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5日 11:27:36
智通財經APP獲悉,昊海生物科技(06826)近日舉辦投資者交流會。東方財富證券參加並發布研報稱,公司業績穩定增長較好。十年以來,公司收入及利潤年複合增長率為30%以上。2017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為6.05億元,同比增長63%;淨利潤約為1.87億元,同比增長23%。
醫療美容及創面護理板塊快速增長
1) 玻尿酸系列: 一代「海薇」,於2013年9月獲CFDA批准,2014年推向市場,當年銷售額為2600萬,2015年8700萬,2016年1.88億,產品收入增長非常快。
目前國內玻尿酸註冊證已達近20個,公司於今年2月份推出 玻尿酸二代「姣蘭」,海薇主要用於塑形,嬌蘭主要為靜態填充,「海薇+嬌蘭」組合可以維持玻尿酸快速增長; 三代已經處於臨床尾期。
「海薇」報批用時7年,「姣蘭」用時3年,預計三代在更充分的準備下也會很快上市。2017年上半年玻尿酸板塊收入為1.7億,屬於公司快速增長的產品系列。預計玻尿酸終端價格下滑空間有限,公司將繼續保持較好的市場份額。
2 )重組人表皮因子 (康合素) :為公司獨家產品,國家一類新藥,主要為促進傷口快速修復,今年從工傷醫保調整到了乙類醫保。今年上半年其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0%。
防粘連產品、眼科粘彈劑穩定增長。外傷手術中使用防粘連產品進行預防逐漸成為專家共識,醫院認知度提高,防粘連產品每年將保持15%左右的增長。眼科粘彈劑起到支撐和保護細胞的作用,是白內障手術中必須使用的核心耗材之一,近兩年其銷量增加得益於民營機構白內障手術量的提升。
人工晶狀體將成為新的增長點。併購5家企業後公司進入眼科高端領域,並且擁有6個人工晶狀體品牌,零售價300-20000元。2016年,白內障手術為269萬臺,按照銷量計算,公司可能佔據30%市場份額。
公司收入
1.十年以來收入及淨利潤年複合增長率均超過30%;2017年上半年收入6.05億,同比增長63%;
2.手術防粘連和眼科粘彈劑領域維持十年市場份額第一:防粘連領域每年市場份額均保持在50%左右,眼科粘彈劑保持在40%左右。還有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也在市場第二位置。
五大產品布局
HA系列、幾丁糖系列、醫用膠原蛋白海綿、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和人工晶狀體,涉及骨科、醫美及創面護理、外科和眼科四大領域。
骨科:兩大系列產品(HA和醫用幾丁糖),適應症都是骨關節炎,都屬於病程改善藥,中早期使用。二者區別是HA是以藥品註冊、醫用幾丁糖是以三類器械註冊的,二者是藥械組合產品系列。
HA注射液一個療程5針,每周一次,一針100左右(各個省市不太一樣,乙類醫保);醫用幾丁糖是公司獨家產品,一個療程3次,每兩周打一次,器械可以自主定價,500-600一次
醫美及創面護理:兩大產品系列,第一個就是玻尿酸(海薇),於2013年9月獲CFDA批准,2014年推向市場,當年銷售額為2600萬,2015年8700萬,2016年1.88億,產品增長非常快。
目前國內玻尿酸註冊已達近20個,公司於今年2月份推出玻尿酸二代(姣蘭),海薇是塑形,嬌蘭是靜態填充,海薇+嬌蘭組合可以維持玻尿酸快速增長。2017年上半年玻尿酸板塊1.7億,屬於公司快速增長的產品系列。第二個系列是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是公司獨家產品,一類新藥,主要是促進傷口快速修復。今年從工傷醫保調整到了乙類醫保。今年上半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0%。
外科(防粘連止血板塊):一個是HA和醫用幾丁糖,用於防粘連,每年保持15%左右增長;另一個是醫用膠原蛋白海綿,止血材料,採用凍幹技術將膠原蛋白變成海綿狀物質。從2014年開始推廣,目前擁有國內最全規格的醫用膠原蛋白海綿,可代謝,術後不用取出。
眼科:眼科粘彈劑起到支撐和保護細胞的作用,維持15%左右增長。由此進入更高的領域——人工晶狀體,併購5家企業後公司擁有6個人工晶狀體品牌,零售價300~20000元,白內障手術2016年269萬臺,按照銷量計算,公司可能佔據30%市場份額。
營銷網絡
直銷280人,主要負責新產品和毛利較高的產品(海薇、醫用幾丁糖);經銷商1800家,主要負責公司成熟產品,如眼科粘彈劑和防粘連產品;上半年直銷和經銷收入比29:71,直銷部分在上漲,2016年是26:74。
研發
目前公司有26個研發項目,很大一部分為應用型研發,通過增加劑型和適應症方面。2016年公司成立兩個工作站,博士後工作站和專家院士工作站。
Q&A 環節
Q: 防粘連產品是手術一定要用嗎?
A:專家共識是推薦醫生在外傷手術中使用防粘連產品進行預防,國外很普遍,但國內的話考慮費用等問題使用率沒有國外高,但現在慢慢地覺得防粘連產品還是有必要的,每年15%增長,在醫院認知度提高。
Q: 眼科粘彈劑一定要用嗎?
