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相惡、相反配伍,可降低療效,產生不良反應或者是毒性作用,我們稱之為「配伍禁忌」。
經常去到中藥房都可以看到附有十八反、十九畏歌訣;
對於不懂的人而言,看著和看甲骨文沒什麼兩樣;而懂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意義;
十八反、十九畏主要是在古代醫師們對藥物性能的一種嘗試和總結,在配伍時,是必須要遵循的原則。
往下看,讓我們先認識十八反、十九畏;
十八反即烏頭類藥物(包括川烏、草烏、附子)不宜與半夏(包括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瓜蔞(包括天花粉、瓜蔞子、瓜蔞皮)、貝母(包括川貝母、浙貝母、伊貝母、平貝母、湖北貝母)、白蘞、白及同用;
甘草不宜與甘遂、芫花、大戟、海藻同用;
藜蘆不宜與諸參(包括人參、黨參、丹參、南沙參、北沙參、玄參、苦參)、細辛、赤芍、白芍;
附:十八反歌訣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蔞貝蘞及攻烏,藻戟遂芫俱戰草,諸參辛芍判藜蘆。
十九畏即硫黃不宜與芒硝(包括玄明粉)同用,水銀不宜與砒霜同用,狼毒不宜與密陀僧同用,巴豆(包括巴豆霜)不宜與牽牛子同用,丁香不宜與鬱金同用,芒硝不宜與三稜同用,川烏、草烏(包括附子)不宜與犀角(包括廣角)同用,人參(包括各種人參與參須、參蘆)不宜與五靈脂同用,官桂(包括肉桂、桂枝)不宜與石脂(包括赤、白石脂)同用;
附:十九畏歌訣硫黃原是火中精,樸硝一見便相爭,水銀莫與砒霜見,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為上,偏與牽牛不順情,丁香莫與鬱金見,牙硝難捨京三稜;
川烏草烏不順犀,人參最怕五靈脂,官桂善能調冷氣,若逢石脂便相欺;
這樣的中藥歌訣,你記住了嗎?
中藥都是一物一藥性,一般都是對症下藥!
好的藥方能重獲健康;不好的驗方,幾乎都是傷殘累累。
也千萬別用中藥來以毒攻毒,一個不小心,就會給自己送命。
因此,藥物的配伍需要遵照一定的原則,要遵照儘量少配伍,或者是儘量做到增加療效,減少副作用的目的;使用不當,那肯定是要給自己找麻煩的。
【來源:重慶中腎健康】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