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中國癌症統計數據:發病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點擊查看 隨著發病率和死亡率越來越高,癌症正成為中國首要的死亡原因和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儘管這些估算中仍然有不精確的地方,但這可能為中國未來的癌症防控提供可供參考的基線和評價標準,並幫助發現最需要援助的地區。
-
統計數據顯示:社交隔離措施降低了其他傳染病的發病率
伴隨疫情而來的社交隔離措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不便,但是NBC的記者發現,實施社交隔離之後,包括流感在內的其他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病率也下降了。他猜測這些新習慣可能會降低一些疾病的發病率。surmise[s'maz]: vi.
-
我國甲乙類傳染病平均年報告發病率較上一個五年下降11%
報告指出,近年來,全國傳染病疫情總體形勢穩中有降。我國甲乙類傳染病平均年報告發病率較上一個五年下降11%。報告介紹,今年5月至7月,傳染病防治法執法檢查組分為4個小組分別赴內蒙古、吉林、福建、廣東、四川、雲南、陝西、新疆等8個省(區)開展執法檢查,共檢查了24個市(州、縣),召開了18場地方座談會和專題匯報會,聽取了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情況匯報;實地查看13家醫院,16家省市區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11所中小學、幼兒園
-
2019年全國因愛滋病死亡20999人,佔傳染病死亡總人數的83%
全國(不含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下同)共報告法定傳染病死亡25285人,粗略計算,愛滋病死亡人數佔總死亡人數的比例約為83%。2019年全國法定傳染病按類別統計:一是甲類傳染病共報告發病21例,死亡1人,其中鼠疫報告發病5例,死亡1人;霍亂報告發病16例,無死亡。
-
2019年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數據發布
二是乙類傳染病中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白喉無發病、死亡報告外,其他共報告發病3072317例,死亡24980人,報告發病率為220.00/10萬,較2018年下降0.2%;報告死亡率為1.79/10萬,較2018年上升7.2%。
-
2019年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數據發布:死亡25285人
二是乙類傳染病中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白喉無發病、死亡報告外,其他共報告發病3072317例,死亡24980人,報告發病率為220.00/10萬,較2018年下降0.2%;報告死亡率為1.79/10萬,較2018年上升7.2%。
-
國家衛健委:去年全國共報告法定傳染病1024萬例
4月20日上午,國家衛健委公布了2019年(2019年1月1日0時至12月31日24時)全國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死亡統計數據,去年全國(不含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下同)共報告法定傳染病10244507例,死亡25285人,報告發病率為733.57/10萬,報告死亡率為1.81
-
國家衛健委:2019年共報告法定傳染病10244507例,死亡25285人
健康中國官微消息,2019年(2019年1月1日0時至12月31日24時),全國(不含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下同)共報告法定傳染病10244507例,死亡25285人,報告發病率為733.57/10萬,報告死亡率為1.81/10萬。
-
2015年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
2015年全國法定傳染病按類別統計:一是甲類傳染病中鼠疫無發病報告,霍亂報告發病13例、無死亡,報告發病率較2014年下降50.00%。二是乙類傳染病除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和白喉無發病、死亡報告外,其他共報告發病3046434例,死亡16584人;報告發病率為223.60/10萬,較2014年下降1.49%;報告死亡率為1.22/10萬,較2014年上升2.75%。
-
緬甸瘧疾死亡率大幅降低
新華社仰光12月20日電(記者張東強 黃慶義)緬甸衛生與體育部長敏推近日表示,緬甸正在實施的國家消除瘧疾計劃已見成效,近年來緬甸瘧疾患者人數大幅下降,死亡率更是明顯降低。據緬甸衛生與體育部官方網站消息,該部近日在緬甸首都內比都舉行了關於消除瘧疾的會議。
-
中國癌症大數據深度分析:西南地區癌症發病率最高
醫學研究顯示,和癌症發生率最相關的因素是年齡。據《2015年中國癌症統計數據》,隨著年齡的增長,無論是癌症發病率還是死亡率都呈上升趨勢,並且中國60歲及以上的患者分別佔癌症發病總人數和死亡總人數的60%和71%。[6]
-
Gut:2012世界腸癌統計數據——腸癌發病率與國家經濟水平
該研究於2016年1月27日發表在Gut雜誌上。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在全球範圍內,腸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在不同國家之間存在著10倍的差距:歐洲、北美和大洋洲的某些國家新發病例的預測值遠高於很多非洲國家。
-
滬去年癌症發病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大腸癌增速最明顯
東方網4月16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上海市衛生計生委昨天發布消息稱,根據最新的癌情監測數據顯示,2013年上海全市共診斷新發癌症病例56445例,粗發病率為399/10萬,較上一年發布的390/10萬略有上升。 如果去除本市人口老齡化因素影響,本年度的年齡標化癌症發病率與去年基本持平。
-
2018年全球腫瘤權威統計報告發布
惡性腫瘤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要殺手,針對於癌症的研究和治療是現今醫學的重要熱點內容。全球和中國腫瘤報告發布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等流行病學數據,對我們進行預防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義。農村地區與欠發達國家腫瘤發病率更為相似,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宮頸癌,這可能與貧困和慢性傳染病相關。在農村地區癌症死亡高,過晚診斷現狀和尚欠缺的臨床治療模式對癌症預後有一定的影像。肺癌居中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首位,其中男性發病率和死亡率是女性的兩倍。
-
去年我國愛滋病死亡人數為18780人,佔傳染病死亡總人數80%
記者 | 陳鑫愛滋病繼續成為我國致死人數最多的傳染病。國家衛健委日前公布的2018年傳染病疫情數據顯示,愛滋病去年死亡人數為18780人,在納入統計的傳染病病種中排在第一位,死亡病例數較2017年上升了23%。
-
鍾南山:上半年40種法定傳染病發病率全部降低!
「上半年40種法定傳染病發病率全部降低,面對新冠疫情的防控手段對於其他傳染病同樣有效。」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2020北京健康大會·醫生雲論壇上表示,遵守三條個人防護的「金標準」——保持距離、佩戴口罩、認真洗手,幾乎所有傳染病的感染風險都能大幅降低。
-
2018全球癌症統計數據:肺癌、乳腺癌、結腸直腸癌發病率最高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12日發布報告稱,肺癌、女性乳腺癌、結腸直腸癌已成為全球發病率最高的三種癌症。這份名為《2018全球癌症統計數據》的報告對全球185個國家36種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進行了估算。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將達到1810萬人,死亡病例將達960萬人。
-
如何降低癌症患者發病率和死亡率?早篩是關鍵
如何降低癌症患者發病率和死亡率?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據國家癌症中心2018年2月發布的最新一期的中國癌症數據統計顯示
-
統計顯示香港貧富差距加劇 灣仔成港最富裕地區
雖然市民整體入息有所增加,卻未能追上同期間12.5%的通脹率,統計處處長歐陽方麗麗承認個人實際收入在過去10年間出現輕微下降,但期間出現非典等經濟逆轉事件,情況可以理解。 統計處的調查結果顯示,去年6月底的香港人口為707萬,年齡中位數則由2001年的36.7歲升至去年的41.7歲。
-
【合集】2019年12篇權威疾病統計報告(全球或中國數據)
某個疾病的發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等數據,對於我們了解疾病的整體情況很有幫助;在寫論文時,研究背景也經常要用到這些數據。小咖盤點了2019年醫咖會上推送過的疾病統計報告,希望能對大家的工作有所幫助。 需要合集的夥伴,請在文章下方留言中留下郵箱,小咖把12篇全文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