A:在白內障手術中必須使用的核心耗材之一,因為把眼球切割之後要用眼科粘彈劑起到支撐和保護作用。另一個必須使用的是人工晶狀體。
Q : 眼科粘彈劑市場情況?有壁壘嗎?註冊周期?
A:民營機構崛起之前每年白內障手術也就不到200萬臺,所以眼科粘彈劑的使用受限於白內障手術量,所以近兩年眼科粘彈劑銷量增加得益於民營機構白內障手術量的提升。屬於三類醫療器械,註冊的話必須要做臨床。藥品註冊周期一般8-10年,器械是5-8年不等。
Q :白內障手術 269 萬例,眼科粘彈劑 40% 市佔率就是 107 萬例,按 7000 萬收入計算的話一例是 70 元左右?
A:這是出廠價格,在終端售價不是這個價格。我們所有產品的價格都是直接供給到醫院或者經銷商的價格,不是醫院對外的價格。
Q:眼科粘彈劑生產廠家情況?
A:眼科粘彈劑的生產廠家主要集中在上海和浙江,可能有10多家。
Q: 國內人工晶狀體目前競爭格局?
A: ABC(愛爾康、博士倫、眼力健)進口壟斷高端市場,269萬例中外資企業所佔的量主要集中在高端晶體,所以公司想做進口替代,通過收購Aaren和Contamac將技術輸入到國內,提高國內兩家公司(河南宇宙和珠海艾格)的人工晶狀體技術生產水平。目前兩家國產生產商的晶體有很大一部分是智齒貧困區復明工程等,公司希望通過技術升級讓國內用得到和信得過國產品牌。
Q: 併購公司什麼時候能進入報表?
A:基本都是去年併購的,整合不可能一步到位。目前是通過兩個公司試點整合,再通過管理方面或者價格體系梳理以及市場體系的梳理,逐步完成整合。
Q: 河南宇宙和珠海艾格 2016 年淨利潤分別是 800 多萬和 600 多萬,但公司付出的對價分別是 3000 多萬和 7000 多萬?
A:不同公司情況不一樣,不能光看收入,更重要的是看未來的戰略規劃,比圖它們現有的產品註冊證能給公司帶來的效果。註冊證來看,河南宇宙有10個,珠海艾格有2個。珠海艾格有一個很不錯的代理產品,還有就是擁有生產疏水性人工晶狀體的技術。
Q: 玻尿酸多家競爭,公司二代放量情況?
A:公司並不打算二代第一年就鋪開,打亂價格體系。二代推出終端價格在4000左右,價格維持,今年上半年主要是向合作的民營機構60-80家左右定向推出,海薇是已經在全國一千多家醫療機構推出。
Q: 玻尿酸生產廠家多,市場情況和價格情況?
A:玻尿酸目前18-20家左右,目前國家政策放開許可證增長是一定的。但是從韓國情況來看,80%的市場份額掌握在20%TOP生產商裡面。所以說其實真正掌握市場份額較大的也就20%的廠家,現在來看是18家,三、四年前也就4家,但這4家直到現在還是佔據80%的市場份額。所以說終端價格肯定會下滑,但也不會下滑很多,因為現在終端價格已經和歐美和韓國價格差不多了。
Q: 最近國家打擊力度比較大,有什麼影響?
A:玻尿酸行業來看,大頭還是在水貨市場,水貨市場佔80%,經過國家清理會釋放部分市場,並且正品價格也已下降,所以水貨市場肯定會慢慢萎縮的。
Q: 玻尿酸有沒有保險?
A:這是營銷策略,公司也詢問過關於保險方面的信息,但是由於到底是醫生操作問題還是產品問題這裡有一個灰色地帶,很多保險公司無法提供保險服務,全國應該就1家保險機構會對玻尿酸進行擔保。
Q: 公司有收購英國上遊供應商,是全國最大的人工晶狀體和隱形眼鏡的材料供應商,但 2017 年上半年收入才 6000 多萬?
A:我們僅並了contamac一個月收入,而且相對而言國外大的眼科公司比如alcon,allergan以及博士倫都是自己供原料。而且人工晶狀體原材料供應商的毛利率相對比較低。
Q: 玻尿酸安全性問題?需要多次注射 嗎?
A:人體的皮膚和眼球裡面都含有這個成分,起到保溼的作用,是很安全的。在國際上是94年在歐盟註冊的第一支玻尿酸,現在已經20多年了。玻尿酸只能維持6-9個月,代謝之後就需要再次注射。
Q: 透明質酸鈉用於眼科骨科多方面,沒什麼區別嗎?
A:HA系列成分都是一樣的,但不同濃度不同劑型有不同的適應症。
Q: 玻尿酸鈉原料藥供應商情況?
A:玻尿酸鈉原料藥是公司自己做。
Q: 三代報批情況?
A:三代已經處於臨床尾期。海薇花了7年報批,姣蘭3年出來,所以三代相信有了更充分的準備下,也會很快上市。公司最快出來的應該是三代玻尿酸或者是溫敏性的幾丁糖。(編輯:王夢豔)
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均竭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和可靠度,但不能保證其絕對準確和可靠,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不管是否侵權法下的責任或合約責任又或其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