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分享系列19:物理觀念在試題命制和審題中的作用

2021-03-01 大明論教
物理觀念是什麼?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年,2020修訂)是這樣規定的。

(此圖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原作者若認為版權侵權,請聯繫刪除)

根據「物理觀念是物理概念或物理規律在頭腦中提煉與升華」,從而提出所謂的物質觀,能量觀等;那麼進一步提煉和升華,即對物理學某一理論的提煉與升華,則可以提出諸如機械觀和時空絕對觀(經典力學理論)、不確定觀或隨機觀(量子力學理論)、時空相對觀(俠義相對論)等等。

經過一門學科的學習,然後形成對這門學科的總的認識,這就能形成物理觀念;那麼形成高度凝鍊的物理觀念具有什麼作用呢?在我看來,應該能提升創新能力,而且是高端創新能力,當然也可能束縛人的思維,不敢打破權威:例如普蘭克提出能量量子觀念經歷了多年的思維鬥爭。

物理觀念,很容易被認為高大上的東西,對中小學校師生解決問題(在低俗一點說,應試教學)沒有多大作用。

原來,我也是這樣認為的。然而, 在《教研分享系列13》中舉了一個例子,從一道題中快速解答中初步體驗物理觀念的作用。今天,我們將點評一道試題為例,來體會物理觀念在命題和審題中的作用。請看例題:

這道題的第(1)問或許你不會解答,或許你看了參考答案後「恍然大悟」;然而參考答案是錯誤的。當然,你可能還是數學大牛或解答物理問題的牛人,解答後你會發現試題命制存在問題。

本人數學計算或推導能力薄弱,牛人能夠快速完成解答,而我消化這些數學計算或推導總是要很長時間。然而,我估計第(1)問命制存在科學性問題是基於經典力學機械觀:帶電粒子的質量,電荷量等物理量確定,而且它的初始條件和約束條件確定,那麼帶電粒子的運動軌跡確定,根據機械觀,帶電粒子的受力特徵也是確定的,進而得出磁感應強度是一個定值,而不是一個取值範圍。

有了這樣的認識,我就去請教同事,本人所在單位師資力量強大,同事都非常厲害。於是,在教研交流中,以不同方法推導了這個確定值。

通過這次教研經歷,我進一步體會到物理觀念的作用。相信,閱讀此文後,你亦有此體會!

