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是我國的寶藏。當今,如何開發利用好中藥並挖掘其作用機理,發揮其積極作用,抑制其消極作用,已經成為我國臨床研究和藥物實驗的重要工作之一。中藥配伍理論是中醫藥理論的精華之一,開展方劑配伍規律的現代研究,對於繼承和發展中藥配伍理論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同時也為更有效地指導臨床和中藥新產品研製提供依據。
三七:化瘀止血之聖藥
三七別名田七、三七參、參三七、金不換,性甘、微苦,溫,歸肝、胃經,是一種可以快速散瘀血止血而不留瘀的藥材,有「止血神藥」之稱。《本草新編》載:「三七根,止血之神藥也,無論上中下之血,凡有外越者,一味獨用亦效,加入補血補氣藥之中則更神、蓋止血得補而無沸騰之患,補藥得止而有安靜之休也。」三七具有較強的止血作用,動物實驗研究顯示,不同製劑的三七,通過不同給藥途徑,對不同動物,均顯示明顯止血作用。除了止血外,三七還具有散瘀血、消腫定痛的作用,常配伍乳香、沒藥、骨碎補、川續斷、血竭等,治療跌打損傷、瘀血青腫等證,既可內服,又可外用;治療癰腫瘡瘍的腫痛,則可配伍金銀花、連翹、赤芍、紅花、當歸尾、天花粉、乳香、沒藥等。
重樓:皮膚病的常用中草藥
重樓又名蚤休,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肝定驚等功效,用於咽喉腫痛、毒蛇咬傷、跌打傷痛等證。在民間偏方中,重樓對癤腫、化膿性感染有較好的治療作用。現代藥理研究則表明,重樓皂苷除具有抑菌作用,還具有一定的抗炎、調節免疫、止血等作用,可以抑制多發性創傷模型大鼠血清TNF-ɑ,IL-l等前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從而減輕炎症損害。同時,重樓皂苷與外用抗生素組合使用,協同抑菌,並能發揮重樓的抗炎作用。此外,重樓還是治療銀屑病等炎症增殖性皮膚病的常用中草藥。重樓皂苷Ⅰ是重樓總皂苷中重要的有效成分,《中國皮膚性病學雜誌》(2016年5月第30卷第5期)發表文章指出,重樓皂苷Ⅰ可抑制人體內細胞的重要效應因子IL-17的促進炎性反應的作用,且隨著作用藥物濃度的增加,抑制效果越明顯。該結果為重樓皂苷Ⅰ抑制免疫性炎症等炎症性疾病提供了一定的依據。
苦參、黃連:解熱抗炎的聯合用藥
苦參又名苦骨、川參、鳳凰爪、牛參、地骨、野槐根、山槐根和地參,來源於豆科槐屬植物苦參的乾燥根,性寒、味苦,歸心、肺、腎、大腸經。本品具有清熱燥溼、祛風殺蟲之功效,主治溼熱瀉痢、腸風便血、黃疸、小便不利、水腫、帶下、陰癢、疥癬、麻風、皮膚瘙癢、溼毒瘡瘍等。現代藥理研究還表明,苦參在抗腫瘤、抗病毒、抗菌等方面有著良好的作用。
黃連為毛茛科植物黃連的乾燥根莖,性苦、味寒,歸心、肝、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溼、瀉火解毒之功效,主治熱病邪入心經之高熱、煩躁、譫妄、洩瀉、痢疾,以及有熱病引起的失眠、嘔吐和目赤腫痛等。現代藥理研究證實,黃連有抗菌、抗病毒、抗炎、解熱等作用,尚有抗癌和降糖等功效。
黃連和苦參對革蘭陽性、陰性細菌,以及白色念珠菌均有抗菌作用,而黃連的抗菌作用遠遠強於苦參,它們的混合提取物對各種細菌及白色念珠菌均具有體外抑菌作用。在臨床上,這兩種藥是經常聯用的解熱抗炎藥物,其除了抑菌外,還具有刺激機體免疫系統,提高免疫能力的作用。
冰片:改良複方中藥組方的理想藥物
皮膚角質層對藥物透皮吸收的屏障作用,致大多數外用藥物透皮速率和滲透量難以滿足治療的要求,是經皮給藥製劑的重大障礙。因此,如何進一步提高藥物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歷代醫家認為,冰片「獨行則勢弱,佐使則有功」,常將其作為佐藥應用於臨床。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冰片通過改變皮膚超微結構促進其他藥物的透皮吸收,並證實合成冰片能明顯提高複方中藥溼疹乳膏中苦參鹼的體外鼠皮滲透。而合成冰片作為一種有效的促滲劑,還具有鎮痛、抗炎等作用,是改良複方中藥溼疹乳膏組方的理想藥物。
在上述中藥理論的基礎上,雲南藍綠康藥業有限公司綜合三七、重樓、苦參、黃連等藥材功效,精心研究配伍藥物相關活動成分的變化,從而開發出了抑菌、抗炎、止癢、多效合一,專門針對皮膚性病的純天然植物製劑——七參連溼疹膏,進一步提高中藥有效成分的最大療效。
作為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皮膚性病治療的指定用藥,七參連溼疹膏為純中藥製劑,不含任何激素,清熱燥溼、活血消腫、祛風止癢等功效,主要適用於急性、亞急性溼疹,嬰兒溼疹,尿布疹,過敏性皮膚疾病,感染性皮膚疾病,以及皮膚瘙癢、蕁麻疹、手足癬、痱子等,被譽為慢性溼疹、神經性皮炎中藥「外治專家」,讓一些難治性皮膚病不再「難」。
內容來源:醫藥觀察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