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噸價值46億,中國發現全球「首個」獨立銣礦,美國:務必共享
眾做周知,我國面積很大,當然我們的資源也很多,特別是一些礦產資源,更是可以出口國外用來盈利,作為我國內陸最南端的廣東省,看似沒有什麼資源,乾乾淨淨,不過最近我國科學家卻在此發現了全球首個獨立銣礦,一噸就值46億,就連西方都坐不住了,美國都要求:務必要共享!
-
我國這次「賺大了」!發現全球首個獨立鈾礦,1噸價值46億!
哈嘍小夥伴們大家好,歡迎閱讀小編的文章,礦石對國家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能源礦山,它不僅對我國生產的發展起著關鍵作用,而且具有很大的價值。其中,鈾礦非常稀有,可以作為「核反應堆燃料」。然而,在中國廣東,卻意外發現了世界上第一個獨立鈾礦,價值46億元/噸!中國是世界上鈾儲量資源潛力最大的國家之一,這是一種非常稀有的礦物。然而,私人鈾礦開採在中國是不允許的,它屬於國家資源。
-
中國發現全球首個獨立型銣礦,一噸價值數十億,這次賺大了
而我們國家這次在廣東發現了全球首個獨立型銣礦,據了解銣礦一噸價值數十億,中國網友紛紛表示這下我們國家賺大了。中國的礦產資源中國國土面積排行世界第三,但是我國擁有的礦產資源卻十分稀少,目前已開採的礦產資源中數量最多的就是煤炭了
-
中國連續發現8個億噸級油田 查明超大型砂巖鈾礦
原標題:中國連續發現8個億噸級油田 查明超大型砂巖鈾礦 資料圖:東風31飛彈是中國主要的核武器投送載具之一 本報北京9月12日電(尹曉宇)按照國務院批准的《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綱要(2011—2020年)》,3年來,我國新增石油探明儲量39.47億噸、天然氣探明量2.3萬億立方米,在鄂爾多斯、塔裡木和渤海灣盆地連續發現8個億噸級油田,在鄂爾多斯、四川和塔裡木盆地連續發現6個千億立方米的氣田。
-
土法煉鈾 廣東鈾礦成就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圖)
在他的技術指導下,廣東地質人打破了當時國際公認的權威論調,在粵北山區的花崗巖體中,找到了多處大型富鈾礦,其中211鈾礦更成為全世界最大的一處花崗巖型鈾礦。 當年廣東發現多處放射性異常點 今年75歲的覃慕陶老人告訴記者,上世紀50年代以前,廣東從沒有開展過鈾礦勘查工作。
-
我國在非洲最大實體投資項目湖山鈾礦今年將達產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24日訊(記者楊陽騰)「我國在非洲最大的實體投資項目——中廣核湖山鈾礦自2016年底產出第一桶鈾以來,產能穩步提升,2017年全年累計產量超過1000噸,2018年將達產。」
-
我國發現世界級鈾礦,核電發展需求或得到保障
國土資源部日前發布消息:內蒙古中部大營地區發現目前國內最大規模的鈾礦床,控制鈾資源量躋身世界級大礦行列。引起海內外高度關注的這一重大發現有何意義,如何改變中國「貧鈾」論,對我國礦業發展有何啟示?就相關問題,國土資源部中央地質勘查基金管理中心主任程利偉接受了記者專訪。
-
中國建成世界第二鈾礦,有望擺脫對外依存度70%的現狀
8月3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企業在納米比亞開發的鈾礦產出首桶鈾,將成為世界第二大在產鈾礦。這個項目的成功,將改變中國鈾礦70%對外依存度的現狀,打破長久以來制約我國核工業發展的鈾礦瓶頸!
-
中國在非洲最大投資項目湖山鈾礦將達產,為全球第二大鈾礦
「3月27日,中廣核在馬來西亞的首個光伏項目——總裝機容量5萬千瓦的吉打州光伏發電項目開工,預計 2019年3月投運。」
-
甩掉貧鈾國的帽子:中國發現世界級鈾礦
近日,由中央地質勘查基金投資實施的內蒙古中部大營地區鈾礦勘查取得重大突破,發現國內最大規模的可地浸砂巖型鈾礦床。連同此前的勘查成果,該地區累計控制鈾資源量已經躋身於世界級大礦行列。這對我國立足國內提高鈾資源供應,提高核電發展資源保障能力有重大意義。
-
[市場零距離] 我國在內蒙古發現世界級鈾礦 系國內最大鈾礦...
