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圖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原作者若認為版權侵權,請聯繫刪除)
根據「物理觀念是物理概念或物理規律在頭腦中提煉與升華」,從而提出所謂的物質觀,能量觀等;那麼進一步提煉和升華,即對物理學某一理論的提煉與升華,則可以提出諸如機械觀和時空絕對觀(經典力學理論)、不確定觀或隨機觀(量子力學理論)、時空相對觀(俠義相對論)等等。
經過一門學科的學習,然後形成對這門學科的總的認識,這就能形成物理觀念;那麼形成高度凝鍊的物理觀念具有什麼作用呢?在我看來,應該能提升創新能力,而且是高端創新能力,當然也可能束縛人的思維,不敢打破權威:例如普蘭克提出能量量子觀念經歷了多年的思維鬥爭。
物理觀念,很容易被認為高大上的東西,對中小學校師生解決問題(在低俗一點說,應試教學)沒有多大作用。
原來,我也是這樣認為的。然而, 在《教研分享系列13》中舉了一個例子,從一道題中快速解答中初步體驗物理觀念的作用。今天,我們將點評一道試題為例,來體會物理觀念在命題和審題中的作用。請看例題:
這道題的第(1)問或許你不會解答,或許你看了參考答案後「恍然大悟」;然而參考答案是錯誤的。當然,你可能還是數學大牛或解答物理問題的牛人,解答後你會發現試題命制存在問題。
本人數學計算或推導能力薄弱,牛人能夠快速完成解答,而我消化這些數學計算或推導總是要很長時間。然而,我估計第(1)問命制存在科學性問題是基於經典力學機械觀:帶電粒子的質量,電荷量等物理量確定,而且它的初始條件和約束條件確定,那麼帶電粒子的運動軌跡確定,根據機械觀,帶電粒子的受力特徵也是確定的,進而得出磁感應強度是一個定值,而不是一個取值範圍。
通過這次教研經歷,我進一步體會到物理觀念的作用。相信,閱讀此文後,你亦有此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