相關焦點

  • 教研分享系列13:物理觀念的初步理解及其在解題中作用初體驗
    何為物理觀念?物理學科核心素養中之一是物理觀念。
  • 北京基教研專家解析2017高考北京卷理綜——物理
    試題注重對知識深層理解的考查試卷全面覆蓋運動與相互作用、能量等物理核心概念,重點考查對重要的物理概念、規律的深層理解。例如,第13題以水分子的熱運動為背景,重點考查對分子熱運動及其影響因素的而理解。第19題重點考查對通電自感和斷電自感的現象、電路結構、產生原因的深層理解。第15題重點考查簡諧運動的圖像和規律的理解,並能從圖像中提取信息,說明描述振子的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的變化。
  • 浠水縣5個片區初、高中物理學科聯合大教研片區交流活動圓滿落幕
    為落實核心素養引領下的物理學科教學要求,促進初、高中課堂教學銜接,進一步提高我縣初、高中物理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10月29日,縣教研室下發《關於組織開展核心素養導向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研討活動方案》。《方案》明確要求全縣初、高中學校開展「核心素養」引領下的物理課堂教學交流研討系列活動。
  • 北京外國語大學與外研社成功舉辦系列線上虛擬教研活動
    北外英語學院教學團隊與全國2600餘名高校英語教師分享跨文化思辨教學理論與實踐,助力英語專業課程建設與教師能力提升。發揮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示範作用,促進課堂革命,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本次系列活動由北外英語學院教學團隊擔綱主講。
  • 青島淮陽路小學語文教研組開啟專題教研活動
    此次活動中,二年級張丹益老師、四年級劉旭老師、六年級張雪林老師分別代表級部教師發言,將淮陽路小學級部老師們的複習策略與訓練達成目標進行了梳理與分享,達到了「以智提質」的教研效果。  劉旭老師按照字、詞、句、段、篇的順序,縱覽四年級學生應達成的學習能力同老師們進行了策略分享。
  • 區域教研中教育數據應用協同創新共同體模式探索
    教研環境設計 教研空間包括物理教研空間和網絡教研空間。在物理教研空間中,區域教研團隊在教室、會議室、教研室中開展專家講座、小組討論、經驗分享等活動。在網絡教研空間中,區域教研團隊成員進行實名註冊並進入個人研修網絡空間,並以物理教研空間中的教研小組、教研團隊為基礎,構建網絡教研空間。
  • 高三一輪複習:相互作用——藉助摩擦力測試對物理觀念的理解能力
    物理題型多變,更加考驗學生對物理觀念的理解能力。今天學姐就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摩擦力這一塊的知識,電子版私信我獲取,發送關鍵字「高中物理」即可!②決定因素:接觸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3.摩擦力的「四類突變」問題「靜—靜」突變在水平力F作用下物體靜止於斜面上,F突然增大時物體仍靜止,則物體所受靜摩擦力的大小或方向將「突變」「靜—動」突變物體放在粗糙水平面上,作用在物體上的水平力
  • 教研分享系列124 向心、切向加速度的物理意義到底是什麼?
    二、變速圓周運動中的「兩個」加速度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所謂的獨立性,每個力都有屬於自己的加速度。變速圓周運動中提出了向心力和切向力,而且兩力為合力正交分解得到的兩個分力,那麼就很自然地生成了向心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兩個概念。
  • 教學設計如何指向學生物理觀念的培養
    教學科研》,分享交流教育教學的研究感悟。摘要: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物理觀念是培養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目標。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有意識地以學生的物理觀念培養為引領,緊扣課標主題,通過學生身臨其境的體驗,結合學生已有認知,在情境中使其發現問題,並用自己所學去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完成將學生自己的前觀念演變為科學的物理觀念的內化。
  • 高考生物試題中必須防備的五類陷阱和九種審題技巧,列印收藏!
    如果審題不仔細,容易落入 A 選項的陷阱中。如 果對染色質和染色體出現的時期不理解、易落入 C 選項的陷 阱中。遺傳病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可以通過配子傳遞給後 代,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可以通過傳染源傳播的疾病。 比如感冒就是一種傳染病但不是遺傳病。如果不清楚這些, 同樣會落入 D 選項的陷阱中。
  • 中考物理熱量計算技巧分享
    在中考物理卷中,關於熱量計算的習題我們經常會遇到,那麼如何進行計算,又該選擇哪些公式進行計算呢?今天我們通過一道例題來給大家詳細講解下。通過這道例題大家可以看到,我們往往在做與熱量相關的計算題時都伴隨著做功的問題,他們往往是結合在一起考察大家的。
  • ...峨眉二中城東校區英語老師在全市英語教研會上發揮輻射作用
    「讀懂課堂「系列報導(3)——峨眉二中城東校區英語老師在全市英語教研會上發揮輻射作用峨眉二中城東校區本期圍繞「讀懂課堂」開展系列主題研訓活動,教師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專心鑽研教育教學。周老師的課堂採用全英文教學,課堂始終關注學生發展,合理組織學生學習、探究,學生在課堂上從容表達、充分展示自我,課堂對學生的即時評價具有發展性和激勵性,精彩紛呈。英語組教研組長謝真錚老師以《靈活運用教學支架,提升閱讀教學效益》為題作專題講座。
  • 基於生物學核心素養的探索 ——黎國輝名師工作室與韶關市風烈中學開展教研交流活動
    為了在生物學的課堂教學中,踐行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端州區黎國輝名師工作室近年來圍繞核心素養開展了創新實驗比賽、核心素養說課比賽、核心素養教學主題研討課、研學活動等形式來開展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探索。10月15、16日,黎國輝名師工作室與韶關市風烈中學的生物教師進行了生物學核心素養的專題教研活動。
  • 議論文如何審題立意?方法套路都在這兒
    有同學建議我分享一些各個文體的審題技巧、方法等乾貨,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議論文審題立意的方法,大家可以收藏這篇文章慢慢看。01關於審題1審題的重要性審題是寫作的第一步,是構思的前提和基礎,《考試大綱》在作文基礎等級中對審題的要求是符合題意,它包括三個方面,題意、問題和寫作要求
  • 教研質量月活動如何開展?鄭州市第五高級中學物理組這樣做
    邀請名師來校指導複習2020年12月7日,為迎接高三一測,鄭州市第五高級中學高三年級邀請鄭州市第四高級中學名師、物理教研組組長董文芳,在報告廳作高三備考複習主題報告,董文芳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娓娓道來把深奧的物理知識和簡便實用的複習方法傳授給學生。讓學生沉浸在物理學習中不能自拔,從好之者到樂之者,從門外漢到登堂入室。
  • 學科專家解讀:高中物理核心素養學業質量的不同水平具體什麼樣?
    本期為老師們帶來的是「高中物理新課程標準解讀——高中物理學業質量標準解讀」的課程節選內容。本期內容提要學業質量內涵是指學生在完成本學科課程學習後的學業成就表現。學業質量標準是以本學科核心素養及其表現水平為主要維度,結合課程內容,對學生學業成就表現的總體刻畫。
  • 教研員走進仁壽縣北鬥鎮小學校課堂 指導英語教研
    近日,仁壽縣北鬥鎮小學校順利的開展了小學三年級英語教研活動。學校很榮幸地邀請到仁壽縣英語教研員宋敏建老師和縣教研大組長彭丹老師,北鬥鎮小學非常感謝他們的大力支持和指導。通過精心的準備,北鬥鎮小學的付琴老師為我們展現一堂優秀的小學英語教研課。在北鬥鎮小學校魏正勇校長的領導和丁小平主任的主持下,開展了精彩的評課環節。此次的教研活動,讓該校老師受益匪淺。
  • 學生不會做題往往是沒有形成物理觀念
  • 2019高考合肥一中名師分享地理高分技巧 把書「讀薄」這些知識點要...
    參與命制安徽省普通高中地理學業水平測試卷和合肥市高三教學質量檢測試題。乾貨分享一考前準備和應試技巧以課本為基礎,狠抓地圖不放鬆考綱要求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基本技能來分析解決問題。因此考生在臨考前一定要回歸課本,回歸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