「So it makes sense the widespread use of masking, hand washing, and social distancing are working against other respiratory viruses as well.」

他說道:「像新冠病毒、流感、麻疹和腮腺炎這樣的疾病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和空氣懸浮顆粒進行傳播。因此廣泛使用口罩、勤洗手和社交隔離也能抵禦其他呼吸道病毒是講得通的。」

Looking toward the future, Torres recommends keeping these measures in place.

放眼未來,託雷斯建議保持這些防疫措施不放鬆。

"Now this could also mean that if we continue to be vigilant and use these measures, we could have a mild flu season this year,」 he imparted.

託雷斯透露說:「這也意味著,如果我們繼續保持警覺和採取這些措施,今年的流感季就不會太嚴重。」

英文來源: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新聞網

翻譯&編輯:丹妮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統計顯示西藏地區傳染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
    新華社拉薩12月27日電(記者張澤偉)記者從西藏自治區衛生廳獲悉,西藏傳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西藏傳染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    統計顯示,目前,西藏傳染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為284/10萬和68/10萬。而在1990年,這兩個數據分別達911/10萬和91/10萬。
  • ...鍾南山稱上半年40種法定傳染病發病率全部降低,這表明,保持社交...
    談到下一階段個人健康防護措施時,鍾南山稱上半年40種法定傳染病發病率全部降低,這表明,保持社交距離、佩戴口罩、勤洗手,做到這三點能有效降低病毒感染率。 聲明:FX168財經報社僅提供交易相關數據及資訊參考,由此帶來的投資風險由交易者自行承擔。
  • 斯坦福發布防疫公司模擬器:照明開關法或為美國社交隔離最優解
    史丹福大學生物學家Erin Mordecai研究成果:直觀展示社會隔離的作用以上四張圖顯示了社交隔離措施在0、輕度、中度、重度四種執行力度下,住院患者數量的直觀減少。圖中紅線是醫院承載力。1.傳染病動態建模方法統計模型的基本原理相對顯而易見。流行病學家將人口分為不同的區間。
  • 鍾南山:上半年40種法定傳染病發病率全部降低!
    「上半年40種法定傳染病發病率全部降低,面對新冠疫情的防控手段對於其他傳染病同樣有效。」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2020北京健康大會·醫生雲論壇上表示,遵守三條個人防護的「金標準」——保持距離、佩戴口罩、認真洗手,幾乎所有傳染病的感染風險都能大幅降低。
  • 數說疫情0824:美國秋冬季抗疫壓力巨大,中國40種傳染病發病率降低
    印度首都新德裡8月初開展的第二輪抗體檢測顯示,1.5萬名受檢者中有29.1%的人攜帶抗體,表明他們曾感染過新冠病毒並已康復,而第一輪檢測時這一數據為23.48%。這表明,疫情在印度的傳播範圍在不斷擴大、傳播速度在不斷加快。 自5月政府鬆綁防疫禁令以來,義大利連續2天單日確診病例突破1000例。
  • 鍾南山來上海了:今年上半年我國40種傳染病發病率降低!他還說了……
    原因就在於,國外團隊沒有把中國政府的幹預措施考慮在內。事實證明,中國採取的抗疫措施,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結合全球新冠疫情數據,鍾南山提出,在新冠之後應當重塑全球健康衛生體系,要實現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
  • 2015全國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死亡統計數據
    2015全國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死亡統計數據 時間: 2015-03-11 16:47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編輯: 濤子   今日,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發布2015年2月份全國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
  • 社交隔離,如何危害我們的認知?
    研究人員認為,在新冠疫情全球性地蔓延之前就已經有數百萬的人處於社交隔離狀態——遠離社會,斷絕私人關係和外界溝通。依據歐盟提供的數據,超過7%的居民表示他們每年和親友會面的次數少於一次。英國的調查也表明,60歲以上人群中有50萬人通常整日獨處。這些數據引起了公共衛生專家的關注,因為科學研究表明社交隔離與孤獨等負面情緒、更差的健康狀況具有相關性。
  • 2019年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數據發布