[市場零距離] 我國在內蒙古發現世界級鈾礦 系國內最大鈾礦 20121105
-
中國有世界級鈾礦了!
內蒙古大營地區發現國內最大規模的鈾礦,中國也許不「貧鈾」 國土資源部日前發布消息:內蒙古中部大營地區發現目前國內最大規模的鈾礦床,控制鈾資源量躋身世界級大礦行列。
-
各國圍觀,中國發現首個獨立銣礦,大約17萬噸,每噸價值百億元
引言眾所周知,我們國家雖然國土遼闊,而資源卻不太豐富,但是我們國家所發現的礦產資源在世界上是屬於比較多的。而這一次,我們國家又發現銣礦資源,而且還是世界上首個獨立的銣礦資源,這個銣礦大概有17萬噸,而每一噸的價值在百億元左右。銣礦資源的出現,讓世界各國紛紛投來羨慕的目光。
-
內蒙古發現國內最大鈾礦
據新華社11月4日從國土資源部獲悉,由中央地質勘查基金投資實施的內蒙古中部大營地區鈾礦勘查取得重大突破,發現國內最大規模的可地浸砂巖型鈾礦床。儲量達到3萬噸,可以供應3個100萬千瓦的核電站同時使用60年。報導稱,連同此前的勘查成果,該地區累計控制鈾資源量躋身於世界級大礦行列。「煤鈾兼探」找礦新思路實現了一礦變雙礦的創舉。
-
中石化發現我國首個常壓頁巖氣資源區塊 探明儲量1918億立方米
金秋十月,中國石化頁巖氣勘探再度刷屏——在重慶南川發現我國首個常壓頁巖氣資源區塊,新增頁巖氣探明儲量1918億立方米。
-
比黃金還貴,世界首個獨立性銣礦就在中國!一噸就價值幾十億
不過到了現代社會,各種稀有金屬的礦產也越來越重要,例如銣礦這種東西就比黃金還貴,但是世界首個獨立性銣礦就在中國!一噸就價值幾十億,金山都無法形容它的珍貴。正因為我們知道落後挨打有多苦,所以在中國發現了獨立銣礦時候,所有人都沸騰了,這個被發現的銣礦儲量可是有17.5萬噸!
-
廣東發現首個獨立銣礦!探明儲量17.5萬噸,西方:又是中國?
礦物資源對於每個國家來說都非常重要,而此前在我國廣東發現的世界首個獨立銣礦,更是讓西方國家直呼羨慕。各種各樣的礦物資源對於世界各國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可不是很公平的是,地球上的礦物資源分布並不平均,完全是一件「看運氣」的事情。
-
1億美元,力拓將這座世界運營歷史最長的露天鈾礦賣給了中國鈾業
全球礦業巨頭力拓集團與中國鈾業有限公司(下稱中國鈾業)籤署約束性協議,以1.06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39億元)對價,出售其所持有的羅辛鈾礦有限公司(Rssing Uranium Limited,下稱羅辛公司)全部68.62%的股權。
-
中國鈾礦"鐵礦石陷阱":2030年前缺口高達21萬噸
最令人關注的中國核電裝機容量目標,雖然還有待國務院通過《核電安全規劃》和《核電中長期發展調整規劃》後才能確定;但業內基本一致的看法是,我國將在2015年實現核電總裝機約4000萬千瓦,2020年核電運行裝機達到6000萬-7000萬千瓦,新建約3000萬千瓦。
-
為中國「兩彈」事業找到鈾礦的地質學家
他有3個最大的貢獻:為新中國找到石油、打破中國「貧油論」;找到鈾礦,為發展原子彈和氫彈做出貢獻;創建地質力學理論。在後面兩大貢獻中,李四光的一位得意門生、長期追隨者功不可沒,他就是後來成為著名地質學家的吳磊伯,中國製造第一顆原子彈的鈾礦的發現人之一。 積極參與抗日救亡 吳磊伯,1914年出生於湖南臨湘(今臨湘市)長塘鎮新生村禮儒堂一個書香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