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3日,中國-以色列基因工程中心(以下簡稱」中以基因工程中心「)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以色列耶路撒冷舉行。北京東方略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略」)創始人陳明鍵和青島市商務局、青島高新區管委會、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大基因」)及希伯來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Isaiah Arkin共同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中國駐以色列商務參贊吳斌,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華大控股聯席董事長王石等出席了此次籤約儀式。
東方略創始人陳明鍵表示,要利用全世界最聰明的頭腦,提出解決方案;採用最大華人基因大數據驗證和計算;運用「智庫+基金+企業孵化」的全新投資運營模式,全力攻克中國特色大病。
強強聯合打造生物醫藥界的「貝爾實驗室」
據了解,中以基因工程中心由東方略發起。公開資料顯示,東方略目前有兩個全球領先的腫瘤基因工程產品正在美國開展臨床三期實驗,其中宮頸癌前病變的全球首個基因藥物VGX-3100三期臨床申請,已經獲得FDA批准和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受理。
華大基因將負責為中以基因工程中心提供基因庫大數據支持。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表示,華大基因將在相關基因測序上,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低的成本,全力保證中以基因工程中心的基因組學驗證。華大控股聯席董事長王石表示,「科學家+投資家+企業家」這「三家」合「一家」的模式在中國是創新,而今天這個框架協議的籤署邁出了第一步。
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指出,希望以此次戰略合作為契機,把以色列科技和經驗優勢與中國市場和產能優勢對接,深化科技、產業、經貿、人才交流等創新合作,共同打造中以全面創新合作新高地。青島市商務局和青島高新區管委將提供資金、土地、研發中心、生產廠房、稅收、人才等配套政策支持與項目引進服務。
據了解,中以基因工程中心將引入以色列Roger Kornberg等諾獎科學家和一批猶太生命科學極客,組建研究中國特色疾病的智庫,探尋中國特色病解決方案;同時成立投資基金,轉化科學成果,每年孵化3-5家新藥研發公司。
「我們知道,沒有貝爾實驗室,就沒有後來的電話、BP機、手機等,貝爾實驗室還誕生了九個諾貝爾獎得主。我們希望能夠打造一個生物醫藥界的『貝爾實驗室』,用科學的突破帶來商業的成功「,陳明鍵表示。
創新商業模式解決中國特色疾病難題
對於此次大咖雲集,強強聯合成立中以基因工程中心的背景,記者了解到,主要是為了解決中國特色疾病的治療難題。由於遺傳背景、飲食習慣等因素影響,我國與西方國家不同疾病的發病率存在明顯差異,例如,中國B肝發病率是歐美的一百倍以上,患病人口近三千萬,B肝又是肝癌的誘因,而國外大藥廠資助的頂級科研機構核心研究領域集中在歐美常見疾病,中國特色大病藥物開發無人問津。
希伯來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猶太科學家Isaiah Arkin表示,目前世界上如肝癌在內的幾種癌症,在亞洲等東方國家的發病率較高,因此很少受到美國和歐洲製藥和生物技術公司的關注。以色列的科學家們很榮幸為中國特色病種問題的解決提供突破性的解決方案和研究工作。
眾所周知,以色列在生物醫藥、生命健康領域有著全球領先的科學家,猶太民族的人口數量僅佔全球0.1%,諾貝爾獎獲獎數量卻佔20%。
美國猶太生物化學家、諾貝爾獲得者Roger Kornberg表示:「對於中國特色病種的研究應該儘早開啟,例如,B肝病毒的基因複製存在阻斷的可能性,只是之前的研究經費有限,我們的團隊也正在做這方面的研究工作。「
據了解,Roger Kornberg在2006年因「真核生物轉錄的研究」單獨被授予諾貝爾化學獎,目前是東方略的董事,同時將領銜擔任中以基因工程中心的首席科學家。值得注意的是, Roger家族父子兩代皆為基因工程諾貝爾獲獎者,基因工程研究可謂「家傳手藝」。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此次的戰略合作再次展現了東方略在戰略上的先見之明,在風雲詭譎的國際形勢下,開啟一帶一路的創新門戶—以色列,防範美國作為技術引進單一來源的風險,保證了東方略後續產品線來源的多元化。