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對RPS定位原則中的基準一致性原則進行闡述,基準一致性原則是一個很重要的定位原則,也是我們一般說的基準需要總成和單件統一的基準延續性要求。
基準點必須使用在所有的加工、組裝、裝配和檢驗過程中,而基準點的選取,需要遵循基準一致性的原則,避免過程中的基準轉化誤差。
基準點的選取的一般要求如下:
1. 孔和面都儘可能的在部件上應用;
2. 在零件的穩定區域設置,防止零件變形對基準的影響;
3. 所定義的位置無論單件還是後續連續的裝配過程中都能輕鬆使用,且檢具開發時也能夠滿足空間和操作要求。
為了實現定位一致的要求,所有的工裝,所有的設備,所有的檢測裝置(檢具或測量支架等),都需要按照基準點系統建造。
在實際生產中,裝配兩個件時,如果在一個件上定位點是孔,在另一個件上是銷,通常能夠取消樣板的使用;這種方式能夠保證零件自動裝配在合適的位置。
在零件上的基準點和固定點被一致採用,貫穿整個生產和測量過程(這樣避免基準變換);
RPS的任務是避免基準變換,這樣就需要建立一個流程去準確的定義、重複的使用RPS。
但實際應用中,在基準點形成之前,會存在基準不一致的情況,此時,存在基準轉換,過程中在尺寸鏈的計算過程中,需明確基準轉換的偏差,將此部分偏差考慮進去,從而完善零件的尺寸公差要求。
RPS系統主要作用在於怎樣實現基準一致性,從產品設計直到各生產工序,應始終秉承基準一致性的原則,保證單件基準點在分總成和總成過程中同步出現,單件的基準點可以逐步減少,但是總成的基準點的選擇是基於單件的基準點。
基準延續性示例
如下圖所示,縱梁分總成存在自身的基準點,底板面板總成也存在自身的基準點,後地板總成的基準點選取時,應延續縱梁分總成和底板面板總成的基準點,形成後地板總成自身的基準點,這樣,從縱梁到底板,RPS點繼承使用, 需要注意一點,RPS點需要與生產線、工裝相協適應,既保證生產線的合理布置,又保證工裝支撐點和夾緊點的合理布置。
如下圖所示,機艙總成和底板總成都有自身基準,在自身基準定位下形成下車體總成,下車體總成延續機艙的前縱梁上的基準點,同時延續後地板總成後縱梁上的基準點,形成下車體總成的基準點。
RPS點的定義節點
RPS點早在產品設計階段就要進行定義,以確保在整個加工、組裝、檢查、總成裝配的過程中一致採用;
RPS點在產品設計階段定義時,需同工藝、檢具部門進行溝通,需同相關部門達成一致意見,RPS點定義首先考慮的是產品的功能區域、製造過程和質量目標,同時需考慮工裝、檢具的可操作性,製造空間等信息,保證工裝和檢具的製造可行性。
因為定位繼承的原因,在設計時制定好了定位方案,不能隨意變動的,若是RPS點變動,需通知工裝、檢具,工裝和檢具同步設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