    二是乙類傳染病中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白喉無發病、死亡報告外,其他共報告發病3072317例,死亡24980人,報告發病率為220.00/10萬,較2018年下降0.2%;報告死亡率為1.79/10萬,較2018年上升7.2%。
  • 【Nature社論】中國的冠狀病毒應對措施可以教給世界其他地區什麼?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新興疾病研究人員賴勝傑和安德魯·塔特姆進行的模型模擬顯示,如果中國在一周前實施了控制措施,那麼本來可以預防所有病例的67%。從一月初開始的三周前實施這些措施,可以將感染數量減少到總數的5%。按區域劃分在有或沒有非藥物幹預措施的情況下,COVID-19疫情爆發的估計曲線。其他城市的數據也顯示了速度帶來的好處。
  • 浙大教授王立銘:隔離是對抗烈性傳染病最有效措施之一
    浙大教授王立銘:隔離是對抗烈性傳染病最有效措施之一 2020-01-29 21:35:5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羅攀 責任編輯:羅攀
  • 常見傳染病家庭隔離方法 傳染病都有哪些
    其實市面上有很多最常見的傳染病是大家都不清楚的,因為,我們附近並沒有發生過這些病情,所以對他也不熟悉,那麼,一旦發生了的話就要看一下常見傳染病家庭的隔離方法都有哪些,畢竟有些病是具有傳染性的,所以必須要做好防護這方面的工作,另外要看一下傳染病都有哪些。這樣也有利於我們的了解。
  • 2019年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數據發布:死亡25285人
    二是乙類傳染病中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白喉無發病、死亡報告外,其他共報告發病3072317例,死亡24980人,報告發病率為220.00/10萬,較2018年下降0.2%;報告死亡率為1.79/10萬,較2018年上升7.2%。
  • 安徽:疫苗可預防傳染病發病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
    據介紹,截至目前,安徽全省開展傳染病網絡直報的機構共計2590個,其中省級34個,市級124個,縣級436個、鄉鎮社區級醫療機構1973個,基本建立了覆蓋全省的傳染病監測報告網絡。 同時,加強傳染病報告質量控制和管理,定期組織開展傳染病診斷報告和質量管理現狀調查。
  • 2018全球癌症統計數據:肺癌、乳腺癌、結腸直腸癌發病率最高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12日發布報告稱,肺癌、女性乳腺癌、結腸直腸癌已成為全球發病率最高的三種癌症。這份名為《2018全球癌症統計數據》的報告對全球185個國家36種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進行了估算。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將達到1810萬人,死亡病例將達960萬人。
  • Gut:2012世界腸癌統計數據——腸癌發病率與國家經濟水平
    Gut:2012世界腸癌統計數據——腸癌發病率與國家經濟水平
  • 梅毒成浙江頭號傳染病 發病率曾連續4年全國第1
    「傳染病那麼多種,為什麼梅毒發病率排在第一位?」  在昨天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2012健康「藍皮書」中,我省甲乙類傳染病發病率排行,排首位的是梅毒,其次是肺結核、B肝、淋病、痢疾。粗略統計,一半人是在術前或產檢等常規檢測中無意檢測到的。還有些人,是看皮膚病時,被醫生識別出來。  浙醫一院性病科朱彪主任醫師說,前天一早從其他科室轉來一位病人。這位來自湖州的顧女士本來要做一個子宮肌瘤摘除手術,可醫生通知她:手術要拖一拖,移到當天最後一個做。「為什麼?」顧女士很不解地問。醫生拿出一張檢驗單梅毒陽性。顧女士當場就懵了,連說「不可能的」。醫生建議她:叫老公也去做個檢測。
  • 【科普】冷空氣來襲 謹防呼吸道傳染病
    新冠疫情期間,我們為抗擊病毒做了很多的衛生防護措施,居家隔離、少聚集、出門戴口罩、室內勤通風、勤洗手、講究呼吸道禮儀等。數據顯示,新冠疫情期間,我們遵循這些預防規律,很多呼吸道傳染病發生率有了大幅下降。世界衛生組織近期讚揚我國疫情防控成果時,也對我們嚴格遵守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行為表示肯定。
  • 山東省衛健委發布6月份法定報告傳染病疫情通報
    11種丙類傳染病中,麻風病、黑熱病、絲蟲病無發病、死亡報告,其餘8種傳染病共報告發病18798例。報告發病數居前3位的病種依次為其他感染性腹瀉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佔丙類傳染病報告病例總數的98.73%。6月份,全省共報告法定傳染病32392例,死亡27人。
  • 阿根廷將採取更加靈活的隔離措施
    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17日宣布,將原定於當天結束的強制性社交隔離措施延長至8月2日,但下一階段將採取更加靈活的隔離措施。圖源:新華社費爾南德斯說,過去將近4個月的隔離政策減緩了新冠病毒的傳播,醫院重症監護床位的使用率保持在合理範圍內,所有人的努力沒有白費,但距離戰勝疫情還很遠。他說,在7月18日至8月期間,民眾將嘗試重新回到正常生活,不同行業將逐步開放,但如有必要,阿根廷將重新採取嚴格的隔離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